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詞語概念

豆蔻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dòu kòu,指白豆蔻( Amomum cardamon )的別稱或白豆蔻的果實和種子的俗稱。另外豆蔻也比喻少女。出自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

豆蔻又名草果。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丈許,秋季結實。種子可入葯,產於嶺南。南方人取其尚未大開的,稱為含胎花,以其形如懷孕之身。

基本介紹


(1)[cardamon amomum]∶白豆蔻( Amomum cardamon )的別稱,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果實扁球形,種子像石榴子,有香味。
(2)[cardamon]∶白豆蔻的果實和種子的俗稱,可以入葯。
(3)[simile of the girl; teenage of girls; hudding beauty]∶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杜牧《贈別》

引證解釋


又名草果。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丈許,秋季結實。種子可入葯,產 嶺 南。南方人取其尚未大開的,稱為含胎花,以其形如懷孕之身。詩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唐 杜牧 《贈別》詩:“娉娉嬝嬝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后蜀歐陽炯南鄉子》詞:“藤杖枝頭蘆酒滴,鋪葵席,豆蔻花間趖晚日。”
宋 陸遊 《小園春思》詩:“小軒愁入丁香結,幽徑春生豆蔻梢。”
明 許自昌 《水滸記·聯姻》:“擁鴛衾夢繞 巫山,但豆蔻含胎可憐。”
田漢 《回春之曲》第一幕:“椰子肥,豆蔻香,你受著自然的豐富的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