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花燈
秀山花燈
秀山花燈,是我國西南地區花燈藝術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集宗教、民俗、歌舞、雜技、紙紮藝術為一體的民間文化現象和民間表演藝術,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遺產。
秀山花燈以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花燈藝術最具代表性而命名,又稱跳花燈、耍花燈、花燈戲,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歌舞說唱藝術,廣泛流傳於四川、湖南、貴州、湖北四省交界的土家族聚居地區。
秀山花燈是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土、苗、漢各族人民喜愛民間歌舞,她歷史悠久,遍及全縣各村寨、城鎮,其中尤以隘口、清溪、蘭橋、平凱、迎鳳、涌洞、海洋、溶溪、峨溶、玉屏等地為最盛。秀山花燈傳統的表演形式有兩種。
2006年5月20日,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申報的“秀山花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秀山花燈它起源於唐宋,延續於元明,興盛於清代,是一種集歌、舞、戲劇和民間吹打於一體的以歌舞表演為主的綜合性表演藝術。
秀山縣素稱"花燈歌舞之鄉",其花燈戲源於漢族"燈兒戲",後來融入了秀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發展為一種格調新穎、歌舞動人、為漢、土、苗各族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
秀山花燈,是一種古樸、詼諧、抒情優美,集歌、舞、韻白為一體,並以打擊樂、琴弦樂為伴奏的綜合藝術。據歷史記載,它起源於元代的"跳團團"(即男、女二人在方桌上載歌載舞,連說帶唱),明代又融入採茶戲的一些歌舞表演形式,始有"花燈"之稱。後來,又發展為搭花台、花燈單邊戲和現代花燈劇。
秀山花燈
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燈小戲,后受滇戲等大戲影響,花燈戲藝人在改進情節比較曲折複雜的劇目時,也吸收相關曲調加以變化、拓展和翻新,創立了花燈戲新調。新編的燈調採用曲調連接的編曲方式,具有板腔音樂的某些特點,適合演出傳統大戲。除此以外,秀山花燈戲的曲調還有各種民歌小調,在整個劇種中佔有重要地位。
花燈戲演出很注重舞蹈,花燈舞蹈的基本動律特徵是"崴",有"無崴不成燈"的說法。觀者看花燈舞就是看是否"崴得團",也就是說腰、胯的扭動幅度是否大,是否靈活協調、體態自然。而尤為重點是體態自然,腳形不綳不勾,自然抬起,悠出;手的姿態要隨腳步自然擺動,像柳條飄舞,故"崴步"的手式叫"風擺柳"。
崴步是花燈"舞步"的基礎。"崴"時,腰、胯的扭動要配合膝蓋左右曲伸,胯的扭動要大一些。除此"崴步"還有"等點步、"正崴"、"反崴"、"蹂踩步"、"斜跨送扇"、"螺螄轉背"等崴步動作。這些動作中腰的動態又要突出一些。花燈的各種"崴步"往往同一定的人物性格對應,如"正崴"的樸實大方,"女反崴"的抒情悠然;"大反崴"的驕健挺拔;"男小反崴"的明快活潑,"蹂踩步"的柔韌舒展。"小崴"的輕鬆活潑,"大顛步"的潑辣穩健等。
花燈在"崴步"之外,舞蹈身段也是獨具特色的,其中有"轉步"和"跳步"。"轉步"有"崴掖步轉"、"蓋扇反花轉"、"雪花蓋頂轉"、"小魚抱水"、"岩鷹展翅"、"鴛鴦汲腿"等;"跳步"則有"跨跳"、"側蹬跳"、"蛤蟆跳"、"后踢步跳"、"跳划步"、"鯉魚穿江"、"烏龍伸腿跳"等。
"崴步"都有手部動作配合,表現為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和"扇花"的種種變化。如"手中花"有"平繞花"、"下挽花"、"挑繞花"、"后翻花"、"雙繞花"、"側甩巾"、"小甩巾"、"背巾"等。"扇花"則更多了,據說有70多種變化,有的名稱也特別富有詩情畫意,如"懷中抱月"、"蜻蜓點水"、"金絲滾繡球"、"雪花蓋頂"、"鳳點頭"等。這些安排在花燈戲中更增添了花燈戲的歌舞色彩的情調、韻味。
