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銅陵的結果 展開

銅陵

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市,隸屬於安徽省,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下游,北接合肥,南連池州,東鄰蕪湖,西臨安慶,介於北緯30°45′—31°09′、東經117°35′—118°09′之間,總面積3008平方千米。

銅陵因銅得名、以銅而興,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采冶銅的歷史始於商周,盛於漢唐,延綿3500餘年。銅陵已探明的銅、金、銀、硫、鐵、石灰石及與之伴生的各類稀有金屬30餘種,其中銅、硫、石灰石儲量居華東乃至全國之首,新中國第一爐銅水、第一塊銅錠出自銅陵。第一個銅工業基地建於銅陵,第一支銅業股票發自銅陵。特產有丹皮、明黨參等名貴中藥材及蠶桑、薴麻、生薑等。

截至2018年,銅陵市下轄3個市轄區、1個縣,常住人口162.9萬。2019年,銅陵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60.2億元(按照國家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2018年全市GDP修訂為954.7億元)。

銅陵,因銅得名、以銅而興,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采冶銅的歷史始於商周,盛於漢唐,延綿3500餘年。銅陵已探明的銅、金、銀、硫、鐵、石灰石及與之伴生的各類稀有金屬30餘種,其中銅、硫、石灰石儲量居華東和全國之首,新中國第一爐銅水、第一塊銅錠出自銅陵。第一個銅工業基地建於銅陵,第一支銅業股票發自銅陵。安徽省首個千億元企業來自銅陵。

截至2019年,銅陵市共轄3個市轄區、1個縣,常住人口164.1萬人。2020年,銅陵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03.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銅陵排名第37;2019年11月,銅陵入選“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2020年1月,“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銅陵排名第67。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義安縣為銅陵縣,縣治由順安移於古銅官鎮,即今銅陵縣治所在地城關鎮。至此,歷史上“銅陵”地名第一次出現。“銅陵”二字的來歷,未見有正式文字記載,其說法有三種:一是“產銅之山陵”說,因此地產銅,又是丘陵地區,故名;二是“產銅原屬南陵”說,故取名“銅陵”;三是“銅地原屬‘陵陽'說”,銅陵地區漢時歸丹陽郡春谷縣陵陽縣,取“陵陽”之陵,合為“銅陵”。

建置沿革

夏商時期,銅陵地區屬揚州
國際銅雕藝術園
國際銅雕藝術園
周朝時期,銅陵地區先後屬吳國、越國楚國
秦統一中國后,銅陵屬鄣郡
西漢時期,鄣郡改為丹陽郡。銅陵地區先後屬丹陽郡春谷縣、陵陽縣。
東漢時期,設置銅官鎮(在今銅陵縣城)。
三國時期,銅陵地區先後屬吳國丹陽郡春谷縣、臨城縣
西晉時期,銅陵地區屬宣城郡春谷、臨城二縣。
東晉義熙年間(405年—418年),由於北方戰亂,大批山西流民進入此地,在此僑置定陵縣,縣治設在今順安鎮。定陵縣的設置,使今銅陵地區的區域大體確定下來。
南朝宋、齊時期,定陵縣屬淮南郡
梁、陳時期,屬南陵郡
隋統一后,將定陵縣併入南陵縣,屬宣城郡
唐朝前期,銅陵屬宣城郡南陵縣。唐朝後期,從南陵劃出工山、安定、鳳台、歸化、豐資五鄉,設置義安縣,縣治在今順安鎮,屬宣州
五代時期,仍為宣州義安縣。
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義安縣為銅陵縣,屬昇州。銅陵縣設置后,即將縣治由順安鎮移至銅官鎮(今銅陵縣城關鎮),當時稱江滸
北宋開寶七年(974年),曹彬伐南唐,閏十月克銅陵縣,初江南道(路),后改屬江東路池州。
元朝,銅陵縣屬江浙行省池州路(后改為池州府)。
明朝,銅陵縣屬池州府,直隸於南京。
清初,銅陵縣屬江南左布政使司池州府;后江南左布政使司改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為江蘇、安徽兩省,銅陵縣屬安徽省池州府,後設徽寧池太廣道,池州府為其所屬。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府,銅陵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6月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8月屬安徽省蕪湖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後屬第二專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8月6日改屬第八專署至銅陵解放。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1日,銅陵解放。同年5月13日劃歸皖南行署池州專區管轄。
1952年2月4日,銅陵縣改屬安慶專區。1956年10月12日,成立銅官山市,屬省直轄。1958年9月5日,撤銷銅陵縣建制,市、縣合併,改名銅陵市,屬省直轄。1959年4月3日,經國務院批準保留銅陵市建制,仍屬省直轄;恢復銅陵縣建制,屬安慶專區。1964年7月29日,銅陵市改為銅陵特區,實行政企合一,為省直轄。1971年12月11日,改銅陵特區為銅陵市,屬省直轄。
1974年3月1日,銅陵縣由原屬池州地區劃歸銅陵市轄。
2015年10月13日,安慶市樅陽縣划入銅陵,撤銷銅官山區、獅子山區,以原銅官山區、獅子山區的行政區域為銅官區的行政區域。
旗山漢武文化生態園
旗山漢武文化生態園
2015年12月3日,撤銷銅陵縣,設立銅陵市義安區,以原銅陵縣的行政區域為義安區的行政區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銅陵市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下游,東與蕪湖市繁昌縣、南陵縣接壤,南與池州市貴池區、青陽縣交界,西與安慶市宜秀區、迎江區桐城市毗鄰,北與合肥市廬江縣、蕪湖市無為縣相鄰。介於東經117°04’—118°09’、北緯30°38’—31°09’之間,南北最長約56千米,東西最寬約103.9千米,總面積3008平方千米。東距蕪湖市60千米左右,西距池州市30千米、安慶市80千米左右,距省會合肥市125千米。

地質構成

銅陵大地構造位置處於揚子准地台的下揚子台坳,或稱淮陰山字型構造的前弧東翼。境內出露地層自奧陶紀上統至第四系,褶皺、斷裂構造發育,岩漿活動強烈,變質岩零星分佈於侵入岩體周圍。
地層
銅陵境內地層出露從早古生代奧陶紀開始,直至新生代第四紀,經歷了5億年的漫長歷史地質年代形成的,基本上沒有發生區域變質。
岩石
銅陵地區沉積岩、岩漿岩、變質岩三大岩類都有分佈。沉積岩總厚度大於4262米,劃分為10系28個組地層單位。岩漿岩包括侵入岩和噴出岩,侵入岩共有49個岩體,地表出露面積59平方千米。
構造
1、褶皺境內印支期形成的褶皺分為金口嶺向斜、銅官山背斜。大通—順安復向斜、永村橋背斜、舒家店背斜、新屋裡復向斜;大通——順安復向斜中分為陶家山向斜、青山背斜、朱村向斜;新屋裡復向斜包括鳳凰山向斜、仙人沖背斜、元寶山向斜。燕山期形成的褶皺中分村復向斜,其主體已出銅陵地界,境內僅見其中次一級的褶皺八分村背斜的南西端一小部分。喜山期形成的褶皺有汪家村向斜。
2、斷裂境內已知斷層共有143條,依據地層與地層,岩體相互之間的切割、控制和覆蓋情況,並考慮裂隙形成時的相互關係和褶皺之間的關係。境內斷裂可分為印支—燕山早期,印支—一燕山中期,印支—燕山晚期和喜山期4個形成時期。此外,尚有18條規模較小、切割岩層的關係不明確,難以查明時代的斷層組合關係。
3、地殼演化歷史銅陵在地質歷史上經歷了長期的淺海沉積,多次地殼運動造成了褶皺和斷層構造,並在此基礎上發生了岩漿活動,形成了豐富的內生有色金屬礦藏,以後,又經過多次的地殼抬升和剝蝕夷平作用,才逐漸成為今日的面貌。

地形地貌

銅陵地貌
銅陵地貌
銅陵市位於長江中下游平原與皖南山區的交接地帶。境內南部低山、丘陵縱橫交結,呈北東向展布,大都由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和三迭系灰岩、頁岩和砂岩組成。海拔300—500米為主,多褶皺型山、丘,少數為斷層山,一般坡度都在25°—30°左右,山體比較完整,山勢由西南向東北逐漸下降。中部丘陵、崗地起伏,也呈北東向展布,丘陵的組成物質與南部丘陵相似,崗地由白堊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下、中統組成。地面切割比較破碎,發育了一系列沖、坳谷地。其中以董店—朱村河谷平原為最寬廣,海拔已降至100—350米左右,僅銅官山、棋盤石等兀立丘陵、崗地之上的低山,海拔可超過450米。地面平均坡度比南部小,一般僅15°—20°左右,僅斷層作用所形成的丘陵方顯得陡峻。北部平原,地勢低下坦蕩,由長江及其支流的沖積作用發育而成。地面海拔小於15米,大部為8—10米,地面坡降多小於1/5000,水網密度高,河溝縱橫,湖沼廣布。
低山
主要有銅官山、棋盤石、小孫山、大帽頂、羊山、銅山露天、來龍山、神仙山、姥山、大烏豬尖、犁頭岩、寶山、大團山、寒山、岩山、鱉形山等。
丘陵
主要有黃木嶺、獅子山、旗山、螺螄山、筆架山、天鵝抱蛋山、羊山磯、銅山、東馬鞍山、西馬鞍山、九華山等。
崗地
砂礫石崗地:海拔50—60米,比高30—40米。主要分佈在銅陵市東北郊。
黃土崗地:海拔30—40米,比高20—25米。主要分佈在銅陵市北部的城郊。
石質崗地:海拔50—60米,相比高25—30米,主要分佈在掃把溝至長江街道的沿江地帶。
平原
沖積平原:海拔8—10米左右,呈狹長狀態分佈在銅陵市大輪至小輪碼頭之間,由於長江挾帶的泥沙在岸邊堆積而成。高程從上而下逐漸降低,地面坡降小於1/5000,最寬處可達4千米,最窄處僅數百米。
低階地:海拔15米,分佈在銅陵市中心至掃把溝一帶。

