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亦署馬建中,字而成,號龍石、借山翁、漱古軒主。祖籍中國西安碑林旁隅,出生於中醫世家,旅居粵港,現居北京。

個人簡介


馬行之,著名醫、易、道、禪傳統文化學者,中國書法養生首席專家,書法家、畫家、詩人、作家。國家文化部藝術鑒評委員,中國民間藝術品評估委員,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養生院院長。其書法創作以古象形文字為基,自然萬象為意,傳統諸師為行,當代諸家為悟,創立了中國書法養生學體系。

學術


受中醫世家傳承,幼時即習《藥性賦》,誦《湯頭歌》,稍長隨家祖懸壺濟世,抄方診疾。精心致力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數十年,並赴多國講學,弘揚中華文化。
其中醫著述有“白話全譯本草綱目-全四卷”、“白話通解黃帝內經-全五卷-世圖版”、“中國自然療法叢書”、“傑世堂醫案”“馬氏懸壺集粹”“馬氏四科全書”“對症備要”等;易學著述有“易學釋玄”、“大道行徑”等;並創立了中國書法養生理論體系,著有“中國書法養生學”和“中國書法養生(附光碟)”等著作。
其書法創作以古象形文字為基,自然萬象為意,傳統諸師為行,當代諸家為悟,化天地之神氣,人間之瑞氣,萬物之靈氣,創立了意象形篆及養生書法新體。其繪畫以心、意、形、法獨步其道。其創作忌寫唐詩宋詞等句式,出口成章,即吟落句,因人賦詩,感氣臻聯,落筆聞掌。出版有“書法古意新觀”、“行之書畫作品”、“跨越千年行之真品”等;其作品獨創性極強,為首位華人獲批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辦展者;多次在海外和內地展覽,被國內外專家、學者、政要及藏友和眾多博物館院收藏。

書法藝術


意象書法簡略

書法藝術的本質構成,和其他所有藝術一樣,都離不開客體與主體兩大方面內容,前者是藝術的軀體,後者是藝術的靈魂,兩者相輔相承,缺一不可。軀體的健壯要靠時代的濡養,主體的發展要靠靈魂的升華。同時就萌生了汲傳統文化陰陽五行之精,溶天地、人體、物體造化之形;漱人體大腦、四肢、百骸之意;衍自然、生髮、平衡之道的思想來。
中國書法藝術是中國特有的社會事物形象——方塊漢字造型形象為反映對象。由於藝術內容的客體部分總是取決於它反映對象,所以反映對象已經確定,我們就會清楚地看出,中國書法藝術在客體方面的內容,是書法家再塑造的漢字造型形象。對一門藝術來說,放映對象提供的僅是原始素材,它如果不經藝術家的“再塑造”,就永遠是遊離藝術宮殿之外的原始素材,不能成為藝術宮殿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意象書法《好》
意象書法《好》
行之先生在創作中認為:先扎穩象形文字和古文化的根(甲骨、摩崖、古籀、石鼓、金文等),再連接其間的形和意為線,以根為基,以意促形,揉入中國文化精深的養分(不只是書法本身的),順應大自然和歷史發展趨勢,弘揚中國書法的新理念。
書法家的審美意識,也就是書法家藝術的主題內容。具體包括審美理想、審美傾向、審美趣味、審美情感等,而不是什麼政治意識、倫理意識等。在中國書法藝術領域裡,其客體與主體是相輔相承,共存並處的。康有為先生在《書鏡》里所提到的“形學”,亦指書法是漢字的塑形。既是“形學”,它能物化的東西,必然不能是太具體,太朗晰的東西。正是由於“形學”的獨到之處,使中國書法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使人們欣賞書法之時,不用太刻意的去認,而要自然地去“悟”,“悟”出書品真味,“悟”出一個書法國際化的新天地。
在書寫工具獨特魅力的中國書法中,用羊毫、狼毫、兼毫做成的錐形筆,記述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和幾千年的書法藝術史。在濃墨、淡墨與潔白的宣紙間相得益彰,再鈐上朱紅印文,奏出了一曲絕妙的交響。行之先生的書法中濃墨淡墨有著各自的魄力與神采,濃淡疏密有致,運用得體,如自然天成。從創作意識上說,書法線條唯我獨尊,不懈旁騖,這就是書法的魅力。行之先生在書法線條的質量上要求極高,在運用中,時疾時頓,丰姿多采,變化萬千。當然在用多變的線條,則是依據這些線條所形成的結構,卻不必都是標準化的文字結構,而是具有個性,富於獨特價值的布局。書法的揮寫過程是一次性的、不可逆的,那麼它的基本構成元素就是持續的線條行進,而線律、起伏節奏,線形、運動方向,線質、內涵的充沛與否,必然是結構賴以生存的根本。

