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壺口瀑布的結果 展開

壺口瀑布

中國黃河上的著名瀑布

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南距陝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

2013年12月,“宜川縣黃河壺口水利風景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領導小組評為“第十三批國家水利風景區”之一。國家黃河壺口水利風景區榮譽的授予,成為壺口景區繼國家地質公園和地質遺跡保護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景區之後第四張國家級名片,為延安市唯一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2018中國黃河旅遊大會上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

2020年8月10日,受黃河上游洪峰影響暫時關閉的黃河壺口瀑布景區於10日恢復開放。

壺口考略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
“壺口”一名,最早見於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中,如“既載壺口,治梁及歧”、“壺口、雷首,至於太岳”,都與大禹治水的路線與策略有關。這裡提壺口而未言瀑布。
“孟門山”一名,始見於周、秦間的《山海經》著作,書中記“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中,對孟門及瀑布作了深刻的描述:“《淮南子》曰:龍門未辟,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故《穆天子傳》曰:北登,孟門九河之蹬,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黃河之巨阨,兼孟津之名矣。此石經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古之有人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衡,素氣雲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魂。其水尚崩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最怒,鼓山若騰,濬波頹壘,迄於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這裡所記,指出瀑布在孟門處,而未提黃河於流上的壺口。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
元和郡縣誌》也敘述壺口,把它稱為石槽。一則說“河中有山,鑿中如槽,束流懸注七十餘尺。”再則說,“石槽長一千步,闊三十步”,這顯然和酈道元所說的不同,說明壺口瀑布向上游推移了。《元和郡縣誌》撰於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上距酈道元逝世的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為286年。說明在酈道元之後的286年間,壺口瀑布從孟門向上游推了一千步,在河床上衝出一條約長一千步,寬30步的深槽,現已上移到距孟門約5千米處的龍王辿附近,號稱十里龍槽。以上為1500年來壺口演變的歷史。
在今山西境內已知以壺口命名的地方有4處。《水經注·汾水注》記載的壺口,就不是黃河幹流上的壺口。再加古代交通不便,能親臨壺口瀑布觀光考察的文人學士不太多,因而在一些古代文獻中,將他處壺口當作黃河壺口者有之;將壺口和龍門當作一處者有之;位置上差錯,更是以訛傳訛,難免出現一些謬誤。
解放前,宜川縣三部縣誌中最早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宜川縣誌》的編纂者吳炳,指出黃河壺口“上流寬廣,至此收束歸槽,如壺之口然,故名”。並說孟門“屬平佐里,在縣東北100里黃河中,任水漲滔天,終不能沒。”其所著《壺口考》一文,對前人文獻中的一些不實之處,給以糾正,在壺口研究中有重要參考價值。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壺口瀑布處於秦晉峽谷的南段,南距龍門約65千米,孟門5千米。河西屬陝西省宜川縣境,河東與山西省吉縣相連,是中國一處大型峽谷瀑布景觀。

地理形態

壺口一帶,黃河西岸下陡上緩,狹穀穀底寬約400米,由谷底上坡到龍王坡坡高約150米,崖岸很陡,龍王坡以上谷形展寬,谷坡平緩,黃河的橫剖面成谷中谷的形態,在龍王辿以北,河幅寬度和狹谷寬度一致,河水充滿狹谷,常水位流量在每秒1000—3000立方米,水面寬400餘米,龍王辿以下,水流到壺口,在平整的谷底沖成一道深槽(在大河槽中套了一個小河槽)。小河槽寬30—50米,深約30米。壺口以上,水在寬槽中流行,到了深槽上端,400米寬的水面一下子全部傾注到30—50米寬的深槽中,形成瀑布。此處河床形如一把巨大的茶壺,收盡奔騰不息的黃河之水,壺口因此得名。明代人惠世揚的詩句“源出崑崙衍大流,玉關九轉一壺收。”正是對壺口這一景象的真實寫照。壺口瀑布極為壯觀,滔滔黃水傾瀉而下,激流澎湃,濁浪翻滾,水沫飛濺,煙霧迷濛,狂濤怒吼,聲震數里,瀑布高度在枯水期可達15—20米,夏、秋之際可達45米。在洪水時,洪流滾滾,湧出深槽,瀑布就變成一股激流而下,瀑布形消失。河水沿深槽下行5千米便是孟門,出孟門之後,水面展寬,水勢變緩,又恢復到龍王辿以上的景象。