氣候特徵

銅陵市屬於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全年氣候溫暖濕潤,雨量豐沛,濕度較大,日照充足,雨熱同季,無霜期長。雖然銅陵地處歐亞大陸之東部,距海洋350千米,但受江浙一帶山系所阻擋,海洋性氣候並不明顯,冬夏溫差比較顯著,冷暖氣團交鋒頻繁,氣候多變,降水年際變化大,冬季受內蒙古高壓控制,北方冷空氣南侵,天氣晴朗、寒冷、乾燥,夏季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增強,天氣炎熱,春、秋兩季是冬、夏交替過渡的季節,春季南北氣流交鋒頻繁,鋒面進退不定,造成雨水偏多,天氣多變,常出現低溫連綿陰雨天氣。秋季以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開始退縮,內蒙古高壓增強,銅陵地區又漸受北方冷氣團控制,天氣晴朗少雨,出現秋季乾旱。

水文概況

河流
銅陵市境內的地表水主要是長江銅陵段,有55千米,最高洪水位16.64米(1954年),最低水位3.29米(1979年),年平均流量295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4620立方米/秒(1979年)。
湖泊
天井湖位於銅陵市區西北部長江西路北側,水面1222畝,平均水深1.5米。
桂家湖位於銅陵市區西南7.5千米,水面1241畝。
地下水
銅陵地下水以交替帶潛水為主,靠降水補給,濱江沖積平原孔隙水及石灰岩丘陵地區的岩溶裂隙水是其主要類型。含水層面積為49.5平方千米。含水層厚度沿江一帶36.32—61.54米,支流兩岸5—15米。

土壤類型

銅陵市土壤共六個土類,13個亞類,49個土屬,85個土種。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銅陵市水資源總量約5.3億立方米,人均1660立方米。畝均1890立方米。地表水主要有長江銅陵段。地下水以碳酸鹽岩類溶岩裂隙水為主,總蘊藏量約6570萬立方米,日采強度18萬立方米。

植物資源

銅陵牡丹
銅陵牡丹
銅陵市自然分佈植物1233種,栽培的植物553種,占安徽省植物3200種的54%。南部低山植被保存較好,多數為常綠闊葉林及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
用材林
主要樹種有馬尾松杉木河柳榔榆、糙葉樹、青檀、檫木、泡桐、杜仲、楓香、南京椴、女貞等,它們分佈在天門山、葉山、水龍山和金榔等地,大都是常綠喬木和落葉喬木。
經濟林
主要有茶園、野山楂、野彌猴桃、苦楮、野葛菝葜、山蒼子、花椒、野薄荷、油桐、重陽木、香椿、臭椿、山胡椒、化香等,多散布在南部和中部的低山、丘陵區,是常綠、落葉喬、灌木和藤本植物。
竹林
有毛竹、桂竹、剛竹、水竹實心竹等。多分佈在本市南部和中部低山、丘陵的坳部和麓部。
特用林
包括防護林和綠化林。防護林以旱柳、銀葉柳為主,主要分佈在沿江、湖灘地;綠化林有圓柏、小葉櫟、垂柳黃連木、合歡、棣棠、南天竺、紫玉蘭、杜鵑、桂花、紫藤和中華常春藤等喬木、灌木和藤本植物,它們在公園、路旁栽種,也分佈在低山、丘陵地區。
其它雜林
主要樹種有楓楊、槐樹三角楓、楸樹、刺楸和南酸棗等,廣泛分佈於低山、丘陵和崗地,大都是落葉闊葉樹種。
中藥材品種
銅陵市植物藥材共有197科1551種,國家提出普查的363種藥材,銅陵有208種,佔57.3%。安徽省提出普查的219種,銅陵有182種,佔83.1%。
國家規定的24種二類中藥材中,銅陵有11種,佔46%:杜仲、厚朴、白朮、白芍、麥冬、貝母、銀花、元胡桔梗連翹、芋肉。
安徽省規定普查的68種重點品種中,銅陵有46種,佔67.69%,主要有:丹皮、白芍、白朮、玄胡、積殼、木瓜、吳芋、太子參、貝母、夏天無、杜仲、厚朴、黃柏、銀花、射干、辛夷、桔梗、丹參明黨參、石斛、半枝蓮、南沙參、玉竹、黃精半夏前胡覆盆子防已膽草枇杷葉柏子仁百部柴胡天冬、光菇、斷血流、百蕊草、青木香、徐長卿

動物資源

銅陵市共有陸棲脊椎動物125種,其中鳥類71種,獸類21種,兩棲類野生動物6種,爪行類動物22種。
鳥類:白頸烏鴉、黑頸黃鸝、黑卷尾灰卷尾發冠卷尾赤腹鷹、燕華、黃腳三趾鶉白胸苦惡鳥、白腰草鷸、山斑鳩藍翠鳥黑枕綠啄木鳥四聲杜鵑鷹鵑池鷺夜鷺牛背鷺蒼鷺、白鷺、大白鷺金腰燕、白鵑鴿、白頭鶴壽帶鳥絲光椋鳥、鳥鶇、畫眉、暗綠綉眼鳥、白臉山雀、紅嘴長尾藍雀、柳鶯、八哥、百靈鳥、鵪鶉、野矢鳥、綠頭鴨、油鶘蘆、雁、鸛、草號鳥、葦鶯、董雞、竹雞等。
獸類:白鰭豚、江豚、梅花鹿、穿山甲、蘇門羚、獐、麂、兔、金錢豹狗獾、狐狸、豪豬、狼、松鼠、斑狗、刺蝟、黃鼬、野貓、香靈黃、果子狸豬獾、水獺、花面狸蝙蝠等。
兩棲類:大蟾蜍無斑雨蛙、澤蛙、黑斑蛙、林蛙、姬蛙等。
爬行類:水龜、黃喉鷹嘴龜金錢龜、甲龜、多龐壁虎、藍色石龍子、北草蜥、蠍、赤鏈蛇、水赤鏈蛇、金環蛇、銀環蛇烏風蛇、蝮蛇、五步蛇、竹葉青蛇、菜花蛇、竹蘆蛇、蟒蛇等。
魚類:黃顙、銅魚、胭脂魚、鱭刀魚、銀魚、河魨、鱘魚、鱖魚、鰣魚、鰻魚等。

