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療法
海豚療法
海豚療法是指使用海豚本身作為治療手段,或者作為現有療法(比如心理療法)的補充。
科驗證,豚“超波”式自閉症患兒的大腦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國內外運用海豚,對腦癱自閉症患兒進行輔助及自閉症患兒進行輔助訓練的例子逐漸增多。但其中的原因在科學界尚無法定論,海豚療法的效果也一直頗受爭議。
洋精靈、智叟——豚
海豚的大腦,是迄今所有動物中除人類外最為發達的腦袋——解剖發現:其大腦皮層表面有許多深溝,而且神經元細胞數目不比人類少、比黑猩猩多;海豚的大腦可一部分工作、同時另一部分休息,因此能整日或終生不眠,這是人類所無法達到的。
另外,在海豚的前額有一巨型隆起結構,實際上它起到“聲透鏡”的作用,即把超聲波束聚焦后發射出去,當遇到目標后就反射回來,被它的耳或頭部其他器官接收。
經科研人員研究發現,海豚能發出2千—10萬赫茲(甚至30萬赫茲以上)不等的高頻超聲波,這種聲波能大大激活人腦中處於“休眠狀態”的神經元細胞,這對於處在發育期的胎兒及兒童的中樞神經系統來說,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和醫療價值。
海豚療法適用於兒童腦癱、神經性運動障礙、唐氏綜合症(即先天性痴獃)、孤獨自閉症等智障兒童;另外,在秘魯首都利馬,有人對孕婦實施過海豚胎教,證明海豚療法還可用於胎教,以促進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又據精神病學家發現,與海豚共游能有效緩解沮喪情緒,因而對抑鬱症也有一定治療價值。
海豚輔助治療自閉症的案例早已有之。
2003年,台灣花蓮海洋公園就曾將海豚融入自閉症的治療當中。
2009年,大連聖亞海洋世界正式掛牌成為中國第一家海豚輔助治療兒童孤獨症康復訓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