秀山花燈以歌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風格獨特而膾炙人口,廣泛流傳。著名的花燈歌曲《黃楊扁擔》、《一把菜籽》等,就登上了全國的大雅之堂,享譽國內外。
秀山花燈音樂,除外來的音樂成分外,還融合了當地的民歌、山歌、小調、戲曲等的有益成分,形成了具有當地民族風格、風情的音樂形態,旋律優美、轉調新穎、結構規範、節奏鮮明,富有舞蹈性,給人以詼諧風趣、喜慶歡樂之感。
秀山花燈
表演中,演員演唱的歌詞叫花燈詞。花燈詞濃郁的鄉土氣息,陳述內容,表達情節,抒發情感,吸引觀眾。其中,有些花燈詞吸收了漢族的一些民間小調以有採茶戲、花鼓戲等地主戲曲原唱詞。
除花燈戲外,表演只有一旦一丑兩個角色,旦角叫幺妹子,丑角叫賴花子或別的名字。跳時,幺妹子頭梳長辨,身穿大襟羅裙,右手執綢邊花摺扇,左手拿花彩巾,伸直腰,踏著丁丁步,載歌載舞,表演天真活潑、詼諧、潑辣的角色。賴花子則把頭巾紮成"半邊月",身穿對襟衣,腰系紅綢帶,手拿大蒲扇,踩著矮樁步,用"風擺柳"的動作圍著幺妹子轉,表演滑稽、詼諧的角色,唱詞句型靈活,可長可短,既可長篇道上演唱,台下幫腔,演員與觀眾互相交流,融為一體。
花燈二人轉
這是秀山花燈的主要表演形式。從表演中幺妹子和賴花子的地位看,它不同於全國其他地方流行的"二人轉",而是具有地地道道二人跳"門斗轉"的特點;是對"跳團團"的繼承,是男的圍著女的轉、丑的圍著美的轉、矮的圍著高的轉。女的、美的、高的在中心地位,以"雙腳並立回正身",保留著明顯的原始女性崇拜的特點。
雙花燈
即由二男二女(二丑二旦)同時歌舞演唱。主要用來表現熱鬧、喜慶等較大場面,如《雙採茶》、《大鬧紅燈》、《鬧華堂》等,就是用雙花燈形式來表演的。有的地方在表演中加入了"花子打岔"、"翻廠子"等表演和民間雜技藝術,從而增添了熱烈氛圍和樂趣。
花燈群舞
是從"花燈二人轉"發展而形成。是近30多年來專業文藝工作者辛勤研究探索的結晶,是人民群眾所喜愛的表演形式,也是與新時代銜接得最密切的一種表演藝術。其表演形式是由二女二男、四女四男、多女多男來進行表演的較大型的花燈歌舞,演出要有專業舞台。
花燈戲
秀山民間傳統的花燈戲,又稱"單邊戲",也稱"花燈歌舞戲"、"花燈小戲"。秀山花燈戲是由載歌載舞的秀山花燈派生出來的一個劇種。其形成時間可追溯到清末民國初年。在當時提倡“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秀山邊沿地區的梅江、洪安、石堤、溶溪、峨溶等地,相繼傳入了辰河戲、陽戲、燈兒戲、京劇、川劇等劇種。一些花燈藝人受到啟發,創編了一些時間在10―30分鐘,角色限於生、旦、丑,故事情節短小單一的摺子戲。
花燈二人轉
在秀山花燈中,設燈堂是帶有濃厚傳統儀式的表演活動。花燈班在出燈前,都要設燈堂,供奉"金花小姐"、"銀花二娘"神位,由燈師傅點燃香燭、燒紙錢敬奉花燈神,祈求、保佑跳燈人諸事順利,平安吉祥。祭拜儀式后,就在燈堂又唱又跳。由燈師傅先領唱《安位》、《唱位》、《開光》,其後,齊唱《起燈調》,並將要演出的曲調唱一遍。請燈儀式結束后,花燈班就可外出跳花燈了。
跳燈,是秀山花燈的主要演出活動。花燈班都是在接燈人家的堂屋、院壩跳。先唱《觀燈調》、《祝賀調》,臨走時唱《謝主調》。
辭燈,到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花燈班就在河邊壩子舉行辭燈儀式,祭拜神靈,演唱《送燈調》,由掌調燈師傅領唱一遍春節期間所有演唱的花燈曲調(稱收調)。然後焚燒花燈及神位,並將跳燈人的衣服從火上拋過,祈求跳燈人一年平安。
花燈小戲主要分佈在秀山的蘭橋、溶溪、峨溶一帶,主要劇目有:《牧童看牛》、《看牛下棋》、《三媳敬壽》、《箍桶匠》、《小媳婦》、《盤花》、《表妹盤花》、《老伴盤花》、《三碗飯盤花》、《花子醉酒》、《徐氏教子》、 《徐氏做媒》 、《玉樂瓶》、《下南京》、《賣花記》、《五杯酒》、《三碗飯》、《三星送子》、《同年妹打彩》、《鬧江州》、《陳姑趕潘》、《四季景》、《萬花池》、《寶兒摟姐》、《裁縫偷布》、《劉鬍子哥哥下棋》、《打漁救生》、《王大娘補缸》、《百花贈劍》、《安安送米》、《送報條》、《鬧五更》等30餘折。這些小戲大多是反映人民群眾勞動、愛情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活潑輕鬆、風趣詼諧的特點,鄉土氣息濃郁,內容雖然單調粗淺,但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