礦產資源

銅陵市地處長江銅鐵成礦帶上,內生成礦條件有利,以有色金屬銅礦著稱。已發現的礦產地115處,包括大、中、小礦床和礦點,按其成因分類有內生礦床和外生礦床,工業分類可分金屬礦產、非金屬礦床和燃料礦床。金屬礦產計有大型礦床1處,中型礦床9處,小型礦床19處,銅礦為主,還有鐵礦、金礦、銀礦鉬礦錳礦、鋁礦、鋅礦、分散元素等。
非金屬已發現礦床9處,礦種主要有硫礦、白雲岩、石灰岩、粘土、大理石等,此外還有石英岩、黃沙、膨潤土、玄武岩、磷礦、硅灰岩、富鉀岩、珍珠岩和瑪瑙礦等。
銅陵地區燃料礦產主要是煤礦,探明儲量為6106萬噸,截至1985年底,保有儲量5470.8萬噸,煤層可采厚度在1.5—2.5米之間;含硫及灰份量屬中偏高。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5年10月13日,安慶市樅陽縣划入銅陵,撤銷銅官山區、獅子山區,以原銅官山區、獅子山區的行政區域為銅官區的行政區域。
2015年12月3日,撤銷銅陵縣,設立銅陵市義安區,以原銅陵縣的行政區域為義安區的行政區域。
2016年1月4日,樅陽縣划入銅陵市
截至2016年,銅陵市下轄3區1縣,市政府駐銅官區湖東路666號。
2018年10月14日,銅陵市實施區劃調整:將樅陽縣老洲鎮、陳瑤湖鎮、周潭鎮劃歸銅陵市郊區管轄;
將義安區五松鎮齊潭村、雙橋村、查壬村、建立村、馬沖村、董沖村、新江村、湖邊社區、石橋社區、近市社區、近城社區、聯盟村、江濱村等13個村(社區)劃歸銅官區管轄;
將郊區東郊辦事處劃歸銅官區管轄;
將義安區順安鎮長龍山村魯村、新莊、花元、下灣、新塘、黃灣、上灣、毛灣、羅沖、馬沖等10個村民組劃歸銅官區西湖鎮管轄;
將銅官區鳳凰山社區(含新建村)劃歸義安區管轄。
2019年12月27日,省民政廳正式批複銅陵市:同意將銅陵市義安區政府駐地由五松鎮人民大道99號遷移至順安鎮和諧路399號,保持其行政區域不變。
2021年1月,銅陵市調整樅陽縣部分行政區劃:撤銷樅陽縣樅陽鎮、鐵銅鄉,設立新的樅陽縣樅陽鎮,以原樅陽鎮和原鐵銅鄉的行政區域為新的樅陽鎮的行政區域,新的樅陽鎮人民政府駐蒲州社區;撤銷樅陽縣𠙶山鎮和鳳儀鄉,設立新的樅陽縣𠙶山鎮,以原𠙶山鎮和原鳳儀鄉的行政區域為新的𠙶山鎮的行政區域,新的𠙶山鎮人民政府駐大港村;撤銷樅陽縣湯溝鎮、長沙鄉,設立新的樅陽縣湯溝鎮,以原湯溝鎮和原長沙鄉的行政區域為新的湯溝鎮的行政區域,新的湯溝鎮人民政府駐躍進村。
區劃詳情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官區
銅官區是銅陵市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轄區面積98.1平方千米,轄1鎮、1街道、23個社區。坐落在安徽發展第一方陣——皖江城市帶,處於“八百里皖江”的中心地段,是“兩山一湖”著名風景名勝區——黃山、九華山和太平湖的北大門。區域人文和自然景觀豐富,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天井湖與銅官山、烏木山相映成趣,形成了“四季常青、綠色環城、濱江含湖”的生態城市格局。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郊區
郊區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下游,是著名的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遊風景區的北大門。區域面積266.72平方千米,轄1鄉2鎮2個街道,下轄17個行政村、14個社區。境內擁有國家級長江淡水豚自然保護區、九華山“頭天門”大士閣、瀾溪老街、和悅老街、南泉禪寺以及白浪湖、祠堂湖等主要景點。大通鎮2014年入列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銅陵
銅陵
義安區
義安區位於安徽中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東接繁昌、南陵,南鄰青陽、貴池,西北隔江與樅陽、無為相望。下轄4鄉4鎮,總面積845平方千米。義安一名始現於唐文德元年(888年),是中國青銅文明發祥地之一,礦冶歷史迄今已有三千餘年,境內金牛洞古採礦遺址、木魚山古礦冶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境內有鳳凰山風景旅遊區、天井小鎮文化旅遊區,以及太陽島、雙龍洞、大明寺等景點。
銅陵
銅陵
樅陽縣
樅陽縣地處安徽省中南部,長江北岸,大別山之東南麓。西以白兔湖、菜子湖與安慶市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與安慶市宜秀區、迎江區毗鄰;北與合肥市廬江縣、蕪湖市無為縣接壤;東與銅陵郊區交界,南與池州貴池區隔江相望。面積1808.1平方千米,轄鄉鎮轄22個鄉(鎮)、238村、20社區、140居民小組。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6年末,銅陵市戶籍人口170.85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4245人。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0.88‰,提高0.5‰;人口死亡率為5.37‰,下降0.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51‰,提高1.09‰。
201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71.1萬人,比上年增加0.24萬人。常住人口160.8萬人,增加0.7萬人。城鎮化率55.79%,比上年提高1.65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12.75‰,上升1.85個千分點;死亡率6.59‰,上升1.21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6.16‰,上升0.64個千分點。
截至2019年末,銅陵市戶籍人口170.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2萬人。常住人口164.1萬人,增加1.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7.2%,提高1.2個百分點。全年戶籍人口出生率9.0‰,比上年下降1.8個千分點;死亡率5.6‰,下降2.4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3.4‰,上升0.6個千分點。
2021年5月,安徽發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銅陵市常住人口為1311726人。

民族

銅陵市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藏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回族、壯族、侗族、白族、高山族、達斡爾族、彝族、傣族、瑤族、畲族、維吾爾族等。

政治


市委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純
市委副書記、市長:孔濤
市委副書記:金春龍
常委、常務副市長:程雙林
常委、樅陽縣委書記:劉亞東
常委、副市長:昌紅梅
常委、軍分區司令員:朱巍
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 市政協黨組副書記 :田昕
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潘榮華
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察委員會主任:洪建春
市人民政府秘書長:古勁松
市政府
市委副書記市長:孔濤
常委常務副市長:程雙林
常委副市長:昌紅悔
副市長:王綱根、黃學龍、吳強、王勇、何田

經濟


綜述

2017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1163.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9.1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733.2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381.5億元,增長8.2%。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5.1:59.5:35.4調整為4.2:63.0:32.8。全員勞動生產率99511元/人,比上年增加18763元/人。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生產總值72539元(摺合10744美元),比上年增加12579元。
2020年第一季度城市地區GDP排行榜中,銅陵以200.10億元排列第218位。
2020年,銅陵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03.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
2019年,銅陵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6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1.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2.7億元,增長1.9%;第二產業增加值444.8億元,下降7.1%;第三產業增加值462.7億元,增長5.0%,三次產業結構為5.5:46.3:48.2,其中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39%。全員勞動生產率82601元/人,比上年增加824元/人。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8726元(摺合8513美元)。
2016年銅陵市生產總值及增長速度
指標絕對數(億元)比2015年增長(%)
全市生產總值957.39.1
第一產業48.93.1
第二產業569.69.3
第三產業338.79.5
批發和零售業48.26.4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6.14.1
住宿和餐飲業22.07.0
金融業52.414.0
房地產業29.06.2
其他服務業146.611.6
固定資產投資
2016年,銅陵市固定資產投資1196.9億元,比2015年增長12.6%。其中,工業及信息化產業技術改造投資418.1億元,增長8.7%;民間投資885.7億元,增長8.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31.2億元,增長49.8%;第二產業投資612.6億元,增長17.3%,其中,工業投資603.6億元,增長18%;第三產業投資553.1億元,增長6.4%。
2019年,銅陵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16.1%。其中,民間投資下降21.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48.6%;第二產業投資下降24.2%,其中,工業投資下降24.1%;第三產業投資下降8.6%。
2016年銅陵市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及增長速度
分 行 業投資額(億元)比2015年增長(%)
農、林、牧、漁業31.249.8
採礦業43.9-26.3
製造業513.521.2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46.363.1
建築業8.9-15.2
批發和零售業85.7-7.8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18.9-12.9
住宿和餐飲業19.347.8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9.93.0
金融業2.5-21.6
房地產業132.92.0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6.650.3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0.864.2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85.679.8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3.8-52.6
教育10.6-30.4
衛生和社會工作11.686.9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3.6-52.7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31.223.1
財稅收支
2010年—2016年銅陵市財政收入
2010年—2016年銅陵市財政收入
2016年,銅陵市財政收入153.8億元,比2015年增長5%。其中,上划中央財政收入71.1億元,增長1.5%;地方財政收入80.7億元,增長8.4%。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其中,契稅下降44.0%,國內增值稅增長62.1%,營業稅下降54.9%,企業所得稅下降30.1%。全年財政支出151.1億元,增長6.0%,其中節能環保支出下降23.5%,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增長1.1%,醫療衛生支出增長14.7,公共安全支出增長17.1%,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增長7.9%,科學技術支出下降24.8%,教育支出增長6.5%。民生類支出127.7億元,占財政總支出比重達84.5%。
2019年,銅陵市全部財政收入181.1億元,比上年增長0.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7.6億元,增長5.2%。財政支出168.9億元,增長9.4%,其中民生類支出136.4億元。
人民生活
2010年—2016年銅陵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0年—2016年銅陵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6年,銅陵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73元,比2015年增長9.3%,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621元,增長2.1%。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33元,增長8.9%。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1226元,增長1.8%。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2.8%,上升1.2%。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4元,增長8.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115元,增長1.4%。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5.5%,上升0.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1.1%。從八大類消費品價格情況看,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3.4%;衣著類下降1.2%;居住類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8%;交通和通信類下降3.1%;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1.5%;醫療保健類上漲6%;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2.4%。
2019年,銅陵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94元,比上年增長9.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6元,增長9.1%;人均消費支出25821元,增長8.7%,其中,食品煙酒支出增長7.8%,衣著支出增長7.8%,居住支出增長8.9%,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17.1%,交通和通信支出下降5.4%,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長13.5%,醫療保健支出增長29.8%。城鎮常住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0.9%,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年末城鎮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8.32平方米,比上年減少0.92平方米。
2019年,銅陵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91元,比上年增長10.2%。人均消費支出10346元,增長9.9%。其中,食品煙酒支出增長8.1%,衣著支出增長10%,居住支出增長8.5%,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6.4%,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長12.7%,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長20.7%,醫療保健支出增長3.2%。農村常住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2.9%,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年末農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53.5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59平方米。
2019年,銅陵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4%,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6.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2.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4%。

