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狀高積雲

自然

莢狀高積雲通常由引力波形成。包括山脈在內的一些地貌阻礙了空氣流動,在沿山體一側向下移動過程中,空氣往往顯得過於“衝動”隨後又被彈起。空氣會在短暫時間內上演類似震蕩,隨著上升氣體逐漸冷卻,引力波向上部分便形成了雲。

簡介


莢狀高積雲(Altocumulus lenticularis,ACSL),與莢狀層積雲、莢狀卷積雲同屬莢狀雲。它是一種高層小卷積雲現象,是正常的大氣現象,不過有時候會被誤會為飛碟或不明飛行物體,所以亦俗稱“飛碟雲”。
莢狀高積雲
莢狀高積雲

自然景觀


莢狀高積雲是自然界的一個奇觀。雲體形如透鏡或豆莢,中間厚邊緣薄,雲體中間呈暗灰色,邊緣呈白色,輪廓分明,一般呈豆莢或橢圓形,弧立分散在天空。有時候,多個橢圓形雲一同出現,在外觀上給人一種好似一堆飛碟的感覺。在莢狀高積雲邊緣,有時也會出現明亮的色彩,被稱之為“虹彩”。每當莢狀雲遮擋日、月光線時,即出現美麗的“虹彩”。
莢狀高積雲與雨幡洞雲滾軸雲乳狀雲帽子云波浪雲等合稱為十大奇異的雲彩景觀。

形成條件


莢狀高積雲
莢狀高積雲
英文名:Lenticular cloud)是一種雲形,以透鏡形狀出現在高空,通常形成於順風的右側。按照種類分為:莢狀層積雲(Stratocumulus lenticularis,SCSL),莢狀高積雲(Altocumulus lenticularis,ACSL),莢狀卷積雲(Cirrocumulus lenticularis,CCSL)。當穩定的潮濕空氣在山區或山脈間流動時,一系列大型的背風波就可能在順風方向形成。如果溫度在波峰處下降或低於露點,空氣中的水分就會凝結,形成莢狀雲。由於潮濕的空氣會流向谷底形成槽波,雲就會蒸發成水蒸氣。在某些情況下,一連串的莢狀雲會像洪峰一樣連續的波,形成所謂的“波雲”。“波系統”造成大規模的空氣立式流動,並可能產生足夠的水蒸氣凝結造成降水。這種雲經常被人們誤認成為不明飛行物,因為這些雲平滑的外觀十分類似飛碟。有時,莢狀雲的邊緣會出現亮麗的顏色。

形成過程


莢狀高積雲
莢狀高積雲
引力波
除了地貌外,其它一些物體也會導致莢狀雲形成,但如果這個“減速帶”處於更加孤立的狀態,例如只是一個單一的山脈,便會形成外形類似不明飛行物的橢圓形雲。
氣流
莢狀高積雲形成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大氣中局部上升氣流和下降氣流匯合而成所致。當氣流上升時,因絕熱冷卻形成雲,如果遇到下沉氣流,其邊緣部分因下沉氣流增溫,使雲滴蒸發變薄,呈豆莢狀。

專家觀點


莢狀高積雲
莢狀高積雲
莢狀雲通常由引力波形成,有時被誤認為不明飛行物,被很多人戲稱為“UFO雲”。物理學家帕特里克·庄利用減震器形象地描述了引力波。如在駕駛時穿過一個減速帶,汽車自然會在非常短暫的時間內上下顛簸。由於地球引力的存在,汽車會向下移動,在此之後,懸架上的彈簧又將汽車彈起。
就莢狀雲來說,充當減速帶的通常是包括山脈在內的一些地貌,它們阻礙了空氣流動。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物理學家丹尼爾·布里德說:“雲出現在振動幅度最大的區域。”
除了地貌這個減速帶外,其它一些減速帶也會導致莢狀雲形成,例如較高的雷雨雲。由於經常在山脈順風面形成,莢狀雲又被稱之為“背風雲”、“波浪雲”或者“背風波浪雲”。山脈能夠形成一系列長波浪雲,但如果這個減速帶處於更加孤立的狀態,例如只是一個單一的山脈,便會形成外形類似不明飛行物的橢圓形雲。

發現案例


英國

北京時間2011年12月26日,英國西約克郡上空出現怪雲,外形酷似不明飛行物,因此也被很多人戲稱為“UFO雲”。實際上,UFO雲是莢狀高積雲,通常在喜馬拉雅山、安第斯山脈落基山脈上空出現,在英國較為罕見。

南極

2013年11月24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在南極洲迪斯卡弗里火山上空拍攝到莢狀高積雲的照片。

中國

2014年8月5日,疑似飛碟狀物體出現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上空。其實,這個酷似UFO的景象只是大自然和人們開的一個小玩笑。當冷空氣穿過山嶺地帶時,很容易形成這樣的雲團——莢狀高積雲。

觀測與指示性意義


莢狀高積雲對天氣具有很好的指示性,比如農諺中常說的“天上瓦片雲,地上曬死人”、“天上魚莢,找水泡茶”等形象的比喻來表明莢狀高積雲對天氣演變的指示意義。
不過具體問題還是要具體分析,在觀測莢狀高積雲時,除了要注意它出現在什麼場合、什麼條件下,還要具體地分析當時的天氣背景、環流形勢和影響系統,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便需要注意:
(1)不同氣團內莢狀高積雲的指示性:經驗表明,莢狀高積雲在暖區內出現,預示著未來1~2天內將由好(無雨)轉壞;在冷區出現,預示著天氣將由壞轉好,並繼續晴好。
(2)天氣系統不同,莢狀高積雲的指示性也不同。例如渦旋雲系外圍、颱風外圍、冷鋒前沿暖區內,均可有莢狀高積雲出現,但要正確判斷其指示性意義,必須結合當時天氣背景、環流形勢綜合分析。
(3)觀測地點所處天氣系統部位不同,莢狀高積雲的指示性也不同。例如:莢狀高積雲出現在系統雲入侵之後,則預示將有晴好天氣;反之出現在系統雲入侵之前,則往往預示未來天氣要轉壞。
(4)不同高度的莢狀高積雲表明中層大氣穩定度很差且不一致,往往表明不同層次有影響系統(例如高空槽)的疊加,易造成對流天氣。
要想正確地掌握莢狀高積雲的指示性特徵,不強求簡單的統計特徵,更要以此為線索著重分析產生莢狀高積雲的環流背景和天氣系統,並據此尋求規律,對預報才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