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供奉彈箜篌歌

李供奉彈箜篌歌

唐朝詩人 顧況(727—815)所作的長篇古詩。

古詩簡介


唐朝 顧況(727—815)所作的長篇古詩。起句就說“國府樂手彈箜篌”,可見李供奉是彈箜篌的國手。接著的“起坐可憐能抱撮,人指調弦中指撥”,說明彈的是豎箜篌。以後描寫彈奏的技藝,“腕頭花落舞衣裂,手下鳥驚飛撥刺”,“急彈好,遲亦好,宜遠聽、宜近聽。左手低,右手舉,易調移音天賜與。大弦似秋雁,聯聯度隴關;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語。手頭疾,腕頭軟,來來去去如風卷。……”還寫了所彈的曲子;“弄調人間不識名,彈盡天下崛奇曲,胡曲漢曲聲皆好,彈著曲髓曲肝腦”,這裡的末句是說彈奏能深入表現曲趣。全詩未點出李供奉的名字,但與顧況生活在同—時期的李賀(790—816),有《李憑箜篌引》的七言古詩,另外楊巨源亦有《聽李憑彈箜篌》的七言絕句二首,則李供奉當即李憑。這位中唐的箜篌名手依賴著這些詩作而得以流傳後世。顧況詩收入《全唐詩》(四函九冊)。

作者簡介


顧況,字逋翁,號華陽真逸(隱),蘇州海鹽縣(今浙江省海鹽縣)。唐朝大臣、詩人、畫家、鑒賞家。
至德二年(757年),進士及第,授校書郎,遷大理司直。貞元二年(787年),擔任鎮海軍韓滉)節度判官,負責督運錢糧。得到宰相李泌引薦引,入為著作佐。作詩嘲諷權貴,貶為饒州司戶。
晚年隱居茅山,煉金拜斗,身輕如羽。卒於家中,享壽九十四歲。工於詩,繼承杜甫的現實主義傳統,是新樂府詩歌運動的先驅。著有《華陽集》二十卷。善畫山水,著有《畫評》、《文論》等著作,今已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