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倒甑

敗醬科敗醬屬植物

攀倒甑(學名:Patrinia villosa)是敗醬科敗醬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50-100(120)厘米;地下根狀莖長而橫走,偶在地表匍匐生長;莖密被白色倒生粗毛或僅沿二葉柄相連的側面具縱列倒生短粗伏毛,有時幾無毛。基生葉叢生,葉片卵形、寬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由聚傘花序組成頂生圓錐花序或傘房花序,分枝達5-6級,花序梗密被長粗糙毛或僅二縱列粗糙毛。瘦果倒卵形,與宿存增大苞片貼生。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分佈於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台灣、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和四川。生長於海拔(50-)400-1500(-2000)米的山地林下、林緣或灌叢中、草叢中。

該種根莖及根有陳腐臭味,為消炎利尿葯,全草藥用與敗醬相同。民間常以嫩苗作蔬菜食用,也作豬飼料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00 (120) 厘米;葉片長4-10 (-25) 厘米,寬2-5 (-18) 厘米,先端漸尖,邊緣具粗鈍齒,基部楔形下延,不分裂或大頭羽狀深裂,常有1-2(有3-4)對生裂片,葉柄較葉片稍長;莖生葉對生,與基生葉同形,或菱狀卵形,先端尾狀漸尖或漸尖,基部楔形下延,邊緣具粗齒,上部葉較窄小,常不分裂,上面均鮮綠色或濃綠色,背面綠白色,兩面被糙伏毛或近無毛;葉柄長1-3厘米,上部葉漸近無柄。由聚傘花序組成頂生圓錐花序或傘房花序,分枝達5-6級,花序梗密被長粗糙毛或僅二縱列粗糙毛;總苞葉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或線形;花萼小,萼齒5,淺波狀或淺鈍裂狀,長0.3-0.5毫米,被短糙毛,有時疏生腺毛;花冠鐘形,白色,5深裂,裂片不等形,卵形、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 (0.75-) 1.25-2毫米,寬1.1-1.65 (-1.75) 毫米,蜜囊頂端的裂片常較大,冠筒常比裂片稍長,長1.5-2.25 (-2.6) 毫米,寬1.7-2.3毫米,內面有長柔毛,筒基部一側稍囊腫;雄蕊4,伸出;子房下位,花柱較雄蕊稍短。瘦果倒卵形,與宿存增大苞片貼生;果苞倒卵形、卵形、倒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有時圓形,長 (2.8-) 4-5.5 (-6.5) 毫米,寬 (2.5-) 4-5.5 (-8) 毫米,頂端鈍圓,不分裂或微3裂,基部楔形或鈍,網脈明顯,具主脈2條,極少有3條的,下面中部2主脈內有微糙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 (50-) 400-1500 (-2000) 米的山地林下、林緣或灌叢中、草叢中。

分佈範圍


產台灣、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和四川。分佈於日本。

主要價值


本種根莖及根有陳腐臭味,為消炎利尿葯,全草藥用與敗醬 P.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Trev. 相同。民間常以嫩苗作蔬菜食用,也作豬飼料用。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敗醬,善排膿破血,故仲景治癰,及古方婦人科皆用之。乃易得之物,而後人不知用,蓋未遇識者耳。
2.《本草正義》:此草有陳腐氣,故以敗醬得名。能清熱泄結,利水消腫,破瘀排膿。惟宜於實熱之體。《本經》、《別錄》、《藥性論》、《日華子》諸書所載,無一非實熱瘀滯之症。惟產後諸痛,當以瘀露作痛者為宜。而瀕湖所引《別錄》,竟作產後疾痛;《大明本草》又以產後諸病渾言之,則流弊良多,不可不知所辨別者也。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
1.《吳普本草》:敗醬,似桔梗,其臭如敗豆醬。
2.《名醫別錄》:敗醬,生江夏川穀。八月采根,曬乾。
3.陶弘景:敗醬,出近道,葉似豨薟,根形似茈胡。
4.《唐本草》:敗醬,不出近道,多生崗嶺間,葉似水莨及薇銜,叢生,花黃,根紫作陳醬色;其葉殊不似豨薟也。
【畲葯】苦苴,苦菜:全草治療闌尾炎,腸熱便秘《民族葯志二》。【壯葯】把蓋蘭:根治療黃疸型肝炎,疔疽癤腫,蛇傷引起的局部潰爛《民族葯志二》。【傣葯】帕哄:根治小兒抽風《滇葯錄》。【土家葯】炮子筒(pao zi tong):全草治奶癰,皰癰瘡毒,鬱氣病《土家葯》。
根狀莖、帶根全草(敗醬):苦、辛,涼。清熱利濕,解毒排膿,活血祛痰。用於肝炎,目赤紅腫,泄瀉,腸癰,產後瘀滯腹痛,癰腫疔瘡。

