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

詞語

惶恐,漢語辭彙。

拼音:huáng kǒng

釋義:1、指驚恐,害怕。2. 慚愧、難為情。3. 表示謙恭的用語。

出自《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釋義


[terrified] 惶懼驚恐
惶恐飲葯而死。——《漢書·李廣蘇建傳》
惶恐灘頭說惶恐。——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引證解釋


1.恐懼,驚慌。
①《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建 為郎中令,書奏事,事下,建 讀之,曰:‘誤書!馬者與尾當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譴死矣!’甚惶恐。”
②《北史·長孫儉傳》:“客人惶恐不敢仰視。”
③ 沙汀 《兇手》:“當那青年走近他時,一種惶恐的顫慄,便又立刻通過他全身了。”
楊絳老王》:“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為他是單幹戶。”
2.慚愧、難為情。
①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一折:“說也惶恐,因為貧難,無以度日,要尋我妹子討些盤纏使用。”
②《三國演義》第六回:“術 惶恐無言,命斬進讒之人,以謝 孫堅。”
③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虧汝不惶恐,敢自誇熟讀兵書!還不及早收兵回去!倘若交戰,必被周瑜擒矣!無學之輩,可惜吾屈死汝手!
④《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那 李員外 也自知惶恐,不去叫他。”
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四:“我是盡量地領教了各方面的朋友們的意見,使我感覺著有點惶恐的。”
3.表示謙恭的用語。
①《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庚子,定太子見三師儀:……其與三師書,前後稱名‘惶恐’。”
②宋 曾鞏《答孫都官書》:“盛編尚且借觀,而先以此謝。惶恐,惶恐。不宣。”
③宋 蘇軾 《與人書》之二:“辱示長箋,詞旨過重,適少冗迫,來使不敢久稽,未及占詞為答,想知照未甚訝也。惶恐,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