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之歌

狗之歌

《狗之歌》是俄羅斯詩人葉賽寧於1915年寫就的抒情詩。這首由七個小節組成的詩,從早晨開始,到月夜結束,似乎構成了有關於一隻母狗的完整的敘事,但又不僅儀如此。在第六節出現了“哀傷”這個詞,它直接點出了該詩的“要領”——它展示的是“哀傷”。

讀者可以從詩中的一些細節中猜想出來。主人“愁眉不展”,這或許暗示了生活的艱難;母狗一直追到“尚未冰封的水面”,則暗示小狗已被主人溺死。詩人省略這些環節,為的是將筆墨集中在描摹母狗的情態上,像描寫一個人那樣,從心理層面展現它的深情和悲痛。

原文與譯文


原文譯文之一譯文之二
Сергей Есенин
Песнь о собаке
Утром в ржаном закуте,
Где златятся рогожи в ряд,
Семерых ощенила сука,
Рыжих семерых щенят。
До вечера она их ласкала,
Причесывая языком,
И струился снежок подталый
Под теплым ее животом。
А вечером, когда куры
Обсиживают шесток,
Вышел хозяин хмурый,
Семерых всех поклал в мешок。
По сугробам она бежала,
Поспевая за ним бежать…
И так долго, долго дрожала
Воды незамерзшей гладь。
А когда чуть плетясь обратно,
Слизывая пот с боков,
Показался ей месяц над хатой
Одним из ее щенков。
В синюю высь звонко
Глядела она, скуля,
А месяц скользил тонкий
И скрылся за холм в полях。
И глухо, как от подачки,
Когда бросят ей камень в смех,
Покатились глаза собачьи
Золотыми звездами в снег。 
早晨,在黑麥桿狗窩裡,
破草席上閃著金光: 母狗生下了一窩狗崽—— 七條小狗,茸毛棕黃。 她不停地親吻著子女, 直到黃昏還在給它們舔梳, 有如雪花兒融成了水滴, 乳汁在她溫暖的腹下流出。 晚上,雄雞蹲上了 暖和的爐台, 愁眉不展的主人走來 把七條小狗裝進了麻袋。 母狗在起伏的雪地上奔跑, 追蹤主人的足跡。 尚未冰封的水面上, 久久泛起漣漪。 她舔著兩肋的汗水, 踉踉蹌蹌地返回家來, 茅屋上空的彎月, 她以為是自己的一隻狗崽。 仰望著藍幽幽的夜空, 她發出了哀傷的吠聲, 淡淡的月牙兒溜走了, 躲到山岡背後的田野之中。 於是她沉默了,彷彿挨了石頭, 彷彿聽到奚落的話語, 滴滴淚水流了出來, 宛如顆顆金星落進了雪地。 
清晨,在堆放黑麥的小庫房裡,
一排蒲席閃爍著金光,
一隻母狗生下七隻狗崽,
七隻狗崽毛色一溜棕黃。
母狗伸出舌頭,撫愛狗崽,
一直舔梳到傍晚,
它那暖融融的肚皮下,
流淌的乳汁雪一樣白。
黃昏時分,一群母雞
紛紛跳上爐口前的平台,
主人鐵青著臉兒走來,
把七隻狗崽裝進了麻袋。
母狗便追蹤著主人的腳印,
沿著一個個雪堆奔走,......
尚未封凍的平靜水面
久久地、久久地在顫抖。
母狗精疲力竭地爬回來,
邊爬還邊把兩肋的汗水舔,
它將農舍上空的一輪月亮
認作是自己的一隻狗崽。
它凝望著藍幽幽的天空,
大聲地狂吠,哀號不休;
可纖細的月亮滑動著
隱入山岡背後的田野。
恰似面對人們擊狗逗樂,
它把投來的石塊當作食物;
兩隻狗眼滴溜溜滾動,
恰似一對金星在雪地上殞。 

創作背景


1914年新年伊始,葉賽寧迎來兩件喜事:與女友共築愛巢,詩作第一次發表。他將稿費買了禮物送給父親,以證明他的寫作並非如父親所言——“沒用的小詩”。從此作品陸續見諸報端。他出身於農民家庭,在農村長大,深得大自然的熏陶和民間文學的哺養,但又受到農民傳統觀念的束縛。對大自然的陶醉使他寫出大量風景詩的傑作,對淳樸的農民生活的摯愛使他創作出許多真摯感人的抒情詩珍品,但對古老傳統的迷戀卻使他寫過一些懷疑工農關係、消沉頹唐的詩。他早期的創作,雖思想不及晚期成熟,但才華橫溢,格調清新,以家鄉、祖國和大自然為基本主題。