第一產業

2016年,銅陵市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82.55億元,比2015年增長3.1%。其中農業產值32.67億元,增長2.0%;林業產值6.7億元,增長10.8%;牧業產值18.66億元,增長1.9%;漁業產值21.21億元,增長2.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30億元,增長7.2%。
2019年,銅陵市糧食種植面積10.07萬公頃,比上年減少0.04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0.23萬公頃,減少0.1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22萬公頃,增加0.07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14萬公頃,增加0.02萬公頃。全年糧食產量57.99萬噸,比上年下降0.3%;油料產量5.15萬噸,與上年持平;棉花產量0.21萬噸,下降37.3%;蔬菜產量29.9萬噸,增長1.1%。
種植業
2016年,銅陵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79841公頃,比2015年增長0.2%。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27778公頃,增長1.3%;棉花播種面積8982公頃,下降0.8%;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7724公頃,下降5.1%;蔬菜播種面積11472公頃,增長1.0%。全年糧食產量64.11萬噸,下降4.3%。油料產量55.89萬噸,下降4.5%。棉花產量1.36萬噸,下降2.4%。蔬菜產量26.30萬噸,增長1.7%。
畜牧業
2016年,銅陵市肉類總產量6.36萬噸,比2015年增長1.8%。禽蛋總產量4.26萬噸,增長1.9%。2019年,銅陵市肉類總產量4.94萬噸,比上年下降18.5%。禽蛋產量3.89萬噸,下降2.6%。
漁業
2016年,銅陵市水產品產量11.25萬噸,比2015年增長1.5%。2019年,銅陵市水產品產量10.4萬噸,增長3.8%。
農業基礎
截至2016年末,銅陵市農業機械總動力88.37萬千瓦,比2015年增長2.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5.59萬噸,下降10.7%。農村用電量6.25億千瓦時,增長14.4%。有效灌溉面積81.97千公頃。截至2019年末,銅陵市農業機械總動力8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0.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5.49萬噸,下降1.3%。農村用電量7億千瓦時,下降1.4%

第二產業

工業
2016年,銅陵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16.2億元,比2015年增長9.6%。其中,國有企業增長24.3%;股份制企業增長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4.3%。全市35個行業中,有25個行業保持增長。其中主導行業中,有色金屬冶鍊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2.5%;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23.1%;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3%;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下降2.4%;電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0.2%;黑色金屬冶鍊和壓延加工業增長7.6%。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總產值729.2億元,增長11.8%。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精鍊銅(電解銅)129.4萬噸,下降1.3%;銅材176.9萬噸,增長11.9%;硫酸(折100%)512.1萬噸,增長9.3%;化學肥料總計(折純)102.6萬噸,下降1.4%;水泥熟料3023.3萬噸,增長0.1%;火力發電量156.8億千瓦時,下降0.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86.5億元,增長4.4%。實現利稅總額78.6億元,增長17.9%。其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42.2億元,增長16.9%。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400.81,提高7.7%。產品銷售率98.3%,提高1.2%。企業虧損面15.6%,下降3.7%。全員勞動生產率51.4萬元/人,增長8.3%。
2019年,銅陵市工業增加值374.7億元,比上年下降7.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8%。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3.7%;股份制企業下降23.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71.9%。分門類看,採礦業下降37.6%,製造業下降8.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規模以上工業中,六大主導行業增加值“兩升四降”:有色金屬冶鍊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長11.5%;黑色金屬冶鍊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長9.4%;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加值下降11.1%;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加值下降5.3%;電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2.4%;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加值下降26.6%。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39.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89.4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81.0%;股份制企業增長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36.7%。
2016年銅陵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增長速度
指標絕對數(億元)比2015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516.29.6
其中:輕工業53.915.7
重工業462.39.0
其中:國有企業8.024.3
股份合作企業0.2-18.0
股份制企業408.38.6
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89.514.3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258.77.0
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373.38.6
2016年銅陵市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單位絕對數(億元)比2015年增長(%)
電解銅萬噸129.4-1.3
銅材萬噸176.911.9
硫鐵礦石(折含硫35%)萬噸206.5-10.7
水泥熟料萬噸3023.3-0.1
硫酸(折100%)萬噸512.19.3
化學肥料總計(折純)萬噸102.6-1.4
鋼材萬噸141.9-4
萬米6830.20.2
服裝萬件3688.82.2
模具2562.0-3.5
發電量億千瓦時156.9-0.1
水泥萬噸784.8-5.1
電子元件億隻53.515.5
焦炭萬噸239.77.6
電力電纜萬米5958.347.5
建築業
2016年,銅陵市建築業增加值55.3億元,比2015年增長6.1%。全年房屋施工面積893.3萬平方米,增長3.0%;房屋竣工面積362.4萬平方米,下降1.7%。2019年,銅陵市建築業增加值70.3億元,比上年下降3.4%。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964.5萬平方米,下降8.3%;房屋竣工面積278.4萬平方米,下降32.9%。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0年—2016年銅陵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010年—2016年銅陵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016年,銅陵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5.7億元,比2015年增長12.3%。按經營地統計,城市零售額263.2億元,增長12.2%;鄉村零售額42.4億元,增長12.7%。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類零售額236.9億元,增長12.4%;餐費收入68.8億元,增長11.9%。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26.6%,飲料類增長12.9%,煙酒類增長13.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1.7%,日用品類增長1.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4.0%,金銀珠寶類下降11.8%,中西藥品類增長18.5%,石油及製品類下降13.0%,汽車類增長25.2%。2019年,銅陵市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77億元,比上年增長3.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1.7億元,增長5.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0.1億元,增長5.4%;金融業增加值48.9億元,增長4.9%;房地產業增加值66億元,增長4.8%;其他服務業增加值187.2億元,增長5.8%。
2019年,銅陵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3.5億元,比上年增長7.8%。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36.1億元,增長7.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7.4億元,增長9.9%。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310.7億元,增長7.8%;餐飲收入82.8億元,增長8.1%。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下降9.7%,飲料類下降10.6%,煙酒類下降4.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7.1%,日用品類增長25.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9.6%,金銀珠寶類下降8.7%,中西藥品類下降6.2%,石油及製品類下降0.2%,汽車類下降12.4%。
對外經濟
2016年,銅陵市外商直接投資2.4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8.0%。在建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269家,實際到位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內資472億元,增長7.9%。全年進出口總額46.4億美元,增長2.9%。其中,出口6.7億美元,增長1.0%;進口39.8億美元,增長3.2%。2019年,銅陵市進出口總額7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7%。其中,出口8.6億美元,增長87.3%;進口63.0億美元,增長11.0%。
招商引資
2019年,銅陵市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9%。實際到位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內資631億元,增長9.1%。
房地產業
2016年,銅陵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17.4億元,比2015年下降3.9%。商品房銷售面積172.3萬平方米,增長19.9%;商品房銷售額81.8億元,增長8.1%。2019年,銅陵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69.2億元,比上年增長7.4%。商品房銷售面積250.3萬平方米,增長2.3%。
郵電通信
2016年,銅陵市郵電業務收入10.95億元,比2015年下降1.7%。其中,郵政業務收入1.95億元,增長8.0%;電信(含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鐵通公司)業務收入9.0億元,下降5.9%。年末城鄉固定電話用戶達19.52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08.26萬戶;國際網際網路用戶89.87萬戶。2019年,銅陵市郵政電信業務收入11.7億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郵政業務收入增長3.3%;電信(含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業務收入下降4%。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16.68萬戶,比上年增加1.1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31.62萬戶,增加7.45萬戶;寬頻接入戶43.18萬戶,比上年增加2.98萬戶。
旅遊業
2016年,銅陵市旅遊總收入127.2億元,比2015年增長19.3%。接待海外遊客3.1萬人次,增長10.1%;接待國內遊客1680.5萬人次,增長17.2%。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2家、安徽省五星級農家樂1個、安徽省研學旅行基地1個、中醫藥健康旅遊基地1個、安徽省旅遊小鎮創建示範單位1個、安徽旅遊商品特色街區1個。年末星級飯店(賓館)11個,房間數823間;旅行社32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家;旅遊商品定點生產單位41個,旅遊線路6條,旅遊景區(點)20個。全年旅遊飯店客房住宿出租率為53.6%。2019年,銅陵市入境旅遊人數4.7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7%;國內遊客2535.09萬人次,增長12.1%。旅遊總收入212.36億元,增長16.7%,其中旅遊外匯收入0.14億美元,增長15.1%;國內旅遊收入211.38億元,增長16.6%。截至2019年末,銅陵市有A級及以上旅遊景點(區)17處,其中4A級景區9處。星級旅遊飯店5個,房間數556間;旅行社39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家。
金融業
截至2016年末,銅陵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219.3億元,比年初增加123.3億元,比2015年增長11.2%。其中,住戶存款671.7億元,增加56.9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366.1億元,增加111.8億元。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944.7億元,增加96.9億元,增長11.4%。其中,住戶貸款162.8億元,增加14.7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781.9億元,增加82.2億元。年末全市有上市公司6家,上市公司流通股市價總值554.6億元。截至2019年末,銅陵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436.3億元,比上年末下降0.9%。其中,住戶存款餘額866.9億元,增長12.1%;非金融企業存款345.5億元,下降12.8%。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211.3億元,增長9.7%。其中,住戶貸款281.5億元,增長16.8%;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929.8億元,增長7.7%。
截至2019年末,銅陵市上市公司6家,流通股市價總值373.45億元。
保險業
2016年,銅陵市保險業保費收入18.1億元,比2015年增長27.5%。全年保險賠款與給付6.98億元。2019年,銅陵市保險業保費收入29.4億元,比上年增長2.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9.6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19.8億元。全年賠款與給付10.1億元。
銅陵遠景
銅陵遠景

