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會計

實證會計

實證會計的中心思想是:根據經濟學等有關理論,設立各種有關影響會計事務因素的假設,然後採用一定的科學方法,進行實際的調查研究,以證明這些假設的現實性。簡單地講,就是實證研究具體到會計領域,亦即把實證法用於會計研究。實證法是實證會計理論構建的主要方法,即根據實際效用或實在的因果關係來選擇會計概念、原則、準則和各種程序。

實證會計的實證過程的步驟


1、提出理論假說和有關的假設條件。這是實證會計研究最主要也是最複雜的一步。從一定抽象程度上的合理簡化是這一步驟的核心。建立理論模型並得出主要結論。理論模型的意義在於能較具體地描述出一定條件下經濟運行的狀況,明確表示各種主要變數同時發生作用時的相互關係,並能由此度量單個的或綜合的變數相互影響的大小和方向,從而加強研究的分析力度。模型的建立,是通過深入的理論分析和實際經驗數據的反覆驗算達到的。
2、理論假設模型的經驗驗證。理論假設和理論模型的提出並非研究的終結,對其作出檢驗是一項更為複雜的工作。目前,經驗驗證是實證研究的主要手段。
3、解釋和預測會計實務。如解釋分紅計劃假設,負債權益率假設等,預測契約和政治活動對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數據計算的影響等。

實證會計與規範會計的差別


1、從性質與內涵來看。就規範會計研究來說,會計理論的性質是規範性的理論。規範會計理論的內涵是闡述會計應當是什麼,從既定的目標和一定的價值判斷出發,依據一定的原則準則,評價和指導會計實務,實現會計實務不斷優化而至規範化。對於實證會計而言,其理論主要是運用實證法而形成,屬實證性理論。實證會計理論的內涵正在於會計現在和將來“是什麼”和“為什麼”,它為解釋和預測會計實務提供了理論依據。
2、從方法論特徵來看。規範會計方法論的主要特徵如下:第一,以價值判斷為基礎,在研究過程中堅持特定的價值判斷標準;第二,規範研究的結論帶有主觀性,無法用事實來驗證,對同一會計現象的研究,可能會因研究者觀點、意識的差異,而使結論相差甚遠,甚至完全相反;第三,會計理論科學性的判斷標準不具有可證偽性,會計理論不必和會計活動的事實現象一一對應,並非一定要接受經驗事實的直接檢驗。
3、從研究的過程和具體方法來看。規範會計理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歸納法與演繹法,兩者相輔相成。歸納法是一種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的邏輯方法。運用該法的前提是:對於某一類事物必須首先進行各個部分的研究,然後作出關於該類事物的概括性結論。在會計理論研究中的運用有兩種情況:一是從會計實務中歸納出某些結論,二是對已有的會計理論進行歸納。其基本步驟為:觀察→分類→概括→驗證。演繹法,亦稱演繹推理,是由一般性原理推導與一般性原理有關的個別事實(或結論)的邏輯方法。演繹法的優點是可以保持相關概念之間的內在關係,使理論構建具有邏輯嚴密性。其推導程序為:前提命題→推導結論→驗證→ 具體問題。

實證會計的基本假設


實證會計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並於20世紀70年代后逐漸成為西方尤其是美國財務會計中的一個主流學派,其國際影響也不斷擴大。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引進實證會計理論以後,廣大學者對其一致推崇,有的學者甚至提出應以實證研究方法取代規範研究方法,以此與國際理論研究接軌,促進我國會計研究的發展。筆者認為,儘管實證會計有諸多優越性,但對一種研究方法不能片面地理解,而應該客觀、辨證地認識,並以科學、謹慎的態度對待。實證研究方法同規範研究方法一樣也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
1、可證實性問題
在實證研究中,有的命題具有科學性但卻不容易被證實。這主要是由於解釋推導理論的不成熟,不能詳細揭示出命題中的有關變數,使研究者難以找到變數與經驗值之間的內在聯繫,從而限制了實證會計研究的領域。例如,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假設、基本原則等往往是難以用經驗數據來證實的,而且會計對象、會計的基本方法、會計目標等也很難用具體事例來說明。所以,現在的研究命題主要集中在研究信息變更與資本市場的關係、會計政策的選擇等有限方面。
2、進步性問題
