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廟村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羅塘鄉轄村

戴廟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全村共480戶,2160人,耕地面積3000畝,人均純收入6740元。

村民經濟收入主要是種養殖業,2011年實行產業結構調整,將經濟發展方式由小麥水稻傳統農業種植為主導調整為以種植酥瓜土豆經濟作物為主導產業。

地理環境


戴廟村座落在東平湖畔西側,緊靠京杭大運河,西與黃河相望。220國道從村中穿越而過,是古代名揚魯西的水旱大碼頭。

自然資源


戴廟村耕地面積3000畝,人均純收入6740元。以種植酥瓜、土豆經濟作物為主導產業。

歷史沿革


戴廟村習武傳統歷史悠久。戴廟初名“等賢三戶庄”,意為等賢人正式命名。後為“登賢三庄”,簡稱“登賢庄”。
明洪武年間,戴姓移居與此成為大家族,改名為“戴家廟”,簡稱“戴廟”,傳至今日。
北宋末年,在晁蓋宋江等水滸英雄的影響下,鄉民紛紛校仿練武,行俠尚武蔚然成風,世代相傳,成為遠近聞名的武術之村。

政治


全村共480戶,2160人。
戴廟村現有兩委班子成員9名,其中有2名女同志。
戴廟村黨總支下轄2個黨支部,6個黨小組,村黨總支成員5人,有黨員67名,男56名,女11名。

經濟


蘆集鎮戴廟村在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以班子建設為核心,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方針,以促進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建設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要內容,堅持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黨組織建設同步推進。

農業

戴廟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村民經濟收入主要是種養殖業,2011年全村在戴廣領書記和胡德銀主任的帶領下實行產業結構調整,將經濟發展方式由小麥、水稻傳統農業種植為主導調整為以種植酥瓜、土豆經濟作物為主導產業。戴廟村被納入到全省美好鄉村中心村建設規劃中來。

社會


民生

戴廟村黨總支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團結帶領村支兩委班子成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道路交通、水利設施、生態環境等,提升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大力推進美好鄉村建設。修建環村道路5600米,修建6000多米下水道和清淤52200土方河塘河道等。

環境整治

2012年制定環境整治包保責任制度、新建14個垃圾池、配備專人負責垃圾清掃與清運工作。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村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

傳統武術

該村傳統武術項目有二郎拳、大紅拳、小紅拳、猴拳長拳查拳少林拳、百步拳、八卦拳等。1930年代初的全省擂台大比武,冠亞軍全被該村奪得。老拳師劉金保,獲得第五名好成績。老拳師徐英弟,泰安市武術協會副主席,東平縣武術協會主席,人稱“徐大刀”。子孫們全是武藝高強的後起之秀。家裡刀、槍、棍、鏟、鉤、劍、鞭等十八般兵器樣樣齊全。戴廟村為全國各地輸送了大批武術人才。

獲得榮譽


近年來,戴廟村黨總支認真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總支戰鬥堡壘的作用,使該村的各項工作都走在全鎮的前列。2009年榮獲區級2007-2009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10年榮獲全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1年榮獲區級五星級黨組織稱號,2012年榮獲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先進集體稱號、區級清潔鄉村美化家園示範村、先進基層黨組織、五星級黨組織標兵稱號,2013年榮獲區級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