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橋
湖南大灣羅
位於湖南省西部邊陲,地處湘、黔兩省交界處新晃侗族自治縣城西9公里的大灣羅鄉高寨村。清代道光五年(1825)刊印的《晃州廳志》狀其景:“兩峰對峙,溪壑幽深,寬約二三丈,石塊壘成雁齒,懸架溝上,如一線千鈞,欲墜不墜。遊覽者莫不卻步震駭。橋下有洞,曰龍潭。淥沱淵源,一若與橋別成幻景。”
傳說這座石橋是一位仙人在一夜之間架設的,所以叫做“仙人橋”。仙人橋是新晃縣內極負盛名的名勝之一,歷史上曾經有不少墨客騷人到此吟詩作賦,亦有僧侶為迷戀它的景色而在此棲居終身。
仙人橋
仙人橋
這罕見的天然石拱橋是桂東的古八景之一。相傳,深夜橋下有奏樂聲,如鈞天之樂,故稱呼為“仙橋天樂”,清代桂東邑癢生黃由恭曾題聯云:“天塹可填,一橋架就通南北;地隴不斷,兩岸連成任往還。”然而,由於該橋地處海拔千米的山頭,加上路陡峭難行,時間一久,這座橋便被湮沒在人們的記憶中了。
桂東縣旅遊局成立后,對桂東的旅遊資源進行了大量的調查,並向社會徵集旅遊線索,當地的老百姓這才向旅遊局提供了線索。根據筆者掌握的材料來看,此天然石拱橋在湘南地區創下了幾個之最:海拔最高、跨度最長、地勢最陷。筆者也迫切希望有關專家對此橋進行進一步的考證。
仙人橋·白鶴岩均在懷化市南3公里處,所謂仙人橋即是石灰岩的天生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仙人為民造福,在舞水河上架起一座橋,快架完這一橋時,對岸農家公雞突然半夜啼叫,仙人誤以為天亮了,怕被凡人撞見,只好丟下未架完的橋回天去了。“橋”的對岸即白鶴岩,河灘中聳立一岩石,形如展翅的白鶴,微風吹過,白鶴影動,猶如在水中走動,為市區之佳景。
鳳凰古城
作為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的風景將自然的、人文的特質有機融合到一處,透視后的沉重感也許正是其吸引八方遊人的魅力之精髓。
這座曾被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作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的“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時,這顆“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實的“小”,小到城內僅有一條像樣的東西大街,可它卻是一條綠色長廊。
仙人橋
“峰三千,水八百”。這裡有三千多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態各異,似人似物,神形兼備,令人嘆為觀止。溪流、泉水、飛瀑散布其間,森林茂密,花草遍地。張家界宛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畫。
現有黃石寨景區、金鞭溪景區、腰子寨景區、砂刀溝景區、琵琶溪景區五條旅遊線路。
人類文化已進入崇尚王牌、追求極品的時代。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武陵源風景區,無疑是中華自然風光的一塊王牌,而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的黃龍洞,當之無愧成了這一王牌景區的核心。這顆深藏地下億年的明珠,伴隨著八十年代初張家界的對外開放而得以蠻聲海內外。
仙人橋
黃龍洞位於索溪峪東面,被稱為“地下魔宮”,洞口霧靄迷漫,洞內長廊蜿蜒,鍾乳懸浮,石柱石筍林立,還有石簾、石幔、石花、石琴,琳琅滿目,異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洞外洞”、“樓外樓”、“天外天”、“山外山”,盤根錯節。黃龍洞內可分四層,水陸並進,從最低陰河至最高穹頂,垂直高度差有100多米,洞內有一個水庫(黃龍水洞)、二條陰河(響水河、水晶河)、三個地下瀑布(黃龍瀑、天水瀑、天地瀑)、四個水潭、十三個廳(宮)(龍舞宮、水晶宮、迷人宮……)、九十六條游廊,長度約達15公里,最大的廳堂有12000平方米,可容納萬人。真可謂是洞中乾坤大,地下有洞天。入黃龍洞,如入人間仙境一般。
仙人洞
仙人橋
馬蹄石徑留山躅,雁齒飛泉響素弦。
四面奇峰撐碧落,三環古洞繞青煙。
紅腰遠望波前卧,流水桃花別有天。
現在,每逢工余節假,成群的遊人專程到仙人橋領略大自然的綺麗風光。
廣西布柳河仙人橋
仙人橋
廣西天峨仙人橋
仙人橋
明朱諫《仙橋》詩:“仙橋只在雲深處,欲問丹梯未有媒。”
泰山仙人橋
仙人橋
愛自由網:http://www.izy.cn/travel/0a/12853.html
全游網:http://www.3608.com/sight/s_intro_553.html
游多多旅行網:http://www.yododo.com/area/detail/1-01-21-25-3136
1.http://www.mount-tai.com.cn/article.php/865
2、 http://www.chinalyw.com.cn/dispjd.asp?id=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