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賽

端午節傳統的習俗

龍舟賽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活動。據傳東周末期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含恨投江自殺,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投身於岳陽汨羅江),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岳陽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民間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視(北方河流少),據專家考證,它最早起源是江浙地區吳越民族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

歷史淵源


龍舟賽,是端午節傳統的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其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人們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其實,“龍舟競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經有了。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說,距屈子投江千餘年前,划龍舟之習俗就已存在於吳越水鄉一帶,目的是通過祭祀圖騰——龍,以祈求避免常見的水旱之災。目前,龍舟賽的起源有江浙地區的吳越民系和湖南西北部沅陵兩種說法。

江浙地區

龍舟賽前的儀式。
龍舟賽前的儀式。
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划舟。我國古代南方水網地區人們常以舟代步,以舟為生產工具和交通工具。人們在捕捉魚蝦的勞作中,攀比漁獲的多寡,休閑時又相約划船競速,寓娛樂於勞動、生產及閑暇中,這是遠古時競渡的雛形。據專家考證,進行龍舟競渡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在產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區,這正是我國南方地區的特色。在古代典籍有關龍舟起源的記載中,最早是出現在東漢。事實上,我國南方吳越一帶直到東漢時才開發,端午的習俗最初只在長江下游吳越民族中流行,後來吳越文化逐漸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這種習俗才傳到長江上游和北方地區。《事物原始》載:“競渡之事,起於勾踐,今龍船是也。”漢代趙曄《吳越春秋》也認為,龍舟的起源“起於勾踐,蓋憫子胥之忠作”。至今專家公認的中國最早的“龍舟競渡”的圖形,發現於浙江寧波市鄞州區雲龍鎮甲村。

湖南沅陵

龍舟賽源於湖南西北部沅陵之說,在反映中華龍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沅陵龍船歷史淵源的《沅陵千年龍船》一書里,收編了104篇作家、學者對沅陵龍船的精闢論述。這些文章科學、系統地論證了沅陵傳統龍舟的起源,記錄了沅陵龍舟活動的參賽規模、船建等情況。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龍舟。沅陵龍船發源於遠古,祭祀的對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盤瓠。盤瓠曾落戶沅陵半溪石穴,生下6兒6女,兒女互相婚配,繁衍為苗、瑤、侗、土、畲、黎6個民族。盤瓠死後,六族人宴巫請神,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林密,巫師不知他魂在何處,就讓各族人打造一條龍船,逐溪逐河尋找呼喊,以至演變成後來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動。沅陵龍舟起源於5000年前,所以比紀念屈原的說法要早3000多年。

龍舟介紹


龍舟賽
龍舟賽
歡天喜地賽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等。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船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縣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如廣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綉對聯、花草等,還有綉滿龍風、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麼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挂彩等。
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龍池競渡圖卷》(元人王振鵬所繪),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層重檐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麗了。又如《點石齋畫報。追蹤屈子》繪蕪湖龍船,也是龍頭高昂,上有層樓。有的地區龍舟還存有古風,很精麗。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而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註:“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說她下江尋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
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這些詩句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龍舟競渡的壯景。婦女們平時是不出門的,如今也爭著來看龍船,銀釵耀日;鼓聲、紅旗指揮下的龍舟飛馳而來,掉如飛劍,鼓聲如雷;終點插著錦綺彩竿,作為標誌。龍舟向著標飛快地馳近……近代的龍舟比賽也大抵相同,不過規程稍嚴格一些。國內外都出現了國際龍舟比賽,吸引了各國健兒。
神話傳說,很久以前,西岸沒有河流,只有條又小又髒的水溝。有一天,有個打魚人在水溝里網住一條小蛇。這一條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閃耀鱗片。當漁人把手觸向鱗片的時候,蛇眼裡閃著乞求光芒,十分可憐。漁人頓生惻隱之心,撫一下它的鱗片,就把它放回水溝。誰知,那九片鱗突然脫落,小蛇長身而舞,化為條小龍。原來,它是條上天神龍,因觸犯天條,受玉皇大帝處罰,才變成了這模樣。它的尾巴上被加九把鎖——就是小蛇尾上九片閃耀的鱗。玉皇曾言:“除非得到人陽氣,這鎖才能打開。”剛才漁人無意中竟打開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小龍為感謝漁人,在水溝中不停地翻動,並從口裡不停噴出水來,灌注在小水溝里。慢慢地,小水溝變成大河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其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寫下憂國憂民的《離騷》和《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十分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之為詩人節)。278BC,秦軍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祖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生命譜寫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相關比賽


