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

中華第一城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內,總佔地面積3平方千米,始建於公元前3300年。

良渚文化的年代為距今5300-4300年,持續發展約1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分佈於長江下游一帶,共發現了136個遺址。良渚古城遺址,是長江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在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之前,是中國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良渚古城是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的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

2018年1月26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20年5月,良渚古城遺址入選首批“浙江文化印記”。

建築特色


周圍環境
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良渚古城遺址地處浙西山地丘陵與杭嘉湖平原接壤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東苕溪和良渚港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的小山,分別被利用到城牆的西南角和東北角。
外觀與大小
遺址地圖
遺址地圖
良渚古城遺址地處浙西山地丘陵與杭嘉湖平原接壤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東苕溪和良渚港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的小山,分別被利用到城牆的西南角和東北角。良渚古城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東西長1500——1700米,南北長1800——1900米,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城牆底部鋪墊石塊作為基礎,寬度40——60米,基礎以上用較純凈的黃土堆築,部分地段地表以上還殘留4米多高城牆。共發現六座水門。
分佈地區
良渚古城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圍,貴族住在城中央的30萬平方米的莫角山土台上。除了莫角山巨型台址,良渚古城中部位置還有中國新石器時代末期最高等級墓葬——反山墓地。莫角山土台和反山墓地均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被考古發現。在城外北偏東五公里處為著名的瑤山墓地,曾出土大批最高等級的良渚文化玉琮、玉壁等禮器。有人從田野考古學角度判斷,良渚古國的“首都”應該就在這裡。
2016年3月15日,經專家實地考察確證:杭州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系統(並不是最早的水壩),距今已經有4700至5100年。
水利系統
良渚古城遺址外圍水利系統位於良渚古城的西北部和北部,由自然山體組成,共有11條堤壩遺址,主要修築於兩山之間的谷口位置,分為南、北兩組壩群,分別為塘山、獅子山、鯉魚山、官山、梧桐弄等組成的南邊低壩群及由崗公嶺、老虎嶺、周家畈、秋塢、石塢、蜜蜂弄組成的北邊高壩群,構成了前後兩道防護體系。根據初步的考古認識,該水利系統兼有防洪、運輸、用水、灌溉等功能,與良渚文化遺址群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關。

歷史沿革


考古進展
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的職員施昕更在家鄉杭縣(今杭州市餘杭區)良渚鎮發現了良渚遺址。
1959年,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將良渚遺址為代表的史前遺存命名為“良渚文化”,這屬於當時中國最早命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之一。
1980年代中期以後,這裡又先後發現了反山王陵、瑤山和匯觀山祭壇、莫角山大型宮殿基址。後來證明,這些大型建築設施和珍貴玉器等的使用者和擁有者,很可能是良渚古國的國王或貴族。
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
1986年,良渚反山遺址先被發現;這是個人工堆築的土丘,發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瑤山遺址在反山東北約5公里,1987年發掘出12座墓葬,還有一座祭壇。匯觀山東距反山約3公里,發現一座完整的祭壇和四座大墓。大墓中發現大量玉器。
1990年代中期,良渚遺址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了約近35平方公里的保護範圍,還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名錄》預備清單。
2000年後,浙江省和杭州市先後批准成立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和管理委員會,出台了管理條例和保護規劃,以加強良渚遺址的保護力度。
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
2007年起,在良渚遺址發現了佔地約3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之後還在古城之外,發現了佔地約8平方公里的外城郭跡象。2007年9月,在莫角山北側的河池頭村發現了東西分佈的底部鋪墊石頭的類似遺跡,東段與雉山相接。10月下旬,在莫角山東側找到了南北向分佈的相關遺跡;11月找到了莫角山南側的相關遺跡。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種底部鋪墊石頭的遺跡應是良渚文化時期圍繞莫角山四周的古城牆。12月,為保護良渚遺址,當地的農民需外遷安置,當地政府打算在瓶窯葡萄畈遺址高地西側建農民房。在建房前,因為良渚遺址的特殊重要性,考古隊先進場試掘。誰料一挖下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穫,考古隊員先發現了良渚時期的古河道,又發現了幾塊人工堆築的石塊。由於這一遺跡位於良渚的最重要地帶———莫角山遺址西側平行約200米,考古人員推測這可能是莫角山遺址的西城牆。於是,省考古所向國家文物局申報了在莫角山周邊的考古調查,並得到了批准。
在古城牆邊的護城河裡,還發現了很多碎陶片,都是良渚文化晚期的。正是這些出土的陶片讓專家在2007年作出判斷:良渚古城的年代下限是公元前2300年。
2009年9——10月在首都博物館舉行的新中國考古事業60周年獻禮展上,良渚古城的存在年代被介紹為“公元前2400年”,反山12號大墓出土的“琮王”的年代被介紹為“公元前2600年”。但因為反山墓地的形成年代應該與良渚古城的建造年代是大體一致的,所以反山墓地出土的“琮王”的年代實際上就是良渚古城的建造年代。
2009年,“良渚遺址考古與保護中心”的良渚遺址考古工作站掛牌,搬入新建的良渚國際考古保護中心。
2011年3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還與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合作,對從良渚古城疊壓城牆中發掘出的一系列樣本進行碳14測年。十幾組數據顯示,良渚古城城牆的年代大致在距今4300年至4500年之間。
2015年5月16日,良渚古城遺址外圍大型水利工程的調查與發掘被評為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6年3月15日,經專家實地考察確證:杭州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系統(並不是最早的水壩),距今已經有4700至5100年。5月16日,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利工程的調查與發掘被評為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1年7月8日,在杭州良渚文化周系列活動中,6根最具代表性的良渚古城巨型木構件首次向公眾開放。

