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牆欲高行

當牆欲高行

《當牆欲高行》是東漢文學家、“三曹”之一曹植創作的一首樂府詩。該詩運用“眾口鑠金”和“曾母投杼”兩個典故,痛斥眾讒惑聽,混淆真偽,委婉地發泄了自己的憤怒怨恨之情,抒發了詩人因遭小人誣讒而不被任用,又無法向上陳說的悲傷。全詩句式或長或短,錯落有致。

作品賞析


該詩一開頭用對仗的句式以自然現象興起社會現象:“龍欲升天須浮雲,人之仕進待中人。”詩人雖平平道來,不置褒貶,提出的問題卻發人深思。試想,人的仕進本該靠才德出眾,這裡卻說要靠皇帝的幸臣————中人,豈非咄咄怪事!詩人正是通過這有悖常理的現象來揭露朝廷風氣的腐敗,使詩一開始就揭出主旨。
“眾口可以鑠金,讒言三至,慈母不親。”化用“眾口鑠金”的成語和曾參的故事。前者是說眾人的話就連金子也可以熔化,更不必說讒毀一個人了。後者見於《史記·甘茂傳》。詩人在這裡是借古語、古事感諷現實,說明讒言的可畏。而這既是朝廷風氣敗壞的具體表現,也包含著作者自己遭讒被謗的深切感受。
正因為如此,所以詩人接下去說“憤憤俗間,不辨偽真。”便不是泛泛的空發議論,而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針泛,是發自內心的呼喊。所以憤激之情溢於言表。
說魯國有一個與孔子弟子曾參同姓名的人犯了殺人罪,有人就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她不相信。不久,又有一人來報告,她仍然不信,照樣坐在那裡織布。但等到第三個人來報告時,她也慌了,投杼下機,逾牆逃跑了。
胸懷大志,欲有所為的詩人不甘心就此被小人的讒言所毀滅,他要向皇帝披露真心,陳述衷情。“願欲披心自說陳”一句情辭懇切,忠心可鑒。然而就連這樣一點可憐的願望都成了難以實現的幻想,因為“君門以九重,道遠河無津。”全詩就在這沉痛悲愴的慨嘆中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無盡的餘味。同時,從這一結句中也不難看出,該詩雖主要指斥朝廷奸佞小人,但其中未始沒有對親近小人、聽信讒言的曹丕父子的不滿,不過是不敢明言罷了!
該詩以議淪為主,卻不使人乏味,除了因為詩人不是蒼白空洞的說理,字裡行間飽含著真情外,形式上也很有特色。例如字數參差錯落,句式長短不齊,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兼用,或駢或散,富於變化,而又一韻到底,一氣呵成。不僅避免了這類詩易於呆板的弊病,而且有力地表達了作者憤激不平的感情。

創作背景


魏文帝黃初四年(公元223年),雍丘王曹植循照往例,從雍丘前往京師洛陽朝賀。好不容易來到京都洛陽的關外,暗自思忖:既然自己有過,應當首先向皇帝哥哥謝罪才是。因而就叫隨從人員留在關上,只是帶著兩、三個伴當,喬妝打扮,私自去進見清河長公主,希望她向皇帝說情。誰知他到關之事,關吏已經上報朝廷。皇帝派人“迎接”他,找不到他的下落。這就驚動了卞太后。她認為他自殺了,向著皇帝哭泣不止,弄得大家不知如何才好。恰好這時,他披著頭髮,赤著雙腳,負著砍刀和椹板到了,太后才放下心來,後來皇帝叫他僻處在圍著高牆的西館,仍然不許他正式朝覲。雖然他仰瞻城閾,俯惟闕庭,長思永懷,憂心如焚,也見不著皇帝。他曾主動上疏,嚴歷地斥責自己,但仍然見不著皇帝。在這種情況下,便寫了該詩。

作者簡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於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一說鄄城),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華美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文學批評家鍾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並在《詩品》中把他列為品第最高的詩人。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
太和三年(229年)38歲的曹植徙封東阿,其間潛心著作,研究儒典;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曹植在憂鬱中病逝,時年41歲,遵照遺願,將其葬於東阿魚山。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