2010-2019蘇州金雞湖端午龍舟賽
龍舟賽
龍舟賽
在蘇州工業園區這片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土地上,金雞湖端午龍舟賽已經舉辦了10個賽季。金雞湖端午龍舟賽作為“同樂江蘇”系列活動之一,傳承絲路精神,促進文明互鑒;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促進國際文化交流,進一步擴大賽事影響力。
三十年來,金雞湖端午龍舟賽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從2010年蹣跚起步、首屆創辦,到2012年省級規模,再到2013年奠定國際交流的基調,再到2016、2017年的質的飛躍,十年傳承創新,十年開放融合,十年鑄造品牌,十年間金雞湖端午龍舟賽從最初的300餘名運動員,觀眾8千人次規模,發展到了如今運動員1300餘名,觀眾人次幾何式增長至5萬餘人次。
十年來,金雞湖端午龍舟賽集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形成了有效的辦賽機制,開拓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成為了蘇州工業園區乃至全市範圍內最具有代表性的文體旅融合品牌活動之一,十年一路承襲著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的龍舟精神,始終秉持著傳統與創新的融合,傳承與創新的互通,對推動國際文化交流、增強社會凝聚力、提升城市影響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9“同樂江蘇”中國電信“hello 5G”杯金雞湖端午龍舟賽共有66支參賽隊伍,分為三大組別,12人小龍舟300米直道競速男子組34支,12人小龍舟300米直道競速女子組16支,22人大龍舟300米直道競速公開組16支,總參賽人數1348人,其中外籍隊伍11支,外籍人士238人,分別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8-2019蘇州相城漕湖金秋龍舟賽
70載櫛風沐雨,70載春華秋實,金秋十月,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2019漕湖金秋龍舟賽拉開帷幕。
傳承中華文明,夯實文化根基,漕湖金秋龍舟賽,在相城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經開區文旅融合的發展進程中,逐漸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日益成為具有當地特色和文化影響的文體品牌活動,全面展現相城區乃至全社會為譜寫中國夢新篇章齊心協力、團結奮進的精氣神。
從2018年賽事的一炮打響,到如今的賽事升級,漕湖金秋龍舟賽,在去年半天活動的基礎上,增加下午半天的配套活動時長,給觀賽群眾創造更好的體驗感。同時新增22人大龍舟公開組,豐富賽事組別,提升賽事觀賞度,以更強的視覺衝擊力,呈現龍舟賽的速度與激情。
2019漕湖金秋龍舟賽共有34支參賽隊伍,分為三大組別,12人小龍舟300米直道競速男子組21支,12人小龍舟300米直道競速女子組7支,22人大龍舟300米直道競速公開組6支,總參賽人數800人。
這個金秋,他們相聚在美麗的漕湖,用汗水和吶喊,詮釋團結一致的精神,演繹傳統文化的精彩。
2019蘇州運河名城水上運動公開賽
“天堂蘇州、東方水城”,蘇州自古人傑地靈,韻味悠長。中國·蘇州運河名城水上運動公開賽正是運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旨在打造出一項獨具“水文化”特色的大型旅遊賽事節慶活動。
2019運河名城水上運動公開賽共分為賽艇、龍舟、皮划艇三大賽事,賽艇500米直道競速雙人雙槳邀請賽、賽艇500米直道競速四人雙槳邀請賽、聯賽公開組大龍舟200米直道競速、運河特邀組大龍舟200米直道競速、親子雙人皮划艇200米直道競速五大組別,共計50支隊伍,總參賽人數近400人,吸引了蘇州本地乃至周邊城市的水上運動愛好者,他們或以企業、學校為單位,或以俱樂部、家庭為單位參賽,展現著水上運動的巨大魅力。