實證會計理論不明確會計應該如何的問題,而只限於解釋和預測會計實務,因此其提出的概念、理論和具體程序與方法必然會拘泥於現行會計實務水平。而且迄今為止,探索性實證會計研究的進展甚微,大多數實證會計研究都是屬於不確認性的,這就造成許多複雜的研究到最後得出的結論僅僅是常識的重複而已,實證會計研究的大量增加並不會帶來會計理論的相應充實。此外,實證會計理論這種“存在的便是合理的”理念可能導致會計實務重返自由放任狀態,因而不能促進會計理論的真正進步。
3、理論基礎局限性問題
實證會計開展會計信息與資本市場關係的研究,選擇的前提理論是“有效市場假說”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但上述兩種理論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假設前提基礎之上的,如證券交易無需交易成本、市場參與者可以無代價地取得可公開的信息、投資者對可獲得的信息具有相同理解或一致性預期等等,這與現實經濟環境相比是具有較大背離性的,近年來的不少實證研究結果已對“有效市場假說”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有效性提出挑戰。因而,以此理論為前提條件所開展的實證會計研究,其研究結果的正確性值得懷疑。
4、線性模型有效性問題
實證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必須站在高度抽象的角度,確定主要變數及彼此之間的因果關係,剔除或合併相關度較低的變數,建立起可供檢驗的線性回歸模型。然而實際情況是,某些問題的內含變數之間是否存在線性關係仍是個未知數,通過線性模型建立的依據也並不十分明確。例如,多數研究者對政治與契約成本進行明確定義和數量化,其建立的模型是否合理尚無定論。此外,由於理論研究對象及其所處社會環境的複雜性,任一會計現象的產生都是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這種複雜的因果關係難以為研究者所準確把握,使得建立的線性模型往往存在主觀臆斷的成分。
5、變數影響的確定性問題
變數影響的確定存在兩方面的困難:一是廣泛使用替代變數;二是變數共線性問題。在現行的實證研究中利用替代變數來開展研究,主要是因為有些變數還難以直接量化,因此在行為選擇研究中都廣泛使用替代變數,如用分紅計劃、負債權益比率代表契約成本的高低,用企業規模代表政治成本等。但是,替代變數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相關的變數以及兩者的關係如何,仍是值得我們商討的問題,而以此為基礎所進行的會計研究也就更值得斟酌了。
此外,變數共線性問題也是一個難題。在實證研究過程中,由於變數之間基本關係的複雜性,可能衍生出變數共線性問題,即某些變數作為一組變數具有顯著相關性,但若試圖分解出某一變數進行獨立檢驗時,有可能難以分解,也有可能它不再具有相關性。例如,凱利在實證研究中便發現經由債務變數的財富轉移不是獨立進行的,負債權益比率、可支配基金餘額、現金流量方差等幾個債務變數往往存在共線性問題,使得人們在解釋檢驗結果時很難辨別出其對單個變數的影響。
6、“價值中立性”問題
實證會計研究非常強調“價值中立”,期望以不偏不倚的態度來研究會計問題,反對任何帶有個人偏好或價值傾向的會計理論研究。但事實上,要做到完全的“價值中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研究者在對研究課題、樣本、方法的選擇及研究假設的確立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會涉及研究者的價值判斷。而且會計信息具有經濟後果,作為“經濟人”的會計研究者在進行實證會計研究的過程中,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個人喜惡所帶來的先入為主的干擾,因而絕對的“價值中立”是難以實現的。
此外,正是由於研究者的價值傾向各異,使得在研究中各自選取的數據樣本總體和證明模型出現不同,有的甚至相互對立,缺乏可比性和嚴謹性,從而導致同一問題結論的多樣化,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複雜化。
7、時間滯后性問題
實證會計研究試圖通過大量可重複性的驗證材料來支持說明某一會計理論。因而與規範會計研究相比,在對具體會計問題的研究上,實證會計研究一定要有足夠的樣本數據,建立數據模型進行經驗分析后才能得以驗證,所以存在時間上的滯后性。

中國實證會計的發展