價值意義


良渚古城以規模宏大的古城、功能複雜的水利系統、分等級墓地(含祭壇)等一系列相關遺址,以及具有信仰與制度象徵的系列玉器,揭示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在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曾經存在過一個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的、出現明顯社會分化和具有統一信仰的區域性國家。
良渚古城遺址真實、完整地保存至今,可實證距今5000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史前社會稻作農業發展的高度成就,可填補《世界遺產名錄》中東亞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的空缺,為中國5000年文明史提供獨特的見證。
良渚文化是分佈於環太湖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國家文物局曾明確提出,在發現的代表中國早期文明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良渚古城的發現,改變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認識,標誌良渚文化時期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這是繼20世紀殷墟發現之後中國考古界的又一重大發現,將極大地推動中國文明史研究進程和考古學發展。同時,良渚古城的發現將莫角山大型土台遺址、反山貴族墓地和莫角山周邊眾多遺址點組合為一個整體,為研究良渚遺址的整體布局和空間關係提供了新的資料。
良渚文化的分佈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餘杭良渚這裡,還有嘉興南、上海東、蘇州、常州、南京一帶;再往外,還有擴張區,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蘇北部,接近山東,良渚人為了佔領這裡,還曾經打了一仗;再往外,還有影響區,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帶。可以看出,當時“良渚”勢力佔據了半個中國,如果沒有較高的經濟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

