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主席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
國民政府主席即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設置於1925年7月1日,終止於1948年5月20日中華民國正式行憲后。國民政府主席隸屬國民政府委員會。1925年至1928年的國民政府主席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1928年10月宣布進入訓政時期,國民政府主席的權力增加,變成領袖制。不過一般說來,其職權因人而異。1937年-1945年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中國處於戰時政治體制,實際最高領導人則普遍認為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1948年行憲之後,國民政府主席一職由中華民國總統取代。
國民政府主席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最高領導人,全名為 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設置於1925年7月1日,終止於1948年5月20日中華民國正式行憲后。
1925年7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正式成立,國民政府委員會也同時運作。至1926年止,該委員會約略架構為設主席一名,委員若干人,該委員均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選任。之後,再由委員中互推主席一人,常務委員5人。1927年3月,國民政府組織法第一次修正,廢除主席,設常務委員。
1927年4月18日-1927年9月20日寧漢分裂。武漢與南京兩地均設國民政府。在武漢方面,該委員會廢除主席,而在蔣中正主導的南京國民政府方面,除了常務委員增為7名外,其餘選任制度均與武漢國民政府相同,而汪精衛、譚延闓、宋子文更是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兼南京國民政府常務委員。這種混亂情形直到1927年9月20日新南京國民政府啟動、武漢國民政府停止運作才結束。
蔣中正
雖說法令明定國民政府委員會擁有中國國政決策權,不過一般來說,蔣中正擔任主席期間,國民政府委員會之職能通常較為廣泛。事實上,1932年-1945年,蔣中正一直是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陸海空三軍總司令職務來行使中華民國元首統帥權力,而1932年-1943年間曾擔任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的林森僅是名義上的虛位元首,1943年後又因蔣中正重新兼任國民政府主席該職務又使其變成實權元首。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離任時間 | 備註 |
胡漢民 | 中國國民黨 | 1927年4月18日 | 1928年2月7日 | 4月,蔣介石在南京另設“中央政治會議”,以胡漢民為主席。1935年12月7日至1936年5月12日尚在法國的胡漢民被國民黨五屆一中全會選為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 |
譚延闓 | 中國國民黨 | 1928年2月7日 | 1928年10月10日 | 中國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在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改組國民政府等議案,並恢復主席制,由常務委員中推定 |
蔣中正 | 中國國民黨 | 1928年10月10日 | 1931年12月15日 | 蔣介石在各方壓力之下被迫宣布下野,辭去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及陸海空軍總司令等職 |
林森 | 中國國民黨 | 1931年12月15日 | 1943年8月1日 | 12月26日,南京國民政府改組為合議制,由林森任國民政府主席至1943年病逝 |
蔣中正 | 中國國民黨 | 1943年6月1日 | 1948年5月20日 | 以行政院長職代林森為主席。至第一屆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國民政府主席一職正式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