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龍石圖
祥龍石圖
《祥龍石圖》為北宋宋徽宗趙佶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中描繪一塊造型奇特、玲瓏剔透、宛如祥龍的湖石,畫法承襲五代花鳥畫家黃筌“黃家富貴”的風範,取龍鳳呈祥之寓意,用精雕細刻的手法,呈皇家園林富麗典雅之氣息,與“瘦金書”渾然一體,非常協調。
祥龍石圖
圖左有畫家關於祥龍石的祥龍石小序:
祥龍石者,立於環碧池之南,芳洲橋之西,相對則勝瀛也?其勢勝溺,若虯龍出為瑞應之狀,奇容巧態,莫能具絕妙而言之也。廼親繪縑素,聊以四韻紀之。
以及一首七律讚美詩:
彼美蜿蜒勢若龍,挺然為瑞獨稱雄。
雲凝好色來相借,水潤清輝更不同。
常帶瞑煙疑振鬣,每乘宵雨恐凌空?
故憑彩筆親模寫,融結功深未易窮。
末款署“御制御畫並書”、 “天下一人”押字。清陳仁濤、吳榮光題記。
鑒藏印有:“宣和殿寶”朱文、“天歷之寶”朱文、“晉國奎章”朱文、“晉府書畫之印”朱文、“遼西郡圖書印”朱文、“篤”、“壽”聯珠朱文印、“恭親王寶”朱文、“玩物而不喪志”朱文、“仁濤奇緣”朱文、“第一稀有”朱文、“金匱寶藏”朱文、“陳氏仁濤”朱文、“葉恭綽”朱文、“恭綽長壽”白文、“仁濤銘心絕品”朱文。
崇寧四年(1105)十一月,徽宗命朱勔在蘇、杭設置應奉局,專門搜求奇花異石,稱為“花石綱”,每年源源不斷地運往京師,薈萃於汴梁(今河南開封)的延福宮,景龍江等宮殿苑固之中,供皇帝和貴族們遊玩。圖中所畫的石頭,就是從蘇杭運來放在御苑的太湖石。該畫是宋徽宗對物寫生后的創作。
《祥龍石圖》原為冊頁,后裱為手卷,系徽宗真跡,因石上有徽宗楷書“祥龍”二字,故得名。
《祥龍石圖》局部
此圖筆法工細,色彩鮮艷,略近黃筌一派的畫法。雖然是簡單的一塊石頭,也畫得色彩奪人,一筆不苟。
全畫僅畫一塊太湖石,畫家以細勁的線條勾描出富有變化的輪廓,又以水墨層層渲染,表現其玲瓏剔透的體態,亦施以精密之勾染填色。石身上的凹痕,也一一畫出。
畫家畫一塊立狀太湖石,宛如一條蛟龍在上下翻滾,它的形貌佔據了奇石必須具備的五個審美條件:瘦、漏、皺、透、丑,極富觀賞性。畫卷上景物不多,但造型奇特雅緻,表現細膩入微。
該卷構圖極簡,用色頗精,格調雅緻,是典型的北宋院體繪畫的藝術風格。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祥龍石圖》在藝術處理上有獨到之處。作畫最喜豐富複雜,越簡單就越難做文章。一方湖石,即使千奇百巧,終不比花鳥蟲魚之能吸引人,沒有一定的欣賞口味可以對它惘然不知所措。畫家卻別出心裁,將黑黝黝的大石置於畫面正中,卻以湖石的形狀怪異作刻意的描繪,而將豐富的異卉奇花反置於上端,以虛襯實,以艷襯拙,收到了突兀奇怪、出人意料的效果。畫一方石頭能畫出如此名堂,不得不令人讚歎手段之高強與構思之獨到。
該畫經《辛丑銷夏記》卷一、《中國古代書畫目錄》第二冊等著錄。
該畫歷經北宋內府、元“天歷之寶”收藏。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