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潮州刺繡的結果 展開

潮州刺繡

潮州刺繡

潮綉,潮州刺繡(潮綉)與廣州刺繡(廣綉)總稱粵綉,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發源併流行於今潮汕地區。潮綉始於唐代,形成風格於明、清,流傳於國內及東南亞一帶。

自明清以來甚為鼎盛,尤其是蘇州的蘇綉、湖南的湘繡、廣東的粵綉(包括廣綉、潮州的潮綉)、四川的蜀綉等因為刺繡藝術水平較高,影響較大,因而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綉。

潮綉講究構圖均稱,其品種大致可分為日用品、欣賞品和劇服三種,形式有絨綉、紗綉、金銀線綉、珠綉四大類。主要有“過橋”、“鑾乾”、“歷艮”、“二針鎖”、“三針鎖”、“三山起”,以及“打只”、“化針”、“亂針”、“點綉”等六十多種。

粵綉歷史悠久,主要分為廣州刺繡和潮州刺繡兩大派系。潮綉屬於廣東刺繡。

潮綉已於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Ⅶ-20。

歷史記載


唐·蘇鶚《杜陽雜編》載:貞元元年(785),南海奇女子盧眉娘在一尺絹上,綉《法華經》七卷,“點劃分明,細如毫髮”。秦、漢時,潮州曾隸南海郡,但隋代已置南海縣,故上文之“微綉奇女”,其籍里應屬南海縣。不過唐代嶺南綉藝既已如此精細,同處一道(省)的潮綉多少能得其沾溉、影響,似在情理之中。
最早提及潮州刺繡的文獻,是宋寶二年(1254)潮州知州陳煒《題湖平石壁》詩(詩刻今存潮州葫蘆山中麓),其頸聯:“朱幡影里綉屏好,綠蓋香中畫舫行。”意思是:太守夏日游湖,畫舫在綠漪荷香中徐行,微風輕拂,在麗日輝映下展示出一幅幅精美的綉屏。遲至明代,則可知在嘉靖萬曆年間,刺繡已經是潮州婦女所熟稔的手工。如明代潮州戲文:嘉靖四十五年(1566)刻本《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全集》中,有“五娘刺繡”一出,寫五娘在閨中思念戀人陳三,婢女益春請她刺繡解悶。
據記載,潮綉在明朝民間已經非常普及,民間用的枕頭巾、手帕、被、鞋、衣服以及官服、官袍等都可以看到潮州繡花。民間的迎神賽會,祭祀的神袍,不但數量多,而且工藝精美,這時縣府衙門已經設立了專職繡花匠,說明明朝時期潮綉已經非常發達。
萬曆刻本《重補摘錦潮調金花女大全》中,也有“金花挑綉”一出。這兩齣戲,非常具體地描寫了明代潮州民間刺繡的種種情況。婦女在繡房、綉廳刺繡,依綉床,張綉篋,針黹用具針線箱、剪刀、金針、五色絨共線,還有用來畫花的粉筆。綉品內容,有孤鸞戲牡丹、鸚鵡枝上宿、犀牛望月、四時光景等等,正是民間工藝美術最常見的題材。到清代,地方志書對潮州刺繡也多有記載。乾隆《潮州府志》“術業”條說:“婦女多勤紡績,凡女子十一二齡,其母即為豫治嫁衣,故織紉刺繡之功,雖富家不廢也。”
潮綉就是在這樣一種厚實的民間工藝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而清代乾嘉時期,本地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為潮繡的形成準備了條件。宗族和宗教祭祀的熱烈,與此並生的地方戲劇的繁榮,造成對刺繡的需求,以刺繡為業的店鋪應運而生。據潮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潮州市志》記載,乾隆時期潮州已有綉庄二十餘間,分佈在城外西門的天地壇、布梳街和開元寺附近,“綉品出口至南洋群島等地。至咸豐年間,潮綉品年出口值在1000萬元以上。”潮州的刺繡工藝開始商業化。而商品競爭又促使刺繡藝人用心鑽研技藝,並學習吸收外地綉種的長處,潮州的刺繡水平因此得到迅速提高,有了自己鮮明又比較穩定的風格特徵。潮綉這一流派於是形成。

