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跨文化心理學的結果 展開

跨文化心理學

心理學分支

跨文化心理學(Cross-Cultural Psychology)是一門心理學分支學科,以兩種以上的文化資料為基礎,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差異性,以及社會文化特點對心理產生的影響。

《跨文化心理學:希望理論與自我效能理論的適用性對比》以希望理論和自我效能理論的跨文化適應性為研究對象,通過修訂成人希望特質量表考察中國被試的數據是否支持二因子的希望理論,運用實證研究方法考察了大學生的希望特質、自我效能感與他們學業成績和就業信心的關係,希望特質和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治療過程中的效用,以及閱讀自助團體輔導的效果。《跨文化心理學:希望理論與自我效能理論的適用性對比》最後提供了使用的測量工具,以供相關研究者參考。

目錄

正文


通過比較不同文化研究社會實踐和環境對行為和經驗的影響的社會心理學分支。跨文化心理學有兩個基本來源:文化人類學研究和心理學研究。前者指出了存在於不同文化中的心理特徵的巨大差異,後者通過對文化和環境的分析提供對這些差異的解釋。
對行為的比較文化研究最先在文化人類學領域內進行,其中重要的研究有M.米德薩摩亞群島進行的關於青少年男女青春期心理特徵的研究(1928)和在新幾內亞進行的關於3個原始部落的兩性心理特徵的比較研究,以及R.本尼迪克特關於文化范型的研究(1935)等。根據大量的研究,米德等人提出了文化相對論,認為不同的文化對於人們的行為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塑造出在不同文化中的人的不同行為特徵。文化相對論對比較文化研究的哲學觀點和方法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30~40年代間,一些心理學家如O.克萊因伯格、A.卡丁納、C.克拉克洪和G.墨菲等人的研究也為人類行為的比較文化研究作出了貢獻。早期的研究逐漸開拓了跨文化心理學這一新領域。60年代以來跨文化心理學在基本理論、研究方法和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其研究涉及整個心理學領域的大部分內容,並在某種程度上把心理學的理論概念和理論框架加以擴展。它也發展了一些比較獨特的研究技術,主要有人種學現場技術、比較文化的調查和訪問、投射技術、比較文化的實驗、全文化研究方法、文化關係區域檔案的描述和使用,等等。這些技術一方面考慮到現場實施的可能性,也考慮到了文化公平的因素。一些較重要的研究有:關於智力測驗的比較文化研究(A.阿納斯塔西,1961;克萊因伯格,1963);成就動機的比較文化研究(D.C.麥克萊蘭);認知發展的比較文化研究(J.布魯納等,1966);兒童的社會行為的比較文化研究(B.懷廷等,1975)等。這些研究指出了各種變數在不同文化中的相同或相異,也提出了對這種相同或相異的原因的解釋。1980~1981年出版了H.C.崔安迪斯和W.W.藍伯特主編的《跨文化心理學手冊》(6卷),系統地闡述了跨文化心理學的原理、方法、內容和成果,其中第5卷為社會心理學,該卷正式提出了跨文化社會心理學這一學科名稱。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各民族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風俗習慣和語言等都有各自特點。中國心理學工作者已作了一些跨文化心理學的研究,例如:藏族與漢族小學兒童類比推理過程中思維發展特點的比較(1980);雲南省漢族、白族傣族學生學習能力調查(1983);海南島黎族、漢族兒童視知覺-運動協調發展及其認知關係的跨文化研究(1984);少數民族心理衛生考察(1981);雲南省少數民族青少年品德形成的研究(1982,1984)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