地質構造

壺口一帶出露的基岩主要是三疊系紙房組。上部為紫紅色、紫灰色和灰綠色細砂岩與泥質岩類互層,下部為深層砂岩,砂岩以長石砂岩為主,比較堅硬;泥質岩類以頁岩為主,鬆軟破碎,易遭流水浸蝕。在險峻的峽谷中,奔騰的急流在垂直下切時遇到軟硬岩石交替的地質條件,其堅硬岩石形成岩檻或造瀑層,軟性岩石被侵蝕成陡峭的階坎,急流飛越階坎,當具有一定落差時,便形成瀑布。當然軟硬相間的岩石層只是瀑布有形成的有利地層條件。
有利的構造條件對壺口瀑布的形成和發展同樣是相當重要的。壺口到孟門一帶,基岩的產狀近於水平、約以3—5度的傾角,微向西北緩傾。另外,秦晉峽谷本身就是斷層,節理比較發育的軟弱地帶,易遭受流水侵蝕切割。因而,黃河流過這裡,往往形成河床陡坎,也可以發展成瀑布。
現代構造運動對壺口瀑布的形成和發展也有重要影響。喜馬拉雅運動之後,這裡地殼運動一直以緩慢的抬升為主,因而水流的下切作用活躍,有助於瀑布的形成和發展。
地層特點
壺口一帶屬華北地層區的陝甘寧盆地地層分區。在黃河谷地出露的基岩為三疊系中統下部紙坊組(TZ);而在黃河西岸的一些支流河溝中,三疊系中統上部銅川組(Tt)時有出露,基岩之上覆蓋著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黃土(Q+3)。按照由老到新的順序,壺口一帶出露的地層如下:
三疊系中統下部——紙坊組(TZ):
該組取名於銅川市紙坊鎮。岩性以紫紅、紫灰色為主的砂泥岩互層。下粗上細、含脊椎動物、植物、介形、瓣鰓、葉肢介等化石。厚度約數百米,屬內陸河湖相沉積。
三疊系中統上部——銅川組(Tt):
底部從塊狀中,粗砂粒岩開始,至頂部為黑、深灰綠色頁岩。自下而上由粗變細,自成一旋迴。剖面以銅川最完整。化石最豐富而命名。厚400多米,仍屬內陸河湖相沉積。銅川組和紙坊組之間呈整合接觸。
第四系中更新統離石黃土與上更新統馬蘭黃土(Q+3):
中更新統離石黃土為淺灰黃、淡紅灰色黃土,夾不等厚的紅褐色古土壤層,底部為亞砂土或砂層,含豐富的脊椎動物化石。
上更新統馬蘭黃土為淺灰黃色黃土的風塵堆積物。
黃土與下伏基岩呈明顯的不整合接觸。
大地構造及其演化
壺口瀑布位於鄂爾多斯盆地中部的陝北黃土高原的東南部。大地構造上屬中朝准地台的二級構造單元——鄂爾多斯台拗。其基底由太古代和早元古代的變質岩系組成。其蓋層由晚元古代以來廣泛發育的沉積岩系所組成、蓋層和基底之間呈明顯的角度不整合接觸。地台基底的形成經歷了一個複雜而漫長的演化過程。在鄂爾多斯台拗內,由於基底之上覆蓋著巨厚的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因而基底很少出露。
晚元古代,該地台雖然已進入地台發育期,但仍有一定的活動性。當時地台內部的升降差異比較明顯,並伴有斷裂活動。地台中部廣大地區以隆起為主,而邊沿地區則出現狹長帶狀的拗陷和隆起。拗陷帶內所接受的沉積便成為地台的第一蓋層。震旦紀,地台的絕大部分已上升為陸,不斷遭受風化剝蝕。
中生代是鄂爾多斯盆地的大發展時期,內陸河湖相沉積極為發育,岩相、厚度相當穩定。地殼運動以整體升降為主,僅在侏羅紀末與早白堊世末的燕山運動中,地台蓋層才發生輕微褶皺,形成寬緩的向斜,早白堊世晚期,盆地開始差異上升,東南部較高,遭受剝蝕;而西北部相對下降,成為沉積中心。當時地表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正好與如今相反。自白堊紀世末,全區緩慢上升,至中新世地表被剝蝕夷平,成為準平原,正因如此,盆地內普遍缺失古新統和始新統。在中新世末,或上新世初,由於構造運動的影響,這一準平原北隆南降,全區地勢已轉為西北高而東南低,地面總的傾斜方向與現代一致。
鄂爾多斯盆地第四紀的構造運動,表現為差異性和節奏性上升。從更新世到全新世,地殼經歷了由節奏性上升到較強烈上升的發展過程,所以在前第四紀古地貌基礎上,不同程度地發生著侵蝕和堆積作用,同一地段在不同時期以及不同地段在同一時期形成的黃土堆積與河湖相沉積,構成了本區第四系的主要內容。特別是中更新世黃土,分佈廣,厚度大,構成塬、梁、峁的物質主體,該區的黃土地貌正是這樣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
黃河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地質年代。第四紀以前,流域地貌與現代基本接近,但尚未形成統一的黃河。至第四紀早、中更新世,流域內主要湖盆有共和、銀川、河套、汾渭(三門湖)、華北等。這些湖盆除華北湖曾與海洋相連外,均為內陸型,各自形成獨立的集水系統。由於各湖之間河流溯源侵蝕延伸的結果,致使湖盆相互串通,其先後順序不盡相同,終於在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初期形成了統一的黃河。所以秦晉千里長峽和壺口瀑布是在黃河的形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地形地貌

