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三忠祠的結果 展開

三忠祠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祠堂建築

三忠祠也稱鄉賢祠,位於甘肅省靜寧縣烽台山,是為紀念抗金名將涪王吳玠、信王吳璘武穆劉錡三位鄉賢而修建的。明嘉靖二十七年在縣城東郊外建“三忠祠” ,乾隆五年知州楊國瓚重修,佔地10畝左右,坐北向南,祠院內北面建有大殿兩座,一為“八蜡祠” (稷神),一為“三忠祠” 。

歷史沿革


三忠祠也稱鄉賢祠,位於甘肅省靜寧縣,是為紀念抗金名將涪王吳玠、信王吳、武穆劉 三位鄉賢而修建的。按地方志記載,明嘉靖二十七年,當地官民在縣城東郊外建“三忠祠”,乾隆五年知州楊國瓚重修,佔地10畝左右,坐北向南,祠院內北面建有大殿兩座,一為“八蜡祠”(稷神),一為“三忠祠” 。
清同治十年七月,陝甘總督左宗棠西征,路過靜寧,駐蹕逾月,曾率官兵及地方官民到三忠祠祭奠吳、劉三將軍時,刻立祭碑,正面刻“功固西陲”大字,碑陰鐫有長文。祠殿門楹懸掛“三將忠魂昭青史,千載功業祀春秋”的楹聯。
抗日戰爭時期,為紀念中條山戰役中靜寧籍陣亡將士李芳田、受天祐和上海戰役犧牲的賈德利3人,縣政府奉命制忠烈將士牌位3座,供於三忠祠吳、劉三將軍牌位之側,每年清明節,由地方官民舉行祭祀以示紀念。
重建
9徠0年代中期,東關民眾在峰台山重建“三忠祠” 。祠堂名為三忠祠,就坐落在離靜寧縣城不遠的烽台山的山腰上。推開祠堂的木門,可以看到三座將軍彩繪的塑像。一座小小的祠堂,居然供奉著劉錡、吳玠吳璘兄弟三位南宋的不世名將,這足以讓人感到震撼。
工匠的技藝很平庸,塑像無可觀處,但香爐里厚厚的香灰,仍然看出來自民間和草根階層對英雄人物的無限信仰。

歷史事件


吳玠吳璘抗金

當時宋金作戰的主戰場有兩個。一個是江淮戰場,一個是川陝戰場。大家所熟悉的岳飛韓世忠等名將都是在江淮戰場作戰的。而吳玠吳璘則是在川陝戰場苦戰。
陝西如果淪陷失守,四川將不能保全。而富庶的四川是南宋的大後方和抗金後勤基地,極為重要。吳玠吳璘當時駐軍在陝西和尚原,力阻金軍進入四川。吳玠吳璘在此大破金兵。1133年,金兵繞道攻佔漢中等地,兵臨巴蜀,宋軍持險抵抗,吳玠吳璘於次年初於甘肅徽縣仙人關再破金兵。
仙人關大捷后,吳玠任川陝宣撫副使,在大散關通蜀的要道增築關防,屏障西川。宋軍利用防禦工事,多次擊敗金兵南下的軍隊,使金兵終不能入蜀半步,支持了南宋初期的半壁河山。
吳玠與金將對壘近十年,使金人始終不敢窺蜀。吳玠喜讀史書,通曉孫吳兵法,深謀善斷,智勇兼備,遇敵不圖小利,善於避敵之優勢而揚己之所長,靈活運用戰術,在戰爭中常處於不敗之地。吳璘在吳玠去世後代兄守蜀20餘年,深得軍民信賴。
劉,最早做隴右都護時,與西夏人作戰,屢戰屢勝,但讓劉 一戰成名的卻是南宋對金第一次大勝的順昌大捷
紹興十年(1140年),劉 出任東京副留守,率兵前往赴任,行到順昌(今安徽阜陽),遇金兀朮率金兵南侵,遂決計留守順昌,到了順昌,他首得知城中有米數萬斛時,大笑說:“可矣。”為示守城抗金的決心,他下令鑿沉船隻,將夫人安置寺中,寺門前堆滿柴草,一旦兵敗,他即準備焚家全節。在他的鼓舞下,順昌軍民堅定鬥志,誓死與金軍決戰。劉 所部在群眾支持下,首戰挫敵前鋒,繼而夜襲敵營,先後殺死數千敵軍。
等兀朮大軍來時,劉錡募得兩名壯士故意被俘,在兀朮面前虛言說:“劉錡是太平邊帥子,喜聲伎,朝廷以兩國講好,使守東京圖逸樂耳。”兀朮根據口供判定劉錡是一個紈絝子弟,認為這樣的將領不堪一擊,所以就不帶攻城器械,輕裝前進。劉錡還留有後手,他讓人在潁水悄悄下毒,當時天氣悶熱,數日後金兵多數病倒,失去大半戰鬥力。而劉錡的人馬則是養精蓄銳,個個勇猛如虎。
此時勝負已經沒有懸念了。金兀朮10萬精銳戰未多時即已崩潰,“兀朮拔營北退,錡遣兵追之,死者萬數”。是役,劉錡兵不盈二萬,出戰僅五千人。而金兵號稱數十萬,光是兵營就連綿十五里。
後世史書認為南渡名將以張、韓、劉(劉光世)、岳並稱,其中卻未包括劉錡。事實上張俊的人品實在不好,而劉光世更是庸才一個。比起這兩個,劉錡無疑更能稱得上名將之謂。即使是同岳飛相比,劉錡也不遜色:岳飛進軍郾城,直抵朱仙鎮,連敗金兵;而劉錡同樣力守順昌,連敗金兵。
後世只知岳飛大敗金兀朮的鐵浮屠、拐子馬,卻不知劉錡早在順昌大捷時就已同樣大敗金兀朮,且取得了南宋對金的第一次大勝。劉錡死後獲得岳飛一樣的謚號“武穆”,這是何等的榮耀。

