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三王

臨川三王

臨川三王是宋朝的王安禮王安石之弟)、王安國(王安石胞弟)、王雱(王安石之子)的合稱。臨川文學傑出的代表人物。

簡介


"臨川文化"是指由武夷山環繞的撫河水系,以臨川古邑為匯合中心,經受歷史時空的孕育,人們在自然和社會環境生存發展中精神行為的升華。其人文、風物、哲學、教育、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醫理、學術、宗教、民俗、體育、語言、建築、美食等實行向性組合;輻射昭武、南嶺、廬陵、洪都和浙皖、甌閩部分領地,而形成獨具特色,自有特徵,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區域文化。它是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心力資源,建構贛文化的重要支柱,華夏文化的一朵奇葩。
宋代臨川人通過科舉踏入仕途,有2人官至宰相,2人膺任節度使,4人官拜御史,17人官任尚書、侍郎,10人擔任知府、刺史,俱各政績顯著。特別是晏殊、王安石,不愧為"臨川才鄉"的出類拔萃的人物。
臨川三王是宋朝的王安禮(王安石之弟)、王安國(王安石胞弟)、王雱(王安石之子)。

王安禮


王安禮(1034-1095)字和甫,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王安石之弟。生於宋仁宗景佑元,卒於哲宗紹聖二年。官至尚書左丞。北宋詩人。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嘉祐六年(1061)中進士,初入幕河東路唐介門下。熙寧三年(1070),西夏侵犯邊境,河東宣撫使韓絳倉促調集四萬百姓防守。王安禮堅決反對,認為“民不習武事,今驅之上陣,縱不為敵所敗,亦會凍餓而死,應該停止徵用”。后帥呂公弼採納他的意見,改調精兵迎敵,使四萬無辜百姓免於難。呂公弼非常感謝王安禮之議,並將此事上奏。神宗聞其才,召為崇文院校書,入集賢院,出任潤州、湖州知州,開封府判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

萬年歡

雅出群芳。占春前信息,臘后風光。野岸郵亭,繁似萬點輕霜。清淺溪流倒影,更黯淡、月色籠香。渾疑是、姑射冰姿,壽陽粉面初妝。多情對景易感,況淮天庾嶺,迢遞相望。愁聽龍吟凄絕,畫角悲涼。念昔因誰醉賞,向此際、空惱危腸。終須待結實,恁時佳味堪嘗。

王安國


王安國(1028年-1074年)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寧進士。北宋臨川(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北宋著名詩人。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王安國器識磊落,文思敏捷,曾鞏謂其“於書無所不通,其明於是非得失之理為尤詳,其文閎富典重,其詩博而深。

瀟湘憶故人慢

薰風微動,方櫻桃弄色,萱草成窠。翠幃敞輕羅。試冰簟初展,幾尺湘波。疏簾廣廈,寄瀟灑、一枕南柯。引多少、夢中歸緒,洞庭雨棹煙蓑。驚回處,閑晝永,但時時,燕雛鶯友相過。正綠影婆娑。況庭有幽花,池有新荷。青梅煮酒,幸隨分、贏得高歌。功名事、到頭終在,歲華忍負清和。點絳唇;春睡騰騰,覺來鴛被堆香暖。起來慵懶。觸目情何限。深院日斜,人靜花陰轉。柔腸斷。憑高不見。芳草連天遠。

作品


王安國逝世后,家人彙集其詩文編為文集100卷(曾鞏《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藝文志》七著錄《王安國集》60卷、《序言》八卷,似有刪並。詩文大多已佚,今僅存《王校理集》一卷,收入《兩宋名賢小集》。《全宋詩》卷631錄其詩一卷。《全宋詞》第一冊收其詞三首。《全宋文》卷1586至1587收其文二卷。事迹見王安石《王平甫墓誌》(《臨川先生文集》卷91)、《宋史》卷327本傳

王雱


(1044-1076)北宋學者。字元澤,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王安石之子。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道家、儒家。王雱明確認為老子是“大聖人”④,其言與孔子“相為終始”⑤,並主張 在當時應“以老氏為正”,⑥ 可謂對老子是推崇備至。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
著有《老子訓傳》、《南華真經新傳》20卷、《論語解》10卷、《孟子注》14卷,注過老子的《道德經》,《南華真經逍遙內篇注》、《南華真經雜說》、《南華真經拾遺》多已亡佚。《全宋文》卷二二六九收其文12篇。事迹見《東都事略》卷七九、《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附傳。《全宋詞》、《江西詩征》及《宋詩紀事》存詞2首、詩5首。
從王雱之見識、行事來看,無疑具有年輕政治家的風采;從其著述來看,無疑又是一位著述頗豐,思想、學術成就較高的、早熟的哲學家兼學者。《宋史·藝文志》載王霧著作有《論語解》十卷、《注孟子》十四卷,另外《集注老子》二卷中有王勇一家;據《宋史·王霧傳》則又稱有《策》三十餘篇、《佛書義解》(《長編》作《佛書義釋》)、《詩義》、《書義》,可知《宋史》前後所載凡七種。《文獻通考·經籍》載有《新經尚書》十三卷、《新經詩義》三十卷(王霧訓辭,安石訓義)、《王元澤口義》(《論語》)十卷、《孟子解》四十二卷(王安石、王霧、許允成三家)、《王元澤爾雅》、《注老子》二卷、《王元澤注莊子》十卷。可見,在元代時王霧的大部分著作尚傳於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四六於《南華真經新傳二十卷》敘錄王霧此書甚詳,稱其“往往能得微旨”。從王霧上述著作目錄來看,其學術實已儒道為主,誠為荊公“新學”之重要輔翼,時人稱作“小聖人”,不是沒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