翟裕生

原北京地質學院講師

翟裕生,男,河北文安人,礦床學與區域成礦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2年北京大學地質學系畢業後分配至北京地質學院任教,1957年長春地質學院研究生畢業。曾任北京地質學院講師、副教授、系主任,武漢地質學院教授、副院長,地質礦產部北京地質教育中心主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國際礦床成因協會礦田構造組主席。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7年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他共發表專著和教材15部、論文210篇。合作主編的《礦床學》獲地質礦產部優秀教材一等獎,主持完成的《寧蕪中段鐵、銅礦床地質特徵、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合著的《寧蕪玢岩鐵礦》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和全國優秀圖書獎。他共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等獎4項。合作的《中國成礦體系與區域成礦評價》和主持的《成礦系統理論建立與華北古陸找礦實踐》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2012)。他還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1997)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2012)。

人物生平


1930年2月6日,翟裕出生於河北大城,河北省立天津中學語文老師裴學海是梁啟超的學生,他知識淵博,對學生至愛可親。裴先生以“裕慰蒼生”為立意,為翟裕生取字曰“慰蒼”,希望他以天下為公,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翟裕生回憶說:“裴先生的博大胸懷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升華,對我的人生目的產生了深刻影響。”記得中學畢業離開省中之際,同學之間題詞留念,他寫的是“永葆赤子之心”,表達自己的心志。在省立天津中學,除了正規的學習,學校還鼓勵學生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校里辦有一所附屬民眾小學,小學生主要是中學周圍的貧家子女,由高中的一些優秀生任教師,利用下午課後和星期日的時間為這些孩子上課,他們授課不計報酬,只盡義務。翟裕生那時也不過十六七歲,他教語文等課,併當班主任,下課後就和孩子們一起玩耍。這難得的初步教育實踐,不僅豐富了他的學生生活,還鍛煉了管理和組織能力,培養了他對教師這個職業的興趣和感情。高中時期,他接觸思想先進的同學,閱讀了一些進步書刊,對國民黨的腐敗更加不滿,面對國家和民族的興亡,他在中國共產黨的身上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在河北省立天津中學的學習和實踐,為他的求學目的和思想取向打下了基礎。
1948年9月,翟裕生考入了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到北大后,他積極投身進步的學生運動,參加反蔣、迎接解放、護校等活動。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是培養地質學家的搖籃,名師薈萃、圖書設備先進、教學條件優越。老師們不僅有深厚的學術造詣,還有著嚴謹求實、開拓創新、敬業愛生、言傳身教的優良傳統。在老師們的指導下,他熱愛地質科學,渴望求知,喜歡鑽研問題。他參加填制的第一幅1∶5萬地質圖(密雲縣鎮羅營幅)是1950年在馬杏垣教授帶領下完成的。在填圖過程中,他不慎摔斷手臂,但還忍痛用水壺帶吊起左臂堅持上山。他的第一個礦區實習是在張炳熹教授指導下,由3個同學共同完成了對鶴崗煤田的地質調查和儲量計算工作。他們班上12位同學,團結互助,愛學習,求進步,是一個優秀的集體。當時,他們依靠綜合性大學這個優勢,不僅打下寬闊紮實的專業基礎,還在人文、社會等課程方面得到名師教誨,受到了全面的大學素質教育,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難忘的4年大學生活,黨組織和老師幫助翟裕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打下了全面的專業基礎,並鍛煉了組織管理能力。
1949年2月,他參加了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進步青年組織-民主青年聯盟,並於5月4日轉入青年團。北京大學的愛國、科學、民主、敬業的良好風尚,黨組織對青年學生的關愛、培養,使他不斷地成長進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成立大典,作為糾察隊員,在東三座門旁,翟裕生看到了天安門城樓上的人民領袖毛主席,看到了朱德總司令驅車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興奮之情使他難以忘懷。在北京大學學習期間,翟裕生曾擔任地質學系學生會主席、校團委組織部副部長等職務,鍛煉了他的群眾觀點和組織能力。
1950年1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時,教育體制、教學內容和方法基本沿襲前蘇聯的高等教育體制和模式,教學任務十分繁重。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翟裕生如饑似渴地學習俄語和新的專業知識。他所在的礦床教研室有著很好的學術空氣,馮景蘭、袁見齊、張炳熹三位教授主張學術民主,兼收並蓄,教學相長,在學科理論方面不僅有歐美礦床學的基本理論,也有前蘇聯成礦學的觀點,還有三位中國礦床學家對中國礦床學研究的理性認識。這樣的氛圍無疑對年輕教師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對此,翟裕生曾談到:“這種民主和諧的學術空氣和作風,使我在後來領導長江中下游科研集體時,能夠注意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允許和支持不同的學術觀點。當時僅富鐵礦成因就有礦漿、礦漿熱液過渡、熱液等三種觀點,對此,我只作正面的引導,因為這有利於學科進步,也有益於年輕的成長。”
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結束了大學生活,被分配到中國院系調整后新成立的北京地質學院任助教。翟裕生勤奮好學,樂於實踐,學校領導對他十分重視,曾先後派他去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俄語(1953.2—1953.7)和長春地質學院礦床學研究生班學習(1955.9—1957.8)。
1957年,長春地質學院研究生畢業。歷任北京地質學院講師、副教授、系主任,武漢地質學院教授、副院長,地質礦產部北京地質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地質管理幹部學院院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常委兼礦田構造專業組組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經過系統、嚴格的深造,使他對前蘇聯礦床地質學的成就和特點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在此期間,他隨蘇聯專家去野外協助指導研究生,調查了華南、華北的十多個金屬礦山,對中國礦床的實際情況有所了解。他的研究生論文對河北大廟斜長岩及釩鈦磁鐵礦礦床成因進行了探討,以對礦區地質的精細觀察為基礎,基於實驗測試和綜合分析,劃分出不同的岩石和礦體類型,建立了斜長岩類演化序列和浸染狀礦石、貫入型礦石三階段成岩成礦模式,從構造與岩石化學的結合上進行了較充分的論證。他的論文成果被認為填補了中國斜長岩類及釩鈦磁鐵礦床研究的空白,一直被同行所採用。