藥理作用

1.鎮靜作用:曾報道、東北產黃芪敗醬有鎮靜作用,並認為其中所含皂甙為其有效成分。近年進一步研究證明黃花敗醬的乙醇浸膏或揮髮油口服,對小鼠都有明顯鎮靜作用,且能增強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而蒸去揮髮油的藥渣浸膏和總皂甙都鎮靜作用。在揮髮油中主要起作用的是敗醬烯和異敗醬烯,異戊酸無鎮靜作用。敗醬的鎮靜作用比同屬植物纈草強一倍以上。
2.抗菌作用:敗醬浸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類白喉桿菌、肺炎桿菌、炭疽桿菌破傷風桿菌則無作用。白花敗醬全草的水煎液在雞胚內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亦不明顯。
3.其他作用:敗醬有促進肝細胞再生,防止肝細胞變性的作用。是否與其所含墩果酸有關,值得探討。因為齊墩果酸對肝臟有保護作用。敗醬根熱水提取物500μg/ml對人子宮頸癌細胞的抑制率為100%,而對正常細胞則反有促進增殖的作用。
4.抗癌作用:敗醬根的熱水提取物腹腔注射給荷瘤小鼠(肉瘤-180)抑制癌細胞生長率為57.4%。

中藥化學成分

白花幾醬根、根莖含白花敗醬甙(villoside),馬錢子甙(lo-ganin),莫羅忍冬甙(morroniside)。全草含白花敗醬醇(vil-losol),白花敗醬醇甙(villosolside)齊墩果酸,棕櫚酸(palmitic acid),還含肌醇(inositol)。
【採收和儲藏】野生者夏、秋季採挖,栽培者可在當年開花前採收。洗凈,曬乾。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種子繁殖:春季3、4月在寬1m的苗床播種,條播,覆土0.5-1cm,播種后保持土壤濕潤,約半個月左右出苗,出苗后當苗高3-6cm時可間苗1次,5月或6月初可移植大田。分株繁殖:4-5月挖取老株,或將老株四周自生的幼苗掘起進行移栽。行距為30-40cm,株距為25-30cm,每穴栽苗2-3株。
田間管理生長期間可施糞肥2-3次。

炮製方法


敗醬草炭:取敗醬草,置鍋內,用中火炒至黑色,噴淋少許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涼透。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白花敗醬 根莖短,長約至10cm,有的具細長的匍匐莖,斷面無棕色“木心”;莖光滑,直徑可達1.1cm,完整葉卵形或長橢圓形,不裂或基部具1對小裂片;花白色;苞片膜質,多具2條主脈。
顯微鑒別根莖橫切面:(2)白花敗醬 木質部中無薄壁細胞環帶;髓部大;本呂薄壁細胞不含澱粉粒,草酸鈣簇晶少見。

中藥化學鑒定


理化鑒別(1)取本品粉末1g,加節餾水10ml,水浴加熱10min,濾過。濾液置試管中,密塞,強烈振搖1min。黃花敗醬泡沫15min消失,白花敗醬泡沫很快消失。(檢查皂甙)
(2)取本品甲醇提取液1ml,范干,以1ml冰醋酸溶解殘渣,加1ml醋酐-濃硫酸(19:1),混勻,稍加熱。黃花敗醬由黃變為紫紅色,白花敗醬由黃綠變為紫紅色。(檢查三萜皂甙)
(3)取本品甲醇提取液數滴,點於白磁板上,滴加10%香莢蘭醛濃硫酸溶液數滴。黃花敗醬顯藍紫色,白花敗醬顯黃棕色。(檢查押髮油)

葯毒理學


給小鼠灌服黃花敗醬干浸膏24g(生葯)/KG;觀察48小時,未見不良反應。黃花龍芽精分別以320MG/KG、600MG/KG、1200MG/KG,即相當於人用量的400、700和1500倍,喂飼小鼠7日,未見異常。黃花敗醬醇浸膏30g/kg,灌服,對小鼠有輕度呼吸抑制和輕度致瀉作用。

藥物應用鑒別


魚腥草敗醬草、紅藤,為清熱解毒之品,消癰散結涼血力強,為治內癰專葯。其不同之處,以應用部位來說,魚腥草多用治肺癰,敗醬草多用於腸癰,紅藤多用於腸癰及乳癰。另外,敗醬草與紅藤還常用治婦女產後瘀血腹痛及痛經等證。

別名


攀倒甑(本草圖經、植物名實圖考)白花敗醬(中國高等植物圖鑑),毛敗醬(台灣植物志),敗醬(浙江藥用植物志),苦齋(福建閩西、江西遂川、四川長壽),胭脂麻(四川瀘縣),苦菜(浙江、江西大余、湖北),萌菜(浙江普陀、樂清),苦齋草(廣東大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