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寺
河南省范縣永慶寺
永慶寺,位於范縣舊城。建寺時間不可考,明洪武十三年,因黃河泛濫,永慶寺被大水衝倒,只留下一座古塔。
據《續修范縣縣誌》(民國二十四年鉛本)載:“范舊城為晉大夫士會食邑。會之先劉累嘗為御龍氏,故城建六門以肖龍形,東西為首尾,南北為四足。東南門內對古佛堂,東門外枕天齊廟,大西門外枕關帝廟,西南隅外映西峰寺(舊志稱永慶寺)並西峰塔。西峰寺內有銅鑄如來佛三尊;古佛堂后大殿設銅菩薩一尊、鐵羅漢十八位。前殿有銅鑄關帝像一尊,高六尺許,形容非常嚴肅,相傳唐吳道子鑄。”
古塔晴暉是永慶寺一道亮麗的風景。據《范縣鄉土志》(清光緒三十四年石印本)載:永慶寺在縣東南二十里,有峻塔,即古塔晴暉一景也。明代和民國時期的縣誌均記載了時人以《古塔晴暉》為標題的詩作,足見當時此景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古塔晴暉
黃質(明)
范陽城外草芊芊,寶塔稜層古剎前。
影捶太空知幾代,基銘石刻紀唐年。
東觀蒼海波光遠,北眺神京望氣鮮。
駐馬臨風登勝覽,曈曨曉日罩輕煙。
古塔晴暉
佚名(民國)
窺探寶塔直凌空,碧瓦朱檐掩映中。
基礎層層思締造,風光面面看玲瓏。
頂高風嶺日霄近,影壓稚城氣勢雄。
紀勝遙傳唐世代,千秋呵護有神功。
范縣地處黃泛區,不時遭受黃河的侵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黃水泛漲,寺廟傾圮,唯有一塔孤村。相傳黃河水沒有進入縣城時,有一位白頭老翁沿街賣土,但沒有人去買。於是老翁將土圍繞古佛堂周圍層層撒開,待大水衝陷城區時,只有古佛堂仍高出水面,救活了數百人。至明嘉靖時期,時任山東提學副史的陳鎬夜宿永慶寺,並寫下了《宿舊城寺》一詩:
宿舊城寺
陳鎬(明。嘉靖)
渺漠輕煙暗淡斜,
市塵猶有舊人家。
依稀景物渾如昨,
寥落荒墟尋野花。