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界鎮

湖北省江夏區轄鎮

五里界鎮位於江夏區東部。東與華中55萬伏超高壓變電站毗鄰,緊鄰宜(昌)-黃(石)高速公路。南同湖北省唯一無污染淡水湖梁子湖相連。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及武漢市南環公路縱貫東西。北與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接壤,鎮政府駐地五里界鎮,西沿紙五公路距江夏區紙坊街11公里。全鎮有29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版圖面積224.21平方公里,總人口4.3萬人。有山林面積16098畝,湖泊面積90794畝,湖灘面積34822畝,水庫塘堰面積11841畝,耕地面積87088畝,其中:水田面積48945畝,旱地面積3814畝。

歷史沿革


五里界形成集鎮,據傳在清代(咸豐年間)。李復興等人曾在此地開設了豆腐坊、勤坊、茶館,人稱"三家店"。鎮前五華里地有鄉集鎮名,東湖街是通往武昌府的水碼頭。
清朝末年(公元191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主持在武昌十字街附近修建了"武泰閘"之後,東湖衡水路中斷。集鎮小商品和手工業作坊生意蕭條隨之外遷。"三家店"日益繁榮,集市貿易增多。清末該地處縣東鄉所轄上恩里、夾山裡、來蘇里、龍泉里,黃鶴里的五個里的交界處(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政將"三家店"改稱五里界。晚清時期屬縣樂鄉來蘇一、二、三、四里。五里界為縣六鎮之一。
民國時期為縣五里界鄉。1949年6月縣級第四區(五里界)人民政府、轄土地堂鄉、明禮鄉(罩公廟),五里界鄉等。1951年改為第六區轄22個鄉。
1956年撤區並鄉后武昌縣第六區為五里界指導組。轄山河、鳳凰、高橋、大屋陳四個鄉。
1958年改稱錦繡公社轄四個管理區,1961年恢復以加往制,撤大鄉調整公社規模。五里界區下屬山河、重周嶺、四甲夏、大屋陳、鳳凰等5個公社,
1971年撤區並讓,五里界公社屬縣直轄。1983年設五里界鄉、大屋陳鄉,1987年改為五里界鎮。
2001年五里界、大屋陳合併為五里界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五里界鎮地處丘陵地帶,山有鳳凰山、錦繡山、老鼠尾山、騾子山、獅子山、盤龍山、青山、牛山、野豬山,以老鼠尾山峰最高。海撥為195米,最低點為新華村小汪自然村海拔為175米。北部有湯遜湖,東部有架子湖、牛山湖,中部多為小丘陵。

氣候特徵

該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具有長江中下游氣候的特徵。年平均氣溫16℃,月平均氣溫3℃。
五里界鎮概貌
五里界鎮概貌
七月平均氣溫30℃,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
一股春夏兩季雨多,秋冬兩季兩少,全年無霜期263天。

經濟


村容建設
中洲島位於五里界鎮北部,與華泰度假山莊隔湖相望,與廟山開發區、藏龍島科技園區一衣帶水,中洲島三面環水~線陸地。陸地面積概定為京珠路橋以北,華泰山莊滴水觀音以南,東西兩側湖水夾擊的地帶,島長5公里,平均寬度1.5公里,版圖面積約7.5平方公里。測定面積11500畝。其中耕地面積3816畝,水面積約300畝。島上現有村民306戶,人口1153人。巍峨護H蘇里--,,了田英鎊了加IH甘划動版效排搶瓦房東偌白牆閱,中間是一條脊骨路,全長5公里,貫穿全島,周邊是環湖路,兩側路橋連接廟山開發區和藏龍島科技園。湯沙湖大道是一條連接中洲村至廟山都樹林的主幹通道,全長2770米,路寬12米,總投資600萬元,其中土建工程270萬元,青苗補償100萬元,橋涵、路燈、綠化配套130萬元,路面硬化100萬元。2002年開始,鎮黨委、鎮政府已著手籌建,已形成了規劃、測量、平整、路基等工程,橋涵、護坡、硬化、綠化等配套工程,中洲大橋工程正在建設中。湯遜湖大道、中洲島大橋工程連成后,達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僅幾分鐘的路程。島上碧水環繞,綠樹成蔭,湖光山色,氣候宜人,是理想的生態居住,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的場所,島上治安良好,村民熱情好客,民民純樸。隨著武漢·中國光谷的東移西擴,中洲島作為大後方,價值會日見甚增,對中洲島投資後會受益匪淺。
青山島建設
青山島位於五里界鎮東南部,湖北省唯一的無污染淡水湖梁子湖之中,四面環水,東南角與鄂州市梁子島毗鄰,南與原架子高爾夫球場、西與湖北省梁子湖多功能生態農業園、北與鎮青山村隔湖相望。全島版圖面積0.93平方公里,約13867畝,大山有8座,其中最高的一座山為海撥74.8米。島上總戶數25戶,總人口141人,島上有小學1所,交通便利(主要是輪渡),電力、電信設施齊全,島上漁民主要以大湖撈捕為主,兼種少量經濟作物。島上自然環境十分優越,水產、土特產資源非常豐富,山上生長著各類動植物近百種,有杉樹林、竹林和柑桔林等,山下有精養魚池等。家家有柑桔園,島上風光宜人,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夏天是難得的避暑之地,春、夏季是休閑渡假,觀光的好去處,置身其中如入仙境,心曠神仙,形同一幅美麗的畫卷,島上水面積大,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文化