文化


方言

銅陵地區主要通行吳語、江淮官話等。
銅陵本地話為吳語—宣州片方言,分為:當地話、圩里話、山佬話三種。當地話是指銅陵縣(現義安區)所使用的方言,屬吳語方言,主要分佈於順安、西湖、朱村部分、城關部分等地;沿江一帶講的是圩里話,分佈於:城關部分、鍾倉、流潭、太平、和平等地;山佬話主要是指山區居民講的話,分佈於:鐘鳴、金榔、新橋部分、朱村部分等地。
銅陵市區除吳語外亦有江淮官話,類似南京官話,比較接近普通話。戰後本省江北、河南、湖北移民大量湧入城區和部分鄉鎮,極大地改變了本地區的方言面貌。新移民帶來的客籍方言(江淮官話等)已在土著式微的條件下反客為主;除市區外,銅陵董店、大通、新建等地所講的話屬於安慶方言,俗稱“桐城腔”;胥壩、安平、老洲等地所用語言屬無為腔。

青銅文化

唐代詩人李白一生遍歷名山大川,在其晚年曾兩次巡遊到銅陵,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作。銅陵的采銅業在唐代發展到鼎盛時期,李白理所當然地要把它記錄在詩文中。唐天寶十三年(754年)李白巡遊秋浦,往來於銅陵、貴池之間,寫下了組詩《秋浦歌》,其中第十四首寫道: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這首很有感染力的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描寫工人勞作的佳篇,有很多高的文學地位和價值。
同年,在另一首《答杜秀才五松山見贈》詩中,李白以他慣有的浪漫主義手法寫道:
銅井炎爐歊九天,赫如鑄鼎荊山前。
陶公矍鑠呵赤電,回祿睢盱揚紫煙。
這首詩是李白告訴杜秀才在銅陵期間對冶銅場景的感受。自李白之後,歷代名人學士紛踏而來,多有詩文傳世。李白的作品開以采冶銅入詩的先河。
青銅故里——銅陵
青銅故里——銅陵

地方特產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白姜
銅陵生薑系銅陵“八寶”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銅陵生薑經安徽省農科院園藝所科學鑒定,屬白姜,排姜類型。鮮姜皮為白略呈黃色,姜塊成佛手狀,瓣粗肥厚。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丹皮
銅陵丹皮主要出產於順安鎮和鐘鳴鎮,其中順安鎮鳳凰山地區的鳳凰、牡丹、陶鳳三個村,由於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所產的丹皮被歷代醫藥實踐證明為藥效最好。《中藥大辭典》明文記載:“安徽省銅陵鳳凰山所產丹皮質量最佳”,故稱鳳丹。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茶干
銅陵茶干也叫大通茶干,明朝就開始生產,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由於大通鎮系通往佛教聖地九華山的必經之路,全國各地以及韓國、印度等國朝聖拜佛的香客,因解吃素食之需,都要購買一些大通茶干。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野雀舌
銅陵野雀舌是歷史名茶,屬綠茶類,該茶在明未至清未年間就有生產,清代曾被乾隆譽為"江南佳茗",並一度作為貢品。民國十一年(1922年)記載:野雀舌,產銅官山和東鄉、西鄉等山區。
銅陵野雀舌外形微扁,形似雀舌,色澤翠綠,嫩香持久,滋味鮮爽,湯色清亮,生化及衛生指標均達國家規定標準。該茶1994年榮獲首屆中國"中茶杯"一等獎;1995年榮獲等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1999年榮獲等二屆中國國際茶博覽交易會銀獎;2001年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6、2009兩次通過國家綠色食品及QS食品質量安全雙認證。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牡丹
晉代著名哲學家、醫學家葛洪曾在銅陵種植“仙牡丹”。出使西夏時,尋得幾棵牡丹奉送給皇帝,皇帝還賜一棵,盛度告老還鄉時帶回故里,其花蔚然成樹,人稱“御苑紅”。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泡桐
銅陵泡桐資源豐富,素有”桐鄉“之稱。銅陵種植泡桐歷史悠久,早在宋仁宗三年,1051年,,著名的植物學家銅陵人陳翥就撰有專著《桐譜》,對銅陵泡桐的類屬,習性、種植、採伐、利用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祥盡的論述。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薴麻
銅陵薴麻被譽為“薴麻之王”,據《銅陵縣誌》等有關歷史資料記載麻是銅陵傳統特產,銅陵縣境種有薴麻、黃麻、白麻、葛麻等品種,主要分佈於低山丘陵地區,以鐘鳴、順安、天門等鎮居多。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順安酥糖
銅陵酥糖別名“順安酥糖”,因產於銅陵縣的順安鎮而得名,始制於唐代末年。採用優質麵粉、精細白糖、純黑芝麻,配以適量的桂花、青梅、金桔餅等精製而成。特點是鬆柔甜潤、成條不散。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工藝品
銅工藝品是銅陵最有特色的旅遊工藝品。由於其特定的質料和加工手段,既具有強烈而細膩的表現力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又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銅陵生產銅工藝品的工廠有幾十家。產品種類有仿古銅工藝品以及現代各類飾件、擺件等工藝品、具有裝飾效果的生活日用品等等,尤以“馬踏飛燕”、“龜鶴延年”、“四喜銅娃”、“三羊開泰”等作禮品受到歡迎。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樅陽黑豬
樅陽黑豬是介於淮豬和圩豬之間類型,具有耐粗飼、多胎高產、母性好、泌乳力高、適應性強等優良遺傳基因,在清朝道光年間縣誌上已有詳細記載。該品種肉質細嫩,香鮮可口,瘦肉率較高,腌臘製作火腿,更具有獨特風味,深受海內外消費者歡迎。主產地麒麟、義津、浮山等地,2012年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樅陽媒鴨
樅陽媒鴨屬肉用中型鴨品種,樅陽媒鴨主要分佈於縣內官埠橋鎮、樅陽鎮、會宮鄉、老洲鎮等地。據考證,樅陽媒鴨的養殖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其狩獵方法是:將網潛藏於湖邊的水下,待野鴨群游至網的上方時,事先隱藏的獵民即啟合攏機關,網則從水下迅速彈出合攏,將野鴨捕獲帶到集鎮銷售。並留有部分野鴨進行馴養,如再網捕野鴨,則將其拴在網圈內,作為“媒子(媒介),當“媒子”鳴叫,則誘來野鴨進入網圈,從而達到網捕之目的。隨著時間的延續,樅陽媒鴨種群逐代擴大,繁衍至今,形成獨特資源。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樅陽蘿蔔
樅陽蘿蔔與樅陽大閘蟹、芡實、野鴨等一樣頗有名氣,是農副產品之一,屬於地方特產。其品種、顏色、形狀和食味別具一格。樅陽蘿蔔以戚磯頭和黃泥崗的蘿蔔最好,因其生長在酸鹼適中的半沙質黃泥土中,又完全以基肥為養分,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成為樅陽蘿蔔的品牌和蘿蔔的代表。上乘的蘿蔔皮薄、色白而晶亮,大小形狀似鵝蛋、鴨梨。蘿蔔生吃脆嫩、味甜。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項鋪生腐香
每年臘月和正月是鄉村傳統食品加工作坊忙碌的日子。樅陽縣白盪湖之濱的項鋪鎮豆製品歷史悠久,具有一定規模,品種由最初的豆腐、千張、茶干發展到後來的生腐、素雞和臭乾子等近10個,每個品種都獨具特色、頗有名氣。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老洲山藥
老灣、桐貴、沙包一帶種植山藥有近200年的歷史。此地山藥個頭大,通體均勻圓滑,除皮后,肉質脆嫩潔白。該區域屬是江、湖相互交匯浸漫的灘塗濕地,土層深厚,含沙量適均,沙質土壤較粘、較細、較松,保水保肥性能較好。雨水較多年份,地表離水即干,不易澇漬;乾旱年份,因地下水淺,濕氣上升,夜晚土地潮潤,俗稱“返夜潮”。獨特的土質性能和氣候給山藥提供了特殊的生長條件,所以該地區山藥營養豐富、口感良好。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白盪湖大閘蟹
白盪湖大閘蟹是安徽省安慶市樅陽縣白盪湖的特產。樅陽白盪湖大閘蟹以其個大、色鮮、味美、品質純正等特點,深受市場青睞。白盪湖大閘蟹的特徵:外觀。背面呈青色,腹部灰白色,黃毛金爪,背部覆蓋堅硬的背甲。附肢為一對大螯和四對步足。鮮活程度。色質清晰,外殼、螯足、步足完整,行動敏捷。氣味。具有淡水大閘蟹特有腥氣。口味。蒸熟后食用,鮮而不膩,肉質滑嫩、爽口,食后留有餘香。
樅陽刀魚
刀魚,又稱刀鱭,毛鱭,是一種洄遊魚類,與河魨、鰣魚並稱為中國長江三鮮。平時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長頜鱭由海入江,並溯江而上進行生殖洄游。產卵群體沿長江進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長江幹流進行產卵活動。由於長江污染加劇以及濫捕濫撈,刀魚產量逐年下降。

