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尼亞反應

格林尼亞提出的化學有機反應

格林尼亞反應簡稱“格氏反應”,是利用格式試劑的一種重要有機反應之一。

製備


它由法國化學家*格林尼亞於1901年所創始。由有機鹵素化合物(鹵代烷、活潑鹵代芳烴)與金屬鎂在干醚中反應形成有機鎂試劑,稱為“格林尼亞試劑”,簡稱“格氏試劑”。后法國化學家諾爾芒於1953年以四氫化呋喃(THF)作為溶劑得到了格氏試劑。該項改進稱為“格林尼亞-諾爾芒反應”。現常用鹵代烴鎂粉無水乙醚四氫呋喃(THF)中反應製得,製備過程必須在絕對無水無二氧化碳無乙醇等具有活潑氫的物質(如:水、醇、氨NH3、鹵化氫、末端炔等)條件下進行。通常以通式RMgX表示。

反應


本試劑具有顯著化學活動性,能從水及其它路易斯酸中奪取質子,格氏試劑用於增長碳鏈的反應通稱格林尼亞反應。
主要包括:烷基化反應羰基加成,共軛加成,及鹵代烴還原等。

烷基化反應

RMgX(格式試劑) + R'X → R-R' + MgX2

羰基加成

反應過程
格林尼亞反應
格林尼亞反應
反應機理
格林尼亞反應
格林尼亞反應

鹵代烴還原

RMgX + H2O →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