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土保墒

鬆土保墒

鬆土保墒是一個成語,保墒,在古代文獻中也稱為“務澤”;“務澤”,就是“經營水分”。主要意思是鋤地是不論次數的,沒有草也要鋤下去。

中國最早的農學論文《呂氏春秋。任地》論述到:“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緩”。意思是:鋤地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土壤乾旱,具體做法是把土壤弄脂膩、酥鬆。《齊民要術》就特彆強調:“鋤不厭數,勿以無草而中綴” ;就是說,鋤地是不論次數的,沒有草也要鋤下去。農諺“鋤板底下有水”、“鋤頭自有三寸澤”就是對鬆土保墒功能的生動總結。

定義


“經營水分”,所謂經營,就是通過深耕、細耙、勤鋤等手段來盡量減少土壤水分的無效蒸發,使儘可能多的水分來滿足作物蒸騰。
鋤地的核心是“鬆土保墒”。土壤在過水後會形成通往地表的毛細管,還會在縮水過程中開裂;“鬆土”,就是切斷毛細管,堵塞裂縫;從而“保墒”---抑制水分沿毛細管上行至地表蒸發和直接經裂縫蒸發。
鬆土保墒,一般在雨後土壤表面乾燥到不泥濘時進行。用鋤頭在土壤表面松出10厘米左右厚的“暄土”,暄土不會開裂;暄土層與下層之間的毛細管也被切斷了,不再能從下層獲得水分,因此會迅速乾燥成無水分可供蒸發的“被子”,把下層水分牢牢地“捂”在土壤中。

原理


鬆土保墒,又被現代農業學稱作“暄土覆蓋法”。覆蓋,也是防止一切水分蒸發的最有效途徑。分佈在中國甘肅、青海等地區的“砂田”就使用卵石來覆蓋地表,竟然也能在極度乾旱的環境中生產出西瓜、蔬菜等高水產品。正宗“白蘭瓜”,就出產於砂田。毫無疑問,和石片覆蓋、秸稈覆蓋、塑料薄膜覆蓋相比,“暄土覆蓋”具有“同質覆蓋”的無比優越性;這也是中國古典農業的“超前性”所在。
鬆土保墒的原理又和槍支等精密鋼鐵製件的“發藍”工藝很有點類似。發藍就是“以氧制氧”:讓金屬表面迅速氧化成緻密的四氧化三鐵薄膜,保護下層不再被繼續氧化。鬆土保墒則是以“表層乾燥化”來防止“深層乾燥化”。

歷史記載


中國古典農業發端於春秋時期。走出了石器時代刀耕火種的華夏先農,開始有意識地提高土壤對水分的保持能力,逐步建立起“深耕-易耨”的耕作體制。
“深耕”,就是逐年加深耕作層厚度。可以打破常年耕作踩塌形成的堅實“犁底層”,減小作物根系下扎阻力,擴大作物的水、肥空間;可將下層“死土”翻起,熟化其結構,風化其養分,提高土壤的耕作性能、保水性能和肥力。深耕還可加強雨季吸納降水,以供作物旱季消耗,可稱為“深耕蓄墒”。
“易耨”(耨:nòu),就是經常鋤地。鬆土除了保墒、刈草外,還可提高地溫;因為蒸發消耗熱量,減少蒸發就積累熱量。農諺說的“多鋤地發暖,勤鋤地不板”就是這個道理。
在古代中國,人們甚至把“鋤地”作為判斷國家制度的標準。
“深耕易耨”演化為成語源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表達了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王如施仁政於民,...深耕易耨...”。就是說“讓老百姓能夠經常鋤地的政治制度才是好的政治制度”。
在孔、孟之前,傑出的政治家管仲則以法家的“國治觀”把“深耕易耨”作為國家安全的標誌。
《管子。八觀》寫到:
行其田野,觀其耕耘,計其農事,則饑飽之國可知也。其耕之不深,耘之不謹,...以人猥計其野,...雖不水旱,飢國之野也。
這段話的大意是:只要看一下它怎麼耕地、鋤地就知道這個國家的安全狀況了。不能讓百姓深耕勤鋤,而是讓百姓們湊到“非耕作場所”(猥計其野)去打麻將、賭“六合”、選“超女”,即使不發生旱、澇等自然災害,也依然要被飢荒和動蕩籠罩。
到北魏時期,出現了賈思勰的農學巨著---《齊民要術》,進一步把耕作體系發展為“耕-耙-耱-壓-鋤”,標誌著中國以“保水”為核心的古典耕作體制的成熟和完善。“耙”是用鐵齒將犁耕翻起的土塊切碎,兼有減小播種阻力和鬆土保墒的目的;“耱”是無齒耙,著重於將地表拖細碎、平整;“鎮壓”是通過碾壓或拍打的方式將耕、播、鋤造成的坷垃支翹壓實。在《齊民要術》體系中,“耱”、“壓”、“鋤”都以保墒為直接目的。
在世界範圍內,中國古典農業又被稱為“中耕農業”。“中耕”指的在播種與收穫之間、在植株間進行的田間耕作管理。主要包括鋤草、鬆土、培土、鎮壓、間苗等環節。中耕,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獨具特徵;特別是鋤頭,作為中國古典農業的標誌,是鐮刀和犁鏵不可篡越的。
“中耕保墒”體制之所以單獨在中國形成,除了中國北方乾旱、半乾旱的氣候背景迫使華夏先農去探索、實踐這條道路外,還得力於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普及的條播(耬播)技術。---整齊、有間隔的分行栽培,使得中耕成為可能。而歐洲公元17世紀前都還是手工撒播,亂七八糟的植株間根本就沒有人的立足之地和下鋤空間;到18世紀歐洲才普遍採用條播技術。直到1731年,農技推廣家傑思羅·塔爾還在努力勸說歐洲農民採用他的“馬拉鋤地法”。當宋代中國已經成功地將北方古典農耕技術移植於南方、改革為江南“稻作體系”、取得平均畝產量343市斤的成就時,歐洲作物的畝產才約合76市斤。毫不吹牛地說,直到18世紀,歐洲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農業”;什麼叫“intensive cultivation”或“intensive and meticulous farming”
在日本,農史學家熊代幸雄、西山武一等認為:《齊民要術》所代表的“旱農的經驗原理與現代旱農的科學原理已十分接近”。學者神谷慶治則驚嘆不已:“即使用現代科學的成就來衡量,在《齊民要術》這樣雄渾有力的科學論述前面,人們也不得不折服”...現代日本旱地農業所採取的最先進的技術理論與對策“和《齊民要術》中講述的農學原理,卻幾乎完全一致,如出一轍”。
中國北方農民數千年來面向黃土背朝天,日復一日地鋤地,鋤地,為的就是用有限的水分生產出儘可能多的糧食。為了提高鋤地效率和改善孤單枯燥的勞動環境,人們還結成“鋤社”。在元代大農學家王禎的《農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幅農民用傳統手工方法“結社鋤地”的鄉村風俗畫:
在北方的村莊里,農民常結為鋤社,一般由10家結為一社。先鋤一家的田地,這家就為其餘各家來鋤地者提供飲食。其餘各家輪流照此辦理,在10 天內輪流完...這是完成鋤地任務的快速方法而且是一件樂事。如果有一家患病,或出了什麼事,其它各家就合力相助。...秋收之後,鋤社社員們都拿出酒和豬蹄來,參加慶祝豐收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