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黃山旅遊度假區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東黃山旅遊度假區坐落於環境優美寧靜的黃山景區東大門,距黃山景區南大門入口處22km,交通處於205道於103省道的交匯點。

2徠020年2月,東黃山旅遊度假區對全國醫護工作者實行門票免費優惠政策。

建設背景


東黃山旅遊度假區坐落於環境優美寧靜的黃山風景區東大門,距黃山景區南大門入口處22公里,交通處於205國道於103省道的交匯點,由上海心族實業總公司投資,隸屬於光明食品集團。度假區內設有心族之旅酒店、東黃山國際青年旅舍、東黃山拓展營、健康中心、球類管理中心、東黃山農林公園等。在2007安徽旅遊風采金榜大評選活動中,上海市黃山茶林場獲得安徽旅遊十大投資項目;東黃山旅遊度假區獲得安徽旅遊十大度假基地,東黃山旅遊度假區佔地面積約280萬平方米。
東黃山旅遊度假區
東黃山旅遊度假區
度假區內自然、人文歷史資源豐富,注重旅遊文化品牌的打造,主要圍繞以海派文化、知青文化和茶文化三大文化為中心,根據2009年1月23日國家旅遊局發布的《關於批准發布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風景區等147家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公告的決定》和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公布的《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公告(2009年第1號)》,東黃山旅遊度假區和全國其他146家景區被正式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已經初步建成知心小鎮海派風情區、農耕文化景區、知青部落懷舊景區。度假區的中遠期目標將結合國內外觀光旅遊、休閑度假旅遊、歷史文化旅遊及生態旅遊的發展趨勢和東黃山旅遊度假區區域範圍內旅遊業發展的實際,按照國家AAAAA級旅遊區標準,建設國際健康休養度假園區、東黃山休閑度假區、戶外運動發展區,並完善知青部落景區的建設。
上海市黃山茶林場(東黃山旅遊度假區)現隸屬上海市光明食品集團領導下獨立經營的國營企業。它的前身是安徽省公安廳於1955年建立的一個勞動農場,始稱安徽省地方國營黃山茶林場,於1965年10月份正式移交給上海市經營,成立上海市黃山茶林場。1965年12月建立中共上海市黃山茶林場黨委會。黃山茶林場現有山場土地面積為4666畝,其中茶園498畝,林地1485畝;職工180餘人。場所屬單位有心族之旅酒店、國際青年旅舍、黨政辦公室、醫院、學校、社區居委會、派出所、勞動人事部、產業部、工程部、物業辦以及東橋、黃龍、麻川三個農業連隊。周圍有上海市創辦的5家療養院和各大自然旅遊景點。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黃山旅遊度假區所在的安徽省黃山市譚家橋鎮地處東部黃山腳下,位於東經117°-118°,北緯30°,總面積136平方公里,轄6個村,49個村民小組。鎮境東與旌德縣績溪縣相連,南和歙縣、湯口鎮接壤,西倚世界級風景名勝——黃山,北與三口鎮新明鄉毗鄰,是進入黃山的必經之地,被稱為黃山的東大門。與城區(甘棠)相距27公里,距黃山南大門(湯口)18公里,是205國道、103省道和即將竣工的合銅黃高速公路之交匯點,是“黃山——太平湖——九華山”旅遊專線上的重鎮之一。
東黃山旅遊度假區所在的譚家橋鎮,連接著東、南、北三個方向的交通,南北向的合銅黃高速公路和向東的205國道在這裡交匯,從而使東黃山成為黃山通往江浙滬的樞紐。皖南山區屬於武夷山北部余脈,山水景觀變幻無窮。黃山作為皖南山區的最高點,自然成為長江與新安江的分水嶺。東黃山旅遊度假區地處黃山東大門,在分水嶺的長江一側。
度假區周邊古村落眾多,內有茶花餐廳、夏家湖生態餐廳,特色是改良徽菜,使得徽菜更合適沿海地區的口味。周邊土菜館林立,經營的都是本地種養殖的傳統美食,各有特色,新鮮有機。

地形地貌

東黃山旅遊度假區
東黃山旅遊度假區
8億年的海底積澱、地殼運動和海侵歷史,奠基了黃山地區豐厚的沉積岩層,到2億年前,黃山大地完全抬升為陸地。白堊世早期,地下花崗質岩漿上升侵入地表岩層,凝固為黃山岩體的胚胎。新生代第三、第四紀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得地殼普遍抬升,隆起擴大,花崗岩上巨大的沉積蓋層被不斷剝蝕,又經冰川割蝕,終於形成高逾千米的花崗岩峰林,翹首雲天!陪伴著這個翻天覆地的過程,黃山周邊地表的沉積岩層也展現出千變萬化的形態。第四紀冰川在境內留下痕迹,形成了石門峽“U”形峽谷。東黃山地層屬寒武紀,岩石為黑色板狀灰質頁岩及石灰岩,局部地區富含石煤層。

