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白胸苦惡鳥的結果 展開

白胸苦惡鳥

鶴形目秧雞科動物

白胸苦惡鳥(學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屬於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共有4個亞種。嘴基稍隆起,但不形成額甲,嘴峰較趾骨為短;跗骨較中趾(連爪)為短;翅短圓,不善長距離飛行。善奔走,在蘆葦或水草叢中潛行,亦稍能游泳,偶作短距離飛翔,以昆蟲、小型水生動物以及植物種子為食。在繁殖期間雄鳥晨昏激烈鳴叫,音似“kue,kue,kue”,故稱“姑惡鳥”或“苦惡鳥”。在荊棘或密草叢中,偶亦能在樹上,以細枝、水草和竹葉等編成簡陋的盤狀巢。分佈於分佈於印度次大陸,中南半島,太平洋諸島嶼,華萊士區和中國。

外形特徵


白胸苦惡鳥是中型涉禽。上體暗石板灰色,兩頰、喉以至胸、腹均為白色,與上體形成黑白分明的對照。下腹和尾下覆羽栗紅色。成鳥兩性相似,雌鳥稍小。頭頂、枕、後頸、背和肩暗石板灰色,沾橄欖褐色,並微著綠色光輝。兩翅和尾羽橄欖褐色,第1枚初級飛羽外徠翈具白緣。額、眼先、兩頰、頦、喉、前頸、胸至上腹中央均白色,下腹中央白而稍沾紅褐色,下腹兩側、肛周和尾下覆羽紅棕色。幼鳥面部有模糊的灰色羽尖,上體的橄欖褐色多於石板灰色。
虹膜紅色。嘴黃綠色,上嘴基部橙紅色。腿、腳黃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 175-258g,♀ 163-251 g;體長♂280-346 mm,♀267-323 mm;嘴峰♂37 -40 mm,♀ 32-42 mm;翅♂ 156-175 mm,♀150-174mm;尾♂68-85 mm,♀61-78 mm;跗蹠♂53 -63 mm,♀46-58 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長有蘆葦或雜草的沼澤地和有灌木的高草叢、竹叢、濕灌木、水稻田、甘蔗田中,以及河流、湖泊、灌渠和池塘邊,也生活在人類住地附近,如林邊、池塘或公園,在湖泊周圍村落附近水域的水草中,普遍有白胸苦惡鳥活動,也見於近水的水稻田、麥田、紫穗槐和野薔薇叢中。棲息地的海拔高度從低地到1500米,在中國雲南省為300-2700米。

生活習性


白胸苦惡鳥部分為留鳥,部分為夏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集成3-5隻的小群。多在清晨、黃昏和夜間活動。白天常躲藏在蘆葦叢或草叢中,輕易不出來。晨昏和晚上活動時常伴隨著清脆的鳴叫,善行走,無論在蘆葦叢上或地上,行走都很輕快、敏捷。有時也在水中游泳,飛翔力差,平時很少飛翔。迫不得已時,飛行10餘米或數十米又落入草叢。性機警、隱蔽,白天在植物茂密處或水邊草叢中活動。行走時頭頸前後伸縮,尾上下擺動。平時很少見其飛翔,受驚后多奔跑隱入草叢中或短距離飛行。飛時頭頸伸直,兩腿懸垂,起飛笨拙,急速搧翅。發情期和繁殖期常徹夜鳴叫,鳴聲似“苦惡、苦惡”,單調重複,清晰嘹亮。常久鳴不息,反覆重複這一單調的鳴聲,直至整個晚上。
雜食性,動物性食物有昆蟲(甲蟲蚱蜢等)及其幼蟲、龍虱幼蟲、鞘翅目成蟲、螟蛾及其幼蟲、螞蟻、鱟蟲、蝸牛、螺、鼠,蠕蟲、軟體動物、蜘蛛、小魚等;也吃草籽和水生植物的嫩莖和根。其中植物性食物有苕子種子、野荸薺籽、稗、瓜子、谷、大麥、小麥、植物種子和蘆葦莖;另有砂礫取食。