作品鑒賞


表現手法

葉賽寧以故鄉,俄羅斯和大自然為自己詩的靈感源泉,在“人與自然的主要結點”上營造美的意象,在詩化自然中凈化心靈,在凈化心靈中詩化自然。這首由七個小節組成的詩,從早晨開始,到月夜結束,似乎構成了有關於一隻母狗的完整的敘事,但又不僅僅如此。在第六節出現了“哀傷”這個詞,它直接點出了該詩的“要領”———它展示的是“哀傷”。“早晨,在黑麥桿搭的狗窩裡,破草席上閃著金光:母狗生下了一窩狗崽———七條小狗,茸毛棕黃。”“七條小狗”,就是七條生命,“茸毛棕黃”,顯示了生命的可愛,“閃著金光”顯示了對生命的敬畏,或者說,生命的誕生是神聖的。“她不停地親吻著子女,直到黃昏還在給它們舔洗,在她溫暖的肚皮底下,雪花兒融成了水滴。”從早晨到黃昏的“舔洗”,“溫暖”、“融”等動作與情態的詞,均顯示的是愛,或者說是母愛。前二節所展示的生命降臨的驚喜和對生命的愛撫與後面因生命的離棄而來的哀傷構成對比,從而形成了該詩敘事的張力。
詩中還運用多種表現手法:色彩的反襯、通感、隱喻、象徵……如母狗喪子后“響亮地望著藍空吠叫”(只能意譯成“眼巴巴地望著”)聽覺通於視覺、聲態並作,使人印象加深。又如第二詩節用“剛剛消融的白雪”形容乳汁,結句用“從天隕落金色的星斗”描繪黯然神傷,不但設喻新穎,意象優美,而且富於象徵意義,耐人玩味。
《狗之歌》用人化自然的手法淋漓盡致地抒發母狗在一天內得子之喜,失子之慮,喪子之哀以及誤認月亮為子后的惱恨,同時用物化情思的手法,把為下一代操碎了心的母親的愛通過動物的象徵使人看得見,摸得著,這些也許是它具有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的奧秘所在。
雖然是敘事,詩人並沒有交代一切,比如“主人”為什麼要丟棄小狗,小狗的命運如何等。

