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詩歌

田園詩歌

陶淵明徠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鄙夷功名利祿的高遠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黑暗官場的極端憎惡和徹底決裂;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

陶淵明介紹


陶淵明(365
徠田園詩歌
徠田園詩歌
-427),又名潛,東晉時人,祖居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淵明少年時代深受儒家學說影響,有著“大濟蒼生”的志向。二十九歲出什,但幾次做官都不過擔任祭酒、參軍一類低微的職務,不僅濟世的抱負得不到施展,而且還要屈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他十分厭惡官場生活。四十一歲時,他出任彭澤縣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幾天,就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而棄官歸隱,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
陶淵明歸隱田園之後,親自參加了一些農業勞動,較多地接觸了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他此後的創作起了積極的作用。陶淵明的作品,大都是歸隱后寫的,反映了當時的田園生活,因而成為我國有名的“田園詩人”。

陶淵明田園詩


作為一個文人士大夫,這樣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內容,出現在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門閥制度和觀念森嚴的社會裡顯得特別可貴。陶淵明的田園詩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頓狀況的,可使讀者間接地了解到當時農民階級的悲慘生活。陶淵明的《桃花源詩並記》大約作於南朝宋初年。它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表現了詩人對現存社會制度徹底否定與對理想世界的無限追慕之情。它標誌著陶淵明的思想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他的田園詩以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闢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在他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的是他對污濁現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在《歸園田居》中,他將官場寫成“塵網”,將身處其中比喻為“羈鳥”和“池魚”,將退隱田園更是比喻為衝出“樊籠”,返回“自然”。因為有實際勞動經驗,所以他的詩中洋溢著勞動者的喜悅,表現出只有勞動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歸園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證明,這也正是他的田園詩的進步之處。
陶淵明的詩在南北朝時影響不大。劉勰著《文心雕龍》,對陶淵明隻字未提。鍾嶸《詩品》列陶詩為中品,稱陶淵明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認為其詩“其源出於應璩”。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對陶淵明推崇備至:“其文章不群,詞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文選》收錄陶淵明的詩文十餘首,是作品被收錄較多的作者。陶淵明的田園隱逸詩,對唐宋詩人有很大的影響。杜甫詩云:“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詩人蘇東坡對陶潛有很高的評價:“淵明詩初看似散緩,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蘇東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連雨獨飲二首》,《和陶勸農五首》、《和陶九日閑居》、《和陶擬古九首》、《和陶雜詩十一首》、《和陶贈羊長吏》、《和陶停雲四首》、《和陶形贈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劉柴桑》、《和陶酬劉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詩,可見陶淵明對蘇東坡影響之深。

忒奧克里托斯


國外田園詩的創始人是號稱“牧歌之父”的敘拉古詩人忒奧克里托斯(Theokritos)。他早年在亞歷山大城的詩人菲萊塔斯和阿斯克萊阿得斯門下學習。學成之後,回到家鄉西西里島從事創作。忒奧克里托斯寫過多種類別的詩,但最負盛名的是牧歌。他的牧歌往往以兩三個牧人為角色,彼此對歌,富有一定的戲劇性,反映的是西西里農村純樸的生活和牧人們勞動、歌唱、談情說愛的情形,感情真摯、樸素、樂觀、幽默,但詩句比較講究辭藻,有點雕琢,喪失了荷馬、赫西俄德和薩福等早期詩人的質樸感。這也是時勢所然,整個亞歷山大時代的希臘詩歌都有這個毛病,不光忒奧克里托斯如此。
忒奧克里托斯,可能是唯一有所創新思維的田園詩人。他進一步完善了田園詩歌,因此後世詩人一談到田園詩就想起忒奧克里托斯的名字,把他的名字和田園詩緊緊聯繫在一起,就像品達和頌歌的關係一樣。田園詩,顧名思義,就是描寫牧人們的生活的詩歌,描寫他們的愛情,他們的思想,以及他們居住地優美的自然風光等。在忒奧克里托斯的筆下,牧羊人談吐優雅,吟唱優美的歌謠,生活充滿了詩情畫意。因此,後世的批評家們禁不住疑惑:那些粗俗的牧人怎麼會有這樣精美的語言和如此細膩的情感?但是我們知道,那些優美的鄉村民謠就是這樣的勞動人民創作出來的,他們的想象力豐富,創作出來的歌謠語言生動形象,韻律美妙,猶如天籟之音。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在西西里島的藍天下,那些牧民們在碧綠的小山丘上放牧,他們唱著動聽的歌謠,吹奏優美的笛聲,無憂無慮的生活。正是這如畫的生活激發了忒奧克里托斯的創作靈感,他正是從這真實又美麗的生活中汲取了種種養料,寫出了大家都稱讚不已的田園詩。由於他善於運用各種複雜的藝術形式來琢磨他的原始素材,因此,他也成了最傑出的詩人。他之所以成為優秀的、真誠的詩人是因為他的素材真實性和那些樸實牧人的生活場景。他的鄉村詩是他最優秀的詩作。當他從田園詩轉向傳統史詩的時候,他就不再是西西里島上的田園詩人,而是亞歷山大時代書卷派詩人了。
忒奧克里托斯的牧歌共三十篇,計2701行,大部留存下來,對西方詩歌影響甚大。從維吉爾開始,歷經斯賓塞、彌爾頓、丁尼生、阿諾德等大詩人的傳承創造,牧歌已成為西方文學中一種不朽的詩歌傳統,就像山水田園詩已成為中國文學中代代相傳的詩歌模式一樣。幾千年來,西方詩人每當在現實生活中遭到挫折或磨難,希望擺脫宮廷和城市,呼吸一下農村純樸的空氣時,他們就會從忒奧克里托斯和維吉爾那裡汲取靈感的源泉;正如同樣情況下,中國詩人會到陶潛或王維那裡去尋求安慰,獲得內心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