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寨

建在溶洞上的山寨

犀牛寨位於重慶市武隆區土地鄉天生村,是大仙女山5A級旅遊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離“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實景演齣劇場4公里,距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5A級景區天生三橋5公里,背靠仙女湖。犀牛寨是保存最完整的傳統古村落,四面環山,綠地天成,植被茂密,槽型地勢,整個村落隱秘在峽谷森林間。青一色的土家族吊腳木樓依山而建,翹角飛檐,修竹掩映,流水潺潺,民風淳樸,恰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外桃源。在這裡,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特別是秋收時節,一片片金黃的稻田鑲嵌在天然綠地中,構成了犀牛寨最為優美秀麗的獨特景觀。

村落所在地為槽型地勢,傳統特色民居與所在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風光和諧統一,體現了古村落特有的原生態風貌,形成美景如畫、景色宜人的峽谷景觀。近10平方公里的村落內有溶洞(寨洞、犀牛洞、無底洞、泉口洞、黑漆洞)、石林、天生橋、迎客松、沿昌河、擎天一柱等景點。是休閑養生、旅遊度假、戶外運動、探險娛樂的絕佳之景,被譽為“人間凈土、生態福地”。

主要景觀


1.1.犀牛寨
犀牛寨及其他保留完整的古村落,包括:荊竹寨、雪峰寨、四合寨(懸崖上的古寨)等。犀牛寨四面環山,青一色的吊腳木樓依山而建,民風民俗十分純樸,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外桃源。飯後小憩,走進山野林間,眼前的山粗獷而冷峻,令人感到一種剛正不阿、力爭上遊的質樸美,逶迤連綿,蒼茫蔥鬱。冉家溝村落隱秘在峽谷間,槽型地勢,使人宛若進入了一個世外桃源。村落旱地較多,大多種植烤煙、玉米,一片綠、一片金黃,構成冉家溝秀麗的特色景觀。村落內有四個溶洞口,分別為無底洞、寨硐、犀牛洞和泉洞,景觀都各不相同,各有奇異。泉洞口外的河水,水質清澈見底,那淡藍,給人春深如海之感。
1.2.溶洞群
犀牛寨古村落坐落在5個溶洞的上面,分別是寨洞、犀牛洞、無底洞、泉口洞、黑漆洞,各個溶洞形成不盡相同,大都由地表之上的三條溪流沖蝕形成,經泉口洞與沿昌河相連,洞長9.6公里。洞內景觀奇特,石鐘乳和石筍遍布,從洞穴中可以看到漂浮的薄雲和籠罩其間的薄霧,一條地下暗河從洞中經過,河中生長著瀕臨滅絕的珍稀魚類。
英國、德國、美國等地質探險專家多次對包括土地鄉接龍鄉桐梓鎮后坪鄉等地的溶洞進行了科學探險考察,現已探明這片區域的地下溶洞群長達130多公里,是亞洲已經探明的最長溶洞群。犀牛寨古村落下的溶洞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天氣系統,其泉口洞中雲梯大廳高低差達到440米,垂直高度差達到380度米,洞底投影面積5萬多平方米。據考察隊隊員安迪·伊文思介紹,雲梯大廳的高度或為世界最高洞穴大廳。中國地質學會認為:雲梯大廳是一個世界級奇觀,經地質地貌演化發育,全球最大的喀斯特洞穴大廳將會形成一個典型發育的超級天坑。
1.3.石林
位於犀牛寨附近,面積200餘畝,其間怪石嶙峋,形態各異。
1.4.天生橋
位於犀牛寨內,是到寨子的必經之路,是一座高約150米、長約30米、橋面寬20米的自然形成的石橋,屬典型的喀斯特自然地貌奇觀,沿著幽靜的小道來到大橋下,便會對雄偉、壯觀有了更深的理解,驚嘆造物主竟是如此的神奇。
1.5.沿昌河(親水、漂流)
位於犀牛寨內,其起源於泉口洞(溶洞上就是犀牛寨),全長4.5公里,兩岸懸崖峭壁,植被茂密,谷底平緩,河水清冽,是漂流的絕佳之地。
犀牛寨
犀牛寨

旅遊信息


特產購物

2.1土特產極為豐富。
有純天然的蕨根粉、蕨菜、野生香菇、細鰱魚、野生天麻、天然蜂蜜、黑大腳、荊竹筍、臘豬蹄、老臘肉、土雞蛋、洋芋果果、野生獼猴桃等,全部都是原生態、純天然的。