寫作特點

他寫人,也寫物;寫無生命物,也寫生物;寫植物(如白樺稠李花楸樹風鈴草……),也寫動物(如馬群、母牛、狐狸、狗……)。大量動、植物入詩,是葉詩在題材、主題以至手法上的一大特色。葉賽寧寫草木蟲獸的詩,既不同於以寄託生活哲理為宗旨的寓言詩,也有別於以情節取勝的敘事短詩,而是物我一體、情思邈遠的真正的抒情詩。在詩中,詩人更充分地表現他對詩歌藝術的執著追求:在人化自然(包括各種動、植物)和物化(物即指動、植、礦物)情思的基礎上達到情景高度交融的藝術境界。在這個意義上,《狗之歌》是葉詩中一篇極好的代表作。在一首詩中如此巧妙地將兩者融合在一起,則是葉賽寧詩的獨到之處。
抒情詩”的寫作有多種方式,《狗之歌》就是一首通過“敘事”來完成“抒情”的作品,它敘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詩人沒有介入故事之中,而是保持了一種情感的剋制。閱讀此詩,首先要把握這個故事的脈絡:從早晨到晚上,一隻母狗生下了一窩狗崽又失去了它們。
在這首詩中,是它精妙的意象。融成水滴的雪花,漣漪泛起的水面,還有接納一切的雪地,營造出詩意的氛圍,俄羅斯大地的寒冷、嚴酷和溫情得到有效表達。至於“茅屋上空的彎月”,被母狗誤認為自己的狗崽,更是傳神的一筆。金色的彎月孤零零懸在半空,加上母狗哀傷的吠叫,構成了一幅凄清、哀婉的畫面。
《狗之歌》從構思到手法、語言,都能使人讀後充滿新奇感。例如詩題選得頗為奇趣。《狗之歌》這個詩題表明了葉賽寧奇中求美的藝術追求,他要抒發對生活新鮮獨特的感受,也想傾吐屠格涅夫稱之為“自己的聲音”的那種聲音。
葉賽寧在《狗之歌》中所追求的“新”和“奇”,不是從空中樓閣中臆想出來的,而是從習以為常的事物中提煉而得的。在原文中,《狗之歌》的“歌”字是崇高體詞,是用來讚頌高大形象之詞,但詩中出現的並不是英雄豪傑。就動物世界來說,狗既沒有牛的“任重”或馬的“道遠”,也沒有雲雀的“高翔”或海燕的“預見”,然而,詩人從狗的身上發現了詩 ──真正的詩。一隻其貌不揚的狗,從清早到晚上的短短十幾個小時之內,經歷了悲歡離合,嘗盡了甜酸苦辣,一切都源出於對下一代的愛,光這點精神就夠催人淚下的了。詩人在這裡成功地運用了小中見大,凡中見奇,丑中見美的藝術手法,給人以質樸意新的美的感受,使人情不自禁地落下同情的淚水。詩中還出色地運用了正反相襯的手法,以樂景寫哀:七隻小狗被主人淹死後,母狗拖著沉重的步伐往回走,這時不是月黑風高,一派肅殺的氣氛,而是夜空掛著一鉤彎月,大地一片寧靜。然而清麗的美景更反襯出命運的險惡,環境的寂靜愈激起內心的波瀾,以致母狗想小狗想瘋了,竟誤把天上的月亮當做自己的小狗。這種心理刻畫,真是入木三分。
詩中意象極其豐富,但並不疊床架屋,在組合上有詳有略,出現跳動和飛躍。當主人背著裝在麻袋裡的七隻小狗往前走時,母狗喪魂落魄地跟在後面緊追不捨,下面略去主人把口袋扔進河裡的細節,只留下水面漣漪在顫抖的情景。下面又略去對主人的描述,只留下母狗踉踉蹌蹌往回走的畫面。這種在意象之間留有較大的空間跨度的手法,給讀者留下了想像餘地,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詩的藝術魅力。河面“久久地、久久地顫抖”的鏡頭示意極其豐富:既可想像為小狗垂死掙扎的餘波,也可設想為母狗、主人或詩人的內心和水波一齊顫抖;既可揣度母狗在河邊久久地呆立的神態,又可描繪浮想聯翩的詩人久久不能自已的情狀。

名家評論

對於這首詩,1922年5月17日,高爾基說:“不由得想到,謝爾蓋·葉賽寧與其說是一個人,毋寧說是造化特意為詩歌、為表達綿綿不絕的‘田野的悲哀’、表達對一切動物之愛和惻隱之心(人比萬物更配領受它)而創造出來的一架管風琴”,甚至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彷彿“在這位風格獨具、才華出眾、造詣極深的俄羅斯詩人周圍,一切都越發令人感到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謝爾蓋·葉賽寧》)。

作者簡介


葉賽寧
葉賽寧
葉賽寧(1895—1925),蘇聯俄羅斯詩人。生於梁贊州康斯坦丁諾沃村(現名葉賽寧諾村)一農民家庭。教會師範學校畢業后,在莫斯科當店員和印刷廠校對員。1916年在白俄軍隊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離開軍隊,加入左翼社會革命黨人的戰鬥隊。對於十月革命,他表示歡迎。他的第一個詩集《掃墓日》於1916年出版,其中有優美的風景詩,也有帶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詩。十月革命后曾創作過歌頌革命與革命領袖的詩篇,如《同志》(1917)、《宇宙的鼓手》(1918)、《列寧》(1924)、《大地的船長》(1925)等。他曾受到頹廢文人的包圍,迷戀過形式主義,一度成為意象派詩人。組詩《小酒館的莫斯科》(1921~1924)以莫斯科小酒館為題材,美化流浪者與無賴漢的頹廢情緒。1924至1925年是他創作上新的高潮時期。詩集《俄羅斯與革命》(1925)和《蘇維埃俄羅斯》(1925)滲透著歌頌革命與共產主義建設的思想。長詩《安娜·斯涅金娜》(1925)描寫了農村革命的廣闊圖景,塑造了建設新生活的戰士的鮮明形象。他的抒情詩感情真摯,格調清新,並擅長描繪農村大自然景色。葉賽寧的世界觀是矛盾的。他未能從根該上了解革命和蘇維埃制度,期望於革命的是建立烏托邦式的“農民的天堂”。他歌頌革命,卻沒有投身於革命的決心;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在個人生活中又常常受感情的盲目驅使而不能自拔。最後在精神憂鬱、感情極度矛盾下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