在黃河尚未形成統一的水系之前,秦晉峽谷地帶當時大部分是注入三門湖的一條內陸河流。
汾渭地塹在形成過程中,由於在不同地段和不同時段的差異性下降,因而形成一系列大小不等、深淺不一且彼此分隔的湖泊,象臨汾、運城以及關中地區等自第三紀以來到第四紀初期,主要為湖泊、沼澤環境。特別是到上新世末,隨著汾渭地塹張裂系的形成,湖泊規模越來越大,早更新世時,在現今的陝、晉、豫3省交界處,包括陝西關中地區。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毗連的一塊地方,形成一個面積約2.3萬平方千米的湖泊一山門湖這個古潮就是關中、臨汾—運城、靈寶—三門峽諸盆的前身,三門峽湖區的沉降和周圍地區的抬升,加速了秦晉古河道的加深和延長。秦晉峪谷和壺口瀑布就是在這樣的古地貌基礎上逐步形成。
壺口瀑布的形成和發展,是河床上裂點發展和移動的結果,裂點就是河流中突然形成的急坡地段。最典型的裂點就是瀑布,因為瀑布是河水垂直跌下的地方。因此,瀑布必須有一層堅硬岩石所成的“造瀑層”才不易被河水所侵蝕而使瀑布變為急流。瀑布的下面即有由瀑布衝下所成的深潭。如果造瀑層被蝕後退,那麼瀑布前方就會形成一個不長的峽谷,表示瀑布不斷後退的結果。壺口瀑布的地形正是這樣。孟門曾經是壺口瀑布過去的位置。由於溯源侵蝕,裂點不斷沿河向上游推移,瀑布下的深潭延伸成原河槽中的小河槽——即“十里龍槽”。如今這段黃河的裂點已到達龍王辿,即今之壺口瀑布;而孟門就是較近地質時期裂點後退與河流下切時遺留在河床的兩個石島。
壺口瀑布、十里龍槽乃至孟門石島,都是黃河水流沖刷出來,而水流的侵蝕作用,受區域地質構造、地貌、氣候、水文等自然地理因素的控制,不同時期由於受各種自然條件的綜合影響,壺口瀑布朔源遷移的速度與“龍槽”上延的速度不同,多年來瀑布跌水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不斷向上游退移,龍槽也以同樣的速度向上游延伸。
地貌特點
陝西宜川縣和山西吉縣,均在黃土高原地區,其地貌類型以碎黃土塬為主,僅在黃河谷地兩則狹窄的地帶形成薄層黃土覆蓋的石質丘陵。
宜川的破碎塬主要分佈在雲岩河兩側和仕望河流域,塬面海拔1000—1400米,由西向東微傾,完整的塬面已遭破壞,被溝谷分割成一些小塊塬地,其中牛家佃塬、閣樓塬、高柏塬等面積較大,隔黃河與山西的吉縣破碎黃土塬遙相對應。破碎塬的下伏基岩古地貌系黃河幹流後來穿過的一個山間盆地,上新世紅土和早更新世黃土多被剝蝕,中更新世的厚層黃土奠定了黃土塬的基礎,後期又有晚更新世馬蘭黃土堆積,在繼承性河溝和現代沖溝作用下,逐漸成為破碎黃土塬。塬面不僅破碎,而且由谷緣向塬的中心部分,相對高差可達100—120米。如牛家佃塬東西寬數千米,南北長幾十千米,由緩傾的階狀向主溝過渡,坡度由塬中心1—3度,向塬邊增至10—15度,由於塬區河流皆匯於基準面很低的黃河,因而各種侵蝕作用都比較活躍。
黃河兩岸狹長的帶狀地區,為薄層黃土覆蓋的石質丘陵,壺口一帶出露的基岩主要是三疊紀的砂岩和頁岩,其上覆著薄層的不連續的黃土,黃土厚度為0—40米。各處不一,丘陵頂部分呈梁、峁狀,頂面高程一般為海拔1200米左右,與外圍的破碎塬面的高程相近,高出黃河谷底400—500米。由於這裡緊靠黃河峽谷,黃河的強烈下切,使其沿岸交流也隨之強烈下切,因而將沿岸地表分割得支離破碎,形成覆蓋著薄層黃土的石質丘陵。梁、峁起伏,溝谷深切。除梁、峁下部基岩裸露外,有些地段上覆黃土已遭剝蝕,基岩直接外露,呈現出一種基岩殘丘景象。
秦晉峽谷
黃河流出黃土高原西部之後,沿著鄂爾多斯高原西緣和北緣的斷陷盆地,由南向北,再折向東,拐了一個直角大彎。因受到呂梁山的阻擋,在內蒙古托克托南邊的河口鎮處,突然折向南流,大體在清水河縣的喇嘛灣以南,進入黃土高原的東部。黃河急流南下,將陝、晉黃土高原分開。在潼關附近,由於受到秦嶺的阻擋,與渭河水流的推動,黃河折向東,切穿陝、晉、豫之間的山地,出桃花峪,進入華北平原。從喇嘛灣到龍門,河長700多千米,除很少地段谷形較寬外,其餘兩岸大部分崖壁陡立,高出水面數10米至100多米,河道一般寬200—400米,為黃河幹流上最雄偉壯觀的長峽。其中河曲縣到龍門段長達500千米——秦晉峽谷。號稱千里長峽,峽谷沿途變化不大。河水保持南北流向,與河岸的古生代,中生代地層的走向大致平行。從府谷向南直到壺口瀑布,河道切割於三疊系砂岩、頁岩之中,河谷兩岸亦成陡崖,河寬約300—400米。龍門是秦晉峽谷的末端,谷底寬約150米,出露地層主要是奧陶紀石灰岩及石炭、二疊紀砂頁岩類。兩岸山嶺綿亘,大致成北東—南西向延伸,成為汾、渭平原的屏障。黃河出龍門后,河床寬度突然擴展。
秦晉峽谷遠在上新世之前,就已具雛形,今之黃河大致沿著在唐縣期剝蝕面上發育的古河谷下切而成。黃河下切的主要原因為上新世晚期山西台隆斷開隆起,在禹門口龍門山發生正斷層,北部地盤上升,南部下降,黃河遂下切於基岩而形成壯麗的峽谷。在間歇性上升與下切的過程中,在峽谷內形成五級明顯的基座階地。在吳堡和禹門口之間,最高一級基座階地的相對高度為230—250米,其餘四級相對高度分別為160—205米、75—95米、25—35米、8—12米。這五級階地的成因並不能統歸於地殼上升的結果,至少最低一級階地是在更新世晚期黃土堆積以後,因氣候變得比較濕潤,流量增加,河流下切增強所造成的。

