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郭建國的結果 展開
郭建國
天津財經大學副教授
郭建國(1958-)男,天津財經大學副教授,國家育嬰師職業培訓首席教授,中華育嬰協會會長,人力資源與社會勞動部“育嬰師職業”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關心下一代體育健康基金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兒童基金會教育專家委員會專家,全國婦聯心繫新生命“種子工程”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管理科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育嬰員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副主編、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基金會潛能開發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勞動部、全國婦聯“中華育嬰工程”專家委員會專家。作品有《三歲前育兒手冊》、《e寶貝親子健身操》、參與編寫了《育嬰員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等。
郭建國教授的博客、微博地址,請參見詞條擴展閱讀部分。(頁面下方)
二十餘年在一線從事大學生體育、心理教育工作,同時進修了兒童心理學、邏輯學、訓練學、嬰兒心理學、特殊兒童心理學、兒科、中 醫學、心理諮詢。1999年在創建了具有特色的"胎兒大學",在優種、優種、優孕、優生、優育、優教流、優理論框架下,建立比較完整的家庭教育教學計劃和大量實用的教育手段,系統跟蹤300多名由胎兒大學畢業的學員,在四年的教育工作中培養出一批健康、快樂綜合能力較強的孩子,培訓出一批有理論、有方法、敢實踐的家長。
郭建國是國內少有的集生活照料、健康、營養、體能、智慧、心理、個性化教育於一身的嬰幼兒成長的專業人員,他的教育方法理念新、視角特殊、簡潔實用、應用範圍廣、突出個性特點,效果明顯。
他在天津創建的“胎兒大學”成為國內胎兒教育的一個典範。他自主創立的“優種、優孕、優生、優育、優教”的理論框架,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他獨立編寫的《e寶貝親子操》、《全程育兒圖譜》、《新媽媽手冊》是對目前嬰兒教育的一個重大突破,成為目前國內0~3歲親子教育的實用教材。香港《東方日報》對此予以整版報道,專題片在美國主要頻道播出。他勇於創新,成果斐然,在國內和國際嬰幼兒早教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
並與北京多家幼教機構合力進行嬰幼兒教育試驗和研究;他主編《三歲前育兒手冊》、《e寶貝親子健身操》、參與編寫了《育嬰員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郭教授在全國近十個省、市作報告幾十場,受眾萬人;還在中央電視台一、二、五、七、十、北京八頻道做過節目,天津電視台國際部把郭教授從事嬰幼兒教育的專題片送到美國播出。
曾出訪教育發展較好的國家和地區,接待美國、日本、俄羅斯、台灣、香港的嬰幼兒教育代表團,交流教育思想、方法和現代腦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其教育理論和方法突出了性格的培養,所有的教育手段針對孩子快速發育的大腦的和諧發展,培養出來的孩子身體強壯、性格開朗、動作靈活、活潑能動、眼睛有神、表情豐富、語言準確流利、自理能力強。中央電視台、天津電視台、香港東方日報、新加坡報紙、北京主要報紙均對於這些孩子進行過報道和評述。
郭建國從小就特別喜歡體育運動,跑、跳、投樣樣都行,後來又迷上籃球和手球。特長愛好讓他在高中畢業后報考了天津體育學院籃球專業,1982年畢業后被分配到天津財經大學任體育教師。
體育運動並不是機械的肢體活動,郭建國說,他從運動中能夠體驗苦與樂,而且體育運動也讓他從兒時起便了解到一些做人做事的規則。這是因為,運動本身就是講究規則的,為了獲得勝利,我們可以採取規避規則的辦法,但決不能違背規則,否則要受懲罰。比如籃球運動,打對方是犯規的,而踩對方的腳卻不犯規,但後者同樣也可以起到阻攔對方投籃的效果。暫不說這麼做的對錯,但這是一種思維——為了實現目標,可以採取迂迴的方式和合理規避衝突的辦法。
實踐證明,從小喜歡運動的孩子,體驗會更加豐富,對事物的認識更加全面,思維方式會不一樣,這種思維會讓人頭腦靈活、反應機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要強。
當了幾年體育老師后,由於工作需要,他調到大學的商業經濟系干書記,主要工作之一是負責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這段時間,他感覺很多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而且有的很難解決,他通過調查發現,這些心理問題源於生命的早期。有的人在幼兒園時期可能很優秀,經常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造成這些人心理承受能力差。現在有人提倡“賞識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壞處就是,我做了就要受表揚,如果他感覺你不會表揚,他乾脆就不去做,面對困難,他們選擇迴避。早期教育階段孩子可能很乖巧聽話,但以後的心理問題可能很多,難以融入社會;小時候學習不一定好的孩子,長大以後卻有可能表現出超強的能力。這些問題總是困擾著郭建國。