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英屬印度洋領地汶萊、柬埔寨、中國(台灣、香港)、聖誕島、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澳門、馬來西亞、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東帝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越南。
旅鳥: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卡達、塞席爾、葉門。
白胸苦惡鳥分布圖
白胸苦惡鳥分布圖

中國分佈

中國在北緯30°以南廣泛分佈,在南方省份為留鳥,在長江流域為夏候鳥,分佈於海南(東方、壩王嶺、樂東、五指山、黎母山、吊羅山、瓊山、文昌)、廣東(徐聞、海豐、陸豐、揭陽、澄海、潮安、英德、清遠、三水、高要、連山、樂昌)、香港、廣西(北部灣)、福建(永泰、福州、閩候、長樂、連江、邵武)、台灣、雲南(景洪、勐臘、勐海、思茅、孟連、河口、金平、蒙自、西疇、耿馬、雙江、保山、潞西、昆明)、江西(泰和、南昌、永修、豐城、靖安、波陽、都昌、九江、廬山、德安)、湖南(江華、宜章、東安、沅陵)、四川(峨眉、樂山、石棉、漢源、成都、簡陽、重慶、北碚、南充、蓬安、岳池、蒼溪、鄰水、秀山、萬源、城口、達縣)、貴州(冊享、榕江、平塘、貴定、惠水、遵義、赤水)、湖北(武漢、神農架)、安徽(貴池、祁門、黃山、九華山、金寨、大別山、合肥、滁縣)、浙江(金華、麗水、杭州、寧波、莫干山)、江蘇(太倉、蘇州、鹽城、高郵、江都、徐州、南京)、上海、河南(信陽、桐柏山、羅山董寨、伏牛山)、陝西(洋縣)、甘肅(天水、武都)和寧夏(涇源、六盤山),偶見於山西(河津、太原)、山東(青島)、遼寧(大連)和吉林(莫莫格)。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單配製,至少在繁殖季節維持配對關係,此期有明顯的領域性。巢營於水域附近的灌木叢、草叢或灌水的水稻田內,用蘆葦、茭白昌蒲或稻葉纏成,巢內墊有細草、植物纖維及羽毛等,呈淺盤狀或杯狀,常距水面0.5-1米,有的遠離水邊。巢外徑約26厘米,內徑約14厘米,巢高約27厘米,巢深6-12米。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產卵,每產4-10枚,通常5枚,卵呈橢圓形,淡黃褐色,密布深黃褐色或紫色斑點,鈍端較為密集。卵的大小約為42mm×38mm,卵重約23.5g;孵化期16-18天,也有為20天。兩性輪流孵卵、餵養和照顧幼鳥。雛鳥絨羽、嘴及腿均為黑色,常由親鳥帶領活動。
白胸苦惡鳥(圖4)
白胸苦惡鳥(圖4)
白胸苦惡鳥(圖5)
白胸苦惡鳥(圖5)

亞種分化


白胸苦惡鳥(4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白胸苦惡鳥印度亞種Amaurornis phoenicurus insularis
2白胸苦惡鳥印尼亞種Amaurornis phoenicurusleucomelanus
3白胸苦惡鳥尼科巴亞種Amaurornis phoenicurus midnicobaricus
4白胸苦惡鳥指名亞種Amaurornis phoenicurus phoenicurus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文化內涵


關於苦惡鳥的中國民間傳說,是說這種鳥為一個苦媳婦所化,被惡家姑折磨虐待而死,化為怨鳥,所以叫起來總是“姑惡、姑惡”。蘇東坡、陸放翁等人都有詠姑惡詩,可見宋朝已經有了這傳說。南宋詩人范成大在詩序曰:“姑惡,水禽,以其聲得名。世傳姑虐其婦,婦死所化。”蘇東坡詩云:“姑惡,姑惡,姑不要,妾命薄”。這裡所說的“姑惡”,應該是現在所謂的“苦惡鳥”之名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