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浚宣
陶浚宣
陶浚宣(1846年—1912年),原名祖望,字文沖,號心雲,別號東湖居士,又號稷山居士,紹興陶堰人,陶淵明第45代孫。清末著名書法家。
陶浚宣系東晉陶淵明第45代孫,同治丁卯並補行甲子科副榜,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舉人,丁丑考取覺羅漢教習,以知縣用。丙戌會試,挑取朕錄方略館,議敘同知,升用知府,遞升道員,加三品銜,賞戴花翎。后應聘赴廣東廣雅書院、湖北志書局任職,在福建漳州開過煤礦,在邑東白米堰設絲廠,皆喪其財。
陶浚宣
陶浚宣書法作品
陶浚宣書法作品
后又辦東湖法政學堂及東湖醫院,建陶成章紀念祠——陶社,以供後人瞻仰。
1933年秋,東湖通藝學堂學生陶緝民赴北京,拜訪了他的老師周作人。席間,周氏即興揮毫,書贈條幅一張,文曰:“繞門山在東郭門外十里,系石宕舊址,水石奇峭,與吼山彷彿。陶心雲先生修治之,稱曰東湖,設通藝學堂,民國前八年甲辰秋余承命教英文,寄居兩閱月,得盡攬諸勝,曾作小詩數首記之,今稿悉不存,但記數語曰:‘岩鴿翻晚風,池魚躍清響’,又曰:‘蕭瀟幾日雨,開落白芙蓉’。忽忽三十年,懷念陳跡,有如夢寐,書此數行以贈緝民兄,想當同有今昔之感也。”
陶浚宣一生最大的亮點是他在1907年夏“秋案”發生后的所作所為。在清廷預備立憲的情勢下,浙江巡撫張曾敫、紹興知府貴福將尚未舉事的女革命黨人秋瑾“就地正法”,激起江浙輿論一片嘩然。民間輿論堅持以憲政精神為思想武器,抨擊浙江和紹興官府處理“秋案”的種種作為,使其窮於應付,以致貴福之流身敗名裂。而它的發起者和有力推動者就是陶浚宣。“秋案”發生后不久,陶浚宣奮筆疾書,以“紹興合郡紳、商、學界公啟”的名義和方式,發表約5000餘文的《駁浙撫致軍機處電》。他根據浙江巡撫張曾敫致軍機處奕電文的八個主要內容,即“金華府武義縣土匪頭目獲到,供出系大通學堂學生勾結起事”;“據紹興府貴守稟稱,大通學通系逆匪徐錫麟所辦,查閱江督、皖撫電抄徐匪供詞,情節略同,當飭貴守星夜來杭,面商一切,並派常備軍兩隊赴紹,會同貴守查辦”;“又據紹郡紳士密稟:大通體育會女教員匪黨秋瑾、呂鴻懋、竺紹康等,謀於六月初十日左右起事”;“竺實黨首,聞已糾集嵊縣萬餘人來郡,乘機起事”;“貴守於初四日傍晚率領軍隊,前往大通學堂及嵊縣公局搜查”;“該匪黨膽敢開槍拒捕,兵隊即開槍還擊,斃匪數名,並獲秋瑾及余匪十餘人”;“起出後膛槍三十支、子彈數千粒”;“訊據秋瑾供認不諱,並查有親筆悖逆字據,匪黨程毅亦供出秋瑾為首,余俱脅從”等逐一嚴詞駁斥,從而公開宣言:“無一證可以成立,即無一人可以成罪。夫大通學堂之槍,既奉官奏有案,即不得為私藏軍火;學生並不開槍拒捕,即不得為匪黨。而兩生之槍斃者為冤死,十餘人之受傷拘禁且受刑拷訊者為冤獄。秋瑾既不開槍,又無證據、無口供,以提倡女學之人,而死蒙惡名,身遭慘戮,冤莫大焉。”陶浚宣原為清政府同一營壘中人,在清廷大開殺戒的腹風血雨之中,敢於仗義執言,抨擊張曾啟、貴福的“草菅人命”、“破壞立憲”,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充分反映了他對秋瑾等革命黨人乃至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同情和支持(陶成章之長孫陶永銘先生說他亦系光復會會員),充分顯示了他的勇氣和膽量,充分表現了他的正義感和大無畏精神。同樣,陶浚宣生前“甚義(陶成章)烈士之所為”,陶成章也十分感念他的“栽培惠顧之恩”,在寫給他的信函中表示“當俟日後學生稍有進步,再為效力。”陶成章被暗殺后,紹興人民認為他“為奔走革命而死”,“煌煌青史又足以垂其不朽”,遂在陶浚宣醵資所築的東湖辟“陶公祠”(陶社)。從陶浚宣對秋瑾、陶成章等革命黨人所持的態度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中晚年已脫離清政府營壘,是一位與時俱進的鄉賢。
陶浚宣
陶浚宣所著大半未付印,著名者為《百首論書詩》和《稷廬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