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金屬星

高金屬量的第一星族星

第一星族星即富金屬星是年輕的恆星,金屬量最高。地球太陽是富金屬的例子,它們通常都在銀河系的螺旋臂內。一般而言,最年輕的恆星,越極端的第一星族星被發現的位置越在最周邊,依此類推,太陽被認為位居第一星族星的中間。第一星族星有規則的繞著銀心的橢圓軌道和低的相對速度。高金屬量的第一星族星使它們比另外兩種星族更適於產生行星系統,而行星,特別是類地行星是由富含金屬的吸積盤形成的。

提出問題


太陽附近區域存在一些年老而又富金屬的恆星。這些星的存在提出了以下三個重要的天體物理問題:銀盤上是否存在年齡和金屬丰度之間的關係?這些老而又富金屬的恆星的起源是什麼?銀河系的化學演化是否存
富金屬星
富金屬星
在空間或時間上的不均勻性?為了清楚的了解太陽附近區域年老而又富金屬的恆星的本質,我們選出了一個含有30顆恆星的樣本。扣除雙星變星,以及少數大氣參數難以確定的恆星,還有7顆星不滿足年齡大於9京年的條件,最後的精選樣本為15顆星。

研究過程


為了確定這類星與太陽附近區域其它多數星在丰度方面的微小差異,丰度精度的提高是關鍵因素。基於這個目的,在分析方法上,我們採用最新的技術來確定參數。為了進一步提高精度,我們儘可能選更多的譜線以減少統計誤差,同時檢驗譜線的可靠內稟的線與線之間的誤差。由於不同元素對大氣參數的依賴程度不同,選取對大氣參數的敏感度相近的參考元素來確定元素相對比率,可以進一步減小分析方法引入的誤差。

結論


富金星屬
富金星屬
通過細緻的丰度分析,我們得到了15顆年老而又富金屬恆星的C、O、NaMgAlSi、S、K、CaScTi、V、CrMnCo、Ni、Ba等17種元素相對於鐵的丰度比率,以及它們隨著總體金屬丰度的變化關係,從中得到了以下幾個結論:(1)富金屬恆星中,從FeII線得到的鐵丰度出現比FeI線得到的鐵丰度增高的趨勢。我們認為最可能的原因是,富金屬恆星的FeI線強度比太陽強,受范德瓦爾斯力的增加因子的影響大,導致FeI丰度太低。 FeII線的強度較低,而且她們幾乎不受非熱動平衡效應的影響,因此能夠較好地反應恆星的真實鐵丰度。這一結果為今後進一步研究提高丰度精度提出了一種可能的方向。(2)[[]O/Fe] 和[[]S/Fe] 出現隨著總體金屬丰度下降的趨勢,說明在銀河系演化的晚期階段,Ia型超新星在持續增豐著星際介質的丰度。而且,Ia型超新星比II型超新星的貢獻大。這些結果為構造化學演化模型以重現銀河系的晚期演化很有幫助。(3)其它α元素(Si、Ca、Ti)丰度比率都在太陽比率附近,不隨總體金屬丰度的變化。這一結果與總體金屬丰度小於太陽丰度的情形並不相同:在總體金屬丰度小於太陽丰度的恆星中,α(O、Mg、Si、S、Ca、Ti)表現出基本相似的行為。這種差異說明了元素核合成的產率在富金屬條件下具有特殊性。另外,有證據表明在富金屬條件下恆星演化過程可能不同,這也會反應在富金屬恆星的丰度比率上。(4)有一顆恆星的元素丰度模式與銀河系核球的丰度模式基本相同,它的運動學行為也與核球星族一致,這說明的恆星可能通過某種方式經過太陽附近區域。在這方面,但核球區域的Bar行為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5)但總體說來,多數年老富金屬恆星的元素行為與銀河系核球的丰度模式存在差異,表明大多數的年老富金屬恆星不是來自核球。(6)對樣本星的運動學行為的系統研究進一步說明它們既不起源於太陽附近區域也不來自核球,而是屬於銀河系內盤的恆星。因此這些樣本星可以用來追蹤銀河系內盤的化學演化,它們與核球區域並不相同。

研究總結


總之,通過這項研究,我們可以推論,太陽附近區域存在一些年老而又富金屬的恆星這一事實不能否定銀河系的年齡和金屬丰度之間的關係的存在。實際上,銀河系的年齡和金屬丰度之間的關係存在與否必須考慮恆星樣本的真正起源,簡單地採用太陽附近區域的恆星樣本來研究這一關係勢必引入非內稟的彌散。這些年老而又富金屬的恆星可能來自核球,也可能只是銀河系內盤的恆星。恆星的化學丰度彌散要結合它們的運動學行為來分析。同理,這些年老而又富金屬的恆星的丰度狀況反映的只是銀河系從內向外的事實,並不能說明銀河系的化學演化存在空間或時間上的不均勻性。該項研究的部分結果已寫成一篇文章並提交A&A評審,另一篇文章正在準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