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太歲的結果 展開
- 肉靈芝
- 中國古代天文學名詞
-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名詞
- 說太歲
- 肉靈芝(趙聰執導電影)
- 暗夜文學網小說
- 肉芫
- 遊戲《英靈傳說SoL》英靈
太歲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名詞
太歲最初是指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太歲在中國漢民族文化中也是一種神祗信仰,根據十二干支劃分,共有六十太歲,每年由一位太歲輪值,人們對太歲敬畏,有不可在“太歲頭上動土”和“犯太歲”之說。《山海經》稱之謂“視肉”、“聚肉”、“太歲”、“封”,乃古代帝王養生佳肴。太歲十分稀有,是百葯中的上品。有典籍記載,太歲性平,苦,無毒,具有補脾潤肺,補腎益肝等價值。另外,太歲也是粘菌生物肉靈芝的別稱。
在中國,太歲有以下含義:
1、太歲指太歲星君,簡稱歲君,是中國古代天文中所指的木星。后演變為民間奉祀的神祗。
2、生物肉靈芝的別稱,是一種粘菌複合體。
本條主要介紹神祗信仰太歲,關於粘菌太歲詳細內容請參見詞條肉靈芝。
太歲
歲星
戰國以後為了計時方便,於是虛設“太歲”為左旋,而與歲星(右旋)運行的實際方向相反,並以每年太歲所在的部分來計年。
大約自秦、漢時起,人們則把太歲所在方位視為凶方,無論是誰都不敢與太歲所在的凶方相對立,如建屋造房,或遷徙、婚嫁等,否則就算是在太歲頭上動土,將可能招致禍殃。
後人又將太歲人格化;元、明以後,由國家列入祀典,依歲時奉祀,祈禱太歲星君輔國安民。
太歲最早出現在《荀子·儒效》篇中,而避太歲的信仰則是從避歲星的占星術中分化出來的,兩種信仰在戰國時代常常混淆,一直要到漢代以後才逐漸釐清。
太歲
其實太歲原本並不是凶神,而是守護神,明代《三命通會》說:“真太歲,又名轉趾煞,要大運日主與太歲相和相順,其年則吉;若值刑衝破害,與太歲相戰克則凶。”與太歲相順則吉,相逆則凶。清末民初的命算大家袁樹珊(1881-?)說:“夫太歲,至尊,非煞也。”。
清代《協紀辨方書》也說:“《廣盛歷》曰:歲破者,太歲所沖之辰也,其地不可興造、移徙、嫁娶、遠行,犯者主損財物及害家長。惟戰伐向之吉。……按,歲破為最凶之神,而《廣盛歷》雲‘戰伐向之吉’者,蓋向歲破、即坐太歲而敵人乃居歲破之位也,然則乃是用太歲,非用歲破也。”只要坐太歲(亦即背對太歲),讓敵人面向太歲,那麼敵人就陷於“歲破”的大凶位,因此背太歲者吉,面太歲者凶,不言可喻。從以上的討論,只要依照“右背刑,左前德”的規則,就可以安處在吉位,一旦不按此律,那麼在前、后、左、右排列組合后,漸漸由吉轉凶,而以“迎刑左德(背德面刑)”為最凶。但是後來太歲的吉神面向被忽略,成為了一個凶神了。
相傳金章宗因其母病,而首創祭拜“本命星”之俗,以求母病速愈,這是北京白雲觀祭祀太歲的由來。后演變為安太歲。當時,江南也有安奉太歲之俗,主要為改善家中風水。太歲神從南北朝開始就有六十位,到了清代初期六十位太歲的名字全部更換,成了現在各地有安奉太歲的廟宇裡面的六十太歲。
自1995年開始,台灣各地寺廟開始流行起為信徒安太歲,而在此之前安太歲在台灣並不盛行,但如今則與中國大陸、港澳等華人世界一樣,到處都有收取香火錢,幫人安太歲的寺廟或道堂。2012年台灣部分廟宇因主張本沖、對沖、左右偏沖,形成一年就有八個生肖需安太歲,讓人懷疑有斂財之嫌。
人格化的太歲神出現的相當晚,太歲升為神,時代應該不太早,在漢代以前的文獻沒有明確以太歲為神的。最早將太歲視為神明的,是東漢的王充在《論衡‧譋時篇》說:“太歲,歲月之神;用罰為害,動靜殊致,非天從歲月神意之道也。”自此之後,“太歲”就一直是潛伏在民間的一個凶神,通常並不祭祀,但又有若干與之相關的傳說,而各個傳說中的“太歲”並沒有太大不同,都是某人冒犯了太歲,遭受到災難,這就是統稱的太歲神。現代可考證的最早人格化太歲神是殷郊。《封神演義》說:“殷郊為執年歲君太歲之神。”在宋代的道教傳說中,殷郊是商紂王的長子。現代少數寺廟將每年農曆七月十九日訂為太歲星君殷郊誕辰,但此事多數人並不知道,並且也少有相關祭祀活動。
現代流行的六十位太歲神,來自於北京白雲觀,僅知在清代中期全真道龍門派道士柳守元的《歲君解厄法懺》中首次完整呈現,然而不僅各地流傳的神明稱號不同,甚至沒有任何太歲神的傳說。因此2003年底,上海城隍廟住持陳蓮笙道長和香港蓬瀛仙館永遠館長黎顯華道長號召主編了一部宣稱經過太歲神指示下完成的《太歲神傳略》,為六十位太歲神做了個別的傳記。但這種神秘編輯下的傳記,已經在陳峻志的《太歲信仰研究》中被質疑。