特產美食

五里界鎮生態旅遊規劃圖
五里界鎮生態旅遊規劃圖
五里界鎮名優土特產品享有盛名,五里界鎮土特風味的粉蒸肉名揚省內外,具有製作精細,做工考究,口感柔軟,色香味美,是五里界鎮一道名菜。其農副產品尤以生產的黃豆,五里界鎮盛產黃豆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千多年前就開始種植,遠銷泰國、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馳名中外。黃豆因其特有的土壤和湖區小氣候環境,所產黃豆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豐富,營養價值高而聞名,素有"界豆"之稱。2001年,在有關科研單位的配合下,對界豆質量分析進行論證,並註冊了界豆元寶商標。水產品以養殖的甲魚、螃蟹、武昌魚為主,面積大,產量高,味鮮上層,聞名於世,進入省十強水產品鄉鎮的行列。

社會


科技

五里界鎮科技輻射各種優勢,轄區緊鄰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一流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處在大武漢信息、人才、智力、技術的強輻射區之內。得益於這些優越條件,近年來鎮內工礦企業如機械、鑄造、建材、塑編包裝、石棉製品等已初具規模。五里界鎮是一個具有光榮傳統的城鎮。周恩來。董必武、王任重等中央領導曾多次來鎮視察,調研工作,原省長張體學曾在此駐多年,周恩來總理於1958年4月6日陪同外賓來五里界視察,曾親筆題詞“祝你們成功!”這些領導的蒞臨和指導進一步提高了五里界的知名度,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將為五里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打下基礎。

旅遊


介子山莊
隨著社會進步,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居住要求也隨之提,居住不再只是滿足房屋的大小,而是追求與自然融為一體,建設有個性化的居住特色,具有休閑、娛樂功能,能夠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為適應這一時代發展的要求,結合自然生態環境和城市向郊區化的發展趨勢,武漢介子山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在五里界鎮錦繡村建設一處集休閑、娛樂、居住為一體的大型山莊——介子山莊。以此項目為龍頭,實現武漢市2.3平方公里城市建設戰略設想。加愉城郊型經濟發展步伐。介子山莊充分利用自然環境,不強調人造景點計劃,按照建造一個居住、娛樂、度假為一體的總體規劃,將建設以下內容:
1、娛樂場所:高爾夫球場、網球場、礦泉游池、遊船俱樂部、跑馬場。
2、黃氏宗祠:宗祠堂、瞭望塔、火場、民族舞台、宗祠廣場。
3、會所:會議廳、停車場、迎賓噴泉、紀念商品店、住所。
4、居住城:休閑別墅、賓館、房地產開發、農家樂園。
生態旅遊度假區
子湖地處江夏區西部,東南與大冶市交界,南與鄂州市相毗鄰。位於武漢、黃石、鄂州、咸寧、大冶、江夏六市一區的中心地帶。從梁子島至武漢65公里、黃石60公里、咸寧70公里,水陸交通便利,連接宜黃一級公路,貫通105、107、316三條國道,西與京廣線毗鄰,山坡、南湖兩個飛機場近在咫尺。梁子湖(島)生態旅遊度假區是獨具特色的江南旅遊之鄉。梁子湖水經90里長港通江達海。這裡既有平坦無垠的沃野,又有錦繡的山巒疊嶂,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眾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遊客提供理想的休閑、觀光處所。以梁子島為龍頭的生態旅遊度假區,有張家樓房、瓦窯海遺址、萬年台、魁星樓、黃鶯嘴、梁子門、仙人洞、絆馬石、卧牛望月、扁擔洲、石板街、四官殿、高爾夫俱樂部、磨刀磯等景觀和娛樂場地。
五里界鎮美景
五里界鎮美景
梁子湖是湖北容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湖面面積位居全省第二,是馳名中外的武昌魚的故鄉。梁子湖東西長82公里,南北長22公里,由316個湖汊組成,湖面8000萬平方米,流域面積3260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水深3米。北有45公里長港與長江相通,梁子湖水經長港注入長江。
梁子湖以三大特色著稱,“水清”:水體清澈,水質純凈,無任何污染。水的恬靜,魚的嬉戲,草的飄拂,島的掠影,令人賞心悅目;“秀麗”:湖山相接,水天相連,碧波蕩漾,交相輝映,讓人心曠神怡。湖中有寶島,島中有奇湖,湖心又有島,島湖疊嶂,水中含山,山中藏水,蔚為壯觀,凌空俯視,梁子湖宛如一顆剔透的綠寶石鑲嵌在錦秀的荊楚大地。
梁子島
千頃一碧的梁子湖心,有一片林木蔥鬱,玲瓏剔透的小島——梁子島,由於它像一枝婷婷玉立的荷葉浮於水面,所以又名荷葉洲。該島狀似鞋形,四面環水,面積3平方公里,小巧娟秀,猶如蓬萊仙境,又具有夏威夷的異國風韻。梁子島現有百歲老人14位,80歲以上的老人21位,人稱長壽島。梁子鎮有一條繁華的街,縱貫其間,兩條恬靜的小巷,古色古香,整潔幽靜,自唐代以來,梁子島的居民就開始繁榮發達。島內的革命遺址和歷史古迹較多,現存的達20多處。張家樓房是梁子島上的革命遺址之一,抗日戰爭時期,湘鄂贛軍區副司令員張體學曾在此居住幾個月,組建了軍區醫院,免費為當地群眾治病,深受廣大群眾的廣泛讚譽;還有那聞名遐邇的瓦窖海48座古窖遺址,顯示了梁子島古代陶瓷工業的發達和輝煌。此外,還有梁子門、萬年台、仙人洞、絆馬石、卧牛望月、扁擔洲、黃鶯嘴等景點也是美不勝收。如今,梁子湖(島)已成為了鄂東南著名風景旅遊勝地,是遊客休閑、避暑、旅遊、娛樂、觀光的夢裡水鄉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