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橋

湖南大灣羅

位於湖南省西部邊陲,地處湘、黔兩省交界處新晃侗族自治縣城西9公里的大灣羅鄉高寨村。清代道光五年(1825)刊印的《晃州廳志》狀其景:“兩峰對峙,溪壑幽深,寬約二三丈,石塊壘成雁齒,懸架溝上,如一線千鈞,欲墜不墜。遊覽者莫不卻步震駭。橋下有洞,曰龍潭。淥沱淵源,一若與橋別成幻景。”

傳說這座石橋是一位仙人在一夜之間架設的,所以叫做“仙人橋”。仙人橋是新晃縣內極負盛名的名勝之一,歷史上曾經有不少墨客騷人到此吟詩作賦,亦有僧侶為迷戀它的景色而在此棲居終身。

簡介


仙人橋
仙人橋
位於天子山茶盤塔,橋身是一塊紅色含砂岩石塊,橋長26米,厚1米,高67米,橋寬大1.5-1.8米,橋面光潔平整如刀切,飛架在兩處懸崖絕壁之間,鬼斧神工,橋兩側突起的石壁上長滿風屋草和茂密的雜樹。草中流淌著泉,使過橋者聞聲心悸。仙人橋成因與南天門、天下第一橋、天橋等同理,是在兩組斜交裂隙的引導下,從岩層鬆軟岩處開裂崩落而成。它由兩條天然石樑橫跨鍾水而成。橋孔呈三角形,舟船至此,水小能揚帆開過,水大則卧檣而行。孔旁有洞,名桃源洞,孔洞相通,甚為幽奇。橋身周圍怪石嶙峋,枝攀藤繞。更有那富具神話色彩的仙姑洞,仙人角,仙人鏡,令人心馳神往。無怪乎前人寫詩讚曰:“峭石千尋似扇開,一彎流水破煙來。漁郎莫問桃源洞,中有秦人避世台。”
仙人橋
仙人橋
這罕見的天然石拱橋是桂東的古八景之一。相傳,深夜橋下有奏樂聲,如鈞天之樂,故稱呼為“仙橋天樂”,清代桂東邑癢生黃由恭曾題聯云:“天塹可填,一橋架就通南北;地隴不斷,兩岸連成任往還。”然而,由於該橋地處海拔千米的山頭,加上路陡峭難行,時間一久,這座橋便被湮沒在人們的記憶中了。
桂東縣旅遊局成立后,對桂東的旅遊資源進行了大量的調查,並向社會徵集旅遊線索,當地的老百姓這才向旅遊局提供了線索。根據筆者掌握的材料來看,此天然石拱橋在湘南地區創下了幾個之最:海拔最高、跨度最長、地勢最陷。筆者也迫切希望有關專家對此橋進行進一步的考證。

傳說


仙人橋·白鶴岩均在懷化市南3公里處,所謂仙人橋即是石灰岩的天生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仙人為民造福,在舞水河上架起一座橋,快架完這一橋時,對岸農家公雞突然半夜啼叫,仙人誤以為天亮了,怕被凡人撞見,只好丟下未架完的橋回天去了。“橋”的對岸即白鶴岩,河灘中聳立一岩石,形如展翅的白鶴,微風吹過,白鶴影動,猶如在水中走動,為市區之佳景。