“在做心理諮詢輔導中,我深深感到如果把一棵‘歪脖子樹’扶正,比把一棵小樹苗扶正要多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心血和精力,而且效果還不一定好”,此時郭建國意識到,育人就如同育苗一樣,要從種子開始,“優種”比“後補”要省心省力得多。
“一塊鐵打造成什麼完全由人來定,可以打造成一顆普通的釘子,也可以打造成一個特殊零件,讓它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郭建國決心把自己變成一個特殊零件。
“沒有什麼比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更有成就感”,郭建國開始研究嬰幼兒成長規律,開始關注早教。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傑出的人,這種培養越早效果越好。郭建國說,教育不僅要早,而且還必須科學,傳統教育中有很多誤區,必須糾正。
郭建國最關注的是那些年齡最小、最淘氣、或者最“傻”的小孩,他不斷地與家長溝通,不斷驗證和糾正自己的假設和結論,經過幾年的總結和研究,他發現人類的大腦開發、行為心理教育不僅應該開始於幼兒階段,而是應該在嬰兒階段甚至更早的時候就該開始。基於這種設想,郭建國於1999年在天津創辦了國內第一所“胎兒大學”。
“胎兒大學”以心理胎教、音樂胎教、運動胎教、營養胎教獨特的理念,指導孕婦通過運動、心理調適、音樂欣賞以及正確的營養補充等4個方面,為胎兒的健康成長創造適宜的環境。“胎兒大學”的創辦和取得的效果引起了許多媒體的關注,其特色也成為當時國內胎兒教育的典範。
從1999年~2003年的4年間,郭建國的“胎兒大學”一共辦了十四期,在這裡他接觸了5600多個孕婦,交了很多孕產婦朋友,並且跟她們一直保持聯繫,常年跟蹤孩子成長的情況。有時孩子出生還不到3個小時,郭建國就能接到產婦打來的電話,讓他得以及時了解到孕期所做的工作對新生兒的影響。
“這所學校完全是賠錢經營的,我的想法就是想驗證我的理論,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經驗”。這一次,郭建國研究和“教育”的目標群體是胎兒,參加學習的則是孕婦,他給准媽媽們上理論課,引導她們做胎兒體操等項目的鍛煉,進行夫妻間的孕期互動輔導等,並隨時了解胎兒的現狀,指導做好產前、產程以及產後的基本準備。
“胎兒大學”里有300名孩子是在郭建國的跟蹤下長大的,最早的那批胎兒“學生”如今最大的已有11歲了。“那時候幾乎每個月都要把這300個孩子見上一遍,那是我感覺最愉快也是最辛苦的一個階段”。
郭建國通過“胎兒大學”的跟蹤指導發現,孕產期確能夠對寶寶今後的體能、智能等身體發育狀況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在孕期與婆婆有矛盾,有的孕婦會傾訴出來,而有的孕婦自己憋在心裡不願說出來,對比這兩種媽媽發現,生悶氣、壓抑、不願傾訴的媽媽生出來的寶寶相對膽小、敏感、情緒不穩定。夫妻感情好、孕期受關愛多、心情愉悅的媽媽,生出來的寶寶不僅漂亮,體能相對也好。生命就是這麼神奇,目前多數人都能夠接受“夫妻相”一說,夫妻之間能夠互相感染影響對方,從相貌到心理。孕期媽媽如果心情愉悅,夫妻關係協調、心心相印,積極、正向的元素就會相對多一些,夫妻間積極的心智會凝聚成精神,影響胎兒。儘管這個理論雖然目前尚缺乏理論支持,但通過大量案例獲得的結論確是如此。
據此,郭建國提出了“優種、優孕、優生、優育、優教”的理論體系。“優種”主要是要求准父母的年齡、身體和心理狀況均處在最佳水平,孕期夫妻溝通流暢,關係融洽,這樣才能保證“種子”的高質量,另外還有夫妻受孕時的身體狀態、心理狀態、溝通的狀態也要調適到最佳。“優孕”要求孕婦在孕期里心情愉悅,身心狀況良好,營養充足,適當運動。在“胎兒大學”曾經有一位孕婦,她酷愛跳舞,直到懷孕8個多月了還堅持每天跳舞。她的寶寶出生的時候,眼睛睜著,小脖子挺著,長大以後也有別於其他孩子,活動能力和反應能力都比較強。
在此之後,郭建國自學中醫兒科等知識,查閱國內外各種與嬰兒有關的資料,做了許多大膽而又受到爭議的嘗試。如把剛出生1~2個月的嬰兒放到室外25度冷水中游泳;讓4個月的寶寶頭入水潛泳,讓剛會站的嬰兒學習輪滑,讓剛會走的嬰兒滑冰等等。2001年5月28號,郭建國帶領“胎兒大學”出生的40個孩子,穿著輪滑鞋到奧申委為申辦北京奧運會助威,其中最大的孩子兩歲,最小的才11個月。儘管郭建國的這些嘗試由於缺乏科學理論的支撐而受到不少非議,但是他卻堅信自己是正確的,因為運用這些方法培養出來的孩子的確表現出色。