天然美食

3.1.土家蕨粑老臘肉
蕨粑,就是用蕨菜根做成的一種食品。山區山地多,蕨菜是山中盛產的一種野菜,上山挖回蕨菜根,打磨成澱粉,然後和水攪拌,待澄清后濾掉水,把沉澱物(蕨澱粉)熬製成塊,即成蕨粑。用它炒農村自家餵養薰制的臘豬肉,這個菜做出來色鮮味美,香氣飄滿全院子。據有關資料介紹:蕨根中含有豐富的澱粉,被收錄在《黑色保健食品》之中,既可食用又可入葯,富含鐵、鋅、硒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及多種氨基酸,《本草綱目》載其性微甘、涼,具有滑腸通便、消脂降壓、通經活絡、降氣化痰等功效。
3.2土家石磨菜豆花
選擇優質大豆全手工石磨製作、綿而不老、嫩而不溏、潔白如雪、清香悠長。窖水清熱祛毒、醒酒解膩、回甜止渴。
3.3臘豬蹄燉粉條(或竹筍)
農家臘豬蹄燉粉條。原料是農家純天然餵養的高山黑豬豬蹄用農家特有方式熏制而成的臘豬蹄,粉條是農家自種自製紅薯粉條,燉出來的那種味才夠勁道和醇美。腌制臘豬蹄時,一般只需抹上鹽,放在缸里腌制一周左右,即可撈起來瀝干后,放在柴火上熏烤,期間要加入從山間采來的柏香枝葉在火里,利用其產生的煙熏制。熏制一兩天待其水分干后,要把臘豬蹄放在灶頭上方,常年熏到熱氣、煙火才行。等到食用時,即可取下來泡脹清洗,浸泡清洗前,必須放在炭火上燒遍豬腿的皮,略微燒脆燒焦即可。這樣的好處不僅是以便於清洗,更重要的是使燉好后的皮脆爽香醇。將臘豬蹄洗凈后,簡單分割稱幾塊後放入燉鍋中燉制,同時在鍋里放入略微拍爛的老生薑和花椒粒。在燉制的過程中,用熱水把粉條泡到變粗變亮變軟為止。由於粉條是事先已經泡好的,放入湯鍋中,一般只需燉5至8分鐘就可以出鍋了,出鍋時加胡椒等佐料即可食用。
3.4山珍燉土雞
高山放養自然生長的原生態土雞,在烹飪中不加油鹽,少用調料,以突出雞湯的鮮味和雞肉的香味,並在保留原料本味的同時,加入本地的香菇、大腳菌等山珍,肉嫩菌香,湯清味醇,益氣補血,滋補養身。配一“蘸水”,味醇而不油膩,清鮮卻不寡淡,實在是健康養生的極致!
3.5沿昌河土家烤魚
沿昌河土家烤魚選用沿昌河清水野生魚再配上農家蔬菜如菜花、藕、黃瓜、豆芽、魔芋、胡蘿蔔、西芹等,魚肉的鮮美再加上蔬菜的脆爽味道更加美味營養素也更加均衡。烤魚的熱量較高,而蔬菜熱量少,還富含膳食纖維,吃后可促進胃腸蠕動,並且易產生飽腹感。沿昌河烤魚鮮香美味,水質純凈、野生捕撈、烤制火候是其吸引食客的關鍵!
3.6渣海椒炒回鍋肉
採摘新鮮紅辣椒將其碾碎,在辣椒里放入鹽、生薑、少許大蒜等佐料。再將玉米粉也可以用大米米粉。放進辣椒里攪拌均勻。再放進陶瓷的罈子腌至少兩周左右的時間,有一股酸酸的味道後方可。渣海椒炒三線肉,渣海椒吸了足夠的肥油,酸辣爽口,非常開胃,這也是土家宴席常備的一道菜肴。
3.7清蒸野生棘腹蛙
野生棘腹蛙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清涼解毒、滋補強身之功效,無論是紅燒,還是清蒸,撲鼻的香味,豐滿的後腿,足以勝過雞肉。烹調時,先將棘腹蛙從頸部開一小口,剝出外皮,開膛去內臟、頭和腳尖,洗凈,把每隻棘腹蛙切成四塊。火腿切成片,香菇切成兩片。然後取湯碗一隻,將石蛙在碗中拼成原形,加入精鹽、火腿、蒜瓣、冰糖、甜米酒、薑片、熟豬油和雞湯,用大盤蓋在湯碗上,上籠蒸三十分鐘左右即可。據說棘腹蛙含有大量的天然谷氨酸成分,奇鮮無比,在歷代宮廷御膳中享有佳饌之名之位。棘腹蛙的蛋白質含量也很高,脂肪偏底,是最為理想的滋陰消熱美味山珍。
3.8野生天麻燉土雞
鮮香味美,營養豐富,尤其對神經衰弱、眩暈頭痛有特效。製作方法是將天麻洗凈,生薑洗凈切絲,老母雞殺後去毛及內臟,填入天麻片和薑絲於雞腹中,放入燉,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燉至雞熟爛即可。
3.9酸辣細鰱魚
細鰱魚是著名的四大家魚之一。細鰱魚能提供豐富的膠質蛋白,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養肌膚的理想食品。與農家自製鹽邊泡菜(泡豇豆、芹菜、泡仔姜、泡辣椒、青菜等)同煮,泡菜與魚肉的完美結合,不僅保留了泡菜的酸辣,而且保留了魚肉的細嫩和魚湯的鮮美。

旅遊指南

火車:龍頭寺火車站每天8班車。
汽車:重慶至武隆四公里交通換乘樞紐站滾動發車,武隆至土地客車約70分鐘。
自駕:渝湘高速(130公里)武隆城區。重慶至武隆自駕車約2小時;
線路一:武隆經白果核桃仙女湖到犀牛寨(土仙路),50分鐘左右;
線路二:武隆經白果火爐到土地到犀牛寨(中桐公路),70分鐘左右;
線路三:仙女山鎮到犀牛寨,約30分鐘。
遊船:從朝天門出發,經烏江畫廊開往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