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天下第一菜的結果 展開

天下第一菜

傳統名菜

天下第一菜又名蝦仁鍋巴,亦叫平地一聲雷,是江蘇省無錫市的傳統名菜。

通常是把雞湯加蝦仁等輔料,煮成汁湯后盛進碗中;另將油炸至鬆脆的鍋巴放於另一碗中。同時上桌,將滾熱的鮮湯澆到滾熱的鍋巴上,製作而成。成菜后,雞、蝦、香菇味美,西紅柿色艷,鍋巴味香。

菜品歷史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名聲雖響,但歷史卻並不長。提起它的誕生,就不能不提到陳果夫
1933年,陳果夫被國民政府任命為江蘇省政府主席,公事之餘,對江蘇的飲食烹飪很感興趣。當時“蘇菜”雖在全國有一定的名氣,但沒有形成體系。1934年,在鎮江舉辦了一個“全省物品展覽會”。會後,陳果夫下令全省各縣先自行選擇、確定本縣最為味美質佳、素負盛名、且有地方特色的菜肴,作為“縣菜”向省里推薦。陳果夫帶著一些飲食烹飪專家與名人,對呈報的幾百種“縣菜”進行了半個多月的考評、分析、比較、選擇,最終確定了30餘種菜肴作為標準的“江蘇菜”。
在這次評選過程中,陳果夫想起了他早年配合西紅柿、鍋巴、蝦仁與神仙雞為一菜的嘗試,便將設想提了出來,最後試製成功一道新式菜肴。開初,這道菜沒有正式名稱,俗稱“平地一聲雷”。陳果夫聽了不滿意,他認為此菜盡善盡美,又產生於鎮江。鎮江山水中有“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與“天下第一泉”(中冷泉),何不將此菜取名“天下第一菜”呢?菜名就此定了下來,陳果夫又專門寫了一篇《天下第一菜頌》。
“天下第一菜”誕生以後,由於它的諸多優點,迅速傳遍大江南北甚至海外。

製作方法


做法一
食材:
鍋巴100克、大蝦仁200克、熟雞絲100克、番茄醬100克。
做法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
1.蝦仁治凈,加干澱粉、鹽、雞清湯攪至上勁。
2.雞清湯燒開,下蝦仁、熟雞絲、料酒、白糖、味精、番茄醬燒開,用水澱粉勾芡,淋入香油成滷汁。
3.鍋巴下7成熱油中炸脆,撈出裝盤,再淋一勺熱油后迅即倒入滷汁即成。
做法二
食材:
鍋巴、蝦仁、五柳、酸甜汁、姜米、蔥段、花生油、鹽。
做法
1.將蝦仁處理好,洗凈,瀝干水分備用。
2.開鑊下油,炒香姜米、蔥段,放入鮮蝦繼續爆炒,加入酸甜汁、五柳,把蝦煮至熟,調味,倒在燒熱的鍋巴上便可。

菜品特色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是由金黃的鍋巴、白色的筍絲、粉紅的蝦仁、鮮紅的茄汁、棕色的香菇丁,再配上各色的什錦組成。
成菜具有滷汁鮮紅、鍋巴金黃、酥鬆香脆、酸甜咸鮮合一等特點。

食用須知


營養價值

天下第一菜這道菜中,澱粉、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俱全,有飯、有菜、有湯,真可謂營養均衡全面。

食用功效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
蝦仁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
鍋巴,又稱飯焦,屬家常食物。中醫認為,鍋巴利於消化,有導滯、止瀉等功效。

傳說典故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
據傳,乾隆七下江南時,一日微服私訪,因感到腹中飢餓,便來到蘇錫之間的一家小店用餐。因夜色已沉,廚房裡只有些殘羹剩飯,店家急中生智,把米飯鍋焦黃的糊底鏟了下來,掰成塊狀入盤,把白天剩下的燴蝦仁兒、炒雞絲和一碗雞湯煮沸,向上一澆,隨著吱吱的響聲,米香與雞湯的香味彌散開來。乾隆帝吃后,覺得這款湯汁紅亮、鍋巴金黃、味道鮮美的菜遠勝於宮廷御筵,於是大為讚賞。
1933年,時任江蘇省主席的陳果夫打算請客,為不事鋪張,便想出了一個主意:事先叮囑各地來賓必須分別攜帶本鄉一個名菜。於是,蘇州的魢肺湯、江陰的河豚、無錫的脆鱔和肉骨頭、常熟的醬雞、松江的四腮鱸等全省各種名菜紛紛到“席”,統統報到。而這一天,陳果夫自己帶來的私房菜,也是他家自己發明的一道菜———番茄鍋巴湯。結果飯後,這道菜被評為“天下第一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