生態環境

“生態旅遊”不僅是指在旅遊過程中欣賞美麗的景色,更強調一種行為和思維方式,即保護性的旅遊。不破壞生態、認識生態、保護生態、達到永久的和諧,是一種層次性的漸進行為。生態旅遊以旅遊促進生態保護,以生態保護促進旅遊,準確說就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區了解環境的文化和自然歷史,它不會破壞自然,還會使當地從保護自然資源中得到經濟收益。
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美學價值
徠在自然界山水之中感悟到美,體驗到樂,不僅需要主體的審美意識,而且需要主體的道德意識,二者是不能截然分開的。中國古人向來不把道德體驗和審美體驗分割開來,孔子說過,“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仁分說,各有偏重,但這裡所說的知,不是與仁毫無關係的知性之知,這裡所說的仁,也不是與知毫無關係的情感態度,二者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樂,是在山水之中,體驗人生、感悟生命的樂趣,表達了人與自然界之間的一種微妙的生命關係,是一種人生體驗、感悟與慨嘆。
東黃山旅遊度假區所在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氣溫16.3℃年降水量2058mm無霜期達230天左右。70%的降水集中在春、夏雨季。主導風向夏季多為東南風,秋季多為北風、西北風。南部臨黃山的高山區,農作物侯象比畈區略遲,落葉喬木凋枯較早。
東黃山旅遊度假區內自然環境得天獨厚,資源極為豐富。內山峰林立,河流縱橫,山清水秀,物產豐盛,景觀頗多。東黃山旅遊度假區範圍內涉及三條水系,東西走向的蒙家河與南北走向的南山河,以及區域內主要河流麻川河。

文化活動


海派文化

東黃山旅遊度假區
東黃山旅遊度假區
“萬綠叢中一抹紅”,這是遊客遠觀東黃山旅遊度假區的第一視覺感受。紅色的琉璃瓦、米黃色的牆體、再加上街道兩邊老上海的弄堂格調和城隍特色,典型的海派文化得到淋漓盡致地表現。海派文化最突出的特點在於“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在東黃山旅遊度假區則主要體現在沿街的建築風格上。所有新建的建築其採用了中外合璧、藝術交融的形式,運用了自然的表現手法,體現了對大自然生態環境和輕鬆愉快居住氛圍的熱烈嚮往,既自然、生態、幽靜,又古樸、高雅、大方。室內外注重空間的實用、方便和與自然的結合交融,講究個性和建築細部、多元化的建築形象。仿古堡尖頂建築,周圍青山綠水環抱,“玉蘭聽溪”、“天竺攬月”便是遊客享受海派文化熏陶的最佳體驗之處。

知青文化

黃山茶林場曾享有“安徽小上海”的美譽。在知青年代里,有近8000名上海知青到黃山茶林場工作和生活,他們歷盡千難萬苦,飽經生活滄桑,把自己寶貴的青春揮灑在第二故鄉的土地上。黃山茶林場典型的知青運動內容,是那個時代一段歷史完整的,極為真實的縮影。
上海市黃山茶林場作為東黃山旅遊度假區的主體區域,其內知青文化特色鮮明,知青運動內容豐富。除分佈在茶林場周圍的山谷中的20多個知青連隊舊址外,還有十一位革命烈士墓及墓碑、英雄橋、知青老照片等反映知青故事的眾多遺跡和描述知青生產和生活的著作——《知青部落》。

茶文化

茶文化作為東黃山旅遊度假區的文化品牌之一,其底蘊深厚,文化源遠流長。度假區內現有綠茶生產基地430多畝,有黃龍、東橋、麻川三個生產作業連隊,同時立足清潔化、自動化、連續化生產模式,開展產、學、研一體化建設,建成了集半自動化操作,連續化、清潔型生產為一體的黃山區首家茶葉清潔化生產線並投入運營。2007年,“黃山牌”與“汪滿田牌”強強聯手,為茶葉深加工和打開國內外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為突出茶文化,在東黃山農林公園內建有近50畝的觀光茶園。街道旁的老城隍茶館和茶樹綠化帶,公園內的茶經亭、茶字簾,營造出突顯茶文化的自然空間和品茶的幽雅環境,同時滿足了遊客賞茶、採茶、制茶、品茶的多重需要。

歷史沿革


1965年,上海市黃山茶林場歸屬上海市農工商集團直接管轄,以農林業、加工業和工業為主導產業;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創辦工業,並有上海醫用縫合線廠、黃山製藥廠、黃山無線電元件廠、黃山汽車配件廠等下屬企業。1966年~1976年,先後安置上海知識青年近8000人,企業空前繁榮,曾有“安徽小上海”之稱。
2003年6月,經上海市農場局的批准,歸屬上海農工商集團(現光明食品集團)下屬企業——心族實業總公司,著力發展旅遊產業,從事茶葉生產加工、經濟林業生產、水稻種植、野生養殖和經濟果林,以及旅遊服務接待業,2007年成立東黃山旅遊度假區有限公司。
2005年的《黃山東大門譚家橋旅遊鎮總體規劃》通過評審之後,東黃山旅遊度假工的“知心小鎮”規劃、《東黃山度假區旅遊總體規劃》相繼通過評審,並建成了心族之旅酒店、東黃山國際青年旅舍、老年公寓、東黃山拓展營、火車頭咖啡廳、茶葉清潔化生產線、東黃山農林公園、球類管理中心等旅遊基礎配套設施。

社會事件


2016年12月5日,國家旅遊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4A級景區處理名單中,被嚴重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