藝術特色


潮綉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藝術特色,可以歸納為五個字,即鋪、墊、釘、接、綴。所謂鋪,就是在一張畫稿上,將需要薄墊或墊底的地方用粗紗平鋪一層;墊,就是用紙棉絮進行墊底,呈浮雕狀,突出物象;釘,就是在鋪線或者在墊釘、墊棉上釘上金線、銀線;貼,就是將物象拆分成小塊釘綉,而後把已經綉好的各個部分進行拼貼成整體,成為整幅;綴,就是在整幅作品組合完成之後,進行調整修飾,點綴配物,如同中國畫調整修飾畫面一樣。這五種綉藝的技術處理,常常使綉品呈現象浮雕似的藝術效果:立體、金碧輝煌、構圖飽滿。潮繡的藝術特色具有與蘇綉、湘繡、蜀綉不同之處,是潮綉最大特色具有立體感。

內容與種類


潮綉題材內容與圖案紋樣,獨具特色。潮綉既是民間藝術品又是實用欣賞品。它在明清時期,既不受文人畫的影響,又未受外洋藝術滲透的衝擊。即使在現代,新美術工作者的介入,也難於改變其固有的民間刺繡的特色。這主要的原因是:無論過去或現在,都有一批從事刺繡設計的畫師,他們紮根於民間,融會了潮州木雕、潮綉、潮州木偶等民間工藝,形成了豐滿浮凸、有起伏而又多變化、有條理而不紊亂、色彩富麗、組織細蜜、豐富多彩的總體風格,給人以高貴典雅、熱鬧歡樂的藝術效果,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潮綉與其他綉品的功能不同,主要在官方和民間。
潮綉與其他綉品包括蘇綉、湘繡,在歷史上用項及其功能不同:蘇綉、湘繡主要是服務於宮廷、官員的服飾,而潮綉則服務於當地的民居、祠堂、廟宇的裝飾為主。一句話,潮綉是從遠觀效果出發,因此整體感覺比較粗獷;而官服給人的感覺是近距離的,其綉藝比較精緻,用途不同,欣賞角度不同,也產生不同的效果。潮綉沉重、粗獷、耐看,與整個建築物相結合,產生金碧輝煌的效果,顯示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嚮往。
潮繡的題材除了人物、花鳥、動物走獸、器皿、博古、龍鳳之外,經常用魚蝦以及南國的佛手、菠蘿、林檎等瓜果這一類題材,甚有特色。
潮綉由於綉制材料的差異,可以區分出五種綉種,既釘金綉,金絨混合綉,絨綉,線綉以及洋金銀線綉。用金、絨相結合叫混合綉;以金銀線為主,色絨線為輔叫釘金綉;用電光紗或化纖類線來綉叫線綉;以及用頭髮繡的,叫頭髮綉。總之,潮綉所用材料比別人多。

針法與技巧


在針法上,由於潮綉運用的基本針法有象形針法,如棉紋針、花形針、竹編針、松子針等,還有輔助性針法,如旋針、勒針等多達60多種,遠遠多於其他綉種。在工藝處理上,強調錶現象形、質感、勒線。針法變化多樣,針腳勻稱整齊,針針見針腳。形狀層次分明,紋理清晰,使物象活靈活現。
尤其是釘金浮繡的二針龍鯪技法,既用金線作旋渦狀釘繞成比圖釘圓蓋還小的圓片,片片相迭蓋,鯪的下端可翻動,真如魚鱗一樣。這種立體針法是刺繡工藝中難度較高的技藝,在中國刺繡同行中,被連連稱道。
潮綉綉法程序是這樣的,以綉龍頭為例子,共分為四個步驟:第一,用白描勾畫出龍頭的輪廓和結構;第二墊棉、墊各種形制的紙釘,突出了骨骼鬃須;第三在墊料的上面鋪綉金線,目、眉、舌綉上絨線;第四用包上各色絲絨的紙釘勾勒出線條結構。
潮綉傳統人物綉“黑面闊嘴”技藝是中國刺繡中獨一無二的綉藝,也是潮綉技法中難度較高的一種,它的難度在於畫稿僅僅是畫上一個輪廓,刺繡者必須憑藉自己的藝術修養、造型能力和嫻熟的刺繡技藝,在畫線內鋪棉、墊蓋,並且將臉部下半截拆開刺繡,兩邊將腮、嘴拼合成闊嘴狀。這項工藝在清代多由男綉工來完成。清代以來,潮繡的男工多數是能畫善繡的藝人,他們對於刺繡臉部的眉、目、嘴、鼻,不用畫筆,而是直接用針綉上去,熟能生巧。
清末“刺繡狀元”蔡戌子先生既是畫師,又擅長刺繡,他又是潮州音樂二弦的著名演奏家。潮州的男綉工大多專門綉闊嘴人物綉和高精綉品,是高級技師。男綉工擅長這類綉品,有一種優越感,他們能夠獲得較高的利益。在報酬高的情況下,他們大膽創新,標新立異,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技藝來。