調查礦藏

翟裕生 院士
翟裕生 院士
1958年,翟裕生和其他老師帶領百餘名同學在江西參加找礦勞動,翟裕生以贛東北為重點跑了二十多個縣,經過調查和研究,他對區域成礦的研究內容及方法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回校后,在張炳熹先生的領導下,他參加組織了湘、贛、閩、浙四省成礦規律研究,在廣泛找礦、礦點檢查和重點礦區研究的基礎上,共同提出了構造成岩成礦帶的概念,認識到W、Sn礦帶和Pb、Zn、Cu、Ag礦帶屬於兩個不同的成礦體系並有先後疊加複合關係,並對C.C.斯米爾諾夫的太平洋成礦帶內帶外帶觀點的局限性進行了評述。這項研究被評為60年代區域成礦研究的重大成果。
四省成礦規律研究的成果凝聚了集體的智慧,體現了教授指導、集體協作研究的精神。在此之後,為了教學的需要,為進一步鍛煉和培養年輕教師和高年級同學的研究能力,以張炳熹、袁見齊先生為首,又組織勘探系師生完成了《中國礦床學》教材(內部版)的編著。翟裕生主要分工做內生礦床成礦特徵的研究和匯總,以及研究項目的組織工作。
這兩項研究雖然是初步的,“速成的”,但它體現了集體的力量和探索精神。翟裕生以渴望求知、認真探索的態度虛心向長者求教,帶著問題鑽研。待兩項研究結束后,他認真總結,對中國金屬礦產地質概況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發現了在中國區域成礦研究中有待解決的一些問題;同時老一輩地質學家嚴謹寬容的學術思想和風格更影響了他,對他以後的教學和科研產生了直接的激勵作用。
知識的獲得依靠積累和思考。積累需要實踐做基礎,樂於吃苦、精於考察是求知的第一要義;而思考則意味著循著客觀事物發展規律從客觀存在的現象中經過歸納、推理、總結,對自然界各類物質運動的內在規律給予理論上的解釋、論證。如果說從1955—1960年短短的6年中,他從典型礦床(大廟)點上做起,又在區域上展開(四省項目),進一步對中國礦產地質有概括的認識(《中國礦床學》),逐步擴展,那麼,礦田構造學就是在已有基礎上,對一個分支學科的重點深入探索和開拓。
礦田構造學是一門兼有礦床學和構造地質學的理論基礎,對找礦、勘探和採礦都有重要應用價值的分支學科。早在40年代,前蘇聯大學中就開出“礦田構造”課程。50年代後期,地質部、高等教育部擬請前蘇聯礦田構造專家來北京地質學院講授該課程,后因中蘇關係緊張而作罷。當時教研室指派他講授“礦田構造學”課,接受任務后,他懷著奮發圖強、為國爭光的熱忱,深入到東北、華南一批老礦山研究構造控礦作用,搜集典型實例。當時礦坑內工作條件很差,經常是一個人爬行在低矮、陰暗、潮濕的坑道中觀測構造現象,有時還冒著滾石和塌方的危險。但經過艱苦工作,終於搜集到比較真實生動的第一性資料。在此基礎上,又系統參照對比前蘇聯和歐美同行的礦田構造文獻,寫出了講稿,並於1961年對高年級學生開出了“礦田構造”課。在教學中他發現,前蘇聯和歐美的礦床礦田構造研究,多側重幾何學描述、類型劃分和事例解剖,只探討成礦的構造控制,而與其他因素的聯繫注意不夠。但據他的觀測研究,構造不是孤立地起控礦作用,而是在與其他因素的結合中起作用的,構造研究不能與其他控礦因素脫節,因此他在1979年提出了控礦構造研究與礦床成因研究相結合的思路,黃汲清先生在該年的中國構造地質學會議總結中肯定了這一認識,認為這是“礦田構造研究的方向”。