各地賽事


江蘇

蘇州是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發祥地。漢代趙曄《吳越春秋》認為,龍舟的起源“起於勾踐,蓋憫子胥之忠作”。蘇州龍舟競渡的最早起源在胥江河。《吳縣誌》:“端午為龍舟競渡,遊船聚集,男女喧嘩,管弦雜沓。投鴨於河,龍舟之人爭入水相奪,以為娛樂。”如今,古城蘇州的端午龍舟競渡依然延續,農曆五月初五,胥江河上,彩旗飄揚,龍舟待發,吸引眾多蘇州百姓搖旗吶喊,為健兒們加油鼓勁。
據東南大學教授、民俗學家陶思炎著作《南京民俗》,晚清,南京坊間有首民謠:“五月五,划龍船,過端午。”那時,中午全家團聚,飯後大都去夫子廟看秦淮河上賽龍舟。划龍船被老南京視為端午重頭戲。據夏仁虎《歲華憶語》記述,南京的端午龍舟會有“三幫”之分,並有“奪標”之戲。所謂“三幫”,指河幫、江幫和木幫。

浙江

寧波是中國端午節龍舟競渡習俗的發祥地之一,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證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獨木舟和木槳。鄞州雲龍鎮石禿山曾出土過一個戰國時期的“羽人競渡”斧形銅鉞。器物上刻雙龍,下刻龍舟,四人成一排,雙手持槳,奮力划船。這足以說明,2000多年前的雲龍先民已有賽龍舟的活動。這也是龍舟競渡的最早起源。
明萬曆《溫州府志》對溫州境內龍舟之俗有過描寫,稱:“競渡起自越王勾踐,永嘉水鄉用以祈(年)賽(願)”。可見溫州的龍舟競渡之源起,與聞一多的考證結果相吻合——“祈年賽願從其俗”(葉適詩語),是古代民眾對龍圖騰的一場祭祀活動,主要用於祈求平安和豐收。蒼南縣的沿浦,是省內最南端的划龍舟之地。在當地坊間,大家都認為,划龍舟是為了消災保太平。

上海

羅店龍船始於明、盛於清,400年前,當羅店的商鋪多起來時,有位商人將當時流行於江南的龍船搬過來,引來眾多船家觀看。後來,幾家商鋪合夥請來龍船表演。當地船匠也開始造龍船,憑著豐富經驗,造出的龍船更勝一籌,加上本地善划船者多,表演技巧與其他地方相比,有過之無不及,逐漸便有了名氣。羅店各個碼頭有“七色龍”之說,“韓家灣有大青龍和小青龍,大通橋有白龍,新橋有綠龍,西巷街有玉龍,北街有黃龍,三年橋有紫金龍,後來閘北的鄉長又投資造了一條烏龍。”每逢端午等節慶,地方商會便會出資組織龍船會。一連幾天的龍船會上,各“龍”裝扮一新依次前行,進行各種表演。商店趁機促銷,小商小販聚集,熱鬧空前。解放後由於歷史原因,羅店龍船一度隱退。直到2003年,羅店鎮決定每年端午恢復舉辦龍船節,支持龍船製作和展演,羅店龍船還成功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

安徽當塗縣的龍舟比賽有1700多年的歷史,處在水鄉的當塗,世世代代,環水而居,靠水而生,依水而存。六月六這天是為了紀念大禹的生日,這裡的划龍舟比賽要比紀念屈原要早上幾百年。蕪湖龍舟節在每年端午前後舉行,迄今已有上百年歷史,是當地人慶祝插秧完工和預祝五穀豐登的特色民俗活動。每年的農曆五月二十是裕溪河兩岸民眾最傳統最熱鬧的節日民俗——賽龍舟。當天,在外的人也都會不遠萬里的趕回家來,共襄盛事。清晨五六點,一個個龍舟隊伍便在號子聲中將刷了桐油的龍舟抬下水。宣城桃花潭賽龍舟活動可追溯至明朝,相傳當年漢王陳友諒與朱元璋在江西鄱陽湖戰敗后,陳部太尉張定邊攜遺侄張佑保避難到涇縣桃花潭畔,將遺侄過繼給當地翟姓改名翟敬六,招兵買馬後以賽龍舟的形式掩人耳目以達到訓練水兵的目的。

