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戲

武陵戲

武陵戲歷史上只稱戲班名,亦稱“沅河戲”、“漢戲”、“常德戲”。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慈利諸縣市,以及西洞庭湖濱與湘西一帶,並遠及湖北、貴州部分地區。有高、彈、昆3種聲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彈腔為主的局面,採用中州韻與常德方言相結合的統一舞台語言。據60年代抄錄的傳統劇目統計,共有劇目450餘個,其中彈腔戲佔90%以上。彈腔劇目包括各班共有的"江湖戲"和瑞凝、天元、文華、同樂4大名班各具特長的"一家戲"。整理、改編的一批傳統劇目,有《思凡》(曾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祭頭巾》(文化部頒發的第一批戲曲得獎劇目之一)、《打督郵》、《兩狼山》等。創作的現代戲中,《發霉的鈔票》、《巧婚記》、《姻緣錯》、《芙蓉女》等影響較大。

基本介紹


武陵戲原名常德漢劇,是湖南的地方大戲劇種之一,以常德為中心,流行於湘西北、鄂西南並遠及黔東。武陵戲
武陵戲
武陵戲
起源於明代,20世紀初,武陵戲興盛,各地戲班林立,名藝人輩出。現存傳統劇目約500個,其中高腔劇目30個,彈腔劇目佔90%以上。武陵戲唱腔以彈為主,夾有“南北反”“汰腔”“丑腔”“草鞋板”“子母調”等,構成武陵戲特有彈腔。樂器以土、蘇、京三套鑼鼓結合使用,有其特色。角色行當分生、旦、凈、衛四大行。戲班一般以生行應工戲為主,角色18人,生行常有9人,故有“生半邊”之說,表演藝術注重“內八塊”“外八塊”的基本功。
武陵戲,1953年改稱“常德湘劇”,1957年又改名“常德漢劇”,1986年定
武陵戲
武陵戲
名“武陵戲”。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慈利諸縣市,以及西洞庭湖濱與湘西一帶,並遠及湖北、貴州部分地區。有高、彈、昆3種聲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彈腔為主的局面,採用中州韻與常德方言相結合的統一舞台語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和藝術實踐中,武陵戲形成了豐富的頗具特色的演齣劇目。據不完全統計,共有演齣劇目600餘出。根據聲腔的不同,這些劇目可分為高腔劇目、低、崑腔劇目和彈腔劇目三大類。其中高腔劇目的50餘出,低、崑腔劇目20餘出,彈腔劇目多達500餘出,占整個劇目數的90%以上。
武陵戲(常德漢劇),地方大戲劇種。又稱沅河戲、漢戲、常德戲,1953年改名為常德湘劇,1957年改為常德漢劇,1986年又被專家正名、經省文化廳批准改名為武陵戲,但本劇種大多從藝人員仍稱該劇種為常德漢劇。武陵戲以常德、桃源、漢壽、石門、慈利為根據地,流行於西洞庭湖濱各縣與懷化、湘西自治州,並遠及湖北、貴州部分地區。武陵戲劇目以彈腔劇目為多,高腔次之,崑腔最少。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曾抄錄劇本450餘部,記錄整理的唱腔曲牌印成了五個集子。傳統高腔劇目《祭頭巾》 、 《思凡》 、彈腔劇目《兩狼山》 、 《打督郵》在觀眾中有較大影響;現代戲《發霉的鈔票》 、 《元寶案》 、 《巧婚記》 、 《姻緣錯》曾在全省會演中獲獎。