友好城市

國內
省份城市結交時間省份城市結交時間
江蘇省常熟市海南省海口市
甘肅省金昌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
湖北省黃石市上海市徐匯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貴州省黔南自治州
國際
國家城市結交時間國家城市結交時間
智利安托法加斯塔市1995.11.28葡萄牙萊里亞市2000.09.27
瑞典謝萊夫特奧市1998.04.10捷克烏斯季市
英國哈爾頓市2000.09.27捷克普熱羅夫市
德國馬爾巴赫市1999.11.01法國聖尚德盧斯市
日本周防大島町1996.04.01美國格雷舍姆2006.10.01
澳大利亞伯根郡暨寧根市2005.05.01

交通


銅陵長江大橋
銅陵長江大橋
銅陵市境內長江黃金水道流經銅陵143.9千米,銅陵港是對外籍輪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擁有5000噸級件雜貨碼頭;寧銅鐵路、京台高速公路、滬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是皖中南交通樞紐和中心城市之一。
鐵路
寧銅鐵路、銅九鐵路、合福高鐵,寧安客運專線、銅宣鐵路(已規劃)、廬銅鐵路(於2014年內開工建設);擁有銅陵站(原銅陵東站)、銅陵北站兩個客運站;擁有銅陵南站、銅陵西站(原銅陵站,已停辦客運)等貨運站。
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鐵通車,銅陵北站正式運營。
2015年12月6日,寧安客專通車,銅陵站寧安場正式開通運營。
公路
銅陵位居長三角經濟圈和武漢經濟圈的交匯中心,滬渝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銅南宣高速公路和銅廬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動脈在此形成“十”字交匯。4條國道、6條省道過境。農村公路有縣道18條,總長275.3千米;鄉道40條,總長224.3千米;村村通507條,總長794.4千米。
水運
銅陵坐擁長江黃金水道,水運交通便捷。銅陵長江公路大橋建成於1995年,是八百里皖江第一橋。現正在建設銅陵長江公路鐵路大橋,暨銅陵長江二橋。長江流經銅陵60千米,銅陵港是國家對外開放一類口岸,已開通對台灣直航。銅陵港亦為萬噸級海輪進江終點港。
航空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和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都在銅陵設有城市候機樓;已通航的池州九華山機場距離銅陵直線距離約為20千米,銅陵開通市區至池州九華山機場的城市公交,與池州九華山機場無縫對接。
公共交通
銅陵市公交線網已覆蓋主城區及一縣三區,向南已通至天門鎮、大通鎮,向東已通至鳳礦和701,向北已通至胥壩鄉、西聯鄉,並正向邊遠鄉鎮和重要人口集散地延伸,開通公交線路28條(其中中心城區21條,城鄉公交7條)。

運輸

截至2016年末,銅陵市鐵路運輸旅客發送量253.6萬人次,比2015年增長167%,貨物發送量57.5萬噸,下降16.3%。公路貨物周轉量31.4億噸千米,增長4.9%;公路旅客周轉量14.8億人千米,下降14.1%。港口貨物吞吐量11003.57萬噸,增長9.4%。機動車擁有量20.98萬輛,增長83%,其中汽車擁有量13.98萬輛,增長13.2%。2019年,銅陵市鐵路旅客運輸量353.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8%,貨物運輸量86.55萬噸,增長2.6%。公路旅客運輸量1076萬人,下降20.8%;貨物運輸量3995萬噸,增長5.4%。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9620.82萬噸,下降3.9%。年末全市機動車保有量24.6萬輛,比上年增長7.4%,其中汽車保有量20.0萬輛,增長8.7%。

社會


科技事業

截至2016年末,銅陵市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9家,其中,當年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1家。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956.1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88.6億元。全市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1個,省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院士工作站4個,其中,當年新認定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院士工作站,全年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3個,國家級星創天地3個,省級眾創4個,省級科技孵化器2個。全年獲批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115項,獲得上級資助資金4705萬元。全年有1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4項科技成果獲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全年申請專利3480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2273件、實用新型1094件、外觀設計113件;授權專利1331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537件、實用新型748件、外觀設計46件。
截至2019年末,銅陵市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15家,其中當年新認定85家。擁有4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國家級檢測中心,4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0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0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7個省院士工作站,1個省新型研發機構,11個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年末擁有2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個國家級眾創空間,6個省級眾創空間,1個國家級生產力促進中心,1個省級生產力促進中心。全年獲批省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55項,獲得上級資助資金5614.7萬元,5項科技成果獲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企業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14.42億元。全市申請專利3213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945件、實用新型1901件、外觀設計367件;授權專利1942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301件、實用新型1294件、外觀設計347件。

教育事業

銅陵學院
銅陵學院
截至2016年末,銅陵市普通高校在校學生36251人,比2015年增加593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學生13826人,減少650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74903人,減少595人,其中高中在校學生31082人,減少81人;小學在校學生73346人,減少4382人。全年普通高校畢業生10211人,增加1248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畢業生8019人,減少603人;普通中學畢業生26084人,減少2980人;小學畢業生14555人,增加10人。成人高等學校在校生和畢業生分別為7151人和2881人。全年社會考生報名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2890人次,其中本科2681人次;全年自學考試畢業生數為57人,其中本科50人。截至2019年末,銅陵市普通高校在校生34314人,畢業生10931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生8375人,畢業生3168人;普通中學在校生68145人,畢業生24733人,其中高中在校生27456人,畢業生9657人;小學在校生68843人,畢業生13298人。成人高等學校在校生和畢業生分別為6372人和2145人。全年社會考生報名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2782人次,其中本科2423人次;全年自學考試畢業生數359人,其中本科350人。
高等院校
銅陵學院安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銅陵職業技術學院
銅陵中等職業技術學院銅陵行知職高
省級示範高中
銅陵市第一中學銅陵市第三中學銅陵中學
樅陽中學浮山中學會宮中學
初中
銅陵市第十中學銅陵市第十二中學銅陵市第十五中學
銅陵市義安區第三中學樅陽二中橫埠中學
小學
新城小學長江路小學淮河路小學愛國小學
實驗小學義安區實驗小學順安中心小學北京路小學
師範附屬小學樅陽縣城關小學樅陽小學旗山小學

文化事業

截至2016年末,銅陵市有登記註冊的藝術表演團體5個;文化館(站)44個;公共圖書館6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08.99萬冊;檔案館6個,館藏檔案39.16萬卷冊,館藏資料4.38萬冊。全市擁有廣播電台2座,電視台3座,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均達100%,有線電視入戶率65%。
至2019年末,銅陵市擁有登記註冊的藝術表演團體5個;文化館(站)42個;公共圖書館6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236.59萬冊;檔案館6個,館藏檔案69.61萬卷冊,館藏資料4.54萬冊。年末全市有廣播電台2座,電視台3座,廣播人口覆蓋率、電視人口覆蓋率和有線電視入戶率均達100%。 
國家一級圖書館:銅陵市圖書館、銅陵市郊區圖書館、樅陽縣圖書館、銅官區圖書館、義安區圖書館

體育事業

2016年,銅陵市新建成3個省級鄉鎮全民健身廣場、建設20條全民健身路徑,創建命名2個省級社區體育俱樂部、30個示範晨晚練點。命名1所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2所省級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培訓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67人。組隊參加省年度13項青少年錦標賽,奪得金牌45枚、銀牌34枚、銅牌32枚。全年銷售體育彩票1.62億元。2019年,銅陵市舉辦大中型全民健身展示活動和體育賽事10場次以上,縣區和協會舉辦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活動280餘場次,參加人數35餘萬人次,建設79條全民健身路徑。舉辦銅陵首屆國際半程馬拉松、安徽省環江淮自行車賽等重大體育賽事,在舉重世界盃選拔賽、亞洲少年田徑錦標賽、全國青年運動會等國際國內比賽中摘金奪銀。年末擁有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5所,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所,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8所,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體育專項特色學校15所。全年體育彩票發行額2.55億元。

醫療衛生

截至2016年末,銅陵市有各類衛生機構607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8710張,其中醫院、衛生院病床7874張。全市衛生技術人員8660人,其中,執業醫師3314人,註冊護師、護士3700人。截至2019年末,銅陵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616個,其中醫院30個、衛生院3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9351張,其中醫院7761張、衛生院病床770張。全市衛生技術人員947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548人,註冊護師、護士4306人。