八十年代中後期,中國會計理論界開始引進介紹國外流行的實證會計。1994年起,真正運用實證方法進行會計研究的論文出現在重要學術期刊上。同時,人們將實證會計與規範會計進行了多角度的比較,主要目的是對這個“舶來品”加以評析,而不再局限於簡單的介紹。直到1997年以前,我國實證會計的論文數量相當有限,所研究的領域也主要集中在有效市場假說的檢驗。1997年以來,實證會計在中國取得了實質性的發展。研究領域大為拓寬,在學術刊物上發表的實證論文所佔比重大大增加。因此,我國實證會計的發展可以1997年為界分為兩個階段。這樣劃分的依據有:大而言之,1997年黨的十五大召開,對經濟生活發生了重大影響;中而言之,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是按此標準劃分階段的,而實證會計的發展與證券市場發展的關係十分密切;小而言之,《會計研究》1997 年第七期發表了一組博士生所寫、評價實證會計的論文,對我國實證會計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發展實證會計,不但可以提高會計研究的科學性,為規範會計研究提供證據支持,還有利於完善會計理論體系,有利於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從根本上講,可以更好地為我國的改革開放服務。本文的核心是希望初步回答如何推動我國實證會計的進一步發展。為此,討論了影響實證會計發展的若干因素,當前限制實證會計發展的有關制度的完善,以及實證會計的運用技術與運用背景等。
一、需要澄清的幾個概念性問題
作為實證會計的主要代表人,瓦茨和齊默爾曼 (Watts and Zimmerman)將實證會計稱為“以經濟學為基礎的經驗性理論和方法”(瓦茨和齊默爾曼,1986)。葛家澍教授認為,“實證會計理論,確切地說是用經驗——實證法為基礎,以數學模型為工具所形成的一套新理論。其主要目的,在於解釋和預測會計現象和會計實務”(葛家澍,中譯本序,1999)。為了明確討論對象,需要澄清:
1、實證會計是一種理論、還是一種方法?
眾所周知,實證會計是規範會計的對稱。如果它是一種理論,就應有自己的核心觀點和比較固定的研究領域(就象會計目標理論、會計計量理論、收入實現理論等等)。顯然,如果認定實證會計僅限於研究資本市場研究、會計選擇研究等有限的領域,只會限制實證會計的發展。以瓦茨和齊默爾曼的名著《實證會計理論》 (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來看,似乎實證會計是一種理論。這主要是由於在七、八十年代,實證會計的研究對象與研究結論大大不同於以往,而且相對比較集中。其實,不同的方法既可用於建立新理論,也可用於反思舊理論。現在的實證會計論題有很多都可以用規範的方法來研究,規範性論題也有很多可以用實證的方法來研究。因此,實證會計是一種以實證方法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理論。實證會計與規範會計的根本區別在於,研究者所提出的命題是否可以運用實證方法進行研究,即研究對象是否可以通過足夠大的樣本進行隨機性的觀察。過去不能實證的將來或許能,實證會計的運用並不局限於既有的領域。
明確實證會計是一種研究方法,並未降低其地位,相反將會有利於它的發展。在一些以會計理論體系為題的專著中,實證會計理論並未當成研究方法來論述,而被列為與其他會計理論並列的一部分(並且往往是最後一部分)。在研究生教學中也存在同樣問題。這固然與實證會計的發展程度——尚未涉及會計理論的大多數領域有關,但是,如果認可實證會計是一種研究方法,就應當在詳細展開研究之前予以討論。我國著名會計學家、博士生導師吳水澎教授在其《財務會計基本理論研究》一書中,所構建的會計理論體系就是以方法論為最高層次的。明確實證會計是一種研究方法,還有助於理解為什麼實證會計在中國的發展會與資本市場的發展具有如此緊密的關係。關鍵在於後者決定了會計命題的可實證性。
2、實證會計(Positive Accounting)和經驗會計(Empirical Accounting)是什麼關係?
一種觀點認為狹義的實證會計可作為經驗會計的一個分支(張為國和徐宗宇,1997;蔡春和鄒宏,1999)。第二種觀點認為,1968年由鮑爾布朗 (Ball & Brown)發起的研究稱為Empirical Accounting,而1978年瓦茨和齊默爾曼發起的稱為 Positive Accounting,二者合稱實證會計(劉峰,2000)。據此,實證會計大於經驗會計。區分二者的目的是為了給實證(經驗)會計劃分階段。我們認為,“經驗會計”一詞在中國用得很少。為簡便起見,即使只用“實證會計”,也完全可以區分其發展階段。
3、實證會計是否僅限於採用假設檢驗方法?