臨近景點


鳳凰古城
仙人橋
仙人橋
鳳凰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裡與吉首德夯苗寨永順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作為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的風景將自然的、人文的特質有機融合到一處,透視后的沉重感也許正是其吸引八方遊人的魅力之精髓。
這座曾被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作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的“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時,這顆“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實的“小”,小到城內僅有一條像樣的東西大街,可它卻是一條綠色長廊。
仙人橋
仙人橋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2年八月三十一日,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張家界成為首批獲得中國國家森林公園專用標誌使用授權的國家級森林公園),面積約130平方公里,是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一個組成部分。
“峰三千,水八百”。這裡有三千多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態各異,似人似物,神形兼備,令人嘆為觀止。溪流、泉水、飛瀑散布其間,森林茂密,花草遍地。張家界宛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畫。
張家界的森林資源非常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7.7%。成片的原始次生林中,保存有如珙桐、銀杏、紅豆杉、鵝掌楸的古老珍貴樹種。石峰溪谷間,生活著有如靈貓娃娃魚紅腹角雉的珍禽異獸。
現有黃石寨景區、金鞭溪景區、腰子寨景區、砂刀溝景區、琵琶溪景區五條旅遊線路。
人類文化已進入崇尚王牌、追求極品的時代。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武陵源風景區,無疑是中華自然風光的一塊王牌,而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的黃龍洞,當之無愧成了這一王牌景區的核心。這顆深藏地下億年的明珠,伴隨著八十年代初張家界的對外開放而得以蠻聲海內外。
仙人橋
仙人橋
黃龍洞已探明的洞底總面積10萬平方米,全長7.5公里,垂直高度140米,內分兩層旱洞和兩層水洞。洞內擁有1庫、2河、3潭、4瀑、13大廳、98廊。洞內有迷宮、響水河、天仙水、天柱街、龍宮等六大景區,整個大洞猶如一株古木錯節盤根,散發開來,洞中有洞,樓上有樓,各種洞穴奇觀玲琅滿目、美不勝收。其規模之大、鐘乳石之多、形狀之奇,在國內外溶洞中是極為罕見的,被中外溶洞專家譽為世界溶洞的"全能冠軍"。
黃龍洞位於索溪峪東面,被稱為“地下魔宮”,洞口霧靄迷漫,洞內長廊蜿蜒,鍾乳懸浮,石柱石筍林立,還有石簾、石幔、石花、石琴,琳琅滿目,異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洞外洞”、“樓外樓”、“天外天”、“山外山”,盤根錯節。黃龍洞內可分四層,水陸並進,從最低陰河至最高穹頂,垂直高度差有100多米,洞內有一個水庫(黃龍水洞)、二條陰河(響水河、水晶河)、三個地下瀑布(黃龍瀑、天水瀑、天地瀑)、四個水潭、十三個廳(宮)(龍舞宮、水晶宮、迷人宮……)、九十六條游廊,長度約達15公里,最大的廳堂有12000平方米,可容納萬人。真可謂是洞中乾坤大,地下有洞天。入黃龍洞,如入人間仙境一般。

昔人有詩讚其景


仙人洞
仙人橋
仙人橋
勝境巍峨不計年,無邊幽景妙難傳。
馬蹄石徑留山躅,雁齒飛泉響素弦。
四面奇峰撐碧落,三環古洞繞青煙。
紅腰遠望波前卧,流水桃花別有天。
現在,每逢工余節假,成群的遊人專程到仙人橋領略大自然的綺麗風光。

各地仙人橋


廣西布柳河仙人橋
仙人橋
仙人橋
位於廣西樂業縣新化鄉磨里村布柳河下游,距縣城51公里,是一座由三座大山塌陷形成的天然石拱橋,當地人稱為“仙人橋”。橋高145米,寬19.2一一19.4米,橋厚78米,拱孔高度67米,跨度177米,像一條龍橫跨在河的兩岸,絕景天成,氣勢雄偉,是罕見的天然石拱橋。被專家稱為世界上最大、最美的水上天生橋,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廣西天峨仙人橋
仙人橋
仙人橋
位於廣西河池市天峨縣更新鄉,扇石拱橋,高80米、寬30米,神奇自然,無一點人工痕迹。台灣省台北成文出版社出版的《凌雲縣誌》中有該橋的記載:“兩岸峰巒,拿攜相對,伸越跨江與彼岸拱為虹飲之壯而寬博,則儼加如乳丘挹視,白石峭壁,合渾無痕”。明章綸有《仙人橋》詩。亦省稱“仙橋”。
明朱諫《仙橋》詩:“仙橋只在雲深處,欲問丹梯未有媒。”
泰山仙人橋
仙人橋
仙人橋
在蓬萊閣的下面,結構精美,造型奇特,它是神話中八仙過海的地方。據傳,漢鍾離呂洞賓韓湘子、藍采和、張果老鐵拐李曹國舅、何仙姑八仙藉助於各自的寶物,從仙人橋漂洋過海,凌波而去,到了蓬萊閣對面的廟島。“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也就成為流傳甚廣的神話故事。位於泰山瞻魯台西側,兩崖對峙,下為深澗,上有三塊巨石懸空累迭,連通深澗,其狀如橋,名曰:“仙人橋”。寓意凡人難過,唯神仙可行。仙人橋形勢險要,神韻天成是泰山著名的奇景之一。

相關鏈接


愛自由網:http://www.izy.cn/travel/0a/12853.html
全游網:http://www.3608.com/sight/s_intro_553.html
游多多旅行網:http://www.yododo.com/area/detail/1-01-21-25-3136

參考資料


1.http://www.mount-tai.com.cn/article.php/865
2、 http://www.chinalyw.com.cn/dispjd.asp?id=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