六十太歲
中國古老的術數家,以歲星十二年為一周天,因此將周天分為十二等分,以歲星所在的位置為歲名,每個歲星都有歲神,也就是太歲,依地支之別共有十二個,每年言相同地支的太歲當值,也就是子年由子太歲當值,丑年由丑太歲當值,以此類推,十二年輪迴一次,而太歲也被視為凶神,不同年科太歲所在的位置即為凶方,忌動土、建築、遷移……等。
有術數家認為太歲是年神中的武將,逢寅、卯、辰年,守在正東方,逢巳、午、未年在正南方,申、酉、戌年在正西方,亥、子、丑年在正北方,一般人想要興土木、遷房舍,當避免在太歲當值的位置,以免在“太歲頭上動土”,無妄招惹來許多災禍,至於太歲相對的方位,則居歲破神,主耗財及盜匪之禍,因此人們自然也不願意觸犯了這個方位。
一個人出生時的屬相,恰好是和本年屬相相同就被叫做“太歲相同”,民間稱為犯太歲。本命年也是犯太歲。太歲共有六十名,而每年即由一位主管當年之神,管治民間百姓當年內發生之事變。若是開罪或沖犯,則會帶來以上之效應。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歲,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屬的名稱,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歲。比如,龍年犯太歲的屬相一共有7個:龍、狗、兔、牛四個真犯太歲和馬、雞、豬三個次犯太歲。那麼這七個屬相的人在龍年中就叫犯太歲,他們中的有些人在該年中會非常不順利。
太歲
壬午年,當值太歲名叫路明。
癸未年,當值太歲名叫魏仁。
甲申年,當值太歲名叫方公。
乙酉年,當值太歲名叫蔣端。
丙戌年,當值太歲名叫向般。
丁亥年,當值太歲名叫封齊。
戊子年,當值太歲名叫郢班。
己丑年,當值太歲名叫潘佑。
庚寅年,當值太歲名叫鄔桓。
辛卯年,當值太歲名叫范寧。
壬辰年,當值太歲名叫彭泰。
癸巳年,當值太歲名叫徐舜。
甲午年,當值太歲名叫張詞。
乙未年,當值太歲名叫楊賢。
丙申年,當值太歲名叫管仲。
丁酉年,當值太歲名叫康傑。
戊戌年,當值太歲名叫姜武。
己亥年,當值太歲名叫謝壽。
庚子年,當值太歲名叫虞起。
辛丑年,當值太歲名叫湯信。
壬申年,當值太歲名叫賀諤。
癸卯年,當值太歲名叫皮時。
甲辰年,當值太歲名叫李成。
太歲
丙午年,當值太歲名叫文折。
丁未年,當值太歲名叫僇丙。
戊申年,當值太歲名叫愈志。
己酉年,當值太歲名叫程寅。
庚戌年,當值太歲名叫化秋。
辛亥年,當值太歲名叫葉堅。
壬子年,當值太歲名叫邱德。
癸丑年,當值太歲名叫林溥。
甲寅年,當值太歲名叫張潮。
乙卯年,當值太歲名叫方清。
丙辰年,當值太歲名叫辛亞。
丁巳年,當值太歲名叫易彥。
戊午年,當值太歲名叫姚黎。
己未年,當值太歲名叫傅悅。
庚申年,當值太歲名叫毛梓。
辛酉年,當值太歲名叫文政。
壬戌年,當值太歲名叫洪記。
癸亥年,當值太歲名叫虞程。
拜太歲
後來,儀式繁複化,演變出各種專門的太歲符咒、牌位甚至神像。在現代忙碌社會,由於寺廟可以幫忙每日祭禱,多數信徒繳納一定費用,將“安太歲”的祭祀活動,請寺廟方面代辦。
中國民間相傳,如犯太歲之人,可用拜太歲之祈福方法來消災解難。拜太歲大多數以在正月初八舉行。一般拜太歲可粗略分為三類:
1、選擇往大廟參拜
2、選擇往細廟參拜
3、選擇在家中自行拜祭
太歲
犯太歲的人可請一道書寫的太歲符押煞鎮守本命宮,借太歲符之靈力化解太歲與自己本命相刑相衝相害。太歲符是依據道家流年太歲輪值關係特製的祈福法物,將物主的姓名、生辰八字用墨水筆或者毛筆在太歲符的背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陰曆或者陽曆),然後貼在大門或者卧室門的中上部位,門外門內都可以。每張太歲紙符只能為一人擋一次劫煞,擋完后,會有損傷,或自行脫落,出現這種情況后請掩埋土中即可。如果到農曆新年還沒有破損脫落,那就可以直接取下后掩埋。
凡是遇到沖太歲的生肖,女士要去請雲海石、玫瑰石或者石碑護身符(這個石碑護身符紅竹石、影子石、櫻花石);男士要去請紅竹子石、影子石、或者石碑護身符(這個石碑是紅蠶石、橘子石、蜜蠟石、雲海石、四葉幸運石、影子石)才會諸事順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