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壩鎮

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下轄鎮

九壩鎮,隸屬於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地處桐梓縣北部,東南與婁山關鎮燎原鎮交界,南及西南與花秋鎮、匯川區高橋鎮接壤,西與習水縣桃林鄉、官店鎮接界,北及東北與楚米鎮毗鄰,行政區域總面積142.5平方千米。

九壩鎮人口有23808人(2020年)。截至2019年10月,九壩鎮下轄1個社區和6個行政村。

2011年,九壩鎮財政總收入527萬元,比上年增長0.06%。農民人均純收入5380元。2018年,九壩鎮有工業企業12個,其中規模以上有1個。

歷史沿革


明、清代,屬夜朗里。
民國三十年(1941年)—1949年,屬松坎區署三區。
1964年8月,為元田區九壩公社。
1984年5月,為元田區九壩鄉。
1992年7月,九壩、蒲家、栗子3鄉合併為九壩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九壩鎮地處桐梓縣北部

地形地貌

九壩鎮地處雲貴川高原黔北山地與四川盆地南緣之川南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波狀起伏。屬中山丘陵岩溶地貌。最高點位於山堡村二檯子,海拔1802.9米;最低點位於天池村崗上組小溪河面,海拔736.5米。

氣候

五色九壩
五色九壩
九壩鎮多年平均氣溫13.5℃,1月平均氣溫2.5℃,極端最低氣溫-8.4℃(2008年1月20日);7月平均氣溫23.5℃,極端最高氣溫35.8℃(2009年7月28日)。最低月均氣溫2.3℃,最高月均氣溫25.0℃。無霜期年平均330天,最長345天,最短32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82小時,年總輻射138.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30天(一般為2月7日—12月2日)。年平均降水量1012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125天,最多74天,最少60天。

水文

九壩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三級河1條,總長6千米;四級河2條,總長9千米。

自然災害

九壩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干早、洪澇、凝凍等。凝凍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1—2月,最嚴重的一次凝凍災害發生在2007年12月,高崗、山堡、白鹽井、槐子村受災。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九壩鎮境內地下礦藏主要有煤、瓷土、硫鐵、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九壩鎮下轄7個行政村:水河、聯合、山堡、白鹽井、高崗、槐子、天池,下設6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9年10月,九壩鎮下轄1個社區和6個行政村:
序號名稱
1高崗社區
2聯合村
3水河村
4白鹽井村
5山堡村
6槐子村
7天池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九壩鎮轄區總人口3417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50人,城鎮化率4.2%。另有流動人口6020人。總人口中,男性17702人,佔51.8%;女性16471人,佔48.2%;14歲以下7026人,佔20.6%;15~64歲23896人,佔69.9%;65歲以上3251人,佔9.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3974人,佔99.4%;有苗、仡佬、侗土家、壯等6個少數民族,共199人,佔0.6%。超過100人的少數民族有苗族1個民族,共160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0.4%。2011年,人口出生率8.5‰,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長率4.5‰。
截至2018年末,九壩鎮戶籍人口有37278人。
2021年6月22日,桐梓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九壩鎮人口數為23808人。

經濟


農業

2011年,九壩鎮農業總產值1.1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573噸。
圍繞全鎮主導產業,以方竹、烤煙、旅遊三大產業為支撐,同步發展有機高粱、花椒、糧食、蔬菜、辣椒、中藥材等“3+N”產業,打造“一區兩壩三線”。

商業外貿

2011年末,九壩鎮有商業網點108個。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4000萬元。

金融業

2011年末,九壩鎮農村信用社各類存款餘額450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3000萬元。

郵政電信業

2011年末,九壩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5千米,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2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06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2萬件,征訂報紙4萬份、期刊0.12萬冊,業務收入0.12萬元。電信服務網點4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000門,固定電話用戶0.2萬戶,比上年增加2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26.6%,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0.4萬戶,比上年增加10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53.3%,比上年提高13.3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40千米,主幹電纜達18對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0.2萬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0.15萬個,寬頻接人用戶0.15萬戶,比上年增加500戶。

文化


地名由來
田園九壩
田園九壩
九壩鎮因區域內有小壩、火焰壩、散魚壩、坎桶壩、當壩、趙安壩、白泥壩、墳壩、栗子壩9個壩得名。
文物古迹
九壩鎮境內有貴州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桐梓人”發祥地岩灰洞遺址;有清末黔北農民起義領袖楊龍喜揭竿而起的點將台。

交通


九壩鎮已形成由公路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2011年,客運總量1.36萬人次,貨運總量119萬噸。有320省道過境,境內長37千米,通往習水赤水。桐花公路過境,境內長9千米,通往高橋、花秋、風水、容光。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九壩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51人,專任教師2人;小學19所,在校生2142人,專任教師12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5%;初中2所,在校生1062人專任教師6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0%,小升初升學率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0.09億元。

科學技術

2011年末,九壩鎮有農業技術人員26人,其中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22人,主要負責全鎮農業技術推廣和開發。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九壩鎮有文化藝術團體4個,會員50個,演職人員12人;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8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63平方米,藏書2000冊;檔案室1個,建築面積24平方米。文化行
人文九壩
人文九壩
業從業人員3人,均屬事業單位人員。
2011年末,九壩鎮有學校場地1處,農民健身運動場2個。4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農民籃球隊1支。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九壩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7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7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張。專業衛生人員55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萬人次,出院病人0.9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九壩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戶,人數79人,支出17.1萬元,比上年增長5%,城市月人均180元,比上年增長5%;醫療救助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9人次,共支出3萬元,比上年增長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00戶,人數2120人,支出5852萬元,比上年增長6%,月人均230元,比上年增長7%。

旅遊


九壩鎮風景名勝有黃河溝自然風景區、二檯子萬畝原始方竹林海、篆水坪水庫、雲霧山莊、古寺天池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