郭建國創辦了國內第一所“胎兒大學”,“教育”對象是未出生的胎兒;在幼兒園,他接觸的是0~4歲的孩子,郭建國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親自給孩子們上課。十幾年來到底接觸過多少個孩子,連郭建國自己都說不清,直到現在郭建國仍然保持每年接觸2000~3000個嬰幼兒。能夠堅持這麼多年一直不離開一線,專心研究嬰幼兒甚至胎兒的早教,目標對象年齡如此之小,這在同行中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郭建國說,現在國內的早期教育與國外有很大不同,西方國家的很多先進科學的理念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但是一定要本土化。例如,德國家長認為,培養孩子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很重要,這會為以後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數字類遊戲、下棋、走迷宮、搭積木、玩魔方等遊戲是德國家長培養孩子抽象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在德國,常常可以看見在海濱的沙灘上,幼兒在父母的啟發下,用小木棍畫出記憶中的家。在加拿大,寶寶稍大一點可以送到“playschool”,那裡有美術、勞作、音樂等活動,但沒有寫字及計數的功課。加拿大早教專家認為,幼兒期是動作能力均衡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培養創造力的重要時期,若過早認字、寫字和計數,會耗費幼兒的體力和腦力,使他們動作發展緩慢。韓國早教專家主張等到孩子想學的時候才讓他開始學習,先旁觀孩子所做的一切,發現孩子對某些事情感到好奇時,在後面輕輕推他一把即可,多讓孩子接觸無所不包的大自然。
國外早教專家的主張都有各自的道理,人家也有大量的實踐依據,郭建國也認為,早期啟蒙應該參照這些做法。他說,現在很多家長聽人說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所以希望幼兒園開設語言課,其實6歲前的孩子一直處在所有的敏感期之中,不存在特別明顯的“關鍵期”。只不過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當中,應注重先做什麼和后做什麼,在一個孩子的成長當中,家長如果比較早地給孩子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本體感覺提供大量的信息,就能夠及早地完成大腦的構建。1~3歲的嬰兒,家長要讓孩子學會基本的生活能力:會走、會跑、會跳、會拿、會穿、會吃、會說等一切自理能力。
多年的早教研究讓郭建國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也讓他發現了很多傳統教育中的誤區。現在1~3歲的孩子面臨成長的問題最多,這個階段成長速度快、大腦發育快、探索慾望強、逆反心理重、容易出現危險,同時合格的教育者又少。為了這個年齡的寶寶能夠健康成長,郭建國協調中國關心下一代教育發展中心嬰幼工作部和北廣傳媒優優寶貝頻道,組建了優優寶貝培訓學校,重點培養1~3歲嬰幼兒早教老師,將自己寶貴的實踐經驗傳播給更多的人。
“近年來,早教師是繼育嬰師后的一個新的細化職業,從其職業前景來看,絕對是朝陽產業,需求量很大,對從業者的文化素質也越來越高。但是目前還需要改變整個社會大環境和創造良好社會氛圍,如果能夠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生命早期對人到底有多重要,相信早教師會更加搶手。”
與傳統抱孩子的姿勢不同,郭建國教授倡導的抱姿可謂是花樣翻新。在多年與嬰幼兒親密接觸的過程中,他分別針對不同月份大的嬰兒,獨創了100餘種抱姿方法,如0—3個月的寶寶適用的橫托抱、豎托抱;4—7個月的寶寶適用的反托抱、“飛機”抱、“螃蟹”抱;8—12個月的寶寶適用的浴巾操、拉腕懸垂等等。再“難纏”的寶寶到了郭建國的手裡,立刻會笑出聲,變得服服帖帖。配合著各種“高難度”動作,孩子不僅不會害怕,反而更開心。
“嬰幼兒期是動作能力均衡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培養寶寶創造力的重要時期。僅僅使用雙手懷抱孩子固然安全,但寶寶得不到任何鍛煉,四肢不運動,也會使大腦發育緩慢。”郭建國說。各種抱姿既鍛煉了寶寶的平衡感及腰腹、腿、手等部位的力量,也讓他們接受到更多的外界刺激,促進大腦發育,培養勇敢、自信的性格。
郭建國教授把“顛簸運動”和體操元素“嫁接”到育嬰教育中,總結出易記易學的動作法則,如“舉高高”、“大鐘擺”、“翻斗車”等。“寶寶們喜歡探究一切事物,特別願意被‘折騰’,做出令他們高興的動作時,他們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14年間,根據郭建國跟蹤的近萬名嬰幼兒調查發現,從小喜歡被舉高的孩子,對事物的認識更加全面,他們頭腦靈活、反應機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
郭建國認為在照料寶寶並和他做遊戲的過程中,男性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女性和孩子多做一些安靜、舒緩的活動相比,男性的性格特點會給寶寶提供更有力量,更新鮮、刺激、富於變化的遊戲,所以在一些家庭寶寶更願意和父親玩耍。而且,在與男性的交流過程中,更有助於塑造寶寶果斷、勇敢的品質。為此,他引導越來越多的男學生走上育嬰師崗位,截至目前,郭建國已培養出上萬名育嬰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