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

金星的別稱

金星(Venus)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距離太陽0.725天文單位。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時候會更近)。古羅馬人稱作維納斯,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古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忒。公轉周期是224.71地球日。

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才能達到亮度最大。它清晨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傍晚處於天空的西側,被稱為“長庚”。

2018年9月2日,天宇上演行星金星“合”恆星角宿一的美麗天象,這兩顆亮星將近距離接觸,為公眾上演一幕浪漫的“星星相吸”。

正文


啟明星(太白金星) 3張
啟明星(太白金星)
金星,古代中國民間稱為太白,早上出現在東方時又叫啟明、曉星、明星,傍晚出現在西方時 也叫長庚、黃昏星。由於它非常明亮,最能引起富於想象力的古代中國人民的幻想,因此中國有關它的傳說也就特別多。
在我國本土宗教——道教中,太白金星可謂是核心成員之一,論地位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之下。最初道教的太白金星神是位穿著黃色裙子,戴著雞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以後形象變化為一位童顏鶴髮的老神仙,經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監察人間善惡,被稱為西方巡使。在我國古典小說中,多次出現太白金星的傳奇故事,可見他的人氣之旺。在膾炙人口的《西遊記》中,太白金星就是個多次和孫悟空打交道的好老頭。
在與金星相關的眾多傳說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應該算是關於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故事了。傳說李白的出生不同尋常,乃是他的母親夢見太白金星落入懷中而生,因此取名李白,字太白。長大后的李白也確有幾分“仙氣”,他漫遊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他的詩,想象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無人能及。李白在當朝就享有“謫仙”的美名,後來更被人們尊為“詩中之仙”。

歐洲傳說


在希臘與羅馬神話中,金星是愛與美的化身——維納斯女神。維納斯(Venus)是羅馬人對她的美稱,意思是“絕美的畫”,在希臘神話中她叫阿弗羅狄忒(Aphrodite),意思是為“上升的泡沫”,因為傳說她是在海面上起的泡沫之中誕生的。維納斯擁有羅馬神話中最完美的身段和容貌,一直被認為是女性體格美的最高象徵。她的美貌,使得眾女神羨慕不已,也讓無數天神為之著迷,甚至宙斯也曾追求過她。但宙斯的求愛遭到拒絕後,十分氣惱,便把她嫁給了瘸腿的匠神伏爾甘(希臘神話稱為赫菲斯塔司)。不過維納斯後來卻愛上了戰神馬爾斯,並為他生下了幾個兒女,其中包括小愛神丘比特
啟明
啟明
維納斯的一生都在追求愛情,然而愛情的熱力卻總是短暫的,她對於愛情並不專一。在她無數的羅曼史中,最為凄美感人的當數她和阿多尼斯(Adonis)之間的故事了。阿多尼斯是一個俊美勇敢的年輕獵人,某日,維納斯邂逅了正在打獵的阿多尼斯,並很快墜入愛河。她擔心狩獵太危險,便勸阿多尼斯不要捕獵兇猛的大型野獸,然而阿多尼斯卻對此不以為然,維納斯一賭氣就離他而去,飛向神邸。
不久,不幸的事發生了,阿多尼斯打獵時被一隻凶性大發的野豬撞死。維納斯在半空中聽到愛人的呻吟,趕緊飛回地面,卻只見到他渾身浴血的屍體。維納斯傷痛欲絕,她把神酒灑到阿多尼斯的身體上,血和酒相互交融,冒出陣陣氣泡,然後像雨點一樣落在地面上。不久地上長出一種顏色如血的鮮花,凄美迷人,但是它的生命卻十分短暫,據說風把它吹開后,立即又把它的花瓣吹落。這就是秋牡丹,也叫“風之花”,成為這段動人愛情故事的美麗花祭。
啟明 2張
啟明

福星禍星


福星禍星
金星雖然觀測耀目,但並非總是代表著吉祥。它時而在東方高懸,時而在西方閃耀,讓人捉摸不透,恐懼也就因此而生。對瑪雅人阿茲特克人來說,它既隱喻死亡,又象徵復活。它是阿茲特克人的神魁扎爾科亞特爾,能使滅絕的人借著從死人王國中偷來的骨架復活,並用這位神靈賜予的血再生。古代腓尼基人、猶太人都認為它是惡魔的化身,是一顆惡星,古代墨西哥人也害怕金星,在黎明時總要關閉門窗,擋住它的光芒。他們認為,金星的光芒會帶來疾病。
當然這些傳說都是因為古人不了解天體運動規律而臆想出來的唯心主義觀念,其實金星就是金星,無關人間禍福。總之,福星也好,禍星也罷,金星永遠是夜空中最亮的明星。
啟明 3張
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