詳細介紹


武陵戲
武陵戲
武陵戲,曾稱常德班,還稱沅河戲、常德戲、常德湘劇、常德漢劇,直到1980年,才正式定名為武陵戲。武陵戲以常德、桃源、漢壽、石門、慈利等地為基礎,廣泛流行於西洞庭湖濱各縣與黔陽、湘西自治州一帶,並遠涉鄂西南、川東、黔東、觀眾面甚廣。
高腔劇目早期有包括目連、觀音、三國、岳傳等12本在內的“48本目連”和大量傳奇。到本世紀40年代,大部分高腔劇目失傳,僅留下為數不多的整本戲和一些精彩的摺子戲。新中國建立之後,挖掘整理恢復上演了《祭頭巾》 、 《思凡》 、 《金殿配》 、 《葵花井》 、 《賜馬挑袍》 、 《松林收女》 、 《鬧酒館》 、 《三怕老婆》等30餘個劇目。低、崑腔劇目本來不多,流傳中更是日漸稀少。僅存《天宮賜福》 、 《大封相》等吉祥戲。
彈腔劇目眾多,一般分為“江湖戲”與“一家戲”兩類。所有戲班都能演的戲,稱為“江湖戲”。主要有《打漁殺家》 、 《宋江殺惜》 、《翠屏山殺海》 、 《八義圖》等劇目。“一家戲”是指那些當時四大名班戲路不同而各有特長的劇目。如瑞凝班擅長演的隋唐戲和《烏龍院》 、 《潯陽樓》等“背時的宋江戲”,以及《黃君洞》 、 《芭蕉洞》 、 《琵琶洞》等“五洞戲”。文華班以演宋江上梁山之後的故事, 《岳飛傳》 、 《西遊記》以及《一令關》 、 《雙蝴蝶》 、 《三招安》 、 《泗水關》 、 《五鳳吟》 、 《六打華府》 、 《七星燈》等“十大名劇”為拿手戲。同樂班則擁有《齊星樓》 、 《八卦陣》 、 《紫金山》 、 《木養陣》 、 《嘉桂嶺》等“八大名劇”和《施公案》 、 《彭公案》等“山頭戲”。天元班則以表現三國、兩漢、封神故事的一批劇目和《百花詩》 、 《金鳳寨》 、 《寶蓮燈》 、 《清風亭》等劇為保留劇目。
武陵戲的音樂體系完整,特色鮮明。由高腔、彈腔、崑腔三大聲腔和一些民間雜腔小調組成。武陵戲的高腔以弋陽腔為基礎,揉進了青陽腔的因素,地方特色頗為濃郁。有30餘種基本腔和70餘種曲牌,形式上有滾唱、幫腔等。其中幫腔很有特點,分一唱眾合的人聲幫腔和樂器隨奏,大鑼大鈸的嗩吶幫腔兩種,受沅水船歌、扎排號子音調的影響較大。唱腔與本地方言聲調結合緊密,並融入了大量的本地巫腔、儺願腔、漁鼓調的音樂素材,表現力很強。
武陵戲
武陵戲
武陵戲中的崑腔曲牌約有200餘支,現已用得較少。除用於一些喜慶戲之外,大多作為伴奏。彈腔,包括南路、反南路、北路、反北路、南反北、四平調等6種腔調,都有成套板式,自成系統。以北路和南路為大宗。另有呔腔、丑腳腔、草鞋板等,也頗有特色。
武陵戲音樂的主奏樂器為嗩吶、胡琴。高腔是嗩吶加鑼鼓;低、崑腔是嗩吶加大鑼鈸;彈腔則是胡琴加月琴、三弦、大筒,也常有鑼鼓配合。打擊樂中,土、蘇、京三套鑼鼓並存,根據需要分別使用。小鼓、雲板、課子等領奏樂器和小鑼雲鑼為通用,北路弓馬戲常用沉雄粗獷的土鑼鼓伴奏,南路戲中多用流麗清脆的蘇鑼鼓,武戲大開打場面時,則用高吭激越的京鑼鼓。
武陵戲的表演藝術亦有特色。唱念字音,採用“中州韻”拼讀標準與常德方言聲調相結合的統一的舞台語言。為了強調人物的地域特點,也兼用一些外地語言。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行。基本角色為九人制,包括青須、白須、小生等“三生”,正旦、小旦、老旦等“三旦”,大花臉、二花臉、小花臉等“三凈”。
武陵戲很強調演員的表演基本功的訓練,在角色分行和人物塑造上形成了一整套富於表現力的表演程式。如有內外之分的“八大塊”功夫。“外八塊”,即頭、眼、口、手、腰、腿、襠、罡八門功夫;“內八塊”,即喜、怒、悲、愁、驚、疑、呆、癲的感情表達。用嗓上,有本嗓、邊嗓、夾嗓、小嗓等表現方法。步法上,亦有踮步、呔步、提筋路、馬路等多種表演功夫。演技上既有行當劃分,又有互相借鑒,許多功技多從生活中來,摸擬飛禽走獸或其他動靜物態的身法動作不少。掃台翎、陰陽眼、雌雄眼、反踢大刀、跪地踢腿、打叉等表演特技更是精彩異常。一些摺子戲,經過多年錘鍊,已成為藝術精品。

歷史發展


據60年代抄錄的傳統劇目統計,共有劇目450餘個,其中彈腔戲佔90%以上。彈腔劇目包括各班共有的"江湖戲"和
武陵戲
武陵戲
瑞凝、天元、文華、同樂4大名班各具特長的"一家戲"。整理、改編的一批傳統劇目,有《思凡》 (曾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 《祭頭巾》 (文化部頒發的第一批戲曲得獎劇目之一)、 《打督郵》 、 《兩狼山》等。創作的現代戲中, 《發霉的鈔票》 (參加全國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獻禮演出並獲獎)、 《巧婚記》 、 《姻緣錯》 、《芙蓉女》等影響較大。歷代名藝人,生行有蕭盛保、王文松、艾元松、孫元裕、李福全、萬千元、朱明祿、羅炳泰、雷華祿等;旦行有小癩子、胡春鳳、李福祥、蕭蘭芳、萬金紅等;凈行有王金奎、毛太滿、羅武剛等;醜行有胡春陽、邱吉彩等;樂師有蔡春生、劉炎卿等。新中國成立以後,武陵戲藝術得到很大發展。零散的民間戲班,得到政府的扶持,流落四鄉的藝人,成為新型的文藝工作者。各地先後舉辦演員訓練班和戲曲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藝術人才。通過挖掘、整理,上演劇目更為豐富,演出質量有較大提高,一批優秀劇目在各類會演中獲獎。1952年,李福祥演出的《思凡》一劇,參加湖南省、中南區和全國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榮獲演員獎。1955年, 《祭頭巾》 、 《打督郵》 、 《程嬰救孤》 、 《黃河》 、 《桃花裝瘋》等劇目和演員,在湖南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中獲獎。1956年,邱吉彩主演的《祭頭巾》一劇赴京彙報演出,評價極高,成為文化部第一批授獎的戲曲劇目之一。
近年來,武陵戲在表現現代生活方面有較大突破,創作了《發霉的鈔票》 、 《姻緣錯》 、 《元寶案》 、 《巧婚記》 、 《沉雷》 、 《芙蓉女》 、 《特別口令》 、《黑犬案》等一大批現代戲,受到專家和觀眾的好評。《發霉的鈔票》一劇,赴京參加新中國成立30周年獻禮演出, 《芙蓉女》一劇赴京演出,獲譽而歸。王陽娟等一批青年優秀演員繼承優秀的藝術傳統,吸收現代藝術養分,活躍在武陵藝苑,深受觀眾的喜愛。武陵戲,這一古老而又年輕的藝術形式,在新時代的舞台上,煥發出新的光彩。

相關詞條


湖北省 沅河戲 湖南省

參考資料


http://www.szhnsh.com/xiangyan/show.asp?id=186
http://www.zh5000.com/ZHJD/zgxj/2006/zgxj-0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