氣候特徵

壺口瀑布所在地屬於暖溫帶濕和性半濕潤、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9.9℃,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3.3℃,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5.7℃,年較差29℃,極端最高氣溫為39.9℃,最低氣溫為-22.4℃。年降水量577.2毫米,約有60%集中在7、8、9,3個月,雨熱同季,且多暴雨。該區四季分明,夏季短暫略熱,冬季稍長干寒,春秋兩季溫和多變。

水文概況

秦晉峽谷流域的暴雨,降水面積大,歷時較長,降雨強度也較大,一日最大降雨量可達200—300毫米,是黃河中游洪水的主要來源區之一。黃河中游洪水的特點是洪峰高、歷時短,過程線為高瘦型。由於該區主要屬於黃土丘陵溝壑區,地表起伏大,集水時間短,暴雨過後水沙俱下進入黃河,形成含沙量極高的洪水暴流,對河床具有很強的侵蝕力。據觀測:洪水期壺口瀑布附近最大流量可達10500立方米/秒,另外河口鎮至龍門區間,進入黃河的泥沙量,年平均9.08億噸,占黃河年輸沙總量的55.7%。

景物景點


瀑布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
伴隨瀑布出現一系列奇特的景緻,主要有8大奇觀,稱之為:水底冒煙、旱地行船,霓虹戲水、山飛海立,晴空灑雨、旱天驚雷、冰峰倒掛、十里龍槽。
水底冒煙
黃河入“壺口”處,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霧,騰空而起,蒸雲接天,似從水底冒出的滾滾濃煙,十數裡外可望。
壺口霧氣的大小與季節、流量有關。冬季河面封凍,瀑布多成冰凌,地表來水減少,壺口流量降至150—500立方米/秒,水流落下,激浪不大,飛出槽面水霧甚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濃密水霧;春秋兩季,流量適中,氣溫不高,瀑布落差在20米以上,急流飛濺,形成瀰漫在空中的大霧,即“水底冒煙”一景。
旱地行船
壺口瀑布落差甚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狹長幽深,水流湍急,給水上船隻通行帶來很大困難。從壺口上游順水下行船隻,不得不先在壺口上邊龍王辿處停靠,將貨物全部御下船來,換用人擔,畜馱的方法沿著河岸運到下游碼頭。同時,靠人力將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鋪設園形木杠,托著空船在河岸上滾動前進,到壺口下游水流較緩處,再將船放入水中,裝上貨物,繼續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費力氣,常常需上百人拚命拉縴。儘管有一些園形木杠,鋪在船下滾動,但石質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鐵釘擦劃得條痕累累。在當時的條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運輸越過壺口瀑布的最佳選擇,它與壺口瀑布上下比較平緩的石質河岸相適應。由於公路、鐵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壺口附近黃河大橋的修建,過壺口的水上航運已阻斷多年。旱地行船現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迹。
霓虹戲水
霓虹戲水
霓虹戲水
壺口瀑布反覆衝擊所形成的水霧,升騰空中,使陽光發生折射而形成彩虹。彩虹有時呈弧形從天際插入水中,似長龍吸水;有時呈通直的彩帶橫在水面,象彩橋飛架,有時在濃煙騰霧中出現花團錦簇,五光十色,飄忽不定,撲朔迷離,為天下奇觀。
霓虹戲水,是“水底冒煙”與陽光共同作用的產物。春秋兩季,水底冒煙、濃霧高懸,每迂晴天,陽光斜射往往形成彩虹;夏日雨過天晴,有時也會出現彩虹。
山飛海立
山飛海立是對壺口瀑布磅礴氣勢的形容,黃河穿千里長峽,滔滔激流直逼壺口,突然束流歸槽,形成極為壯觀的飛瀑,仰觀水幕,滾滾黃水從天際傾瀉而下,勢如千山飛崩,四海傾倒,構成壺口瀑布的核心景觀。
晴空灑雨
懸瀑飛流,形成的水霧飄浮升空,雖然烈日當空,但在瀑布附近,猶如濛濛細雨,濕人衣衫。這也是水底冒煙所產生的又一有趣的景觀。一般越接近河面水霧越濃密,因而,在水底冒煙時,岸邊觀瀑就難免衣服濕漉漉,如在輕洗。
旱天驚雷
黃河在峽谷中穿行,洶湧的波濤如千軍萬馬,奔騰怒吼,聲震河谷,當瀑布飛瀉,反覆衝擊岩石和水面時,產生巨大的聲響,並在山谷中回蕩,恰如萬鼓齊鳴,旱天驚雷,聲傳十數裡外。只有在壺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黃河在怒吼”、“黃河在咆哮”。
冰峰倒掛
隆冬季節,龍槽冰封,兩岸謚流形成的水柱如同大小不一的冰峰倒掛懸崖,彩虹時隱時現,游移其間,七彩與晶瑩相映襯,使遊人無不嘆喟造化之神奇。
十里龍槽
十里龍槽
十里龍槽
壺口至孟門約5千米,在這段400多米寬的箱形峽谷的底部,黃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條30—50米寬,10—20米的深槽。黃河水從壺口奔涌下瀉后,以每秒數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歸於此槽。由於傳說它為龍身穿鑿,長度約為10華里,故取名“十里龍槽”也稱“十里龍壕”。是壺口瀑布溯源上移,瀑下深潭隨之連續延伸所形成的。此深槽嵌在原谷底基岩河床中,槽旁原河床底部的大部分,成為非洪水期的河岸,這種河岸比較寬、平,全由堅硬的砂岩構成,近水處,幾乎沒有一點砂石,平坦的可以在上面行車,“旱地行船”正是利用了這種地質地貌條件。
在高處河岸上,幾乎是看不到“龍槽”和黃河水流,只能看到紫褐色基岩河床中一線急騰翻卷的黃濁水塵和聽到轟鳴不息的奔騰濤聲。這槽中激流就象一鍋滾沸的水,左奔右奪,奔騰翻滾急下,激起的水霧瀰漫在龍槽之上,使黃河在這裡變得朦朦朧朧。每逢汛期黃河水漲時,洪水溢出壺口龍槽一端,龍槽東岸會出現一道一、二千米長的漫流水簾,十分壯觀。遠望龍槽,彎彎曲曲的峽中石槽,活象一條搖頭擺尾的巨龍,壺口是龍頭,一口吞沒黃河巨流。孟門是龍尾,腹泄河水於下游。