從目前國內的實證會計成果來看,所採用的方法絕大多數是假設檢驗。但是,這並不是實證會計的唯一方法。其一,假設檢驗是推斷統計的主要方法,而描述性統計也可用於實證會計。其二,實證會計的數據來源可以是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也可以是其他。如,調查問卷、模擬實驗、直接觀察等。從根本上講,實證會計的特點是以觀察到的經驗事實為立論依據,但並不表示唯數學工具獨尊。
二、我國實證會計發展的影響因素
很多學者曾經對實證會計發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進行過概括。這些討論多注重國外實證會計的發展。以下所述則側重於我國的現實。
1、相關學科的發展
在理論基礎上,早期實證會計的發展受到有效市場假說(EMH)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的影響。八十年代以來的實證會計則與企業理論、契約理論、管制理論等關係密切。此外,作為計算方法,數理統計的發展大大早於實證會計,也早於實證經濟理論。這提示我們,從事實證會計研究必須首先了解相關學科。如果不滿足於“舊方法+新數據”式的研究,要有所創新,則需要在相關學科領域有較高的造詣,甚至突破。
將會計理論與經濟理論相比,可以發現一種現象。在中國和美國,會計理論中實證之風的興起都晚於經濟理論。通過簡單的統計可知,我國《經濟研究》近年刊載的實證論文(不限於會計領域)的比重多於《會計研究》。《經濟研究》上發表的財務與會計方面的論文數,近三、四年明顯多於以往,其主要原因就在於這些論文採用了實證分析方法。實證會計有無可能擺脫從屬於、跟隨於其他學科的陰影?(如,對於有效市場假說的檢驗,在經濟學界、金融學界以至管理學界都有人研究。儘管沒有引起該論題的學科屬性之爭,但這種研究容易重複,不利於會計的發展。)換言之,是否存在以會計理論為基礎的實證會計?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當前我國會計理論界在盈餘管理上的濃厚興趣也許與此有關。亟待會計學界研究的論題應該更多的是本學科的問題。如,關於盈利預測、會計準則、財務報告等問題的研究。
2、信息處理技術與資料庫業務的發展
這兩者都與計算機緊密相關,可歸為一類。信息處理技術主要是指原始數據的整理加工,尤其是各種複雜的計算。國內常用的軟體有TSP、Excel、 SPSS等。各種軟體各有優劣。TSP是基於DOS的小軟體,略嫌陳舊;Excel是最流行的辦公軟體之一,容易找到;SPSS功能強大,專業性強。
資料庫業務是提供研究所需的原始數據。從筆者所看到的實證成果來看,多數研究者是從證券報刊上收集原始數據,可以想象其工作量之大、成本之高。少數有條件的研究者已開始運用電子版的數據,真可謂“羨煞旁人”。如果有類似國外標準普爾(Standard-Poor)、穆迪公司(Moody)等的諮詢機構專門從事信息服務,有Compustat Tape和Datastream International那樣詳細的數據可供研究之用,相信一定能推動實證會計的發展。
最近,證監會發布《關於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報告披露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年度報告全文登載於中國證監會指定的網站上(www.sse.com.cn和www.cninfo.com.cn),年報摘要刊登在指定報紙上。上市公司可以在自己的網站或網頁上披露年度報告,但披露時間不得早於指定網站。這一要求對於研究人員的數據收集將產生重大影響。此外,有關網站經常發布一些經初步整理的關於證券市場和上市公司的數據,值得實證會計研究人員關注。
3、傳統理論的危機
按照庫恩的科學範式革命理論,新的理論範式是在舊範式發生危機之後誕生的。所謂理論危機,是指理論的供求關係失衡,尤其是供給短缺,包括總量短缺和結構短缺。六十年代前後,美國的規範會計理論在指導會計準則的制定上出現了危機,於是有了Ball和Brown(1968)、Beaver(1970)開創性的實證研究。我國是否存在會計理論危機?對於面臨發展和體制轉型雙重任務的中國經濟,對理論的需求無疑是巨大的。在理論的供給方面,如果僅從發表論文的數量來講,我國會計理論何其繁榮。但是,其中的泡沫現象實在太多。從形式上看,包括重複研究、抄襲、一稿多投等。從內容上看,有糾纏於概念、原則而無實質意義的“論文”,也有“新瓶裝舊酒”式的“創新”,還有草率提出新概念、新理論的“彌補空白”。如何改變作為社會現象存在的學術泡沫,已不是本文主題所在。但透過這種現象,可以看到理論危機至少潛在地存在。近年,我們不時可以聽到會計理論滯後於改革實踐的批評聲,也是理論危機的一個佐證。我們相信,早日粉碎學術泡沫,將理論危機明朗化,將有利於學術的真正進步。