書法養生簡略

中國養生學,道、儒、釋三足鼎立,儘管三家養生法各有偏倚,但有一點是他們同時具備的,那就是中國書法養生的內容。
書法養生就是以傳統的中華文化和中華藝術的淵源為根本,用毛筆作為寫煉工具,以中醫相關理論為指導,攝入其精微營養以互補融滲,遵循書法養生法則,追求“天人合一”思想,努力推動人體的平衡協調。以達到文(字)美體健,祛病延,同時也起到預防疾病,即中醫典籍所講“上工治未病”之目的。
著作
著作
書法養生寫練姿勢大方自然、隨心所欲,沒有苛刻要求,只求正姿、舒暢自如即可。書寫時要求在案前雙腳踏實,間距與肩同寬,右手執筆自然空垂相應。舌頂上齶,沉肩松腰胯,雙膝微曲,十趾抓地,調整心緒,排除雜念,微閉雙目,收腹暢氣(習氣功者可提百會,沉丹田)。根不能動,身體先前後、再左右微搖狀數分鐘,即可開寫。執筆和書寫方法亦為枕腕、懸腕、提腕、和擫、壓、鉤、格、抵五字執筆法及行筆、轉指、導送、中鋒、側鋒、裹鋒、逆鋒及永字八法等。
著作
著作
書法養生本身就是一個自始至終的練氣過程,在書寫前準備時就要放鬆體態,調節呼吸,納新氣,吐濁氣,平靜呼吸。在書寫中亦是行正氣,驅邪氣,調理陰陽五行之氣。隨著書寫節奏的變化,輕重緩急躍然紙上,亦自然地對人體氣機進行著調節,使體內陰陽得以升清降濁,心腎得以相交相濟,臟腑經絡等得以正常運行。氣本身除受先天稟受之外,在後天也得以充養,除攝取自然界的各種食物、水、陽光和空氣,即天地之氣外,書法練氣的過程亦是最好的煉養。
著作
著作

作品賞析


書法

馬行之
馬行之
龍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君子見飲酒而不醜
君子見飲酒而不醜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繪畫

出污不染鴨先知(1989年)
出污不染鴨先知(1989年)
花雨仕女(1994年)
花雨仕女(1994年)
雙馬圖(1990年)
雙馬圖(1990年)
馬行之
馬行之
小品(1998年)
小品(1998年)
馬行之
馬行之
山水(1984年)
山水(1984年)
為世圖版《白話本草綱目》繪製封皮(1998年)
為世圖版《白話本草綱目》繪製封皮(1998年)
雙棲(2002年)
雙棲(2002年)
雙棲(2002年) 
依偎(1986年)
依偎(1986年)
馬行之
馬行之
屈子行吟(1994年)
屈子行吟(1994年)

活動掠影


北大學術會議
北大學術會議
馬行之
馬行之
亞洲藝術古董展(香港)
亞洲藝術古董展(香港)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演講
演講
藝術活動剪裁
藝術活動剪裁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
馬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