孟門山

孟門山
孟門山
距壺口瀑布下游五千米處,“十里龍槽”下方,在黃河谷底的河床中,有兩塊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中,形成兩個河心島,這就是古代被稱為“九河之蹬”的孟門山。相傳這兩個小島原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時,把此山一劈為二,導水暢流。此二島,遠眺如舟,近觀似山,俯視若門。又傳說古時,孟家兄弟的後代被河水沖走,曾在這裡獲救,故將此二島稱為孟門山。
大孟門島長約300米,寬約50米,高出水面約10米。其南面石崖上,有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題刻的“卧鎮狂流”4個大字,匾幅長2.5米,寬1米,是對此處山水奇景的真實寫照。小孟門島在大孟門島上游10多米處,僅五、六十米長,這兩個河心島全由呈水平狀產出的塊狀灰綠色砂岩組成,岩石堅硬,抗風化性能較強。
孟門迎著洶湧奔騰的泥流,昂首挺立,任水滔天,終年不沒。孟門“南接龍門千古氣,北牽壺口一絲天”,其雄姿與龍門、壺口組成黃河三絕,而又以自己獨特的風貌著稱,古詩有“四時霧雨迷壺口,兩岸波濤撼孟門”的佳句。
歷史文獻中,對孟門的記載不少,當地民間有關孟門的傳說更多。據《地理知識》表明,孟門原是黃河河床上的一處裂點,壺口瀑布當時就出現於這裡。由於長期以來,地殼上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強,溯源浸蝕,裂點上移,瀑布由孟門移動到現今的位置,瀑下深潭發展成“十里龍槽”,而孟門山就是瀑布深潭上移殘留下來的岩石塊體。
孟門山雖然不足以稱“山”,但它的奇特景緻引人入勝。清人南鵬在詩中寫到“聞說孟門小,來看大似拳。生就書案景,擬在畫中懸”。
黃河孟門不但風光迷人,有“孟門夜月”之美,而且在研究黃河發育史中,也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黃河奇景