勞動就業

截至2016年末,銅陵市從業人員118.55萬人,比2015年減少0.48萬人。其中,第一產業43.85萬人,減少0.30萬人;第二產業40.14萬人,減少0.32萬人;第三產業34.56萬人,增加0.1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9%。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61萬人,全市共開展各類城鄉勞動者就業技能培訓人數9475人,新轉移農村勞動力人數8530人,當年為各類創業人員發放小額擔保貸款金額17420萬元,為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發放小額貸款金額1.9787億元。2019年,銅陵市城鎮實名制新增就業3.05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0.9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65%,比上年下降0.12個百分點。全市農民工總量42.73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33.62萬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6年末,銅陵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9.02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76.2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8.39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3.54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2.94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4.1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0.77萬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參保人數達11.78萬人。年末,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8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15萬人。截至2019年末,銅陵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2.05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6.22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6.6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4.74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6.18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28.94萬人。

社會福利

截至2016年末,銅陵市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單位54個,擁有床位總數達5923張,在院人數1652人。全年銷售福利彩票15473.6萬元。截至2019年末,銅陵市共有2.53萬人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20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各種社會福利收養單位63個,擁有床位總數達8938張,在院人數4300人。全年銷售福利彩票1.70億元。

環境保護

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
2016年,銅陵市城區空氣質量指數(AQI)平均70,優於和達到二級的天數273天,全年一級天數61天,空氣質量優良率76.7%。空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分別為43、43、77.8、50.9、81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為1.31毫克/立方米。全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市160個網格區域環境雜訊監測平均值53.3.0分貝(A)。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6.33%。2019年,銅陵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0.8%,比上年同期下降5.2個百分點。空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臭氧8小時年均濃度分別為15、37、75、47、92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年均濃度為0.9毫克/立方米。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樅陽縣境內菜子湖、白盪湖水質均為良好。

安全生產

2016年,銅陵市生產安全事故死亡42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44人,全年發生道路交通事故12678起,發生火災事故113起。2019年,銅陵市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39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4人,與上年持平。全年發生道路交通事故17619起,發生火災事故264起。

旅遊


銅陵市擁有天井湖浮山、旗山漢武文化生態園等國家4A級旅遊景區3個,擁有天然濕地543.8平方千米,白盪湖菜籽湖楓沙湖、陳瑤湖和市區東湖、西湖等湖泊星羅棋布,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水域條件對國家一類重點保護動物白鰭豚進行養護的基地也坐落於此。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天井湖公園
銅陵天井湖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銅陵市區主幹道長江西路北側,以堤山自然分割為東湖、南湖和北湖,三湖水面通連,距銅官山約5千米。湖中有一口“上通天,下通海”的井,名曰天井。湖因井、園以湖而得名。天井是坐落於天井湖公園的一大奇觀,因地下湧泉,終年高出湖水面2米左右。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浮山景區
浮山是一座文山,有“中國第一文山”的美譽。現存483塊摩崖石刻,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浮山孕育了明清時期以著名的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為代表的中國最大的家族學派“方氏學派”;孕育了清代獨領風騷的文學流派桐城派;孕育了現代美學大師朱光潛;孕育了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黃鎮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浮山風景區包括浮山、白盪湖、白雲岩三大景區,總面積76.7平方千米,主景區浮山面積19.1平方千米。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大通古鎮景區
大通位於安徽省銅陵市西南,古名瀾溪,扼九華、望黃山、臨皖江、依銅都,建鎮已有千年。它曾與安慶、蕪湖、蚌埠齊名的安徽“四大商埠”之一,清末民初,是大通古鎮的鼎盛時期,小小的古鎮上居住著10餘萬人,鶯歌燕舞,有著“小上海”的美譽。隨著歲月流逝,大通鎮繁華不再。瀾溪、和悅老街已被正式列入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2016年大通獲批中國首批特色小鎮,2017年大通古鎮風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鳳凰山景區
鳳凰山位於銅陵市義安區順安鎮南部,屬國家AAAA級風景區,鳳凰山形勝鳳凰,由橫山、面山、靈風山、潭山、金山等構成。早在明朝“景泰”年間,詩人周鐸就書寫“廬外山高插半天,石邊孤井聚甘泉,鳳凰一飲千年後,尚有遺跡萬古傳”等十六首“鳳凰八景”詩讚美過鳳凰山。
2016年2月,根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與《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有關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機構推薦,安徽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銅陵市鳳凰山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永泉農莊
永泉農莊位於銅陵葉山腳下,地處沿江高速、銅宣杭高速、合銅黃高速公路的交匯處,距銅陵東高速出口1千米處。離銅陵市區20千米,至蕪湖、馬鞍山、合肥、南京、黃山和九華山的車程在30—90分鐘。農莊依山傍水,毗鄰葉山林場;500畝山林自然天成;70畝水面垂釣樂園;200畝原森林天然氧吧;在建設中不僅沒有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同時還營造了大面積觀賞性果木、園林。自然環境幽靜,常年負氧離子含量達到8000立方以上,是休閑、養生、度假的理想場所。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博物館
銅陵市博物館於2006年9月30日開館,是地方性青銅文化專題博物館,全面展示銅陵地方特色的青銅文化,分蜚廉折金、銅地初曦、礦冶遺韻、青銅遺珍、吳楚爭雄、當代銅工藝等6個部分。銅陵礦冶歷史始於商周,盛於唐宋,延至當代,數千年綿延不斷。陳列展覽以青銅文化為創意主軸,通過展示精選的260餘件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館藏青銅器和80餘件當代銅工藝品,採用現代高科技展示方式模擬采冶鑄場景,再現古銅都銅陵三千多年的悠久的采冶鑄歷史和遺韻。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漢武文化生態園景區
樅陽漢武文化生態園景區位於長江北岸的樅陽縣城,是皖江城市集群的核心區域,由旗山、蓮花湖、黃鎮圖書館、烈士陵園等景區景點組成,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旗山扼長江險要,覽江渚勝景,西周為宗子國所在地,戰國時期即為長江水道著名關津、商貿重地。蓮花湖是清代康熙年間侍郎、清代大散文家、桐城派三祖之一的方苞的祖業。黃鎮圖書館景點位於旗山主景區北側,收集收藏陳列了樅陽曆代名人資料。烈士陵園紅色旅遊景點坐落於幕旗山西麓,這裡長眠著在渡江戰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西湖濕地景區
西湖濕地是銅陵市最大的濕地生態系統,位於翠湖六路以北、沿新大道和西湖東路以西、東湖一路以南、新城大道以東的圍合區域。規劃總面積4.75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約1.61平方千米,濕地景區面積1.81平方千米,陸地景區面積1.33平方千米。主要由110公頃的濕地體驗區、80.56公頃的生態恢復區、49.9公頃的健康半島景區、34.26公頃的湖光春色景區組成。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岱鰲山景區白雲岩
岱鰲山位於樅陽、桐城、廬江三縣結合部,主體在樅陽麒麟鎮。東南走向,在綠蔭覆蓋、峰平坡緩的丘陵地帶突兀而起,它有九座山峰對著大凹口,逶迤蜿蜒,山勢削斷,岩峭如壁。其最高峰為龍王頂,海拔270米,宛如一頭巨鰲。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白雲岩景區
白雲岩在距浮山十千米的七家山中,樅陽縣白梅鄉境內,與浮渡山隔水相望。該山奇峻,有“小黃山”、“亞浮山”之稱。白雲岩有八岩、三洞、十一奇峰、八怪石、二泉、二池,古有五庵、二寺,今白雲岩寺尚存。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白盪湖景區
白盪湖景區,地處樅陽縣境腹部,西南距縣城21千米,跨金社、項鋪、會宮、官橋、ou山等鄉鎮,西連竹子湖,南為破罡湖,東連章家賽,是樅陽縣最大的淡水湖泊。白盪湖水面寬闊,煙波浩渺,碧水連天。因湖水清澈白皙,湖面碧波蕩漾,故名曰“白盪”。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
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3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條件對白鱀豚、江豚等進行易地養護的場所。其主要任務是保護長江中下游(三江口至荻港江段)現存的國家一、二級水生珍稀動物。其主體部分位於銅陵市大通鎮和悅洲與鐵板洲之間的夾江上,水質優良,是養殖淡水豚的理想水域。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銅陵[安徽省地級市]
氣象科普公園
銅陵市氣象公園位於銅陵市西湖濕地南岸,是目前全國最大、內容最為齊全豐富的開放式氣象科普主題公園。公園佔地面積296畝,由氣象科普設施、雷電體驗館、綠化工程、大氣探測基地等組成。銅陵市氣象公園以科普性、生態性、地域性、景觀性為建設原則,為省內外遊客、廣大銅陵市民特別是青少年中小學生提供了一個集科普教育、遊覽觀光、休閑娛樂於一體的高科技旅遊景點。

