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車站

1916年於香港建成的火車站

香港九廣鐵路(英段)的九龍車站,或尖沙咀火車站,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海旁,於1916年落成,後來於1975年11月30日九廣鐵路的總站遷至紅磡(即紅磡站)后拆卸。

簡介


2004年10月24日,九鐵重新把九廣東鐵總站伸延至新建的尖東站。2009年8月16日,西鐵線九龍南線通車,東鐵線不再直達尖東站,變成西鐵線其中一個中途站。

歷史


1904年,九廣鐵路的定線落實,香港的終點站設於尖沙咀。九廣鐵路香港段(當時稱為英段)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但九龍車站於1914年3月1日才正式動工。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爆發,影響從英國運來所需物料,車站內部工程一度需要暫停。1914年底,列車開始使用九龍車站月台,鐘樓於1915年完工,而整個車站則於1916年3月28日全面竣工。
整個車站主要以紅磚花崗岩建成,側面有拱門型結構,輔以羅馬式石柱及尖頂等裝飾。主建築樓高2層,建築物中最高部份為樓高45米的鐘樓,另設7米長的避雷針。客運月台建於南面,面對維多利亞港,與梳士巴利道平行;從羅湖抵達的列車由東面駛進車站月台。當時的鐵路路線沿梳士巴利道及漆咸道而行,路軌側已是海岸線所在。
尖沙咀火車站落成后,成為當時歐亞鐵路的東方終點站。此外,不少旅客需在尖沙咀區內停留,吸引嘉道理家族在車站對面興建半島酒店,並於1928年落成。在香港島九龍交通只有渡輪服務的年代,不少搭客使用鄰接的天星碼頭搭乘天星小輪來往中環。而居住在港島而需要乘搭每日早上06:30開出首班列車回鄉的旅客,更需要在凌晨時分搭乘嘩啦嘩啦電船橫渡維多利亞港在尖沙咀鐵路碼頭登岸往火車站。
從大包米一帶遙望九龍車站(1916年)
從大包米一帶遙望九龍車站(1916年)
近觀九龍車站(1921年)
近觀九龍車站(1921年)
1940年代的九龍車站
1940年代的九龍車站
日軍於1941年大舉進攻九龍車站
日軍於1941年大舉進攻九龍車站
1946年戰後,車站仍有髹上迷彩保護色
1946年戰後,車站仍有髹上迷彩保護色
尖沙咀火車站原址今天只剩下尖沙咀鐘樓部份
尖沙咀火車站原址今天只剩下尖沙咀鐘樓部份

搬遷


1975年,九廣鐵路九龍總站遷往紅磡灣填海區,香港海底隧道旁,即現時的紅磡站。尖沙咀至紅磡一段路軌在當年的11月29日14:55開出最後一班客車后停用,尖沙咀火車站大樓則於1978年拆卸,原址在1980年代興建香港太空館香港文化中心香港藝術館尖沙咀海濱花園一部份,只有鐘樓在市民的要求下保留下來,並在1990年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法定古迹。
九廣鐵路南行終站變遷
九廣鐵路南行終站變遷
尖沙咀至紅磡之間,原被路軌佔用的土地,在尖沙咀火車站拆卸後進行填海工程,重新發展成為尖沙咀東部,在1980年代初期先後落成,主要為辦公室及酒店等建築物。而路軌側的卸貨碼頭「藍煙囪碼頭」則重建成新世界中心(現正重建中)。

保育行動


一個九龍居民組織曾於1970年去信殖民地司要求保留有60年歷史的尖沙咀火車站,而尖沙咀街坊福利會亦於1975年及1977年亦向殖民地司提出同樣要求。1977年7月29日,古迹學會向總督麥理浩請願,政府拒絕要求,並為發展計劃的初步範圍成立一個獨立調查小組。小組研究指出新的文化綜合設施將可替代車站的角色,維持現有計劃亦遠佳於改變計劃。古迹學會指控政府使用卑劣手法去誤導公眾。
古迹學會於1978年2月籌集了15000個簽名,直接向英國女王伊莉莎伯二世請願,希望王室干預。最後王室決定讓拆毀工程於48小時內開始。

遺跡


市政局百周年紀念花園的羅馬石柱
市政局百周年紀念花園的羅馬石柱
尖沙咀火車站拆卸后,原址只剩下尖沙咀鐘樓。另一方面,尖東的市政局百周年紀念花園也安置了昔日火車站的其中5條羅馬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