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益廟

稷益廟

稷益廟位於中國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陽王鎮,始建年代不詳,是祀奉后稷伯益的廟宇,俗稱陽王廟。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規模


至元年間重建,明弘治、正德年間擴建重修,據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重修東嶽稷益廟碑》記載:“陽王之墟者,東嶽稷益廟也。
罔知肇自何代,元至元重修。正殿舊三楹,國朝弘治年間恢復為五楹,增左右翌室各四楹,正德間復增先門三楹,獻庭五楹、舞庭五楹。
繚以周垣,架以長廊,隱以佳木,百工殫巧,金碧輝煌”。現存舞台、正殿為明代建築。舞台五間,單檐歇山頂,周檐大額枋,台口近10米,梢間空間較大。正殿五間,三彩琉璃瓦頂。
殿內東南西三面滿布壁畫,面積130平方米,壁畫保存基本完好,東西兩壁以台階式布局,寬8.23米,最高處達6.18米,在現存明代壁畫中屬巨幅佳品。
其中彩繪的朝三聖、稷益傳說、燒荒、狩獵、斬蛟、伐木、耕穫、山川園林等,內容豐富,藝術精湛,堪稱我國古代壁畫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壁畫


稷益廟位於新絳縣陽王鎮陽王村。稷益廟壁畫在稷益廟正殿東、西、南三壁上,總計130餘平方米。
壁畫繪文武百官、農民朝聖、稷益傳說、燒荒狩獵、伐木耕穫、山川園林等故事,在我國現存壁畫中可謂獨樹一幟。
它不同於佛教題材的敦煌壁畫,也不同於道教內容的永樂宮壁畫,更不同於儒釋道合一的青龍寺壁畫,而以古代傳說故事為體裁,讚頌大禹、后稷、伯益為民造福的英雄事迹,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勇猛精神,畫藝精湛,布局嚴謹,是研究我國古代農業的重要文物,國內罕見。
東壁繪朝聖圖,以三聖殿為中心展開畫面。三聖殿面闊三間,重檐歇山頂,兩廂配殿。殿前植有梧桐、月季、松竹、槐樹等花卉樹木。
三聖帝君(三聖即太皋伏羲氏、炎帝神農氏、軒轅黃帝氏)皆坐於殿中,兩旁及左右廂房中侍女成群,手執壺漿果盤。
台階左右有文武百官、農民侍立,其左環立官員和手執五穀、肩扛農具的農民,右邊有多個農民,有肩扛獵物的,有捆綁著蝗蟲,有手拿螞蚱等害蟲和野草的。一女子似為五穀之神,身穿纓絡寶衣,左手持碗,右手執勺從碗取種子,好象是向農民所賜。
其前面侍立的似為土地神,右下有兩力士,又有一武士身負盒囊,作報告狀。松樹林下有一長尊,上擺食盒酒壺。
東壁上部繪“斬蛇圖”。山野中有四武士斬蛇場面,周圍有圍觀、朝聖的人群,背景是幅美麗的風景園林,群山清水,雲霧繚繞,花木繁盛,山間有打柴的樵夫,路上有行進的馬拉轎車,圖中有馬、牛、羊等牲口,室內有生育、洗澡的家庭生活場景。
后稷降生的傳說故事畫於東壁兩側,有祭祀天地,后稷降生,牲畜圈中,拋于山野,禽鳥飼養,樵夫發現,母親抱回,鄰人探望等故事畫面。
西壁以三聖殿前的一部分佈局,殿台、樹木為近景,午門、軍帳為中景,山川、雲樹為遠景,祭廟樓閣為兩翼,形成宏大場面的縱深空間感覺。
內容主要有大禹稷益、祭祀、群仙、耕穫、田獵等圖。殿台周圍有欄桿,大禹頭戴高冠,身著藍袍,腰系金帶居中而坐,紅日從水中冉冉升起,右首坐后稷,手執谷穗,左首坐伯益。台下一文官手執笏板面朝後稷,一武將面向伯益,均作稟報狀。
兩邊全有文武百官武士侍女等,分持笏板、斧鉞、壺漿、果盤等。右邊樓閣,侍女數人行走在長廊中,有抱琵琶,捧果盤、食盒的,形態各異,或交談,或私語,或自語。天上也有幾組紅衣仙人乘祥雲而下望,官吏數人舉首朝拜。
左邊祭廟,祭祀貢品有豬、牛、羊,桌上擺三個牌位,中間為“昊天玉皇上帝位”,左為始祖后稷神位,右側神位只見背面,當為伯益神位,祭祀者為皇帝,高官顯貴,兩旁器樂鳴奏。
祭壇外有幾個官員正在焚燒表章。兩名侍者,其中一人手執火棍,另一人呼叫。
遠處殿閣井然有序,幡旗招展,並有樹木、圓帳,門前武士侍立守衛。
祭廟上部為燒荒狩獵圖。山上正放火燒荒打獵,山下有一官吏向伯益報告開荒和狩獵的情況。山間火勢兇猛,受驚嚇的野獸躍下山崖涉水過河,已過河岸的兩隻麋鹿正回頭張望。遠處山澗幾隻猴子,正嬉戲玩耍。對面山林一對猛虎正在歐斗,一猛士正拉弓欲射,幾個武士手執刀劍,準備廝殺。
山下繪耕穫場面圖,后稷正教民耕稼。路上有一婦女肩挑飯籃、水罐前去送飯,小心謹慎過小橋,一孩童手捧水碗、食物走在婦人前,田間農民頭戴斗笠、草帽,正辛勤勞作鋤地,一老夫似乎聽見小孩的喊聲,張望送飯前來母子。
麥田中有兩個農民正在割麥,前邊一年長者手握鐮刀、麥子,回頭向另一農民說話,路上有擔挑,推車的農民來回搬運,麥場上有人上垛、打場,場上一頭牛拉著石頭磙子碾壓著收割回的麥子。
農民有的手執鞭子趕牛,有的拿掃帚掃場,有的肩扛木杈正準備翻場,有一小孩手拿簸箕在牛後拾糞。
碾好的麥子金黃耀眼,堆積如山。堆子上插一面小旗,邊上兩人正裝袋子。裝好的糧食有的已裝上驢背準備馱運,旁一穿綠裙的婦女抱著小孩看望。
南壁東側繪“東帝赴會”,隊伍成三路行進“三聖殿”,張大帝羽扇綸巾,正帶領眾人。兩側繪“陰曹地府”。
稷益廟
稷益廟
整個壁畫共繪有人神四百餘位,其創作者為山西翼城縣畫士常儒及其兩個兒子常耕、常耜,門徒張捆,絳州畫師陳圓和侄子陳文、門徒劉崇德。完成於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