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寺石窟

慈善寺石窟

慈善寺石窟位於陝西省麟游縣城東6公里處的漆水河西南岸。石窟開鑿於隋仁壽年間(601-604年),唐高宗永徽四年(654年),又大規模續建。慈善寺石窟是為隋唐兩朝皇帝到麟游消夏避暑做佛事所建。2001年06月25日,慈善寺石窟作為隋、唐時期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歷史由來


陝西寶雞麟游是唐初帝王避暑的行宮九成宮所在地,那裡遺留有少數佛教窟龕和摩崖造像,其中一部分屬於唐代作品。慈善寺石窟位於麟游縣城東六公里的漆水河畔,始開鑿於隋文帝時期,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時期續鑿,並對過去的廟堂繼續擴修,它是隋唐皇帝后妃及大臣在麟游避暑時禮佛的宮廷寺院。其地山環水繞,林木蔥鬱。
史載,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六月五日夜,慈善寺新佛堂開光之日,就有靈光映現,並繞樑三圈。六月九日,天降銀屑天花,舍人崔君德用金缽奉給皇帝御覽。慈善寺崖壁間的石佛像,工巧妙絕,是唐永輝四年(公元653年)的作品。唐文宗開成元年(公元八三六836年)慈善寺佛舍遭大水毀壞,后多次修復。現保存有三大窟,四十餘尊造像,南北兩大窟主佛均高4.5米以上,所存造像,圓潤豐滿,工巧絕妙,時代風格鮮明,是隋唐皇家寺院佛教藝術精品之作。

藝術特點


慈善寺石窟
慈善寺石窟
現存石窟分佈於高28米的崖壁上,西崖有三大窟,南崖窟龕較多。兩處共有12個洞窟,6座佛龕,47尊造像。西崖第一、二窟平面呈馬蹄形,窟內佛像體量較大。第一窟主佛由隋皇宮所刻,高5.5米,極為珍貴。南崖上有9個摩崖造像龕,內鑿佛像,體量較小。此外,慈善寺石窟窟壁內外還保留有唐代至明代的題記、刻經5處。慈善寺石窟的佛像豐滿圓潤,刀法洗鍊,代表了隋唐時期佛造像的最高藝術水平,是隋唐時期佛教造像的典範。它的建築和雕刻樣式曾是當時建造石窟的範本,因而保存下來的洞窟建築也十分珍貴。
據《麟游縣誌》載,石窟包括北、西兩座洞窟及附近崖面佛龕。西窟約高5.6米,深2.56米,窟頂較平,造立佛一尊,高4.5米。北壁有尖拱形的佛龕一座,內雕一佛二菩薩,西邊雕脅侍。佛、菩薩均頭戴寶冠,上身赤裸,佩戴瓔珞臂釧和錦帶,下身系裙,輕柔飄灑。南壁有小龕一座,內雕一佛二弟子。北窟深6米,窟頂呈孤形,造佛像三尊,洞壁上雕佛龕兩座,南龕內雕立佛一尊,北龕無佛像。附近崖面雕佛龕五座,呈平面方形,每邊只有1米余,龕內各雕造像一至五尊不等。
慈善寺石窟所雕佛像,頭部稍大,肌膚豐滿,神態完美,裙帶衣紋流暢,刀法簡練有力。根據其造型、衣紋、裝飾看,與麟游縣城西南百尺崖摩崖造像基本一致,屬唐代初期作品。

結構構造


慈善寺石窟位於陝西省麟游縣城東2.5公里處、漆水河西岸崖面上,現存3窟,均坐西朝東。慈善寺的第1、2、3窟,構成了麟游慈善寺有機的統一體;根據研究,第1窟為三佛題材,主題、開鑿時間相對明確;第3窟是未完成石窟,年代較第1、2窟要晚;唯獨第2窟主像,及作為整體配置的兩側三組合龕。

石窟大佛


石窟立佛
石窟立佛
慈善寺石窟總面積不大,只有兩座廟,但特別可貴的是,這尊大佛因未經後代裝修,仍保持了初盛唐時代原有雕刻特點,無不反映了初盛唐雕刻造像的雄渾而又精美細緻的高超手法,並且成為唐代雕像在刀法上的一種典範。麟游慈善寺是唐代首個皇家寺院。慈善寺的石窟大佛為唐高宗永輝年間開鑿鐫造。立佛,巍然屹立,造型完美,外輪廓完整,頭作高肉髻,雙目緊閉,儀態安詳,面容肌肉豐腴,五官端正明顯,具有雍容莊重的風度,尤其詩作說法式的兩手刻劃,更為飽滿、圓潤、富有肌肉柔軟的質感。在表現衣紋的雕法上,立佛像有好多獨到之處,如袈裟披肩衣褶的翻轉變化,層次分明,結構完美,賦予韻律,下身衣褶能勾畫出體態結構,運用寫實手法,使褶紋的粗細厚薄具有多種變化。
慈善寺第一窟主佛即為隋代開鑿鐫造。隋代存在時間短促,所遺佛教文物較少,像慈善寺第一窟主佛這樣高大完整保存到今天的隋皇宮石窟造像,極其珍貴。唐代除繼續利用慈善寺進行佛事活動外,又在九成宮周圍新建一些寺院。第一窟左右兩側的立佛和第二窟站佛、菩薩等均鐫於唐朝,高大精美,線條流暢,面相慈祥和藹。第二窟唐代刻寫的“敬福經”是全國現存刻寫時間最早,保存字數最多,內容最完整的世俗佛經。在慈善寺出土的佛造像瓦當,亦極其珍貴。
在慈善寺大立佛窟內左右壁各有一處三尊像龕,龕內所雕為一佛二菩薩三尊像,兩邊脅侍菩薩有共同特點,都是頭戴寶冠,上身赤裸,緊佩有瓔珞、臂釧和錦帶,下身裙帶顯得輕而薄。從整體的結構看,除頭部稍大以外,全身的姿態、比例以及肌體刻劃,都是很出色的,可以說是把豐潤多姿的神態完美的表現出來了。
唐代刻寫於南窟的《敬佛經》是全國現存刻寫時間最早,保存字數最多,內容最完整的世俗佛經,堪稱國內之最。

地理位置


慈善寺石窟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麟游縣城 東6公里處的漆水河西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