文化活動


古城爭議
考古專家和田野考古專家從2007年底宣布發現良渚古城牆以來,就存在著爭議。異議學者絕大部分是非田野考古工作者。他們可以被稱為“良渚古城懷疑論者”。良渚古城懷疑論者主要的攻擊點,放在城牆的構造上。他們認為部分“古城牆”夾河而建,無此先例或后例;“古城牆”系壘土而起,有夯築技術而不用,令人生疑;“古城牆”兩邊系緩坡,無阻敵作用;“古城牆”過於寬大(個別地段寬至百米),顯然不像正常的城牆;“古城牆”不是整體一次性建成,而可能是由各個時期的不同堤壩碰巧湊合成圈,等等。他們的意圖是:只要否定了“良渚古城牆”的最基本功能——“禦敵”,“良渚古城”自然就因為站不住腳而倒下去了。
“良渚古城牆”的發現者和捍衛者們則強調。從他們的田野考古專業眼光來看,古城牆系整體一次建築而成,合圍成一個閉合牆圈,這是不容討論的。至於為何其牆基如此寬大(最少有四、五十米,個別地段有寬到上百米的),其坡度之小十分便於自己或敵人自由上下,那是另外的問題。也許,當年城牆頂部建築有柵欄,可以禦敵。其實,從現存的江南城市遺跡來看,多有“高墩台”這樣的壘土堆,這樣的“高墩台”是適合在水網地段人群居住和起防禦作用的。
禮儀制度
良渚古城的發現,是否意味著5000年前良渚文化時期有可能出現了一個良渚古國?
從良渚文化墓地看當時貧富分化已非常明顯,等級差別已經出現,大墓中的琮、璧、鉞等成組玉器的出現,則是禮儀制度出現的重要標誌,表明當時統治者內部已有了嚴格的禮儀等級制度。在良渚文化的一些玉器和陶器上,還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刻劃符號,這些符號在形體上已接近了早期的文字,是良渚文化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北大教授嚴文明說,到底什麼時候出現了國家,這個度不是很好把握。但良渚古城的城址那麼大,應該與國家組織聯繫得很緊了。良渚古城應該是即將進入文明或初步進入文明的階段,應該有初步的國家組織、政權組織,因為古代國家組織應該都有都城,古城中間有個莫角山,很像是宮殿性質的建築。有一種意見認為,良渚古城對應的良渚古國,很可能就是先秦古籍《鶡冠子》講的“成鳩氏之國”。按照宋代著名學者陸佃的註釋,“成鳩氏”就是天皇氏。《鶡冠子》講的“成鳩氏之國”,位於楚國的領土上,而吳越之地,在戰國晚期已經是楚國領土的一部分。《鶡冠子》講到“成鳩氏”手握“王鈇”。
“王鈇”就是斧鉞。而良渚古城內的反山墓地12號大墓主人左手邊確實有一件舉世無雙的玉鉞。《鶡冠子》還提到成鳩氏之族“兵強,世不可奪”。而田野考古學結果顯示,從公元前3000年到2500年這500年裡,良渚文化集團進行了“北征”,即大規模對黃河下游地區用兵。另據《說文解字》介紹,吳越之地的古代民族以蛇為族屬標誌。《路史》記載天皇氏“鱗身”。“鱗身”就是蛇身。可見,古文獻里的天皇氏從族屬標誌來看,應該是吳越之地的人氏。從天文考古學角度看,吳越之地是木星十二次之首“星紀”對應的土地,而星紀之次乃木星12年一周天巡天之旅的起程之地。
文獻記述說“天皇氏以木德王天下”。《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天皇出焉,號曰‘防五’,兄弟十三人……乘風雨,夾日月以行。”從引文我們看到,前面講到日月五星,包括木星,都啟程於牽牛星宿,後面講到木德之人天皇和他的諸多兄弟“夾日月以行”,那麼這段引文實際上告訴我們天皇氏是從牽牛星(也就是“星紀之次”)對應的吳越之地啟程,開始治理國家的。所以說,良渚古城很可能就是成鳩氏之國,天皇氏之都。
出版書籍
截至2018年5月,已出版《良渚文化刻畫符號》《良渚叢書》等專著十餘部,為遺產價值提煉提供了翔實依據。