“冰橋”和“涸瘦”是壺口一帶黃河水面變化的兩種奇景。
黃河冰橋
黃河冰橋
黃河冰橋
隆冬季節,壺口一帶黃河水面封凍,有的地段冰層較厚,形成聯接兩岸的天然橋樑,稱黃河冰橋。
自河面形成穩定的冰蓋起,至冰蓋破裂開始流水之日止,為封凍期。封凍期,始於12月10—12月20日,止於翌年2月20—25日,一般50—70天。封凍期,十里龍槽被冰雪覆蓋,其上的冰層“小雪流凌,大雪合橋”。數九寒天,冰層可高出兩岸,不僅景象壯觀,而且形成冰橋。當河槽初封時,人們看到狐狸等野生動物的足跡,就知道下面冰層較厚,可以通行。因此,民間有“狐仙踩線”的傳說。
宜川衣錦渡與山西吉縣馮家磧隔河相望,冬季結冰堅實,車水馬龍,由於位於壺口之上,故稱此冰橋為“上橋”。龍王辿、七郎窩一帶河面封凍時,平如坦途,人馬往來,川流不息,稱為“老橋”和“神橋”。
據記載,明末崇禎三年(1630年)李自成起義軍將領王嘉率義軍乘黃河冰封時,由壺口一帶過“冰橋”,攻克山西吉縣。
清末,轉戰陝北一帶的西捻軍,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梁王張宗禹統帥,在西龍王辿強渡黃河冰橋,越呂梁山,救援東捻軍。
黃河冰橋為促進秦晉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人際交往在歷史上曾發揮過一定作用。
黃河涸瘦
黃河水量劇減,水面變窄,水深變淺,有時出現短時期的的河水變清,或接近涸竭等現象,當地人稱為“黃河涸瘦”。
黃河涸瘦
黃河涸瘦
“黃河涸瘦”是自然界的異常現象,很少出現,故作為黃河的一種奇景。據文獻記載,黃河在宜川、吉縣段,曾發生過多次涸瘦。
隋大業十二年(616年)河水清。
唐高祖武德七年(625年)九月,黃河水清。
明永樂二年(1404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三年(1405年)正月十八日,河水變清。
清雍正四年(1726年)十二月十一日起至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初七日止,黃河澄清共27晝夜。
同治十年(1871年)十一月四日黃河涸竭,自七郎窩至蛤蟆灘(約15千米)越辰已二時復起。
光緒二年(1876年)十一月壺口瀑布以上水斷流數十丈,半日方接。
光緒三年(1877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四年(1878年)正月初八日,河水清42晝夜。
民國六年(1917年)、十八年(1929年),黃河乾涸。
1981年5月15日(農曆4月12日),黃河水流逐漸變小,山西吉縣王家塬鄉原頭坡下的河水,由原來的300米寬,變為10數米寬,人踩著河心石頭能達到彼岸,河水接近澄清。這樣延續了19天,到6月3日(農曆5月2日)上午10時左右,河水逐漸增多,並出現渾濁,至6月10日(農曆5月初9日)流量趨向正常。
1987年,黃河水清見底達兩個月。
黃河短期水量驟減,一般與中上游地區氣候乾旱有關。
冬季是黃河中上游地區降水量最少的季節,氣候嚴寒,河面封凍,有時冰層堵塞也可導致某些河段涸瘦。
其他季節,如發生嚴重乾旱,河水僅靠上源區冰雪融水和沿途地下水補給,水量大減,再加上河谷平原灌溉用水與城鄉用水量大增,以及河面蒸發量增大等,到壺口一帶水量更少,流速減慢,攜帶泥沙能力降低,因而出現河清、涸竭或斷流現象。例如1980年10月至1981年5月,壺口以上地區很少降雨,特別進入2月以後,100多天滴雨未落,一些黃河支流同時斷流,地下水補給也明顯減少。

西龍掌塬

西龍掌塬北自桃曲,南至甘草北,東界為秦晉峽穀穀壁,西界為安樂山以西。景觀特色為典型的黃土高原和高原村寨風景,塬上平野空曠。

蟒頭山

蟒頭山國家森林公園
蟒頭山國家森林公園
蟒頭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東部,海拔800至1439米,總面積2120公頃,森林覆蓋率89.1%。區劃為聖母殿、石華山、王蟒寨三個景區。有景點景物三十多處。景區內森林茂密,以白皮松、側柏、遼東櫟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有高等植物400多種其中,木本植物100餘種。分佈著中國最大的白皮松次生林。

歷史文化


自然歷史

黃土高原、黃河河道、秦晉峽谷以及壺口瀑布、十里龍槽和孟門山等,均是大自然的產物,都是重要的自然歷史遺跡。除此而外,在壺口附近還有下列自然歷史遺跡:
黃河高階地
黃河高階地
黃河高階地
在高出河床100米的岩石面上,堆積著1—2米厚的礫石層,他們共同組成黃河的一級高階地。這一堆積階地是黃河發育早期的產物,是當時黃河河床的殘留部分。這一高階地在秦晉峽谷的有些地段也存在,它對於研究黃河的發育史,以及當時地殼運動特點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趾獸化石產地
在壺口瀑布下游3千米處,發現二趾獸化石,分佈面積約40平方米。二趾獸是生活在百萬年以前的動物。這一古生物化石產地的發現,對於研究壺口一帶的古地理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
黃土地貌小景
黃土塬、峁、梁及其間的溝壑均為大型黃土地貌,而在黃土陡崖邊緣出現的黃土柱,黃土陷穴、黃土橋、黃土牆、黃土洞等,均屬黃土地貌小景。壺口一帶,黃河兩岸的破碎黃土塬邊,黃土地貌小景多有分佈。
在距縣川河口約15千米的仕望河谷北側的山崖上,有一處天生橋。橋長6—7米,寬1.5—3米,橋頂面平坦,凌空懸挑,十分奇險。
在宜川縣城東約10千米處的景陽村河南側,黑杉嶺中山腰間有一石洞,名曰白雲洞,洞口呈方形,只容1人匍匐而行,入內豁然展寬,可站立行走,內有石似寶塔鐘乳石,高2—3米,光潤可愛。
紫斑矮牡丹
紫斑矮牡丹
珍稀植物——紫斑矮牡丹
宜川古稱丹州,相傳因盛產牡丹而得名。
據舊縣誌記載:“縣東三十里興集鎮(今秋林鄉政府所在)之東山名牡丹塬,昔時盛產牡丹夏秋乃多開花於野,其花滿山,香聞數十里,惜無人培植,土人采以為薪。”這是一種野生牡丹,名紫斑矮牡丹,屬野生變種,過去在陝北分佈較廣,如今連片分佈的已很少見,是一種應該保護的珍稀植物種。
早在唐宋時期,宜川不僅是牡丹的四大著名產區之一,而且“丹州黃”牡丹品種已作為當時的名貴品種移植於河南洛陽。洛陽最早的8個牡丹園中,第一個便是“丹州園”。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有“牡丹出丹州”、“丹州黃,千葉黃花邊”的描寫。
丹州牡丹農曆2月於梗上生芽葉,3月開苗似羊桃秋實園綠,所產丹皮根粗肉厚,呈赤褐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讚“丹州牡丹根皮入葯尤妙”。
由於長期以來的樵採和人為破壞,連片分佈的野牡丹,在一些山樑上零星分佈,為數不多。