在長時期的表演中,秀山花燈形成了舞蹈性、歌唱性、戲劇性、模擬性、民族性、地域性、程序性、群眾性等特徵,深受廣大民眾喜愛。搶救、保護秀山花燈,對於豐富民眾文化生活,促進土家族民俗音樂舞蹈藝術及其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學術價值。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秀山花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千百年來,經歷代民間花燈藝人代代相傳、繼承和發展,它已形成為以秀山為中心、傳播到渝鄂湘黔四省邊區的地域文化。關於秀山花燈的起源,根據有關史料記載和各種豐富生動的民間傳說,初步歸納起來,主要有土著說、外來說和土著外來結合說三種。
秀山地處渝東南邊陲,是渝、黔、湘、鄂四省(市)邊區的結合地。地形以大小不等的山間盆地為主,境內丘陵起伏,油茶蔥籠,阡陌縱橫,村寨星羅棋布,梅江河、平江河、溶溪河、酉水蜿蜒其間。秀山山清水秀,氣候適宜,物產豐富。
千百年來,土家、苗、漢各族人民在這塊土地上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生,聚族而居,形成了獨特的風俗習慣和文化藝術。
在民間,普遍認為花燈藝術是"土生土長"的。因它的表演形式、舞蹈、音樂、唱詞、服飾道具以及演出習俗自成體系,獨具風格。它與雲南花燈、貴州花燈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其表演形式和藝術風格各異,它更不同於其它地方的民間藝術。
在跳花燈的"啟燈"儀式上,花燈客(民間花燈藝人)首先要在自家堂屋設燈堂,敬花燈祖先,然後方能走村串寨去跳燈,在民間藝術習俗上。這是絕無僅有的。
花燈的唱詞,多數用的是方言。如:"老年人來看燈,轉回家中頭髮白了要轉青……莊稼老二來看燈,轉回家中辦陽春……","……冬月荷包綉成個,荷包繡起送情哥,我郎莫嫌花線粗,瞞著爹娘打黑摸。
花燈二人轉中的丑角(賴花子)使用的道具薄扇,是用棕葉子做成的,與其它地方炯然不同。秀山花燈音樂同甘共苦調很大部分與當地的山歌民歌的旋律調式相類似,顯然是從山歌民歌演變而成。如著名的《黃楊扁擔》、《四季相思》、《綉荷花》、《黃花草》、《上茶山》等。
認為秀山花燈是外面傳入的也不乏其人,有的民間藝人也持這種觀點。其根據是:在秀山花燈啟燈演唱《大鬧紅燈》的唱段中有:"燈是為,燈是燈,燈由何處起?燈由何時生?仁宗皇帝登龍位,國母娘娘瞎眼睛,許下紅燈三千六百盞,流傳兩盞到如今。"關於宋仁宗的生母李宕妃被劉皇后迫害,雙目失明,野史正史均有記載。相傳宋仁宗(趙禎)是宋真宗(趙恆)的第六個兒子,生母李氏是真宗劉皇后的侍兒。李氏生下全宗后,被劉皇后奪為已子,並將李氏打入冷宮。這就是野史中的"狸貓換太子"。直到宋仁宗登位后才才知道事實真相。此時,李氏因年年月月對著孤燈悲憤哭泣而雙目失明。全宗為祈求生母的眼睛重見光明,許下紅燈三千六百盞,在京城大鬧花燈,花燈成了祛病除災,祈求光明幸福的象徵,這也在情理之中。
當時秀山地區有五姓番:龍、石、張、羅、方。全宗年間,進貢隊伍每次多達四、五百人。他們在京城看見皇帝"許下紅燈三千六百盞",為生母祈求光明,便帶回幾盞象徵吉祥、祛病除災的紅燈。然後一代一代流傳下來,逐步演變。這便成了今天的花燈藝術。如今的龍姓、石姓均有花燈世家,很可能是當年上京進貢的五姓番的後裔。有的花燈班扎的燈的形狀與宮燈相似,有的花燈曲調類似宮庭音樂,可以認為花燈是北宋年間從宋都開封傳入秀山的。
有的花燈班在啟燈儀式中有"燈是燈,燈是燈,燈從何時起?燈從何時興?燈從唐朝起,燈從宋朝興。"的唱詞。相傳唐朝薜剛大放花燈后,就有了花燈。這大致可以證實花燈是唐宋時期傳入秀山的。
有的學者認為:元朝未年,陳友諒與朱元璋在鄱陽湖之戰,陳大敗。敗兵將士多系安徽、江西籍人,他們流亡湘西、渝東南一帶,在此分散定居,長期與土著人在一起,從而將外地的民間藝術與本地的花燈溶為一體。多數民間世人認為,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武陵山經過"改土歸流",廢除了土司制度,引進了先進的漢文化。大批江西、湖廣的漢族人移居秀山,他們開田壟,建家國,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也傳入了漢族的民間藝術,這就是"湖廣填四川"的歷史功績。兩百多年來,移民和當地苗族、土家族人民共同勞動生活,相互通婚,風谷習慣逐漸溶為一體,民間藝術互相取長補短,因而形成了獨特的花燈藝術。如今,花燈音樂中有的曲調似同江西採茶調和安徽花鼓燈,這就是外來優秀民間藝術與本地民間藝術溶和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