主要展覽


綜述
良渚古城遺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總量達1萬餘件。其中,玉器主要作為隨葬品出土於分等級墓地,總數不少於7000件,材質以透閃石為主,器型包括玉琮、玉鉞、玉璧、三叉形器、冠狀飾、錐形器、玉璜、半圓形飾、柱形器、玉鐲、玉織具、玉紡輪等,以及圓雕的鳥、龜、魚、蟬等動物形玉器。
玉琮
玉琮是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玉器器類。這種內圓外方,蘊涵著“天圓地方”原始宇宙觀的筒形玉器,是良渚文化的原創器型,是對神人獸面紋所蘊含的神靈崇拜的重要載體。琮也是同時代輻射面最寬、影響力最強的玉器。
玉璧
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中單位面積最大的器類,這種有孔的圓形玉器,不僅選材獨具特色,而且自早到晚體現出追求圓大和精緻並重的器形變化趨勢,彰顯出其日益重要的地位。玉璧在後世演化為祭天的專用玉禮器,影響比琮更為深遠。玉鉞也是良渚玉器中的重要器類,被認為是王權或軍事統帥權的象徵物,主要出土於高等級的男性墓葬。反山十二號墓出土的象徵王權的玉鉞,器身兩面都雕琢著凌駕於飛鳥之上的完整神人獸面紋飾,是“王權神授”的直白表露。或繁或簡的神人獸面紋,是良渚玉器最主要的紋飾主題,也是神崇拜最直觀的表現。完整的神人獸面紋上部是頭戴羽冠的神人形象,中間是圓眼獠牙的猛獸的面目,下部是飛禽的利爪。這種人與獸複合、人在複合中處於顯要與主導地位的紋飾,展現了環太湖地區早期稻作文明階段的信仰特徵。
神人獸面紋
神人獸面紋在良渚古城遺址內大量發現,也遍布環太湖地區良渚文化的分佈範圍,並且形象統一,形態穩定,在玉器上位居核心位置,應當是良渚先民共同尊奉的地位最高、乃至唯一的神祇,標誌著當時社會有著高度一致的精神信仰。不過,良渚文化墓葬中蔚為大觀的用玉情景,不僅表明以琮、璧、鉞等玉器為載體的精神信仰,已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認同,同時也顯示出一種建立在等級分化基礎之上的規範化用玉制度業已形成。這種精神信仰功能跟社會政治、人倫功能並重的用玉制度,恰恰體現出良渚時期發生在生產技術、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上三位一體的變化內容,從而成為疏解環太湖地區出現區域性早期國家的重要例證。
城郭遺存
2007年起,在良渚遺址發現了佔地約3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之後還在古城之外,發現了佔地約8平方公里的外城郭跡象。2007年9月,在莫角山北側的河池頭村發現了東西分佈的底部鋪墊石頭的類似遺跡,東段與雉山相接。10月下旬,在莫角山東側找到了南北向分佈的相關遺跡;11月找到了莫角山南側的相關遺跡。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種底部鋪墊石頭的遺跡應是良渚文化時期圍繞莫角山四周的古城牆。
2007年12月,考古隊員先發現了良渚時期的古河道,又發現了幾塊人工堆築的石塊,由於這一遺跡位於良渚的最重要地帶———莫角山遺址西側平行約200米,考古人員推測這可能是莫角山遺址的西城牆。於是,省考古所向國家文物局申報了在莫角山周邊的考古調查,並得到了批准。
出土陶片
在古城牆邊的護城河裡,還發現了很多碎陶片,都是良渚文化晚期的。正是這些出土的陶片讓專家在2007年作出判斷:良渚古城的年代下限是公元前2300年。
2009年9至10月在首都博物館舉行的新中國考古事業60周年獻禮展上,良渚古城的存在年代被介紹為“公元前2400年”,反山12號大墓出土的“琮王”的年代被介紹為“公元前2600年”。但因為反山墓地的形成年代應該與良渚古城的建造年代是大體一致的,所以反山墓地出土的“琮王”的年代實際上就是良渚古城的建造年代。
2011年3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還與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合作,對從良渚古城疊壓城牆中發掘出的一系列樣本進行碳14測年。十幾組數據顯示,良渚古城城牆的年代大致在距今4300年至4500年之間。2015年發現和確認古城外圍大型水利系統。

保護措施


1990年代中期,良渚遺址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了約近35平方公里的保護範圍,還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名錄》預備清單。
2001年12月26日,杭州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通過《杭州良渚遺址保護管理條例》。
2013年,被國際考古界選入“2011—2012世界10項考古新發現”。
2013年11月22日,浙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批准《杭州良渚遺址保護管理條例》(修訂)。
2018年1月26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良渚古城遺址是人類早期城市文明的範例,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遺成功,標誌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國際社會認可。
2019年12月31日,5G全覆蓋良渚古城遺址,將賦能良渚文化更好地保護和傳播。