按照經濟學理論,一部分人由於預期到制度變遷的收益可能大於其負擔的成本,就可能發起變遷,成為制度變遷的第一行動集團(Primary Action Group)。我國會計理論範式變革的發起者是上海財經大學廈門大學清華大學等幾所高校的會計研究者。他們的收益 ——更高的學術地位是非常明顯的。一批有遠見的研究者正在努力成為第二行動集團(Secondary Action Group)。
4、資本市場的發展
國外資本市場的發展遠早於實證會計。而我國兩者幾乎是同步發展的。其原因是,資本市場是實證會計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但不是充分條件。如果說國外最遲形成的必要條件是計算機技術,而我國則是資本市場。
實證會計與資本市場的關係可概括為:資本市場的會計規範需要會計理論的指導,資本市場的發展也為實證會計研究創造了條件(張為國和徐宗宇,1997)。在前一方面,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會計研究中“10%現象”的發現對於證監會改變上市公司配股條件具有明顯影響。后一方面,主要表現在實證研究所需的原始數據上。我國理論研究人員直接與實務界接觸的機會不多,而各種統計年鑒上可找到的數據大都屬於宏觀性的。因此,資本市場上公開披露的信息對於我國會計理論的發展具有相當突出的影響,較之國外不可同日而語。
5、借鑒國際慣例
八十年代末期,中國會計界興起了一片“向國際慣例靠攏”的強烈呼聲,但當時實證會計發育的土壤尚未具備。近年來,隨著中外會計學術交流的增加,研究範式的轉變逐步得到中國會計理論界的認同。其主要表現有:
(1)一些理論精英為了在國外學術期刊上發表成果,不得不應用國外流行的研究範式——實證研究。
(2)作為我國會計期刊中的權威,中國會計學會主辦的《會計研究》轉變了辦刊宗旨,日益推崇實證會計,無疑對會計研究的發展起到了導向作用。
(3)在一些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上,外國學者帶來的成果多屬實證性的,為我們進一步打開了眼界。
(4)香港的部分會計學者先後受到大陸傳統的規範式理論訓練和西方的實證理論熏陶,他們曾對大陸的會計理論提出過善意的批評。這種批評很有說服力。同時也應看到,中外交流畢竟限於少數人,來自國際慣例的推動不足以使實證會計在理論界普及起來。
綜上所述,我國從事實證會計研究的必要條件已經基本具備。如果有足夠的動力和正確的方法,研究者就可以深入了解相關學科和學習計算機應用技術,不辭勞苦地收集數據,針對規範資本市場的需要,從事實證會計研究。但是,問題在於,事物的發展不僅僅需要具備必要條件。
三、推動實證會計發展:有關制度的完善
如何推動實證會計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陸正飛博士認為,導致我國財務(與會計)研究基本限於規範研究的主要原因,一是研究動力的缺乏,二是研究條件的缺乏。研究動力是指現實對理論的需求和研究者的利益驅動。研究條件包括掌握實證方法的研究者和研究所需的數據資料(陸正飛,2000)。筆者認為,推動實證會計發展的具體因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作為外部環境存在的有關制度,它解決的是研究主體的培育問題,或者說有沒有人願意從事實證研究;二是實證會計本身的運用技術問題,可以從現有的局限著手分析,它解決的是願意從事實證會計研究的人能夠正確地從事研究。
由於實證會計的相對研究成本遠高於規範研究,而收益卻沒有明顯差距,理性的研究者出於成本效益的分析,當然會選擇不搞實證研究⑤。這樣,要推動實證會計的發展,就必須從制度安排入手,尤其是完善有關的激勵機制,降低研究者從事實證研究所負擔的成本,提高實證研究的收益。
1、研究生培養制度
如果說實證會計在中國早期的發展主要得力於以博士生為代表的理論精英,那麼,其進一步發展應當致力於更高的普及率,從而有賴於包括碩士生在內的研究生培養制度的完善。
