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王
1950年出土於甘肅臨夏的文物
彩陶王
據鑒定,這件“彩陶王”屬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代表作,被命名為馬家窯文化旋渦紋彩陶瓮。瓮高46厘米,口沿有4隻提耳,平口,短頸,闊肩,腹部逐漸下收,平底,系泥制紅陶。陶器外壁用黑彩繪出上、中、下三層紋飾。上層為花卉紋,中層為旋渦紋,下層為水波紋。其中花卉紋與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彩陶上的花卉紋相近,說明馬家窯文化受到仰韶文化的強烈影響。上層的花卉紋和下層的水波紋,紋帶均窄。中層的旋渦紋紋帶最寬,是主體花紋。“彩陶王”通體共有4個波浪式大旋渦紋。每個大旋渦紋都圍繞其中一個點旋轉,馬家窯文化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這說明當時就有了等分的數學概念。有學者認為,每組旋渦紋各以同心圓為主體,尾隨大弧線紋,構成後浪推前浪的卷浪式。三角空間處又補以同心圓紋。上面畫變形鳥紋,鳥即鳳凰;下面畫多足爬蟲紋,蟲即龍,用於配合鳳,以示龍鳳興風作浪。
“彩陶王”是原始先民高度智慧的結晶,是新石器時代彩陶的代表作。旋渦紋的繪製,說明先民們對於水流旋轉運動的認識,也表明先民在不斷地探索旋轉的原理,由此又產生一連串玄想,小至一個旋渦的運動,大至天象的旋轉,最後構成宇宙本體的旋轉,而又抽象化為“太極”。
1990年4月10日,郵電部還把這件彩陶瓮圖案印製成紀念郵票一枚,發行於國內外,使這一國之瑰寶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