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靖安鄉的結果 展開

靖安鄉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轄鄉

靖安鄉,隸屬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地處甘州區北部,東靠張掖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示範區,南、西依黑河沿岸,北接合黎山。轄區面積26.39平方千米。2020年,靖安鄉常住人口4015人。

1953年,建鄉。1970年,復為靖安公社。1983年,改為靖安鄉。截至2020年6月,靖安鄉轄4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靖平村。

2018年,靖安鄉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歷史沿革


1953年,建鄉。
1961年,設立靖安公社。
1967年,改為躍進公社。
1970年,復為靖安公社。
1983年,改為靖安鄉。

地理環境


靖安鄉地處甘肅省甘州區北20公里處,北靠合黎山,南依黑河沿岸,地勢平坦,光熱、水利資源豐富。靖安鄉轄4個行政村,39個生產合作社,1870戶,7495人,行政區域面積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609畝,人均佔有耕地1.5畝。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靖安鄉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靖安鄉
2003年靖安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5359.62萬元,其中農業經濟總收入3058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6380萬元。財政收入完成了2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09元。

地形地貌

靖安鄉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地形分為西部和南部的沖積平原,東部和北部的戈壁荒漠。

氣候

靖安鄉屬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多年平均氣溫7.3℃。無霜期年平均165天。年平均降水量131.7毫米。

水文

靖安鄉境內屬黑河水系,黑河自上堡村南入境,由南而北穿境而過。
靖安鄉位置
靖安鄉位置

位置境域

靖安鄉地處甘州區北部,東靠張掖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示範區,南、西依黑河沿岸,北接合黎山。轄區面積26.3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靖安鄉轄區總人口759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15人,城鎮化率10.7%。另有流動人口56人。總人口中,男性3795人,佔50%;女性3798人,佔50%;14歲以下1047人,佔13.8%;15~64歲5897人,佔77.7%;65歲以上649人,佔8.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577人,佔99.8%;有裕固、回、藏、土家、土家、蒙古6個少數民族,共16人,佔0.2%。人口出生率7.5‰,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1.5‰。
2018年,靖安鄉戶籍人口7135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靖安鄉常住人口4015人。

經濟


2011年,靖安鄉財政總收入156.2萬元,比上年增長12%。人均財政收入1702元,比上年增長27.6%。

農業

農業生產立足地域優勢,結構調整效果明顯,重點推進種子和草畜兩大產業。靖安鄉制種面積達到了1.3萬畝,其中玉米制種田1.25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64.7%,糧經比例調整到24:76;畜牧業初步形成了典型引路,全面推進的格局,養殖總量穩步增長,牛、羊、豬的飼養量分別達到了6356頭、16820隻和8363頭。養殖規模化、專業化水平顯著提高,投資3.5萬元扶持新建靖安十三社綜合養殖示範社,新開發建設兔兒壩養殖示範區一處,入區規模養殖戶5戶,其中養豬2戶,養羊1戶,養牛2戶。新發展陳世文千隻羊場、陳偉廷千口豬場等效益明顯的規模養殖戶156戶。畜牧業收入達到1340萬元,占靖安鄉人均純收入的比例達到38%以上。完成造林面積916畝,占任務的150%。
2011年,靖安鄉農業總產值2.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34元。
2011年,靖安鄉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生產糧食9354.2噸,人均1230千克、其中小麥1688.1噸,玉米7666.1噸。畜牧業以飼養牛、生豬、羊、家禽為主,牛飼養量5960頭,年末存欄2908頭;生豬飼養量5700頭,年末存欄1960頭;羊飼養量23110隻,年末存欄11986隻;家禽年飼養量240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2億元,占農業生產總值的46%。

工業

2011年,靖安鄉工業企業4家,職工480人,實現工業總產值3987萬元,比上年增長24.2%。
2018年,靖安鄉有工業企業3個。

商業

2011年末,靖安鄉商業網點44個,職工16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8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城鄉集市貿易年成交額36萬元。
2018年,靖安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金融

2011年,靖安鄉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23萬元,比上年增長18%。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2萬萬萬萬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各項貸款餘額0.9億元,比上年增長19%。

鄉鎮企業

靖安鄉共有企業及個體私營經濟194戶,從業人員1470人,工業總產值達6380萬元。萬金紙業、靖安磚廠和靖安包裝廠三戶支柱企業生產經營正常,經濟效益明顯。靖安鄉個體工商戶達到110戶,勞務輸出人數達1400餘人次。

文化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雙培雙帶活動統領農村黨建工作,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與經濟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選拔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47戶,培養黨員致富明星戶6戶,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帶頭人4名建成了高標準的雙培雙帶示範基地3處。廣泛開展了以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為主要內容的道德教育和以誠實守信、恪守信譽為主要內容的公民誠信教育,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發展經濟的環境日益寬鬆。

交通


靖安鄉境內有214縣道過境。

社會


基礎設施

1、水利工程建設不斷推進:圓滿完成了有本乾渠4.5公里、有本二支渠4.26公里和上堡支渠2.6公里的建設;新襯砌各類U型渠11.3公里;完成田間配套3390畝,新打機井5眼。
靖安鄉項目建設
靖安鄉項目建設
2、農電改造力度持續加大:新埋設地埋線5500米,使靖安鄉地埋線入戶率達到100%;改造和新架高壓線路4.2公里,新增變壓器4台,新增用電400伏安。3、小康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投資280萬元,建成了總建築面積達3300平方米的中心學校綜合教學樓,全面改善了靖安鄉的教育教學環境;多方爭取建成了水管站辦公大樓;積極鼓勵引導,建設小康商住樓3棟;新建和改建小康住宅82戶,靖安鄉新增小康住宅面積6470平方米。

社會事業

靖安鄉開展衛生整治集中宣傳活動
靖安鄉開展衛生整治集中宣傳活動
加大力度重視教育,穩步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育改革力度加大,靖安鄉四所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全部併入中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100%,年鞏固率達到98%;計生服務水平逐步提高,優生優育和文明風尚入入腦入心文化衛生事業蓬勃、發展,社會治安保持穩定,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無越級上訪和群眾集體上訪;土地、民政、廣播電視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卓有成效。

文體事業

1966年9月,靖安鄉建成廣播放大站,后改稱廣播電視站。
2011年末,靖安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4個;各類文化專業戶20戶;公共圖書室5個,藏書0.9萬冊。體育場2個,學校體育場1個,50%的村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有線電視用戶1128戶,“村村通”入戶率100%。
靖安鄉
靖安鄉

教育

2011年末,靖安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14人,專任教師12人;中心學校1所,在校生441人,專任教師3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在校生274人,專任教師3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靖安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7%。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靖安鄉有農業科技機構5個,農民專業科技服務組織5個,農業科技人員81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靖安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個,其中鄉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
靖安鄉圖片
靖安鄉圖片
診部(所)5個;病床20張,固定資產總值17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9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4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

社會保障

2011年,靖安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戶,人數7人,支出14112元,比上年增長20%;城市醫療救助45人次,共支出19.9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2戶,人數367人,支出33.3萬元,比上年增長20.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人,支出30862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靖安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25千米,鄉村通郵率達100%;征訂
靖安鄉的圖片
靖安鄉的圖片
報紙、期刊3500份(冊)。電信服務網點4個;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用戶1975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94%。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8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