陝西

安康地處中國四大母親河“江河淮漢”之漢水上游。千年前,親水樂船的安康先民在漢江駕舟破浪、生活繁衍,於是安康龍舟在安康人民樂山好水的習性與生產勞動結合下誕生。安康龍舟習俗由集資、祭龍舟、龍舟下水、吃漢江排子宴、賽龍舟划對頭、龍舟製作、吃百鴨宴慶勝利等內容構成,主要分佈在安康市石泉縣漢陰縣、紫陽縣、嵐皋縣旬陽縣白河縣、漢濱區沿漢江各集鎮。其中漢濱區是安康龍舟習俗的集中地,是安康龍舟習俗的經典代表。據1932年石泉縣《續修石泉縣誌·風俗志節九·民俗》記載:“漢水上制龍舟數艘,舟約載二三十人,揮旗擊鼓,各抓木橈齊划,狀如矢飛。上下競渡,投鴨奪標,喝彩之聲不絕……”

湖北

屈原的故鄉在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秭歸人對屈原的緬懷之情尤甚,紀念的方式也勝過其他地方,最重要的民俗就是賽龍舟、辦詩會、公祭屈原三件大事。秭歸划龍舟,除場面壯觀、競爭激烈外,特別之處是競渡前還要舉行游江招魂,顏色各異的龍舟均豎起“魂兮歸來”的招魂幡,以白龍為首的龍舟在江中緩行環遊,峽谷中則迴響起蕩氣迴腸的《招魂曲》。公祭屈原的活動從南北朝時流傳至今。
荊州龍舟競渡在《隋書·地理志》上有記載,其中還說道了划龍舟的風俗在“南郡尤盛”。著名的明代文學家袁中道就寫過在荊州觀看龍舟賽的詩篇:《午日沙市看龍舟》。旭日垂楊柳,傾城出岸邊。黃頭郎似鳥,青黛女如仙。龍甲鋪江麗,神裝照水鮮。萬人齊著眼,看取一舟先。

湖南

漵浦是屈原流放的定居地,當楚國郢都被秦國攻破的消息傳來后,他悲憤的離開漵浦,去洞庭湖畔的汨羅,臨行時人們含著熱淚送他上船。當屈原懷石沉入汨羅江的消息傳到漵浦,人們悲痛欲絕,爭先恐後划船去營救這位和他們朝暮相處的三閭大夫。相傳,這就是漵浦龍舟競渡的起源。漵浦龍舟競渡分兩地進行,沅水一帶稱“大河龍舟”,漵水一帶稱“小河龍舟”。
湘潭賽龍舟的傳統,在歷史上便早有明確記載。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許渾在《送客南歸有懷》中,寫下了“綠水暖青萍,湘潭萬里春。瓦樽迎海客,銅鼓賽江神”的詩句。在水運興盛的年代,各個碼頭為彰顯實力,祈求地區昌盛,每年都會組織龍舟競渡。

江西

贛中一帶是我國最早時興龍舟的地區之一。唐代贛江袁河的龍舟競渡,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則有《競渡》詩描述錦江之中“中旆迎風”,“長鯨破浪”,“少年爭作弄潮游”的壯觀畫面。紀實性地描述錦江兩岸群眾端午節觀看龍舟競渡盛況的古籍,莫過於清人朱航的《錦江脞記》了。“筠俗五日,錦江競渡,兩岸婦女,觀者如芙蓉映水。筠州竹枝詞云:好是日高風定后,香薰兩岸活芙蓉。蓋紀實也。”連婦女也傾城而出,何況男人!江深水闊的豐城,民間歷來酷愛划龍舟。