發展與創新


改革開放后,潮綉已經有了很大發展。時代發展了,人們的生活觀念在發生很大變化,人們的需要也在跟著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發生變化。
潮州在改革開放20多年來,遵循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條是從傳統綉品上,保持原有的特色發展下去;另一條是闖新路,打出國際市場。他們創造出晚禮服、婚紗、釘珠綉、時裝等,像晚禮服已經走近歐美市場。現在潮州刺繡行業,其產業化,生產規模高度發展,一年的產值就達50億人民幣,走出了一條正確之路。
潮州市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刺繡、抽紗技藝資源,把潮繡的傳統工藝技術與現代的設計理念、現代工藝結合起來,緊跟世界服裝的發展潮流,使潮州成為目前全國和世界最大的女裝生產基地之一,成為國際晚禮服、婚紗的世界名牌。
潮州服裝發展是與潮州刺繡一脈相承的。在時裝生產之前,潮州早已經是聞名海內外的潮綉之鄉,珠綉遍地開花。長期來,潮綉以其均衡飽滿的構圖、濃郁鮮明的色彩及清晰的紋理、富麗堂皇的美感韻味贏得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並成為歐美貴族眼中的珍品。
1984年當時的潮州潮綉廠創製出釘珠衫第三代產品“真絲雪紡釘珠衫”,把潮州傳統技術與國外流行時尚柔合在一起的新品種,很快吸引了美國紐約第七大道的加仙力公司老闆前來定貨,並引領潮州服裝界新潮流。此後,潮州釘珠時裝發展,出現了晚禮服、宴會服、長段衫、裙等花色品種,成為美、法、日、德、意等國高級時裝市場的熱銷貨。潮繡的發展,為潮州的服裝業走向國際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所獲榮譽


清光緒二年(1910),在南京舉辦的南洋第一次勸業會上,《郭子儀拜壽》等潮綉品榮獲金牌獎。參與綉制的24位男綉工被譽為“刺繡狀元”。在早期的潮綉上,男子精於綉功,為其它刺繡派別所罕見,一度成為潮繡的一大特色。
1915年,美國舊金山舉行了一次國際性大博覽會巴拿馬賽會,1923、1925年舉行的倫敦賽會,潮綉在兩大賽會上皆獲得國際獎,同樣也在此時期的中國江南賽會上獲獎,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上世紀70年代,潮綉品《九龍屏風》成為中國贈送給敘利亞的國禮,雙面綉大披巾也作為國禮,贈予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
1982年,潮綉品《九龍屏風》、《吹蕭引鳳》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的金杯獎。
據統計,上世紀80年代,本地區就有綉工20萬人之多,潮綉成了廣東出口名牌產品之一,無論技藝還是所創造的效益,都達到了高峰。
隨著社會的發展,潮綉這一傳統工藝,有如根深葉茂的古樹,又滋櫱、綻開了一朵朵絢麗的新花。
以潮綉為企業的龍頭產品的廣東名瑞集團公司(原潮州市潮綉廠)把傳統的潮綉技術應用到現代服裝生產上,將企業品牌的時裝打進了享有“世界高級時裝櫥窗”稱譽的美國第七大道,進入奧斯卡的頒獎晚會。
2004年初,“潮綉之鄉”的潮州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授予“中國婚紗晚禮服名城”榮譽稱號。
今天的潮州已經成為世界最大婚紗、晚禮服生產基地之一。這是潮綉歷史上一次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