代表人物


主籍人物

盛度(970年—1040年),字公量,銅陵縣石洞耆(今董店鎮)人。北宋祥符七年(1014年)中進士。曾任翰林學士、兵部郎中、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等。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陳翥(982年—1061年),字鳳翔,銅陵縣貴上耆土橋(今鐘鳴鎮)人。代表作《桐譜》繫世界上最早記述桐樹栽培的科學技術著作。
羅京,銅陵貴上人。自幼在獅子山清涼寺築室刻苦讀書,南宋紹寶二年應試中進士,后官至戶部侍郎。後人為紀念羅京刻苦讀書、勤奮好學的精神,建“羅公書堂”,列為清涼八景之一。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海人氏。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銅陵市樅陽縣雨壇鄉高甸),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
•佘翹(1567年—1612年),字聿雲,銅陵縣合二耆(今銅陵縣大通鎮)人,明代戲曲作家、詩人。有傳奇劇本《量江記》、《賜環記》,雜劇《鎖骨菩薩》等。
•左光斗(1575年一1625年),字共之,又字遺直,號浮丘,今銅陵市樅陽縣橫埠鄉忠毅村人。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著名水利專家,東林黨的重要成員,累官至左僉都御史,萬曆“六君子”之一。
方以智(1611年—1671年),字密之,號曼公,別號浮山愚者,今銅陵市樅陽縣浮山鎮陸庄人。明代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崇禎十三年(1640)進士,授翰林院檢討。為復社成員,有“明季四公子”之稱。明亡后,為僧,法名弘智,發憤著述致力于思想救世的同時,秘密組織反清復明活動。
方苞(1668年—1749年),字鳳九,一字靈皋,晚年號望溪,亦號南山牧叟。祖籍今銅陵市樅陽縣義津鎮方皋庄。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創始人,與姚鼐、劉大櫆合稱桐城三祖
劉大櫆(1698年—1780年),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今銅陵市樅陽縣湯溝鎮陳家洲人。方苞見其文章,稱讚他是韓愈、歐陽修一流人物,一時名噪京城,士大夫多願與其結交。
姚鼐(1731年—1815年),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祖籍銅陵市樅陽縣義津鎮姚王集。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進士,授庶吉士。乾隆三十八年,清廷開四庫全書館,姚鼐被薦入館充纂修官。《四庫全書》稱,鼐乞養歸里,不入仕途。
吳汝綸(1840年—1903年),字摯甫,一字摯父,今銅陵市樅陽縣會宮鎮老橋村吳牛庄)人,晚清文學家、教育家。同治四年進士,授內閣中書。晚年被任命為京師大學堂總教習,並創辦桐城學堂。與馬其昶同為桐城派後期主要代表作家。
•章伯鈞(1895年—1969年),今銅陵市樅陽縣橫埠鎮人。中國政治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政務委員,中國民主同盟副主席,農工民主黨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長,《光明日報》社社長。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黃鎮(1909年—1989年),乳名百知,又名佩寰,學名士元,今銅陵市樅陽縣橫埠鎮黃山村人。傑出的外交家,著名的“將軍大使”。1948年底主持並親自設計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軍徽。
朱光潛(1897年—1986年),號孟實,今銅陵市樅陽縣麒麟鎮岱鰲村朱家老屋人。現當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歷任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教授。
方東美(1899年-1977年),原名方珣,今銅陵市樅陽縣人。任教於台灣大學哲學系,精研哲學,被稱為“一代大哲”,為現代新儒學八大家之一。
儲炎慶(1926年—1974年),今銅陵市樅陽縣雨壇鄉儲家老屋人。為新中國鐵畫藝術事業創始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儲炎慶鍛制的《黃山迎客松》,長4.5米,高3米,被選入人民大會堂,掛在國家領導人會客廳。
慈雲桂(1917年—1990年),今銅陵市樅陽縣麒麟鎮人。任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兼電子計算機系主任和計算機研究所所長、國防科工委科技常務委員,曾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屆、十一屆代表大會代表。
儲炎慶(1926——1974),今雨壇鄉儲家老屋人。為新中國鐵畫藝術事業創始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汪旭光,樅陽縣橫埠鎮人,北京礦冶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副院長。被稱為"炸藥大王".長期從事工業炸藥的研製及新產品開發應用研究。
左延安,1949年10月出生,安徽省樅陽縣人,全國人大代表,中學畢業於浮山中學,本科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階段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968年3月參加工作,歷任合肥江淮汽車製造廠總經濟師、廠長等職。曾任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安徽省第八屆政協常委、安徽省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天津大學兼教授。曾獲得"全國機械系統勞模"、"安徽省優秀企業家"、"百萬職工跨世紀趕超工程功臣“”全國勞動模範"等稱號。
丁漢,男,1963年8月29日出生,安徽省樅陽縣項鋪鎮人。機械電子工程專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1982年畢業於長安大學,1985年獲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1989獲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數字製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2013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
王福生,1962年8月出生,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全軍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點實驗室主任,解放軍第三〇二醫院肝病生物治療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解放軍醫學院內科學傳染病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專業技術三級專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擅長病毒性肝炎、疑難肝病和艾滋病的診治。擔任中華醫學會理事、全軍傳染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肝病分會委員、北京免疫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衛生部艾滋病臨床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中國免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免疫學會感染免疫分會主任委員、國家、國家973和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評審專家。
朱樅鵬,1963年10月出生,男,漢族,安徽樅陽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歷任工程組副組長/研究室副主任(兼研究室黨支部書記)/研究室主任(兼神舟飛船總師助理)/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某型號總設計師;現任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
陸林,1966年9月生,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負責人。2017年11月28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方洪波,1967年出生,男,1983年至1987年就讀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2002年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管理學院MBA碩士學位。2009年獲得南京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學位,經濟師。1992年11月加入美的集團,曾任美的市場部部長、美的空調事業部總經理、美的製冷家電集團CEO、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等職務。現任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阿彬,本名朱正兵,農曆1980年8月25日出生在安徽樅陽。中國內地男歌手,音樂人、導演。1998年畢業於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學院。歌曲代表作《愛的你在哪裡》,影視代表作《屌絲變形計》。

客籍人物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唐代大詩人。唐天寶、至德、上元年間,李白曾三次漫遊銅陵(時屬南陵縣境),留下詩作13首。
裴休(813年—887年),年公美,河南濟源人。唐中和年間(881年—885年)來銅陵,留有《銅官山保勝侯廟》等詩作。
梅堯臣(1002年—1060年),字聖俞,世稱梅宛陵,北宋著名詩人。宣城(今安徽省宣州市)人。多次來銅,留有《銅官山》等詩。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眉山(含四川眉山)人。蘇軾於元豐二年(1079年)自黃州(今湖北黃岡)抵常州(今江蘇常州),路過銅陵,與黃庭堅會游於銅陵縣陳公園,留下《題陳公園》等詩作。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晚年號涪翁,北宋詩人、書法家,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修水縣)人。黃庭堅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年—1085年)自南昌泛遊至銅陵,恰遇蘇東坡自黃州抵常州,路過銅陵,二人相會於陳公園。黃庭堅在銅留下《阻風銅陵》、《阻水泊舟竹山下》、《銅陵縣望五松山集句》等多首詩作。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詩人。數次路過銅陵,留下《舟過大通鎮》、《丁家洲避風行小港出荻港大江》、《夜宿羊山磯》等詩作。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撫州臨川(今江西臨川)人,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王安石在拜相和實行變法前後,曾多次涉足銅陵,寫下了數十首與銅陵有關的詩文。
湯顯祖(1550年—1616年),字義仍,號海若、若土、清遠道人,明代戲曲作家、文學家。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湯顯祖因與銅陵人佘翹父子交往過甚,多次來過銅陵,留下《過銅陵》、《答佘聿雲》等數篇詩作。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明朝浙江餘姚(今浙江餘姚)人,哲學家、教育家。曾在故鄉陽明洞築室講學,人稱陽明先生。王守仁於正德年間(1506—1521年)以“宸濠之變”邂逅銅陵,登五松山樂之游詠累日,留詩3首。

獲得榮譽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2017年9月
國家森林城市2017年10月
全國文明城市2017年11月
中國最安全城市2017年12月
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2018年11月
第五屆安徽省文明城市2020年6月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排名672020年1月
2020中國領軍智慧城市2020年11月12日
2020年度亞太智慧城市2020年11月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經濟競爭力排名第386位2020年12月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榜單排名第105位2020年12月
2020年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CBDI),排名第189位。2020年12月16日
位列2020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榜單第177位。2020年12月21日,
榮登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名單2020年12月29日,
2021年1月6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命名為第十批(2020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命名第十批(2020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2021年1月14日
銅陵是全國文明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全國全民健身示範市
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市
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獎“長安杯”
“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2017年12月,獲中國最安全城市稱號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
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9年8月,中國海關總署主辦的《中國海關》雜誌公布了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銅陵排名第37
2019年8月,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第37
2019年8月,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2019年11月,入選“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20年1月,“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排名第67。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城市”稱號。
2020年8月,入選“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名單。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2020年12月25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評為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1年1月6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命名為第十批(2020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