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拍枋

普拍枋

普拍枋是宋式建築構架中的枋名,相當於清式建築中的平板枋,它主要是用來承托斗拱。普拍枋的位置在闌額上,柱頭之間,柱頭斗拱置於普拍枋之上,加固了柱子與闌額的連接。

基本概況


清建築柱額枋(欄額)、平板枋(普拍枋)與唐、遼、宋、金、元、明建築中的欄額、普拍枋的演變與區別是很多的。
欄額(清稱額枋0是檐柱與檐柱之間相連接的主要構件:普拍枋(清稱平板枋)是直接置於欄額之上的一根斷面為矩形的橫木,它與欄額相疊加,形成T字形的截面,這是在宋建築中才顯現出來的結構方式。普拍枋在唐與遼代初期的建築中是找不到的。普拍枋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厚度逐漸增大並與欄額一起從柱頭穿出形成出頭。到了宋一百多年後的河南少林寺初祖庵的欄額上的普拍枋又突然消失了,而且欄額從柱中穿出形成螞蚱頭。而同期的金建築如山西大同的善化寺山門與善化寺三聖殿的普拍枋尺度巨大,其截面幾乎與欄額相等,並且普拍枋與欄額均從柱頭中穿出形成較大體積的出頭。此時普拍枋與欄額的截面構成形式依然保持著T形構圖,但已沒有宋朝初期的秀氣。
到了元朝,普拍枋又減薄,接近於宋朝初期的形狀,但欄額的兩側面開始做成弧形,此種形式在正定縣陽和樓中體現得比較完整。明朝初年由於斗拱的攢數增加,欄額為了能更有效地承載上面的斗拱,於是大大地增加了厚度,普拍枋的厚度又重新還原金時期的厚度,於是普拍枋與欄額的寬度相同,其斷面呈“日”字形。之後,普拍枋還向縮小的方向發展,欄額向寬厚的方向發展,於是其斷面逐漸呈現出“凸”字形。到了清朝,普拍枋與欄額尺寸差距加大,欄額的斷面面積可達到普拍枋斷面面積的六倍,並且構件增加,在大額枋欄額斥下又增加了小額枋與由額墊板,這在以前的建築中是不曾有過的。

相關概念


大額枋

清式建築構架中的枋名。在較大的建築物中,往往有上下兩層額枋,其中處在上面的較大的額枋,就叫作“大額枋”。

闌額

大額枋在宋式建築中稱為“闌額”。

小額枋

小額枋”也是清式建築構架中的枋名,處在大額方下面的較小的額枋,就叫作“小額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