科研成果


古國猜測

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的發現,是否意味著5000年前良渚文化時期有可能出現了一個良渚古國?
良渚文化墓地看當時貧富分化已非常明顯,等級差別已經出現,大墓中的琮、璧、鉞等成組玉器的出現,則是禮儀制度出現的重要標誌,表明當時統治者內部已有了嚴格的禮儀等級制度。在良渚文化的一些玉器和陶器上,還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刻劃符號,這些符號在形體上已接近了早期的文字,是良渚文化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
北大教授嚴文明說,到底什麼時候出現了國家,這個度不是很好把握。但良渚古城的城址那麼大,應該與國家組織聯繫得很緊了。良渚古城應該是即將進入文明或初步進入文明的階段,應該有初步的國家組織、政權組織,因為古代國家組織應該都有都城,古城中間有個莫角山,很像是宮殿性質的建築。
有一種意見認為,良渚古城對應的良渚古國,很可能就是先秦古籍《鶡冠子》講的“成鳩氏之國”。按照宋代著名學者陸佃的註釋,“成鳩氏”就是天皇氏。《鶡冠子》講的“成鳩氏之國”,位於楚國的領土上,而吳越之地,在戰國晚期已經是楚國領土的一部分。《鶡冠子》講到“成鳩氏”手握“王鈇”。“王鈇”就是斧鉞。而良渚古城內的反山墓地12號大墓主人左手邊確實有一件舉世無雙的玉鉞。《鶡冠子》還提到成鳩氏之族“兵強,世不可奪”。而田野考古學結果顯示,從公元前3000年到2500年這500年裡,良渚文化集團進行了“北征”,即大規模對黃河下游地區用兵。另據《說文解字》介紹,吳越之地的古代民族以蛇為族屬標誌。《路史》記載天皇氏“鱗身”。“鱗身”就是蛇身。可見,古文獻里的天皇氏從族屬標誌來看,應該是吳越之地的人氏。從天文考古學角度看,吳越之地是木星十二次之首“星紀”對應的土地,而星紀之次乃木星12年一周天巡天之旅的起程之地。文獻記述說“天皇氏以木德王天下”。《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天皇出焉,號曰‘防五’,兄弟十三人……乘風雨,夾日月以行。”從引文我們看到,前面講到日月五星,包括木星,都啟程於牽牛星宿,後面講到木德之人天皇和他的諸多兄弟“夾日月以行”,那麼這段引文實際上告訴我們天皇氏是從牽牛星(也就是“星紀之次”)對應的吳越之地啟程,開始治理國家的。所以說,良渚古城很可能就是成鳩氏之國,天皇氏之都。

