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文
吳之文
吳之文(1575—1661),字叔簡,號潛岳。吳百朋曾孫,吳之器之胞弟。他博學多才,居身以儉,為人敦厚謹朴,譽滿鄉梓。
目錄
吳之文(1575—1661),字叔簡,號潛岳。吳百朋曾孫,吳之器之胞弟。他博學多才,居身以儉,為人敦厚謹朴,譽滿鄉梓。
吳之文10歲那年,其父吳存中英年早逝,家中頓失擎天大柱,吳之文幼小的心靈為之震撼,變得更加成熟懂事。他事母至孝,與兄弟和睦相處。同時更加發奮用功,後來考上官學,享受官府的資助。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吳之文學業大進。明祟禎十年(1637),吳之文遊學紹興,與陶百玲、王思仕、倪元璐、陳洪綬等一批文朋學友談詩論文,好不自在。後來遊學杭州西湖,許多飽學之士都慕名而來,樂與他交往。
祟禎十五年(1642),吳之文考入太學,不久出任浙江新昌知縣。那一年新昌災患不斷,先是連月大旱,赤地百里;隨後又連降暴雨,泛濫成災。兵荒馬亂,盜匪橫行,民不聊生。吳之文雖然初來乍到,但他以民為本,四處奔波,積極申請減免賦稅,同時還大力組織靖亂,抗災濟賑,安定民心。
清兵入關,時局動蕩,明王朝的覆滅已在劫難逃。吳之文別無選擇,只得辭官歸田。眾百姓聞訊,痛哭流涕,“遮途不能止”。回鄉后,吳之文築“淡圃”以寄情懷,整日里讀書弄文。後來,吳之文“遊歷齊、楚、吳、越、八閩凡數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吳之文樂此而不疲,得益非淺。
清康熙十三年(1674),山寇禍亂。吳之文避亂出走時,攜帶的全是書籍。山寇平定后,吳之文返回,見家中已洗劫一空,家人惋惜不已。吳之文卻泰然自若:“生死富貴,有命在天,何足憂也。”
吳之文心態平和,注意養生之道,92歲高齡時,猶能作文賦詩。他一生著述甚豐,輯有《四書詩經禮記翼》、《古文典則》、《古賦體古詩擇勝》、《唐詩清鏡》、《杜詩定本》、《明詩正葩》、《明文雅》、《明十三子翰藻》、《澹園隨筆》、《四六新編》、《尺櫝圓珠》、《延陵緒錄》、《革除遺事》等。所著有《得山堂文稿》12卷、《詩稿》26卷。這些述著大多惜已佚失。
人生多坎坷,壯士多悲吟。吳之文92歲無疾而終,可算是德高望重、子孫滿堂的長壽者。其子吳雲含、吳雲津不辱先人,脫穎而出,且皆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