重慶

重慶市巴南區地處長江之濱,歷來有端午賽龍舟的傳統。木洞龍舟歷史悠久,是重慶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碧波蕩漾,伴隨著川渝特色的龍舟號子,數十人同心協力,在江上奮勇爭先。其間,還會穿插水上搶鴨子或旗幟等遊戲。歷史上,重慶端午節舉辦划龍船兒比賽大多由各碼頭幫和船幫操辦,有幫會單獨參賽的,也有兩三個幫會聯合參賽的,按各自的主營業務取名,炭碼頭稱烏龍,米幫為“黃頭”,酒幫叫“白龍”……龍頭、幫旗、服裝也做成烏黃白的顏色。清代,重慶城洪崖洞下面有個鎮江寺紙碼頭幫,因紙遇水必爛,不可能取名“紙龍”,便聯合旁邊碼頭的鹽幫,鹽也怕水,就按地名鎮江寺取了個威風的名字:鎮江龍,船身塗為代表天子的黃色。

四川

新津龍舟賽是成都特色民俗活動之一,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新津河流縱橫,是名副其實的水鄉,縣境內有幾十個擺渡的渡口。在水上運輸的年代,河流多,木船自然就多。每年端午節,新津人總是熱衷於舉辦龍舟會。清道光七年(1827年)版的《新津縣誌》載:“五月五日包角黍,懸蒲劍艾虎於門,飲雄黃酒,城南競渡。”眉山市青神縣瑞峰端午龍舟節起源於北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定期舉辦的瑞峰端午龍舟節是當地固定的民俗文化活動,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至2018年已舉辦了31屆。

福建

福州自唐宋以來,就有龍舟競賽的記載。928年至935年,閩王王延鈞倡導“龍舟競渡”,當時的福州,龍舟比賽多在西湖舉行。據《福州市志》介紹,福州龍舟競渡五代時即有記載。閩王王延鈞曾於端午日“浮采舫數百於西湖,每船載宮女二三十人,衣短衣,鼓楫爭先,而自乘大龍舟以觀”。據當地居民說,奪錦標的地名,從清朝同治、光緒年間就有了。以前的龍舟賽中,為了裁定名次,人們在水面上插上一根長竿,纏錦挂彩,鮮艷奪目,當時稱之“錦標”,亦名“彩標”。競渡船隻以首先奪取錦標者為勝,故這一競賽又稱為“奪錦標”。

廣東

廣州扒龍舟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廣州早期賽龍舟只是一種宮庭活動,南漢後主劉龔(958--971年在位)當年在廣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農曆端午節舉行龍舟競渡。到了明、清兩代是廣州龍舟競渡的鼎盛期。而古時廣州龍舟競渡與今天不同,是“舟大人多”,一種藝術性很強的群眾藝術活動。正如屈大均當年所形容的:“舟龍長十餘丈,高六七尺,龍鬚去水二尺,龍額與項坐六七人,中有錦亭,坐倍之。旗者、蓋者、鉦鼓者、揮橈擊楫者,不下七八十人。”有的龍舟,“上建五丈檣,檣上有台閣二重,中有五輪閣一重,下有平台一重。每重有雜劇五十餘種,童子凡八十餘人。”而現在則是舟小人少。龍舟競渡變成了一種體育競技比賽活動。

香港

在香港這座中西交融的城市,依然保留著不少端午節的傳統民俗,如舉行龍舟競渡、“放紙龍”儀式、用龍舟進行祭祀、游龍舟水及吃粽子等。香港人將划龍舟稱為“扒龍舟”,這個習俗由來已久,最早有記錄的端午龍舟競賽是1919年在港島東區北角舉行的,隨後演變成了一年一度的競渡大賽,近些年還會舉辦國際性的龍舟賽事。人們普遍相信,龍舟具有靈性,扒過龍舟後會身體健康、全年順景。在每次龍舟賽前,人們還會舉行簡單而隆重的“放紙龍”祈福儀式。紙龍身上印有“一帆風順”等標語,祈求賽事順利、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