左宗棠三忠祠

三位靜寧籍的名將事迹,引起了八百多年後另一位名將左宗棠的關注。
清同治初年,陝甘部分地區繼順治、乾隆諸變之後,再次掀起反清浪潮。左宗棠受命挽狂瀾於既倒,經略西北。同治十年(1871)他由平涼經隆德進駐靜寧。
左宗棠的軍帳扎於靜寧東教場,軍門森嚴,兩旁豎有張揚軍威的“賊命在我”、“我命在天”的八字軍旗。自七月庚子(8月27日)始,至八月庚申(9月16日),歷時20天,左宗棠軍務繁忙,但他到靜寧所做的第一件事卻是去拜謁三忠祠。
有廟堂氣,有山林氣,更有英雄氣,這是真正的左宗棠。當時的大清已經病入膏肓,巍峨的皇宮搖搖欲墜,四面寒涼,慨然以天下為己任的左宗棠卻希望能夠阻止國破家亡的悲劇發生。
同治六年(1867年),阿古柏在新疆自封為王,自立國號為哲德沙爾汗國,宣布脫離清廷。俄國趁機佔據了伊犁,英國也虎視眈眈,意圖瓜分西北。
新疆告急!
歷史總是有相似的地方。當南宋士人在一片絲竹管弦中假想天下太平時,卻也有吳玠吳璘和劉錡他們寸土血戰的不可抑制的英雄之氣。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左宗棠在三位名將身上,定是找到了心靈相通之處。
他命長子孝威撰寫祭文。並以羊、豕、醴酒的崇高禮儀,率其官兵與地方官紳到“三忠祠”祭奠忠魂。
禮畢后,左孝威撰寫的《宋三忠廟麗牲石文》的祭文,被勒石立於祠堂之南。
祭文通篇小篆刻體,落款“欽差大臣左宗棠命男欽賞主事舉人孝威謹撰並書”。正文19行,四言為句,共94句,376字。前48句,正面敘寫“金源為虐、汴洛塵蒙”之際,吳、劉三將軍“嚴軍蜀口”、“順昌是爭”、“闞如猛虎”的英雄行為,以及“庇南土”、“錦國祚”的汗馬功勞。中間34句寫了“道出隴干,故老攸傳”的兩個故事。頌揚吳、劉忠魂“英風浩氣,神眷桑梓”的德行。
幾經周折,我們在靜寧縣博物館找見了《宋三忠廟麗牲石文》的殘碑。它本應和三忠祠一朝遇合,永不分離,如今卻被鑲嵌在一間庫房的內壁上,在昏黃的光線下,那些碑文一無所見。
1871年九月中旬,左宗棠離開靜寧,取道會寧,率大軍向西推進。一年後,新疆全境收復。收復新疆是左宗棠曠世的奇功,更是晚清夕照圖中最光彩的一筆。
左宗棠還給靜寧留下了左公柳。在收復新疆過程中,他令當地軍民沿陝甘驛道、甘新驛道栽植柳樹、楊樹、沙棗樹等,後人通稱為“左公柳”。按照有關記載,目前甘肅境內僅存活“左公柳”202株,其中有187株存活於平涼城的柳湖公園內。而在靜寧境內,那些千絲萬絮、儀態不凡的左公柳早已消失無蹤。
按地方志記載,當年左公柳在東起司家橋橋頭,進東峽,經縣城北,過官道岔大路、孫家溝、高家堡至界石鋪,約80華里的綠色長廊。靜寧解放先後,這條綠柳長廊仍有景色可睹。靜寧人民一看到沿途古柳就會提起左公的植樹勛功。
此行無左公柳可尋,唯有“大將籌邊久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出玉關”的詩句,仍然讓人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