申遺成功

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
遺產名稱:良渚古城遺址(Archaeological Ruins of Liangzhu City)
入選時間:2019年遴選依據:自然遺產(iii)(iv)
地理位置:N302344E1195927
遺產編號:1592
遺產描述: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北部的餘杭區,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流域天目山東麓河網縱橫的平原地帶,是太湖流域一個早期區域性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遺產是一項規模宏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類型世界文化遺產,構成要素包括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複雜的外圍水利工程和分等級同時期的墓地(含祭壇)等。此外,一系列以象徵其信仰體系的玉器為代表的出土文物也為其內涵及價值提供了有力佐證。
良渚古城遺址共包括四個遺產點:瑤山片區、谷口高壩片區、平原低壩—山前長堤片區和城址片區。良渚古城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同時代最大的城址,為中華文明起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以良渚文明為代表的距今5300~4300年,可以稱為良渚時代,這是中國乃至世界文明誕生及發展的重要時期。
遴選依據標準(iii):良渚古城遺址是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所在,它以規模宏大的城址、功能複雜的外圍水利系統、分等級墓地(含祭壇)等一系列相關遺址,以及具有信仰與制度象徵的系列玉器等出土物,揭示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在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曾經存在過一個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的、出現明顯社會分化和具有統一信仰的區域性早期國家,展現出長江流域對中華文明起源階段“多元一體”特徵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遴選依據標準(iv):良渚古城遺址在空間形制上展現出的向心式三重結構——宮殿區、內城與外城,成為中國古代城市規劃中進行社會等級“秩序”建設、凸顯權力中心象徵的典型手法,揭示出長江流域早期國家的城市文明所創造的“藏禮於器”的規劃特徵;以及作為城市水資源管理工程的城址外圍水利系統,在工程的選址、規模、設計與建造技術方面展現出世界同期罕見的科技水平,展現了5000年前中華文明、乃至東亞地區史前稻作文明發展的極高成就,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堪稱早期城市文明的傑出範例。
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位於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的良渚古城遺址(約公元前3300-2300年)向人們展示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一個以稻作農業為支撐、具有統一信仰的早期區域性國家。該遺址由4個部分組成:瑤山遺址區、谷口高壩區、平原低壩區和城址區。通過大型土質建築、城市規劃、水利系統以及不同墓葬形式所體現的社會等級制度,這些遺址成為早期城市文明的傑出範例。

開園信息

2020年2月23日,世界文化遺產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開園恢復迎客。為避免人流聚集,遺址公園日接待量不超過3000人。

系統性修復

2021年5月11日,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南城牆遺址點,專業技術人員正小心翼翼地對南城牆剖面遺跡上的裂痕進行修復。良渚古城遺址是土遺址,易受到潮濕環境影響,出現滲水、乾裂、表面粉化脫落、失色、生物病害等問題。這是良渚古城遺址南城牆剖面展示后,首次對遺址本體進行系統性保護修復工作。修復完成後,遺址本體的面貌將最大程度恢復到遺址出土時的狀態。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14日,良渚古城入選首批“浙江文化印記”。
2020年12月,2020中國智慧景區排名第20位。

旅遊信息


門票價格
參訪券:80元/人(含觀光車票)
使用範圍:面向國內外訪客。
優惠券A:50元/人(含觀光車票)
使用範圍:6周歲—18周歲或1.2米—1.5米之間有成年人監護的兒童;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憑本人有效學生證件;年滿60周歲至70周歲的老人(持當地政府或老齡機構發放的老年人優待證)。
優惠券B:20元/人(含觀光車票)
使用範圍:年滿70周歲及以上老人;現役軍人、殘疾人;浙江省離休幹部;本省30年以上教齡教師;餘杭區戶籍居民。
免費券
使用範圍:6周歲及以下,有成年人監護的兒童;身高1.2m及以下,有成年人監護的兒童。
購買以上參訪券均需提供有效證件並預約。
開放時間
2020年1月24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於起暫停對外開放,原定的線下活動同步取消。
2020年2月23日,世界文化遺產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開園恢復,每日開放時間9:00-17:00,日接待量不超過3000人,莫角書院、反山王陵展示館等暫不開放。
交通指南
自駕車方案
杭州機場→滬杭高速公路,杭州、上海方向→“杭州北”出口→轉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千島湖方向→“G104、湖州”出口→G104省道→湖州方向→良渚古城遺址
公交線路
鳳都工業園(公交站)
348(武林門北——瓶窯)
430(地鐵良渚站B口——瓶窯汽車站)
495(鳳都工業園——沙塘畈)
良渚遺址公園南(公交站)
313(和睦新村——瓶窯南站)
348(瓶窯——武林門北)
428(地鐵杜甫村站A口——彭公北)
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
430(瓶窯汽車站——地鐵良渚站B口)
437(毛園嶺公交站——臨平北站)
7437(地鐵良渚站B口——山溝溝公交站)
7464(毛園嶺公交站——農副產品物流中心)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公交站)
257H(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火車東站西)
1222(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地鐵良渚站B口)
地鐵線路
乘坐杭州地鐵2號線至良渚站換乘公交430路或1222路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