鞀鼓

鞀鼓

鞀(táo)鼓,非常古老的中國樂器。長柄,鼓身兩旁綴靈活小耳,執柄搖動時,兩耳雙面擊鼓作響。俗稱“撥浪鼓”。

解析


鞀鼓,即“鞀”。搖奏膜鳴樂器小鼓下端設一手柄,鼓的兩側有繩槌,繩端系木丸,搖動手柄,兩耳槌甩擊鼓面發音,俗稱“兩耳鼓”、“播浪鼓”、“搖鼓兒”、“梢子”。有的鞀鼓由兩至四個迭置於一根手柄,故也稱“串鼓兒”。鞀多在歷代宮廷採用,民間也廣為流傳。
《詩·周頌·豐年》:“應田縣鼓,磬鞀柷圉。”
《新唐書·禮樂志十一》:“四曰革:為雷鼓,為靈鼓,為路鼓,皆有鞀,為建鼓為鞀鼓,為縣鼓,為節鼓,為拊,為相。”
《通典·樂六》:“鞀二,浮鼓二。”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樂器門》:“鞀鼓,小鼓有柄,音桃。”

鞀的起源

鞀的起源有三說。
一,黃帝造鼙說。
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武備》:“鼙,《內經》曰玄女請帝制鼓、鼙,以當雷霆,是則黃帝制之,以伐蚩尤也。”
二、倕造鼙、鞀說。
《呂氏春秋·古樂》:“帝嚳命咸黑作為聲歌”,“有倕作為鼙、鼙、鍾、磬,吹苓、管、塤、篪、鞀、椎鍾。”
三、禹作鞀說。
明·張岱《夜航船·禮樂部·律呂》:“禹作鞀等小鼓。”

鞀的傳習

由宮廷樂師之一的小師來掌教鞀鼓的演奏規範。
《周禮·春官·小師》:“小師掌教鼓、鞀、柷、敔。”鄭玄註:“鞀如鼓而小,持其柄搖之,旁耳還自擊。”

形制和分類


漢代以前就有多種形制。
一、依鼓體大小來分:形體大者稱“麻”或“鞞”;形體小者稱“料”。
二、依鼓體數量來分:有單鼓體、雙鼓體或多鼓體串集於一柄者。如“單鞀”、“雙鞀”、“雷鞀”(有四個鼓體,八個鼓面)、“靈鞀”(有三個鼓體,六個鼓面)、“路鞀”(有兩個鼓體,四個鼓面)、民間“連鞀鼓”(有五個鼓體串在一起)等。
三、以鼓體與其它樂器的組合看,明清時期,有鞀與小鉦串於一柄者,俗稱“驚閨”。
四、依鼓體彩繪紋飾的不同來分:有元代的“花腔梢子鼓”、“日月金鞚梢子鼓”等。
五、依繩槌的數量,有每個鞀鼓單根繩槌,或左右兩邊都有繩槌的鞀鼓。

歷史


一、夏時代,鞀還被用於告誡程序,禹作規定,有申冤彈劾者,則擊鞀。
二、周代宮廷已用於禮樂中,鞀而位置設在編鐘兩側。
《儀禮·大射》:“鞀倚於頌磬兩紘。”鄭玄註:“鞀,如鼓而小,有柄。賓至搖之,以奏樂也。紘,編磬繩也。設鞀於磬西,倚於紘也。”由小師掌教。
三、是祭祀天地,享鬼神的重要樂器。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樂,圜鍾為宮,黃鐘為角,大蔟為征,姑洗為羽,靁鼓、靁鞀。孤竹之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舞。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
四、在宮廷儀禮、燕饗中,常奏鞀鼓作為歌唱的終止節奏。天子賜樂給伯爵、子爵、男爵等貴族時,則命專人擊鞀為征。
禮記·王制》:“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將之,賜伯、子、男樂,則以鞀將之。”鄭玄註:“將,謂之節樂。”孔贏達正義:“將,行也,謂執以行命之,柷、鞀皆以節樂者。”“鞀如小鼓,長柄,旁有耳,搖之,使自擊。柷之節樂於一曲之始,其事寬成,所以將諸侯之命;鞀所以節一唱之終,其事狹,故以將伯、子、男之命。”
五、後世宮廷祭祀音樂中,鞀常被用於音樂的開始與終結時。
宋·陳暘《樂書·雅部·革之屬》:“景佑中,太宗詔太常,凡祀天神、地祗、享宗廟,宮架每奏降神四曲,送神一曲:先播鞀,次鳴柷、次擊散鼓,”“凡樂終,播鞀、戛敔,散鼓相間三擊而止。”
六、明清時期,鞀被作為應和樂器。
《清續文獻通考·樂八》:“鞀鼓為應聲樂器,鼓徑六寸二分,鼓高二寸六分,執其柄,播而發聲。”
七、鞀也用於宗教法事中的應用。
八、“日月鼓”用于軍事信號,擊鞀來節制鼓聲,調整軍陣或壯軍威。
《握奇經·鞀鼓》:“行伍交錯整在鞀音。”
《新唐書·禮樂志六》:“吹大角三通,中軍將各以鞞令鼓,二軍俱擊鼓。”
明·何良臣《紀陣·技用》:“軍中響器,則有銅鼓、鼛鼓、鞀鼓、鼉鼓之類,用雖不同,大抵大抵壯逢隆之勢,彰震天之威。”
九、鞀鼓在刑事訴訟中的應用。
宋·陳暘《樂書·雅部·革之屬》:“鬻子曰:禹之治天下也,縣五聲以聽,曰語寡人以獄訟者,揮鞀。由是觀之,欲誡者必播鞀鼓矣。蓋鞀兆奏鼓者也。”
十、鞀曾被用於社火廟會場合,是小販伴叫賣的響器之一。
《清史稿·孝義二》:“天成行經村聚,轍播鞀,作鄉語大呼。”
鞀曾流傳於古代西域、日本、朝鮮越南等國。

現代鞀鼓


現今的鞀鼓,長柄的搖鼓,俗稱“撥浪鼓”。鞀鼓藏語稱“達瑪如”,與金剛金剛鈴一樣,均為修密法者的隨身法器。使用時,手握中間凹處,搖擺出聲。鞀鼓可以用多種質地的材料製作,鼓面多以牛皮或羊皮蒙制而成,鼓架多用頭顱骨、木料、象牙作成,鼓面蒙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