一是研究生導師的選任制。博士生在報考之前,往往先與導師有所聯繫,而很多高校中,碩士生的導師還採用的是指定方式。即使有的研究生希望深入了解實證會計,也可能投師無門而望“實”興嘆。推行碩士生與導師之間的雙向選擇制度,有利於激勵二者同時提高自身水平。目前,一些碩士生導師只要有了資格,就不再深入進行學術研究,把學術研究當成導師資格的“敲門磚”。這種“終身資格制”導致一種惰性。如果推行“雙選制”,可以對此有所限制,而且有利於降低實證研究人員的入門成本。
二是研究生畢業論文寫作與答辯制度。絕大多數高校都要求研究生畢業論文要達到一定字數。其隱含的假設是,字數反映了研究水平。這顯然不夠合理。東拼西湊的十萬字還不如踏踏實實的一萬字。從研究成本來看,後者也可能高於前者。實證會計的論題通常較小,未必能“湊足”字數。這也使研究生們無法以實證會計的論題寫作畢業論文。在國外,就算是“根據農貿市場的價格來對種族歧視的存在與否進行實證研究”的文章,也可以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我們的研究生卻熱衷於創立“新體系”。必須改變這種狀況,打破規範研究一統天下的格局,提高實證研究的地位和收益。
2、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和科研獎勵制度
這兩者都與論文質量評估制度有關。高校教師是最主要的理論研究人員。教師搞科研的動力(教師也是理性的經濟人)主要是評職稱和科研獎勵。而目前職稱評審和科研評獎的主要依據是論文數量,對論文質量的考慮僅限於字數、刊物等級。既然實證會計的研究成本高於規範研究,除非受“道德覺悟”水平或其他因素影響,誰都會選擇不搞實證。要改變這種狀況,前提是論文質量的合理評估。國外的經驗是通過文獻統計,以論文被引用的次數作為標準。我國目前還沒有這樣的作法。從會計理論界來看,中國會計學會理應擔起重任。在課題申報、科研評獎等方面,應當逐步向實證研究傾斜。
3、高校師資交流制度
目前,許多高校師資來自本校培養的博士,難以避免“近親繁殖”的弊端。而且,容易形成“弱者恆弱、強者恆強”的格局,不利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因此,應當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如,本校畢業的博士生在若干年內不允許在本校從事教學科研;將一定比例的教師職位留給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問學者和在讀博士生等(張為國和徐宗宇,1997)。
4、科研合作制度
實證會計的研究成本較高,合作進行可以發揮“規模優勢”,降低每個研究者負擔的平均成本;可以利用合理分工、差異互補,縮短研究進程,提高科研質量;可以通過學術上的“傳、幫、帶”,促進學術群體的形成和壯大;還可以增強研究主題的系統性,避免受個人精力所限而“肢解”論題。因此,應大力提倡科研合作。
5、刊物審稿制度
有的刊物編審人員不了解實證會計,也就將實證成果拒於門外。有的刊物在投稿須知中強調,能不用圖表表示的盡量用文字表示。這顯然不利於圖文並茂的實證成果的發表。除了改變辦刊觀念外,應推行匿名審稿制。
目前我國會計論文的主要發表園地一是各大學學報,二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附屬於財政部門的會計學會分會所辦刊物,三是有關研究機構主辦的刊物。總體上看,存在市場(讀者)定位不明確的傾向。與其過於講究兼顧而結果什麼也沒顧著,不如專門為某種特殊讀者群服務。比如,普及性的服務於實務界,研究性的服務於學術界。
6、產研聯繫制度
職稱評審、課題申報、成果評獎、獲取稿酬都是科研活動的收益。這些收益多屬間接性的、不確定的。而從事研究時所發生的成本則是直接的、現實的,而且往往要由研究者本人負擔。國外實證會計之所以十分流行,數據收集成本低固然是原因之一,稿酬豐厚也是一部分原因,但可能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研究成本大多轉嫁給了實務界——由公司提供經費、研究公司關注的問題。如,對某項會計準則持贊成或否定態度的公司希望獲得理論上的“依據”,把利益之爭掩藏起來,當然願意慷慨解囊。儘管這種研究方式很可能有先入為主之弊,但如果參與其中的企業和研究人員足夠多,也可以達成某種均衡。因此,應當鼓勵理論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聯繫起來,共同推動實證會計的發展。
