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笛

漢語辭彙

《聞笛》出自《後漢書》,是悼念故人之詞。

基本信息


詞目:聞笛(聞笛)
拼音:wén dí
解釋:悼念故人之詞。

典源


《後漢書》卷六十上〈馬融列傳上〉~972~
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教養諸生,常有千數。涿郡盧植,北海鄭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達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
《昭明文選》卷十八〈賦壬·音樂下·長笛賦〉~807~
融既博覽典雅,精核數術,又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為督郵,無留事,獨卧郿平陽鄔中。有雒客舍逆旅,吹笛為〈氣出〉、〈精列〉相和。逾年,暫聞,甚悲而樂之。追慕王子淵枚乘劉伯康傅武仲等簫琴笙頌,唯笛獨無,故聊復備數,作〈長笛賦〉。

釋義


魏晉之間,向秀嵇康呂安友善,康安為司馬昭所殺,秀經嵇康山陽舊居,聞鄰人笛聲,感懷亡友,作《思舊賦》。后因以“聞笛”為悼念故人之詞。

同源典故


吹管許季長 季長 聞笛 馬融笛

運用示例


唐 盧照鄰《〈南陽公集〉序》:“輟斤之慟,何獨 莊周;聞笛而悲,寧惟 向秀。”
宋 戴復古《舟行往吊故人》詩:“倚篷思往事,聞笛為凄然。”
作者詩題詩句
司馬逸客雅琴篇彈弦本自稱仁祖,吹管由來許季長。
杜甫八哀詩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虛無馬融笛,悵望龍驤塋。
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湖南親友如聞馬融笛,若倚仲宣襟。
王灣晚春詣蘇州敬贈武員外蘇台憶季常,飛棹歷江鄉。
鄭谷長安感興可悲聞玉笛,不見走香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