在構造研究中他發現了不整合面對內生成礦的控制作用,是礦田構造的一種新類型。這一觀點已為後來國內外發現的多個不整合面型金屬礦床所證實。他運用系統綜合法對侵入岩體接觸帶構造作了較全面的研究,提出了控礦侵入接觸構造體系觀點。1965年他作為中國科協的年輕成員參加了訪問巴基斯坦的學術交流活動,也開始了對長江中下游成礦帶中典型礦床(如銅官山礦床)的研究。

合作項目

“十年動亂”時期,翟裕生和李文達、陳毓川等頂著壓力,共同組織了“寧蕪火山岩區鐵銅成礦規律和找礦方向”的研究項目,在1972—1976年間較系統地研究了寧蕪地區的鐵(銅)礦成礦特徵。由翟裕生牽頭,由北京(武漢)地質學院的礦床、岩石、礦物、構造、數學地質等學科的老師們組成多學科集體,以寧蕪盆地中段為主,與當地礦山和地質隊密切合作,深入解剖了火山次火山岩型鐵礦特徵,共同建立了玢岩鐵礦成礦模式。這個在70年代中期的創新成果,對以後中國的火山岩區礦床研究起了推動作用,整個項目研究成果《寧蕪中段鐵、銅礦床地質特徵、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獲1978年中國科學大會獎,《寧蕪玢岩鐵礦》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此次實踐,使翟裕生積累了研究成礦系列的初步經驗,也在學術思想上認識到運用系統綜合方法研究礦床學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研究項目

1. 1996~2000,國土資源部九五基礎研究項目《古大陸邊緣成礦系統與成礦構造動力學研究》,項目負責人。
2. 1996~2000國土資源部資源與環境科技攻關項目《中國重要銅金礦床綜合地質異常研究》,項目負責人。
3. 1998,山東黃金局項目《山東省招遠市夏甸金礦構造成礦模式及隱伏礦體預測研究》(No.:97-98-10)。總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成礦系統和找礦預測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項目負責人。
4. 1999~2002,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項目《中國大陸成礦地質環境及成礦系列》之專題《主要成礦系列的形成機制和結構特徵》(No.:K 1.4-1-5),項目負責人。
5. 2001~2002,中國地質調查局科技項目《區域成礦學研究方法指南》,項目負責人。
6. 2001~2003,國土資源部科技司基礎研究項目《地球化學動力學與成礦系統複雜性》之專題《成礦動力系統複雜性》,項目負責人。
7. 2003~20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大陸演化過程中成礦系統的形成與保存——典型礦集區剖析》,項目負責人。
8. 華北地台北緣西段中元界金、銅多金屬、鉑族元素找礦方向及找礦方法技術研究2004-2007,項目負責人。

