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藻綱

褐藻門褐藻綱微生物

褐藻綱(學名:Phaeophyceae)。褐藻綱,根據生活史中世代交替的有無和類型的不同,把褐藻分為3綱11目,其細胞壁為纖維素及褐藻酸組成,其形狀各異,常見的有星狀,盤狀,顆粒狀和網狀。

近年來,徠各國藻類學家對褐藻的分類單位劃分的問題意見並不一致,有的仍然認為是金藻門的一個綱,但大多數藻類學工作者認為它們是獨立的一個門,分為褐藻綱1綱,又根據生活史的類型、生長方式、藻體的構造、色素體是否含有蛋白核等特徵分為13目:水雲目、黑頂藻目、線翼藻目、索藻目、馬鞭藻目、毛頭藻目、網管藻目、萱藻目、網地藻目、酸藻目、海帶目、墨角藻目及德威藻目。除馬鞭藻目、線翼藻目和德威藻目外,其他10個目在中國均有。

簡介


過去,根據生活史中世代交替的有無和類型的不同,把褐藻分為3綱11目。近年來,各國藻類學家對褐藻的分類單位劃分的問題意見並不一致,有的仍然認為是金藻門的一個綱,但大多數藻類學工作者認為它們是獨立的一個門,分為褐藻綱1綱,又根據生活史的類型、生長方式、藻體的構造、色素體是否含有蛋白核等特徵分為13目:水雲目、黑頂藻目、線翼藻目、索藻目、馬鞭藻目、毛頭藻目、網管藻目、萱藻目、網地藻目、酸藻目、海帶目、墨角藻目及德威藻目。除馬鞭藻目、線翼藻目和德威藻目外,其他10個目在中國均有。

特徵


細胞壁為纖維素及褐藻酸組成。細胞內含有葉綠素a、葉綠素c、胡羅卜素、類胡羅卜素、墨角藻黃素和大量的葉黃素等。藻體的顏色因所含各種色素的比例不同而變化較大,有黃褐色、深褐色。細胞中常有白色顆粒,稱為墨角藻聚糖小泡。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海帶多糖(又名褐藻澱粉)和甘露醇。絕大多數海產,現存約250 屬,1500種,淡水產僅8種。中國海產的約80屬,250種,淡水產2種,即層狀石皮藻和河生黑頂藻,都是在四川北碚嘉陵江發現的。植物體外形多樣,有絲狀,葉狀或樹枝狀,大小差別也很大,扭線藻只有幾百微米,而巨藻長達幾十米,它們都是多細胞,沒有單細胞或群體。營養細胞都具有明顯的細胞壁,外層為果膠質,內層為纖維素。原生質體通常具有 1個細胞核和數個液泡。每個營養細胞都具有1至數個色素體,其形狀各異,常見的有星狀,盤狀,顆粒狀和網狀。除較原始的種類外多數沒有蛋白核。根據生長點的位置,可將褐藻的生長方式分為3種:①生長點位於藻體頂端的稱為頂端生長,如網地藻;②生長點位於藻體中間的稱為居間生長,如海帶;③生長點位於毛絲體基部的稱為毛基生長,如酸藻。

生殖方式


共徠有3種,即營養繁殖、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營養繁殖有2種:①營養體斷裂成幾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發育成新的植物體,如馬尾藻的某些種類;②營養體某一部分長出具有繁殖功能的小枝,即繁殖枝,小枝脫落後,附著在基質上,長成新的個體,如黑頂藻屬的一些種類。無性生殖是由植物體產生單細胞或多細胞的孢子囊,俗稱單室孢子囊或多室孢子囊,單室孢子囊發生之初為單核,細胞膨大后,細胞核分裂成4,8,16,32,64或128個小核,然後細胞質分割成單核的原生質體,原生質體之間並沒有細胞壁將其相互分開,經過變態,形成梨形,具有兩根側生鞭毛的裸露的遊動孢子或沒有鞭毛的不動孢子。通過單室孢子囊頂端的小孔,動孢子被釋放出來;由於第1次核分裂為減數分裂,因此,萌發成單倍體的配子體。多室孢子囊是由多細胞組成的,每個細胞形成數個遊動孢子,但細胞分裂時,不經過減數分裂,因此,它們萌發成為雙倍體的孢子體。還有一些褐藻如網地藻以不動孢子進行無性生殖。這種孢子沒有細胞壁,沒有鞭毛,不能自由遊動。每一個孢子囊通常只產生4個單倍體的孢子,萌發產生配子體。有性生殖是從配子體上產生配子囊,配子囊是多細胞的,在配子囊中再產生具有2條側生鞭毛的配子。配子生殖有3種不同類型:同配、異配和卵配。同配的雌雄配子一般區分不出來,2個配子結合成合子,萌發成孢子體。水雲目,黑頂藻目等大多數種類都是同配生殖。異配生殖雄配子較小,通常只有1個色素體,雌配子較大,有幾個色素體,大小配子結合成合子,合子萌發成孢子體。卵配生殖是由1個小形而具有2條側生鞭毛的,能自由遊動的精子和1個大形的,沒有鞭毛,不能自由遊動的卵結合,如酸藻目、網地藻目、海帶目和墨角藻目等。

生活史


褐藻除了墨角藻目的種類外,在整個生活史過程中都有雙倍體的孢子體世代和單倍體的配子體世代交替生長,世代交替明顯,減數分裂都在孢子囊形成孢子時的第一次分裂時進行。它們的世代交替有兩種類型:①等世代交替,植物體在生活周期中孢子體和配子體形狀相同,大小相等沒有區別,如水雲屬,網地藻屬等。②不等世代交替,生活周期中配子體和孢子體的形狀和大小不等,如海帶,孢子體長達數米,而配子體是僅幾個細胞的絲狀體;馬鞭藻配子體大而明顯,可達20厘米,具分枝,孢子體很小,是扁平殼狀體。墨角藻目的種類,生活周期中沒有世代交替,只有雙倍體的孢子體世代,沒有單倍體的配子體世代,沒有無性繁殖,只有卵配生殖,卵囊和精子囊中形成卵和精子的第一次分裂為減數分裂,如海黍子。

生態分佈


主要分佈於寒帶和溫帶海洋,生長在低潮帶和潮下帶的岩石上,世界各大洋都有,它們種類多,個體大,如長達幾十米的巨藻,在美洲太平洋沿岸形成密度很大的巨藻場。海帶廣分佈於堪察加東南岸、千島群島南岸、薩哈林島、北海道和朝鮮元山以北,在中國主要產於黃海北部。但是也有一些種類如馬尾藻,主要產於熱帶、亞熱帶海洋,溫帶海洋也有一些種類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