人文歷史

古碼頭與集鎮
龍王辿舊址
龍王辿舊址
古碼頭與集鎮以河東岸的東龍王辿與河西岸的圪針灘規模較大。另外,河西岸的衣錦渡、小河口、官頭渡等渡口分別與河東岸的馮家磧、馬糞灘、蛤蟆灘相對。壺口上下之所以形成諸多渡口,是因為壺口瀑布是黃河水上運輸的一道天然障礙,它將黃河水運通途分割為兩段。往來船隻行駛到壺口前,先到渡口停泊卸貨,通過“旱地行船”,越過壺口瀑布,到另一處渡口再裝船水運。加之,秦晉之間,經濟交流頻繁,冬季又有冰橋之便,因而出現一個個渡口。當時,這些渡口是黃河中游地區南、北、東、西水運貨物的集散地。秦晉峽谷的黃河水運為內蒙古和中原、陝西和山西等地區經濟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京包鐵路通車以前,黃河航運很發達,東龍王辿是當時這段黃河重要的水陸碼頭和商業較為繁榮的集鎮之一。當時,每屆3月桃汛期即開始流船,除雨季特大洪峰時間斷外,直至每年小雪、大雪河水流凌期,從不間斷下行貨運商船。上遊人們為了物資交流,每到冬季,即伐木造船,開春后載上當地出產的甘草、紅棗、糧食、皮張、獸骨、煤炭、瓷器、食鹽、鹼面等土特產品,經壺口運往下游的風陵渡、孟津一帶,連船帶貨全部出售,然後空人徒步返籍。這些船隻,除少數官船外,大多數為商船。以載糧食計算,大船可裝糧9000餘公斤,小船裝6000餘公斤。正常年景路經碼頭的船隻達四、五千隻。東龍王辿停船最多時有1000多隻,有幾百人做“旱地行船”的拉船工。據東龍王辿保存的多種碑文記載,此鎮興於明初,繁榮於清代,尤其是乾隆至道光年間為鼎盛期,衰落於抗日戰爭前,前後約經歷了400餘年。據清同治九年(1870年)修復捻軍東渡燒毀廟宇碑文記載,當時捐資修廟的商號有63家,其中錢莊、皮庄、當鋪、鹽店、藥鋪和京貨店等。其經濟活動相當可觀。
東龍王辿碼頭的經濟活動,不僅要有相應的商業機構,而且要有一支相應的龐大的航運組織,才能加快“旱地行船”的速度。於是,在清代康熙初年出現了民間搬運組織“六股頭”這一組織主要由吉縣壺口附近的6個大村:南原、上市、中士、留村、南村、古賢所組成,負責分配搬運任務,組織人力與分配酬金,稅款等。這一組織直延續到民國二十年(1931年),在長達200年的活動中,對繁榮當地經濟,開展文化交流都起到積極作用。
另外,衣錦渡,馮家磧、圪針灘、小船窩等,歷史上都是有名的擺渡口和航運碼頭。山峽鄉民、軍旅、商賈常常由此往來。象圪針灘古渡口,仍保留著較完整的古集鎮風貌,岸邊纜船的石孔以及石岸上船夫開鑿的山路,依然如故。
在東龍王辿與圪針灘,還保留有明代窯洞數百孔,完整的院落及用石板鋪砌的古街道等。
自京包鐵路修成后,內蒙貨物均在包頭起運,一般不再利用秦晉峽谷段的黃河水道。黃河大橋建成后,公路四通八達,壺口附近的這些渡口和碼頭便失去作用。
歷代軍事遺跡
“秦晉分疆處,雄關古意多”,壺口至龍門的黃河峽谷段,兩岸峭壁聳立,中有黃河天塹,為秦晉天然屏障,因此也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王朝為了固邊,曾在沿線設有“總管府”、“慈馬戍”、“司侯司”、“巡檢司”等軍政機構。清時,還在黃河東岸築起長城,阻止西捻軍過河。
黃河第一寨——石堡寨
黃河第一寨——石堡寨
據記載,歷史上發生在壺口一帶的軍事活動主要有:
春秋時,晉國為了謀圖關中平原,曾與河西黃龍山的狄人兩次大戰採桑(今壺口附近的小船窩)。
東晉時期,羌族首領姚襄,在黃河沿岸築姚襄城(今河東南村坡),待機進犯關中。
南北朝末期,姚襄城為北周灘頭陣地,阻止北齊西渡黃河。
開皇十三年(617年),唐公李淵率軍進壺口,“濱之民獻舟者日益百數”,繼而攻取長安。
南宋末年,蒙古軍取坊州,越黃龍山由圪針灘渡黃河,從金人手中奪回隰州。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惠宗(順帝)殘餘勢力退出北京,為便於渡河西逃在壺口龍槽兩岸鑿石栽樁架設鐵索橋,號稱“黃河飛橋”,遺跡猶存。