四、推動實證會計發展:現有局限的改進
1997年後我國實證會計發展迅速。但是,仔細研讀,仍可發現存在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尤其在研究背景上對中國特色關注不夠。
1、從論文的結構形式上看,還有待進一步規範。如,國外的實證文獻往往在“Abstract”后註明“Data Availability: Contact the author(s)”。實證會計以可驗證性為突出優點。為別的研究者驗證提供方便,既是學術嚴謹的表現,也可節約審稿成本、節約進一步研究的成本。在我國,恐怕還沒有人真正驗證過已有的實證成果,因為這需要費時費力地重新收集數據。其實,在已有數據的基礎上應用電腦軟體計算驗證並不十分繁複。因此,增加研究的開放度而不是敝帚自珍,將有利於實證會計發展。又如,有些實證成果在結尾處缺乏進一步研究的指引,也有待改進。
2、在運用實證方法的各個環節上,我國學者都還存在掌握不夠嫻熟的問 題。有些實證研究證實的是“冬天冷了要添衣服”、“肚子餓了要吃飯”之類毫無價值的命題;有些實證研究在對事實的觀察分析、樣本選擇上存在明顯的主觀隨意性;有些實證研究在假設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建立模型、推導結論;更有甚者,有些把低水平的問卷調查也堂而皇之地冠以“實證”研究,其結論讓人懷疑研究者是否真正發過問卷、做過調查(趙德武,2000)。這些問題中,機會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原因應當靠前述有關制度的完善來解決,而技術上的問題則需要我們進一步提高對實證會計方法的認識。
3、在研究背景上,我國實證會計普遍存在對中國特色關注不足的問題。表現在樣本採集、研究選題、提出假設、結論分析等方面。如果說前兩者所解決的是“形似”,中國特色問題則屬於更深層次的“神似”。形似只能為匠,神似方可成家。
中國會計研究面對的環境大不同於西方,其中最關鍵的是資本市場。前已論及,我國實證會計發展的必要條件中,最後形成的是資本市場,影響力最大的可能也是資本市場。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尚存在很多不夠成熟、規範的因素,必然會對會計研究產生不良影響。舉其要者,有:
(1)國有股限制流通。我國A股市場上,國家股和法人股所佔市值比重高達70%以上。國有股雖可協議轉讓,但轉讓價格遠低於市價。
(2)上市資格採取核准制,而不是註冊制,配股權也受到嚴格控制。因此有了“殼資源”、“財務包裝”之類的特殊術語。發行額度成了各行業與地區利益爭奪與分配的結果,而難以體現產業政策,發揮資源配置功能。
(3)境內股票市場被分割為A股、B股,境外上市的還有H股、S股、N股等。同時發行多種股票的企業未能做到同股同權。
(4)將資本市場的功能定位於融資,而上市公司並未轉變治理結構(林義相,1999)。
(5)資本市場缺乏退出機制。瓊民源也好,鄭百文也好,都是中國股市能進不能出的典型。
以上特色對實證會計的影響在於:
(1)考慮到國有股流通、市場分割等問題,市場實際規模較小。這使實證研究的樣本空間受限,研究結果的代表性減弱,棄真錯誤與取偽錯誤的可能性加大。更具體地說,假設檢驗中的α值加大。
(2)考慮到上市核准制、退出機制、公司轉制等問題,我國上市公司提供的財務報告可信性值得懷疑。以之為依據所得的實證結論,也可能令人難以相信。從另一方面看,盈餘管理、IPO(股票首次發行)行為成為當前一個研究熱點,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3)中國股市存在若干國外研究較少的特殊問題,尚未引起足夠重視。如,國有股與社會公眾股的股東行為差異、經營者非貨幣報酬的有關問題、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的數量質量、職工持股與公司績效、外部董事監事的有效性等等。
另外,我國資本市場還有歷史短、發展快等特色,這使實證研究中時間序列分析受限,而橫截面分析更為合適;還使一些論題可以用不同時期的數據進行同樣方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