代表論著


1.翟裕生.1965.某斜長岩體岩石特徵及成因當時因保密,未指地名。(指河北大廟).地質論評,23(3)
2.翟裕生.1965.不整合面對內生成礦作用的意義。地質論評,23(5)
3.翟裕生、林新多,池三川,1980,長江中下游鐵礦床成因類型及成礦系列探討.地質與勘探,(3)
4.翟裕生、石准立、曾慶豐、林新多.1981.礦田構造與成礦。北京:地質出版社
5.翟裕生、石准立等.1982.鄂東大冶式鐵礦成因的若干問題.地球科學,(3)
6.翟裕生主編.1984.礦田構造學概論。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7.翟裕生、熊永良.1985.花崗岩體構造化學與鎢錫成礦作用。地球科學,(4)
8.翟裕生、熊永良.1988.關於成礦系列的結構。地球科學,(4)
9.翟裕生、姚書振、林新多、周?若、萬天豐.1992.長江中下游地區鐵銅(金)成礦規律。北京:地質出版社
10.翟裕生、姚書振、陳華慧、周宗桂、章傳玲.1992.長江中下游鄂城銅陵一帶遙感地質及成礦規律研究。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1.翟裕生、林新多主編.1993.礦田構造學(高等學校教材).北京:地質出版社
12.翟裕生.1996.關於構造流體成礦作用研究的幾個問題.地學前緣,(3—4)
13.翟裕生、姚書振、崔彬等.1996.成礦系列研究。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4.Zhai Y.and Deng J.,1996.Outline of the 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a and their tectonic setting.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43,673—685
15.Zhai Yusheng,Xiong Yongliang,Yao Shuzhen,Lin Xinduo.1996.Metallogeny of copper and iron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Yangtse Craton,eastcentral China.Ore Geology Reviews.11,229—248.
16.翟裕生、張湖、宋鴻林、鄧軍.1997.大型構造與超大型礦床。北京:地質出版社
17.翟裕生.1997.論礦床形成后的改變與保存。地學研究.29—30號。北京:地質出版社
18.翟裕生.1998.古大陸邊緣構造演化與成礦系統。見:北京大學地質系編。北京大學國際地質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
19.翟裕生.1998.礦床學研究的思維方法。見:陳毓川主編。現代礦產勘查評價的理論和方法。北京:地震出版社
20.翟裕生.1998.礦床的環境質量——一個新的地學研究領域。現代地質,(4)
21.翟裕生、鄧軍、彭潤民.1999.中國區域成礦若干問題探討。礦床地質,18(4)
22.翟裕生、姚書振、周宗桂、呂新彪.1999.長江中下游地區銅金礦床礦田構造研究。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3.翟裕生.1999.論成礦系統。地學前緣,6(1)
24.翟裕生、鄧軍、李曉波.1999.區域成礦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25.翟裕生.1999.礦床學研究50年回顧與展望。見:王鴻禎主編。中國地質科學50年。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6.翟裕生.2000.成礦系統及其演化——初步實踐到理論思考。地球科學,25(4)
27.翟裕生.2001.走向21世紀的礦床學.礦床地質,20(1)

人才培養


翟裕生從教60年,善於將傳授知識、提高能力和培養優良學風相結合,培養了大批地質人才,包括碩士16人、博士55人、合作博士后10人,大都成為科教骨幹和學術帶頭人。

人物評價


翟裕生專於礦田構造學、金屬礦床地質及成礦規律,提出控礦接觸帶構造體系的概念和理論,並對成礦系列、成礦模式和成礦系統有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