明崇禎三年(1630年)李自成起義軍乘黃河結冰時,由壺口一帶過“冰橋”,攻克山西吉縣。
清末,轉戰陝北一帶的西捻軍,於同治五年(1866年)由梁王張宗禹統率,在西龍王辿強渡黃河冰橋,越呂梁山,救援東捻軍。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1945年)閻錫山在日軍威逼下,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率殘部由山西太原退至壺口東岸南村坡,和西岸桑柏村以及宜川秋林一帶,並在原鐵索橋址架設渡兵鐵索橋。
殘存的軍事遺址主要有:
清長城。建於同治五年至十一年(1866年—1872年)清政府為堵截西捻軍東渡黃河,保證京津安全,調淮軍在黃河東岸築長城。長城北起平渡關,南至禹門口,全長75千米,外牆高10米以上,頂面寬5米,上面設有炮台,並建有垛口、通道、堡門等。東龍王辿是當時中心指揮所所在地,駐有提督以下的指揮機關,兵3500人。
南村坡與馬糞灘。南村坡位於壺口上遊河東5千米處。馬糞灘在南村坡下。抗日戰爭時期,為國民黨第二戰區指揮部及山西省政府所在地,駐守長達5年之久。現留有石砌的“忠烈祠”、“樂千堂”等大型建築和保存完好的石窯洞建築群,望河亭及當時駐軍的土窯洞數百孔。當時駐有2萬多人。
石堡寨。位於壺口上游雲岩河口處,三面臨空,東側岸崖壁立,可俯視黃河。據傳為宋金時代所建,西捻軍曾據此與清軍相對峙。現有堡門、堡牆及石窯洞數十孔。
另外,河東岸的小船窩、蛤蟆灘等,過去都設置過駐軍機構。
石刻藝術
壺口一帶,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古代經濟與軍事活動的重要性,因而當時人們將許多重大活動刻文於石上,保存下來的主要石刻有東龍王辿碑刻,現存有10餘塊,其中有:
①龍王廟獻戲碑和重修樂樓碑。此兩碑分別刻於嘉靖年間和康熙初年,碑文記錄了龍王辿集鎮的形成與經濟活動情況。
②牛馬王廟重修樂樓、山門碑,記錄了作為水旱碼頭和重要集鎮的東龍王辿興盛時期的狀況。
③修復捻軍東渡時燒毀廟宇碑,刻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從側面反映了東龍王辿當時經濟活動情況。
④清軍抵禦捻軍強渡黃河的戰鬥中陣亡將士紀念碑,為研究捻軍的軍事活動提供了重要線索。
⑤官碑鑲嵌在圪針灘古渡口岸邊的石崖上,記載黃河漂運木料中,發生的搶木料事件,全碑保存十分完整。
⑥孟門石刻。清代徐洹瀛題寫的“卧鎮狂流”4個大字,刻於孟門巨石之上,形象地概括了孟門山的自然特點。
⑦民國八年(1919年)石刻。對壺口瀑布在陝西一側區域範圍及土地管理作了明確規定,是壺口瀑布風景名勝區建設的重要史料(布告原文在文化文物志)。

旅遊相關


景區門票

2016年3月1日,宜川壺口景區開始執行新的門票價格,全價票100元/人次,半價票50元/人次。各項優惠政策按國家規定執行。

交通信息

陝西省宜川縣至壺口瀑布客運詳情
陝西省宜川縣至壺口瀑布客運詳情
西安—宜川客運班次時間表
西安—宜川客運班次時間表
西安——壺口自助游
西安紡織城客運站有西安至壺口專線大巴,每天兩班車,分別為早上8:00和下午13:20,全程為350千米,行程約為4小時。全程票價約為:97.5元。
臨汾——壺口自助游
從臨汾市駕車沿臨吉高速向吉縣方向行駛約100千米至吉縣縣城,再行車45千米至壺口鎮即到壺口瀑布景區,全程約1.5小時。

開放信息

2020年8月10日,受黃河上游洪峰影響暫時關閉的黃河壺口瀑布景區於10日恢復開放。
2021年1月12日,受疫情影響,為最大限度保障遊客出遊安全,壺口景區暫停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